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商標侵權的調研

商標侵權的調研

發布時間:2021-02-08 21:11:30

Ⅰ 試分析商標侵權的原因及如何預防商標侵權

可以說,產生商標侵權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歷史的根源,也有現實的基礎,既有主觀的意識,也有客觀的因素,它是一種經濟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一)企業的商標注冊意識和管理水平。戰爭上有一個規律:最有效的防禦就是進攻。這句話運用到企業商標管理上也很恰當。近20年以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部分企業的商標意識都有明顯的提高,但企業在擴大注冊商標數量的同時,商標管理水平和商標保護意識卻沒有相應提高,對如何處理好商標與企業名稱、域名、廣告宣傳、商品名稱等關系方面缺少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甚至一些企業盲目追求注冊商標數量,不重視注冊商標的質量,對其注冊商標缺乏系統管理和統籌運用,無形中給企圖商標侵權行為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同時,一些企業打假維權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也已經遠遠適應不了現實的需要。 (二)「借光」意識和「搭便車」心理。從眾心理是中國傳統心理文化特點之一,這種心理運用到商業活動領域,從積極方面來說可以促進生產者和經營者從善如流,從消極方面來說則可能產生兩種不正常心理趨向,一是「借光」意識,二是「搭便車」心理,其表現是投機取巧、損人利己,混淆你我、混水摸魚;其後果是損害了權利人的利益和信譽,敗壞了社會良好風尚和消費理念。
(三)現有知識產權注冊體系和制度。商標、專利、版權、葯品名稱、商號、域名等雖然都屬於民事法律調整和保護的對象,但其又分別屬於不同的知識產權范疇,其注冊登記主管部門依據不同的法律法規,按照各自的注冊體系和制度對本范疇知識產權進行注冊、登記或備案。由於各法律法規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必要的互補和及時的救濟,注冊主管部門之間在日常溝通上也不充分和及時,這就為權利沖突埋下了隱患,也在客觀上給不法分子的侵權行為提供了一定空間。從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國內社會經濟狀況看,我國亟需制定一部《知識產權法》,以填補現有法律空白,加強現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之間的互補和協調。
4、現有管理體制的空間差。我國現有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集注冊和管理於一體,各個主管部門除依據各自的法律法規對其所管轄領域進行注冊登記外,還負責日常管理工作。法律是管理的依據,注冊是管理的基礎,而現有法律法規和注冊體制狀況決定了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和不足,首先表現為各個管理部門執法力度相距甚遠,有的部門執法角度偏差較大;其次是各個管理部門日常管理缺乏必要的銜接和有效的協調機制;再次是側重「部門法」,側輕「非部門法」。另外在實踐中,行政機關不僅承擔繁瑣的日常管理任務,而且還要處理大量的侵權案件,而司法機關由於其復雜的程序、較長的訴訟時間以及專業人員的短缺和機構設置的不到位,因此權利人願意選擇效率較高的行政執法機關而不是司法機關處理侵權案件。

預防商標侵權
第一,企業要把商標權保護列為品牌戰略,盡快審查商標注冊手續是否完備,商標是否到了續展期。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後,需要盡快申請國際注冊。
第二,注意積累企業商標的基礎資料,評估出商標的價值。商標的價值和知名度與企業產品銷售的地域范圍有密切的關系。此外,廣告宣傳也是商標知名度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企業產品銷售、廣告合同費用等方面的資料和數據都是驗證一個品牌知名程度的重要基礎性資料,在申報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以及可能進行的商標侵權訴訟中,都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盡早申報省市著名商標,並為申報馳名商標作準備。商標權受法律保護的范圍與力度和商標的知名度有較大的關系。商標越知名,受保護的范圍越廣,受保護的力度越大。
第四,對商標侵權行為要盡早採取法律措施解決。如果某一侵權行為不及時消除,侵權商標在長期的使用中可能成為與原商標共存的合法商標,這對商標權人來說非常麻煩。如果對已經存在的侵權行為不盡快消除,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侵權人效仿。

Ⅱ 求一個最近的商標侵權調查報告,或者一個商標侵權案例!

哎喲抄,張角耶,殺友?
回正題,商標襲侵權案真的老多了。
不過我以前做知識產權顧問的時候有一個日本料理店在我們對面,是被告的。

你不妨上網查查。
大概內容就是
東莞東城區的一家舞鶴日本料理,一直沒進行商標注冊,後面有一家深圳的舞鶴飲食公司進行了「舞鶴+英文「的商標注冊,然後反告東莞舞鶴日本料理商標侵權(事實上,舞鶴日本料理成立比舞鶴飲食公司早)。最後索賠50萬成功。 這個案例是說明了商標的重要性

Ⅲ 商標侵權行為界定,判定商標侵權行為需考慮哪些因素

商標侵權行為有以下四條構成要件:
第一,必須存在違法行為。即行為人客觀上使用注冊商標,既沒有取得商標權利人的許可,也沒有其他法律依據,其行為具有違法性。行為人一開始使用商標時沒有取得商標注冊人的授權或許可,但事後得到其許可或追認,或者是商標注冊人在得知這一情況後不理不問、表示默認,這種行為不存在違法。
第二,必須有損害結果的發生。商標權是一種無形的知識產權,對其造成的損害結果既可能是有形的物質損害,也可能是無形的經濟損失,或者是兩者兼而有之。具體可表現為商標權利人的產品銷量下降,利潤的減少,因制止侵權而造成生產成本的增加,以及商標信譽度降低、遭到消費者投訴
第三,損害後果與違法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即損害後果是由違法行為直接造成的。這種因果關系具有多樣性,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如假冒注冊商標的行為;也有間接的因果關系,如為侵權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如果損害結果是由一系列行為所共同造成的,即多因一果的情形,如行為人偽造商標標識、中間人負責運輸、銷售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行為實施者均有可能成為侵權人,構成共同商標侵權。
第四,行為人的主觀上有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兩種。故意是指行為人主觀上明知他人的商標已經核准注冊自己無權使用,仍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過失是指行為人在主觀上應當知道他人的商標已經核准注冊的情況下,仍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標。
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
(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
(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四)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
(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Ⅳ 從哪些方面可以判定商標侵權

商標使用侵權行為分為以下幾種:

1、沒有獲得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和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具體表現為四種:

(1)在和商標注冊人同一種商品上使用相同的注冊商標;

(2)在和商標注冊人同一種商品上使用和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3)在類似的商品上使用和商標注冊人相同的注冊商標;

(4)在類似的商品上使用和商標注冊人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

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如果您銷售的是不知道是侵犯了商標持有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並且能夠證明商品是合法取得和說明提供者的,可以不承擔賠償的責任。

3、偽造、擅自製造商標持有人注冊商標標識或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

4、沒有獲得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更換商標的商品投入市場。

5、在同一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作為商標名稱或商標裝潢使用,從而誤導公眾的。

6、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7、將和商標注冊人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在相同或者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造成公眾產生誤認的情況。

8、將和商標注冊人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冊域名,並且通過該域名進行相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造成公眾誤認的。

9、復制、模仿、翻譯他人沒有在中國注冊的馳名商標或主要部分,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作為商標使用,導致公眾混淆的。

Ⅳ 什麼樣的情況算是商標侵權

1、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版商標的;權2、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4、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這種行為稱之為「反向假冒」;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Ⅵ 涉嫌商標侵權調查期間商家要怎麼做

涉嫌商標侵權調查期間商家可以進行商標侵權進行分析
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其具體表現內容如下:
一、一切侵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益的行為,都是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根據《商標法》第52條的規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行為。
2.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這種行為在理論上也稱為「反向假冒」行為。
3.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結合《商標法》第56條第3款的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因此,這種形式的商標侵權行為是需要銷售者主觀明知為要件的。
4.偽造或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須注意的是,這種侵權行為是商標標識的侵權行為,包括「製造」和「銷售」兩種行為。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二、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0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包括:
1.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
2.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3.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或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4.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並通過該域名進行有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活動,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Ⅶ 商標侵權行為類型有哪些分析

根據《商標法》的規定,下列商標使用形式,為侵犯商標專用權的主要表現形式:回(一)未經商標注冊人答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的,具體包括四種情況:1、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2、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的;3、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相同商標的;4、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他人的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的。未經許可實施此種行為,無論屬故意或過失,均構成對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二)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三)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這類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主要有四種:1、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2、未經商標權人委託或者授權而製造其注冊商標標識;3、超越商標權人授予的許可權任意製造其注冊商標標識;4、銷售屬於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第四種侵權行為,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五)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完畢。

Ⅷ 有關商標侵權糾紛的案例分析

我們已經聯系過,這是第一個答案:
關於一審法院訴訟程序問題
1、一審法院按漢都公回司提供的 TCL 集團答公司地址,向 TCL 集團公司快遞送達應訴通知書、聽證會傳票、開庭傳票等,雖然郵寄地址為廣東省惠州市鵝嶺南路 6 號 TCL 工業大廈九層,是 TCL 集團公司的下屬二級企業法人銷售公司的地址,但兩公司在同一大樓辦公,只是樓層不同,而收信人為 TCL 集團公司的信件也並沒有因不能送達而被退回。
2、在原審法院審結前, TCL 集團公司在向一審法院提交了書面答辯狀,由此可以推定, TCL 集團公司已收到了一審法院寄送的應訴通知書、聽證會傳票、開庭傳票,但其無正當理由未到庭,一審法院缺席審理並不違法。上訴人 TCL 集團公司關於一審法院訴訟程序違法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

閱讀全文

與商標侵權的調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