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采購投訴法

采購投訴法

發布時間:2021-02-08 23:05:01

『壹』 根據《政府采購法》規定,投標人投訴的前置條件是()

C
答案解析:
《政府采購法》規定質疑是投標人投訴的前置條件。當發生招標投內標爭議時,投標人必容須首先向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提出質疑。如果對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的答復不滿意或招標人和招標代理機構逾期未做答復的,投標人才可以向行政監督部門投訴。

『貳』 招標被投訴如何處理

招標人處理投訴,分建設工程招標和政府采購兩種情況。建設工程招標,以下三種情況需招標人處理投訴:

第一種情況,投標人對招標文件或對資格預審文件有異議的,招標人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曰起3日內作出答復,作出答復前,應當暫停招標投標活動。

第二種情況,投標人對開標有異議的,如未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時間、地點開標,投標人應當在開標現場提出,招標人應當當場作出答復,並製作記錄。

第三種情況,投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對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評標結果有異議且在中標候選人公示期間提出的,招標人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3日內作出答復;作出答復前,應當暫停招標投標活動。

如果是對政府采購的異議和投訴,則采購人應按以下程序進行處理投訴:

采購人應當在收到供應商的書面質疑後七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並以書面形式通知質疑供應商和其他有關供應商,但答復的內容不得涉及商業秘密。采購人委託采購代理機構釆購的,供應商可以向釆購代理機構提出詢問或者質疑,采購代理機構應當依照相關規定就采購人委託授權范圍內的事項作出答復。

在政府采購中,詢問或者質疑事項可能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采購人應當暫停簽訂合同,已經簽訂合同的,應當中止履行合同。

招標

招標是指招標人(買方)事先發出招標通告或招標單,品種、數量和有關的交易條件提出在規定的時間、地點,准備買進的商品名稱、件,邀請投標人(賣方)參加投標的行為。

『叄』 請問一下,《招投標法》中關於投訴是如何定義的

1、《招標投標法》對招標投標活動的基本原則和程序進行規定,對公示期等專操作細節未屬明確規定。
2、在一些部門規章或專業法規中有具體規定,具體以主管部門操作規定為准。如:
《機電產品國際招標投標實施辦法》:「第四十一條在評標結束後,招標機構應當在招標網進行評標結果公示,公示期為7日。」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第六十三條投標供應商對中標公告有異議的,應當在中標公告發布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招標采購單位提出質疑。招標采購單位應當在收到投標供應商書面質疑後7個工作日內,對質疑內容作出答復。」

『肆』 供應商投訴在哪種情形下不合規

一、違背原則的投訴
94號令第三條規定,政府采購供應商提出質疑和投訴應當堅持依法依規、誠實信用原則。有些供應商的投訴很是隨意,僅憑個人主觀臆斷,隨意猜測,缺乏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
二、投訴的部門不合規
94號令第五條第二款規定,縣級以上各級財政部門負責依法處理供應商投訴;第六條規定,供應商投訴按照采購人所屬預算級次,由本級財政部門處理。
三、投訴的時限不合規
94號令第十七條規定,質疑供應商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的答復不滿意,或者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未在規定時間內作出答復的,可以在答復期滿後15個工作日內向財政部門提起投訴。
供應商過了15個工作日的法定時限,才提起投訴,財政部門不應受理。
四、投訴書不符合要求
94號令第十八條規定,投訴人投訴時,應當提交投訴書和必要的證明材料,並按照被投訴人和與投訴事項有關的供應商數量提供投訴書的副本。
而在采購實踐中,有的投訴書往往只是「一紙訴狀」,沒有必要的證明材料,也沒有準備足夠的投訴書副本,投訴書所包含的內容要素也是不全,甚至連被投訴人是誰以及被投訴人的聯系方式、投訴事項和與投訴事項有關的投訴請求都搞不清楚,更不用說有明確的事實和法律依據了。
更有甚至,有些投訴書提起投訴的日期含糊不清,投訴書上的簽字、蓋章不符合要求,甚至是匿名投訴。這樣的投訴書都不符合要求。
五、沒有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進行投訴書補正
94號令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規定,財政部門收到投訴書後,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經審查,投訴書內容不符合規定的,應當在收到投訴書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書面通知投訴人補正。
但是,有的投訴人不按照財政部門的要求進行補正,或者經過多次補正後仍然不合規。
六、虛假違法投訴
94號令第二十九條規定,在投訴處理過程中,有四種情形之一的,財政部門應當駁回投訴:
一是受理後發現投訴不符合法定受理條件;
二是投訴事項缺乏事實依據,投訴事項不成立;
三是投訴人捏造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材料;
四是投訴人以非法手段取得證明材料。
對於證據來源的合法性存在明顯疑問,投訴人無法證明其取得方式合法的,視為以非法手段取得證明材料。
94號令第三十七條規定,投訴人在全國范圍12個月內三次以上投訴查無實據的,由財政部門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投訴人有三種情形之一的,屬於虛假、惡意投訴,由財政部門列入不良行為記錄名單,禁止其1至3年內參加政府采購活動,一是捏造事實;二是提供虛假材料;三是以非法手段取得證明材料。
供應商如果有違法情形的投訴,應該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伍』 關於采購方面有什麼法律法規嗎

1. 集中招標采購葯品價格及收費管理暫行規定【-09-29】

2. 政府采購貨物和服務招標投標管理辦法【2004-08-11】

3. 政府采購供應商投訴處理辦法【2004-08-11】

4. 政府采購信息公告管理辦法【2004-08-11】

5. 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設立外商投資出口采購中心管理辦法【2003-11-17】

6.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無償援助「非典」防治緊急援助項目在華采購物資免徵增值稅的通知【2003-05-30】

7. 國家經貿委關於選報生產企業參加第二屆跨國零售集團國際采購會有關問題的通知【2003-01-29】

8. 水利部關於印發《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重要設備材料采購招標投標管理辦法》的通知【2002-12-25】

9. 國家經貿委辦公廳關於規范舉辦跨國零售集團采購活動的通知【2002-11-28】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2002-06-29】

11.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有關退稅問題的批復【2001-12-21】

12.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退稅管理試行辦法》的通知【1999-09-20】

13.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嚴禁保險公司採取違規手段參與政府采購保險競標的緊急通知【1999-03-21】

14. 利用國外貸款港口項目設備采購實施管理辦法【1995-11-30】

15.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吉林市供銷社經銷公司土產品采購供應站訴牡丹江市鐵嶺物資供應站加工承攬合同糾紛案指定管轄問題的通知【1995-06-14】

16.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哈爾濱百貨采購供應站申請破產一案的復函【1995-05-04】

17.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江蘇省張家港市味精廠與湖北省漢川縣分水土產副食采購供應站購銷合同糾紛一案指定管轄的通知【1993-08-11】

18.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河北省定州市葯材站與沈陽市北方醫葯采購供應站購銷合同和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指定管轄問題的復函【1991-11-02】

19.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山西省榆次市敬老商店訴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勞動服務公司采購供應處購銷膠合板合同糾紛一案管轄權爭議問題的復函【1990-06-16】

20.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廣東省博羅縣港博公司與鐵道部工程指揮部直屬機關物資采購供應站購銷進口太陽能計算器合同糾紛案應由哪個法院管轄問題的復函【1987-06-26】

『陸』 如何處理供應商的質疑與投訴

(一)供應商是政府采購活動的重要當事人之一,賦予供應商對政府采購事項的知情權和對采購活動的監督權,要在充分體現保護供應商的合法權益的基礎上,提高政府采購活動的透明性、公平性和有效競爭性。質疑與投訴的處理,是政府采購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和內容,同時這也是充分發揮供應商對政府采購活動實施監督作用的有效途徑。供應商用實名向采購人提出詢問和質疑時,要無條件地予以明確答復;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程序和中標、成交結果使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采購人或采購代理機構必須向供應商進行解答;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必須及時答復供應商的詢問與質疑;如供應商不滿意,可以在規定期限內,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繼續質疑投訴。 (二)做好詢問和質疑的處理。在《政府采購法》及相關規章制度授權情況下,如供應商詢問的,應當詳細說明所問內容。如是書面質疑或者書面詢問,采購人或代理機構應當負責及時給予答復;如質疑階段無法解決問題時,應採取進一步投訴的條件和時限;要盡量給供應商一個比較滿面意的解答。 (三)投訴後的處理。監管采購機構接到投訴後,要立即進行調查、取證,實事求是、不隱瞞觀點地開展所被投訴采購活動的方方面面,必要時停止采購活動。如果相關采購人、采購責任人有違法亂紀情節,可請司法機關介入按司法程序嚴肅處理。 (四)對懷有惡意、帶目的質疑與投訴行為,在掌握確鑿證據情況下,可對懷疑人、目的者採取措施,如報警、抵押金處罰等等 (五)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以及監管采購部門,不要偏聽偏信、言聽一辭,要冷靜面對質疑、詢問與投訴;要嚴格按照《政府采購法》和采購規章制度進行應對質疑、詢問,對最終的投訴(諸如:投訴救濟、行政訴訟等等)要依法執行. (六)對裁決後的文本要及時送達供應商、當事人等。在日後的采購活動中,要建「黑名單」可查制,以便更好地吸取經驗、教訓。

『柒』 由誰來處理又是如何處理招標采購中的投訴或異議的

『捌』 《政府采購法》與《招標投標法的》聯系和區別

《政府采購法》第二條規定:政府采購包括貨物、工程和服務;同時第四條又規定:政府采購工程進行招標投標的,適用招標投標法.表明兩個法既密切聯系,又有較大的區別,兩法並行但不矛盾.
首先從條文上理
1、政府采購工程適用《招標投標法》,僅僅是招標投標活動(或程序)上的適用,但在招標投標程序之外的其他活動及管理,還應當《政府采購法》,否則與政府采購范圍相沖突 .
2、本法所指的工程,僅指建設工程,不應包括信息、環保、水電工程等.
其次從立法的過程看:
工程是否列政府采購的對象,在立法過程中有過較大爭論.最後支持將工程列入采購法調整范圍原因在於:
第一,政府采購法屬於實體法、招標投標法屬於程序法.我國採取兩法並立的立法模式,並不能導致兩法內容的互相排斥;
第二,是否納入政府采購范圍,關鍵要看采購主體及資金來源,而不是采購的對象;
第三,在實踐中,政府投資工程是政府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資源,工程支出占政府采購支出支出比重相當高,如果將工程排除在外,不僅調整范圍不完整,入世談判缺少一個重要的籌碼,也將使政府采購制度的意義大為降低.
因此我們認為,兩法並行但不矛盾.
從兩法的關系看,《招標投標法》和《合同法》一樣,可以說是《政府采購法》的配套法律,這也符合國際通行作法和各國的立法經驗的.
同時,在處理兩法關系時,應按「後法優於前法」和「特別法優於一般法」的法律適用原則,當政府采購法的規定與招標投標法不一致,或政府采購法另有特別規定時,應遵行政府采購法.
所以說,招投標與政府采購制度有聯系,但兩者不能劃等號;政府采購法與招標投標法有交叉,但不矛盾,而是相互協調、彼此補充.
兩法的主要區別有:
(一)規范的主體不同
《政府采購法》規范的主體是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
《招標投標法》規范的主體則無限制,凡是在我國境內的任何主體進行招標投標活動(強制或自願),包括私人企業以及其他非法人組織.並且,《招標投標法》不但規范招標(采購)主體,也規范投標(銷售)主體,這與《政府采購法》規范的主體很大不同.
實踐中,招標投標法許多條文是針對強制招標(工程建設項目及相關的貨物、服務)而言,不適合當事人自願招標的情況.
(二)規范的行為性質不同
政府采購法,規范的是政府采購行為.這種行為不僅包括招標采購,還包括詢價采購、競爭性談判采購、單一來源采購行為.
學術界常被視是一種行政行為,認為政府可以利用采購政策干預采購市場.
招標投標法,規范的是招標投標行為.是指招標人以招標公告或投標邀請書的方式,公開選擇賣方一種交易方式.
僅指「標買」,不包括「標賣」 .是一種民事行為
同時從行為的過程看,政府采購行為要比招標投標行為來得長而復雜.
(三)強調的法律責任不同
雖然《政府采購法》與《招標投標法》都涉及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的規定,但兩者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由於《政府采購法》屬於行政法的范疇,規范的是政府機關單位如何管理規范政府采購行為,因而它強調的是行政責任;
《招標投標法》屬於民法、經濟法的范疇,招標投標行為是一種民事行為,因而強調的是民事責任.
(四)管理體制與操作模式的不同
1、管理體制.
政府采購是實行財政統一管理,監察、審計和行政主管部門分工監督的體制.最高領導機關是財政部.
招標投標是實行發改協調指導,各行業(行政)主管部門歸口監督的體制.最高領導機關是發改委.
2、執行模式.
政府采購實行集中采購和分散采購相結合的模式,採取強制委託和自願委託的形式.
招標投標實行分散采購(包括分散委託和自行組織)的模式,由招標人自願委託.
3、采購目錄和限額標准(招標范圍和規模標准)
政府采購按預算隸屬關系由國務院和省級政府或授權部門制定並頒布.
招標投標由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4、采購方式審批
非公開招標的政府采購方式由市級以上財政部門審批.
邀請招標方式由國家發改委或省政府批准.
5、供應商(投標人)資格要求
政府采購對供應商資格除了技術要求和能力要求外,還有政策性要求,如納稅、環保、社保、就業等要求.
政府采購除了邀請招標方式允許對供應商進行資格預審,公開招標卻不可以;而招標投標中卻均允許,而且比較普遍.
以聯合體形式參加的,政府采購對一般供應商資格條件,聯合體各方均應具備,特定資格條件,只需其中一方具備;招標投標要求聯合體各方均應具備,並按資質最低的一方確定資質等級.
6、救濟程序(供質疑、投訴)不同
政府采購中供應商質疑、投訴是特指供應商認為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及采購結果使自己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向采購組織單位和財政部門進行申訴和監督的行為.
對政府采購供應商質疑、投訴按規定進行受理、答復是采購組織單位和財政部門的應盡職責和法定義務,否則供應商可以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
招標投標法的異議、投訴是指投標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只要認為招投標活動不符合本法規定的,均有權向招標人提出異議或向有關行政監管部門投訴.
投訴人和投訴事項寬泛,不必提供確切證據,不會引起訴訟風險.

『玖』 采購人如何應對供應商的投訴

《政府采購法》第五十五條對質疑供應商的投訴條件作出了明確規定,即質疑供應商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的答復不滿意或者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未在規定的時間人作出答復的,可以在答復期滿後十五個工作日內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投訴。筆者認為采購人對質疑供應商的投訴必須把握好以下「六個條件」。 質疑供應商的投訴必須把握好在什麼前提下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投訴的條件。質疑供應商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的答復不滿意或者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未在規定時間內作出答復的,可以進入投訴程序;供應商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一般都會及時作出答復的;但是,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可能會在答復中避重就輕,致使供應商不能得到滿意的答復;有的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存在著「應付式」,或者「應差式」對待質疑供應商的情況;這樣,就導致了供應商的不滿意和不能及時得到相應的解釋或答復;加之,有時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在答復時涉及具體情況和實品質性問題避而不答,或者避而少答等情況,也是致使供應商對答復的不滿意主要原因;再則,少數素質和品德不高的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由於在有關要回答或答復供應商的問題中,會觸及自己的「傷疤」和「痛處」(有「短處」和從中做了「手腳」,吃了相關供應商等的「回扣」或隱有「貓膩」等)而不願作答和多回答;在存在以上的情況和條件下,質疑供應商就可以擬向同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提出投訴。 質疑供應商必須把握好投訴的期限條件。質疑供應商的投訴,應當在答復期滿後十五個工作日內作出,否則,將被視為超期和無效投訴;供應商提出質疑的事項,對共同權益的影響有輕有重,對於一般影響的事項,經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答復後供應商可能不再提出異議;對於有較為嚴重影響的事項,如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作出的答復不能令其滿意的,或者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逾期未作答復的,供應商就可以提出投訴;《采購法》中考慮到進入投訴程序後,其處理時間一般要比質疑時間相對長一些,因此,供應商在提出投訴前,也需要慎重考慮清楚和權衡利弊後再作出是否投訴;《采購法》中規定的質疑供應商提出投訴的時間為答復期滿後的十五個工作日是比較適中的,也是符合慣例條件做法的;供應商投訴的事項僅限於可以提出質疑事項范圍內,即采購文件、采購程序和中標、成交結果,超出范圍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將不予受理其投訴;供應商要把握好投訴的有效時間,並不可以越級投訴,也不可以向其他部門投訴。 質疑供應商必須把握好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對投訴事項作出處理決定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之條件。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是否在收到投訴後三十個工作日內,對所投訴事項作出處理決定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是否在規定的時間內認真進行調查研究,並慎重作出處理決定的;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在處理投訴過程中,是否存在久拖不辦和本著實事求是和高度負責的精神,並及時區分投訴的不同情況,盡快對投訴事項作出處理的;對投訴處理的結果既涉及投訴人,也會涉及與投訴事項有關的當事人;因此,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作出投訴處理決定後,必須同時通知投訴人和與投訴有關的各當事人;這里所稱的與投訴事項有關的各當事人,既包括對供應商質疑作出答復的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也包括與投訴事項有關的其他供應商;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作為監督政府采購活動的政府機關,要充分聽取投訴人和其他有關方面的意見和呼聲,公正對待所有當事人,不能對采購人、采購代理機構有所偏向,也不能偏向供應商;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建立規范的投訴處理工作程序,遇重大事項時,要集中研究決定,並組織有關方面的專家研究,以確保決定的准確無誤。 質疑供應商必須把握好投訴處理期間采購活動的暫停是否在規定條件下作出的。《采購法》對投訴處理期間暫停采購活動的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在處理投訴事項期間,可以視具體情況書面通知采購人暫停采購活動,但暫停時間最長不得超過三十日;供應商就采購文件、采購過程和中標、成交結果向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提出質疑以後,不滿意質疑答復或者逾期未得到答復,可以向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投訴,但要有充足的理由和證據;如果再繼續開展采購活動的,就可能因投訴事項使其供應商或者采購人權益受到很大損害,在這種情況下,實行采購活動的暫停製度顯得很有必要;但是,采購活動必須講究效率,不能無限期地停止;鑒於以上情況,《采購法》規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可以根椐具體情況暫停采購活動,明確規定了暫停采購活動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三十日(應當連續計算,也包括節假日);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決定暫停政府采購活動,應當及時以書面形式通知采購人;另外,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在決定暫停采購活動時,不能隨意行使甚至濫用暫停采購的權力(更不能出現帶意圖和目的性的暫停采購活動等行為),應當全面考慮采購人、投訴人和其他供應商等各方面的權益;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在暫停采購活動時,不但要充分考慮其暫停采購活動的必要性,同時,也要考慮到其暫停采購活動的合法性,切不可惡意暫停采購活動,或者跨大利用自由裁量權力,導致不該發生或出現的損害多方利益之現象。 質疑供應商的投訴必須把握好不服處理決定的救濟是否符合規定條件。對供應商不服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投訴處理決定尋求行政和司法救濟應按照《采購法》的有關規定進行,投訴人對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投訴處理決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逾期未作處理的,質疑供應商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投訴人可以在不服處理決定的情況下,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同級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必須按照相關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投訴人對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逾期未作處理的,投訴人有權依法向其上一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也有權依法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按照行政復議法的規定,投訴人可以自收到投訴處理決定之日起六十日內,向該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的本級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上一級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申請行政復議;如果投訴處理決定是由財政部作出的,投訴人應當向財政部申請行政復議;行政復議機關在收到行政復議申請後,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進行審查並決定是否受理,對不予受理的,應當及時書面告知申請人;對決定予以受理的,也應當及時進行審查、研究和核實,並提出處理意見;在自受理之日(即收到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維持、撤銷、變更原投訴處理決定或者確認原投訴處理決定違法的行政復議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人。質疑供應商的投訴必須把握好行政訴訟法的規定條款條件。(周喬亮)

『拾』 招投標投訴到底是依據采購法還是招標法

政府采購的公開招標也適用招投標法的,所以都是可以的

閱讀全文

與采購投訴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