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中國電商投訴

中國電商投訴

發布時間:2021-02-09 10:21:16

① 中國電商企業遇到的比較常見的問題有哪些

中國電商企業遇到的比較常見的問題1:無流量來源

目前互聯網流量越來越貴,獲取精準迴流量的成本越來越高,剛答起步的電商就會遇到流量入口的問題,目前短視頻帶貨,直播帶貨無疑是一個流量的大入口,電商企業可以考慮選擇。

中國電商企業遇到的比較常見的問題2:產品供應鏈出問題

目前電商在做事情其實就跟線下售貨的方式一樣,進貨,賣貨;但,產品供應會出問題,小廠子貨質量保證不了,生產也跟不上;大廠子的貨,囤貨的壓力又大;一件代發又沒有價格優勢。

中國電商企業遇到的比較常見的問題3:售後繁瑣

售後為了一個好評百般祈求,為了刪除一個差評也是費盡心機,最累的是客服。

中國電商企業遇到的比較常見的問題4:私域流量建設乏力

現在,傳統電商已經開始意識要建立自己的私域流量,但沒有特別好的方式和方法,也不知道將自己的流量引入到什麼地方,對於私域流量的運營也有問題。

②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台的投訴訴求是什麼

1、惡意不正當的商業競爭行為,虛假宣傳誇大效果
2、提高虛假交易信用來欺騙消費者,造成誤導
3、不誠信交易損害個人利益
4、消費者買到劣質假貨損害錢財,影響電子商務行業良性發展及負面影響

③ 中國各大電商平台,究竟由什麼部門在監管

每個電商平台當然是有互聯網,還有工商局進行監督。

④ 有哪些部門或者網站可以監督拼多多等電商平台呢

直接12315投訴,不過人家後台很硬搬不倒的,人家汗毛比我們大腿都粗,忍了吧,忍不了就換個平台,覺得都不好就實體店買吧

⑤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台是什麼機構

上級主管單位:
商務部、信息產業部、中國郵政,最後一個你應該想不到吧。

⑥ 中國電子商務315平台怎麼樣

這個平台是在國家工商總局市場司、中國消費者協會、北京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支持下啟動的。平台將建設「五大功能」:投訴功能、先行賠付功能、產品檢測功能、宣傳普及功能、行業認證功能。下一步還將推動提供中國電子商務及相關企業實名身份認證、符合相關法律的電子消費憑證簽發、合法憑證的保存驗證等業務。
此外,市經信委已有意向籌建一個電子商務交易保障基金,由政府部門以及電子商務企業共同出資,規模最起碼是千萬元以上,消費者在加入基金的網購企業購物出現投訴問題時,平台經過核實確認將執行先行賠付。
結合平台的啟動,中國消費網、凡客誠品、京東商城等12家電子商務行業龍頭企業現場共同倡議發起一個電子商務誠信聯盟,推動行業自律,帶動業內的B2B企業互相監督誠信經營,B2C企業銷售貨真價實的產品。

⑦ 有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服務平台的投訴電話號碼嗎

沒有這種第三方平台

⑧ 價格欺騙、貨不對板等消費不合理的情況在電商平台並不少見,遇到這些情況可以到哪裡投訴反饋

可以撥打消費者熱線或到消費投訴平台如21CN聚投訴里,尋求相關的幫助。平台接到訴求後,會根據你的情況組織雙方溝通協調。

⑨ 目前我國針對網購平台的監管措施有哪些

訂閱
去年網上零售額逾9萬億元,網購投訴同比增長126.2%

網上買買買 安全第一條(大數據觀察)

核心閱讀

一年一度的「雙11」電商大促、「雙12」購物節銷售火爆,拉近供需對接,凸顯市場強大活力。在網路消費快速發展的同時,產品虛假宣傳、泄露用戶隱私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針對這些新問題如何實現有效監管?未來還需採取哪些措施減少消費者煩惱、進一步釋放網路消費潛力?

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路購物用戶規模達6.39億,較2018年底增長2871萬,占網民整體的74.8%。據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全年網上零售額90065億元,比上年增長23.9%。網路消費發展至今,出現了哪些新現象?針對網購中的新問題,監管跟上了嗎?

790多萬條

「雙11」期間中消協收集消費維權類信息

「退貨早已寄出,但退款遲遲不到賬。」楊先生在某網店購入一台顯示器,收貨後發現功能達不到預期,便提交退貨處理。在完成退貨3天後,楊先生還沒收到退款,便咨詢電商平台客服,得知平台已將1930元退回網店。

楊先生聯系網店要求退款,但是網店一直以各種理由推託。楊先生無奈之下向「電子商務消費糾紛調解平台」投訴,終於拿到了退款。

楊先生的經歷並不是個案。2018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網路購物投訴168.20萬件,同比增長126.2%。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18年度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顯示,退款、退換貨等問題是全國網路消費投訴的熱點。特別是在6月、11月、12月,受電商平台「6·18」「雙11」「雙12」營銷活動影響,消費者退款難、退換貨難等投訴明顯增多。

根據商務大數據監測主要電子商務平台的數據,今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網路零售額超過870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6.7%。與此同時,今年「雙11」期間,中國消費者協會共收集相關消費維權類信息790多萬條,主要涉及產品質量問題、預售、退貨霸王條款、價格套路和促銷陷阱、信息騷擾等方面。

「社群電商、小程序、網紅直播銷售等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發生消費糾紛的概率相對較高,各種電商平台的規范化管理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院長李鳴濤認為,新業態、新模式給網路消費維權工作帶來新挑戰。特別是今年,直播帶貨在「雙11」全面爆發,成為各大電商重點營銷板塊。但同時,網紅帶貨「翻車」,引發了對直播虛假宣傳、質量問題、售後服務跟不上、數據造假等問題的質疑。

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電子商務法設立了「電子商務爭議解決」專章,正在制定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條例》擬對網路購物無理由退貨制度進行細化。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院長荊林波表示:「未來應制定電子商務法的實施細則,進一步提高操作性。同時,還要發揮中消協等社會組織的作用,加強網路交易服務商的治理等。」

⑩ 中國電子商務投訴與維權公共服務平台有用嗎

不管有沒有用,你都要試試,既然是專門成立的平台

閱讀全文

與中國電商投訴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