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國內oem加工是否構成侵權

國內oem加工是否構成侵權

發布時間:2021-02-08 17:30:31

Ⅰ OEM貼牌加工產品出口是否侵犯商標權

,受國外來品牌商的委託 ,貼牌自加工企業( 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貼牌加工各種類別的產品,如果該產品專供出口,而該國外委託方的品牌標識已被中國第三方企業注冊 ,這種代工行為是否侵犯中國商標權人的商標權?要看該代工行為OEM貼牌加工產品出口是否侵犯商標權?

Ⅱ 關於oem商標是否侵權

1.要有法律和知識產權意識,有貼牌訂單,可以先去商標網上查核並弄清分類回,尤其注意是否為同答行所有。
2.工廠盡可能讓客戶提供正本的授權書及商標權證書(最好簽章),畢竟掃描或傳真等有失真的可能性。
3.工廠在與買方(外商或國內貿易商等)簽訂合同時,務必在合同中強調工廠加工製造(如按樣、按圖紙)等屬性,如有設計、商標、包裝等侵權事宜,一律由買方直接或追溯承擔。

Ⅲ 對於依據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進一步加工、處理的後續產品再加工、處理的,法院為什麼認定不構成侵權

專利是產品的,產品就是「專利產品」,生產過程叫「製造專利產品」
專利是生產方法的,方法叫做「專利方法」,生產過程叫「依照專利方法生產產品」,產品叫「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Ⅳ oem廠家的網站展示其代工的產品,會否造成侵權

你好,只要註明是代工,就沒有什麼問題!

Ⅳ 代加工屬於合法嗎

代加工是合法的。
又叫OEM,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的基本含義是定牌生產合作,俗稱「專代工」。 就是品牌屬生產者不直接生產產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的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控制銷售和銷售「渠道」,而生產能力有限,甚至連生產線、廠房都沒有,為了增加產量和銷量,為了降低上新生產線的風險,甚至為了贏得市場時間,通過合同訂購的方式委託其他同類產品廠家生產,所訂產品低價買斷,並直接貼上自己的品牌商標。這種委託他人生產的合作方式即為OEM,承接這加工任務的製造商就被稱為OEM廠商,其生產的產品就是OEM產品。

Ⅵ 客人授權我司生產他們已在國外注冊的商標 但該商標在國內已經注冊了 是否構成侵權

若你生產商品或提供服務與國內注冊的該商標核定使用的范圍相同或近似
就構成國內銷售侵權

Ⅶ oem牽涉到那些法律規范

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縮寫,按照字面意思,應翻譯成原始設備製造商,指一家廠家根據另一家廠商的要求,為其生產產品和產品配件,亦稱為定牌生產或授權貼牌生產。即可代表外委加工,也可代表轉包合同加工。國內習慣稱為協作生產、三來加工,俗稱加工貿易。

名詞解釋1:OEM是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原始設備製造商)的縮寫,它是指一種"代工生產"方式,其含義是生產者不直接生產產品,而是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的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控制銷售"渠道",具體的加工任務交給別的企業去做的方式。這種方式是在電子產業大量發展起來以後才在世界范圍內逐步生成的一種普遍現象,微軟、IBM等國際上的主要大企業均採用這種方式。

名詞解釋2: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縮寫,按照字面意思,應翻譯稱原始設備製造商,指一家廠家根據另一家廠商的要求,為其生產產品和產品配件,亦稱為定牌生產或授權貼牌生產.即可代表外委加工,也可代表轉包合同加工.國內習慣稱為協作生產,三來加工

OEM一詞在電腦硬體產品中簡直實在是太普遍了,像OEM光碟機、OEM顯示器、OEM滑鼠什麼的。有些人甚至以為它是一個有質量保證的品牌。那麼,你對OEM又有多少認識呢?說一件產品是OEM產品是否就代表信得過呢?

其實,OEM與現代工業社會有著密切的關系。一些著名的品牌商品製造商,常常因為自己的廠房不能達到大批量生產的要求,又或者需要某些特定的零件,因此向其他廠商求助。 這些伸出援手的廠商就被稱為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原始設備生產商)。如將之引申到IT領域的話,則表示那些進行代工的生產商。例如CPU風扇,Intel或AMD公司本身並不生產,它們通常會找像日本三洋公司這樣的專業電機製造企業作風扇OEM生產。

ODM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某製造商設計出一種產品後,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被另外一些品牌的製造商看中,要求配上後者的品牌名稱來進行生產,又或者稍微修改一些設計(如按鍵位置)來生產。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其他廠商減少了自己研製的時間。有些人也習慣性稱這些產品是OEM,實際上應該稱之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設計製造商)。例如一些日本品牌的筆記本電腦實際上就是由台灣廠商代工生產的。事後,台灣筆記本電腦製造商只要修改某些設計細節或配件便可以以自己的品牌名稱進行批量生產。原因在於它們為這些日本品牌作的是ODM而非OEM。當然,我們可以說它們都是從同一條生產線生產出來。 OEM和ODM兩者最大的區別不單單是名稱而已。OEM產品是為品牌廠商度身訂造的,生產後也只能使用該品牌名稱,絕對不能冠上生產者自己的名稱再進行生產。而ODM則要看品牌企業有沒有買斷該產品的版權。如果沒有的話,製造商有權自己組織生產,只要沒有企業公司的設計識別即可。

在工業社會中,OEM和ODM可謂司空見慣。因為出於製造成本、運輸方便性、節省開發時間等方面的考慮,知名品牌企業一般都願意找其他廠商OEM或ODM。在找別的企業進行OEM或ODM時,知名品牌企業也要承擔不少責任。畢竟產品冠的是自己的牌子,如果產品質量不佳的話,少則有顧客找上門投訴,重則可能要上法庭。所以,品牌企業在委託加工期間肯定會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但代工結束後,質量不敢保證。故此,當有的商家告訴你某件產品的生產商是某大品牌的OEM或ODM產品時,絕不要相信其質量就等同於該品牌。你唯一能夠相信的,是這家製造商有一定的生產能力。

另外,不知大家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形:到電腦城購買產品(如LCD顯示器)時,商家向你介紹某個台灣品牌的LCD顯示器的液晶面板是某某日本大廠OEM的。其實這種說法是一個頗為錯誤的概念。首先,為保障品牌的質量和信譽,ODM或OEM公司的名稱是保密的。如果說穿了A牌子筆記本電腦是B牌子生產的話,那人家還會買價格更貴的A牌子產品嗎?因此上述LCD顯示器的例子,實際上只是該台灣品牌購買了日本品牌的液晶面板配件來進行生產。質量好或不好,並不能完全相信。那我們該如何識別是否代工廠商採用了知名廠商的配件呢?以LCD顯示器為例,目前其核心技術仍然控制在日本和韓國幾家大廠商手中。消費者可以從技術指標來進行鑒別。如對比度為400:1的液晶顯示器只有日本的日立(Hitachi)和富士通(Fujitsu)等公司生產,而對比度為350:1的產品則主要由韓國三星公司和日本NEC公司生產。

OEM相關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海運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二○○二年第9號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二○○二年第10號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二○○二年第12號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二○○二年第11號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二○○二年第8號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2002年第8號公告
對外經濟貿易合作部、海關總署2002年第6號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2002年第4號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2002年第3號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2002年第2號公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二○○二年第1號令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
http://www.tiepai.com/Chinese/Help/

Ⅷ 冒昧打擾!我想請教根據美國商標法善意的OEM生產商與他人商標沖突,是否構成商標侵權。謝謝!

肯定會的,這個不可質疑

閱讀全文

與國內oem加工是否構成侵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