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法律上,如果公安局索要證據,是給原件還是復印件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10條規定:「專當事人向人屬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如需自己保存證據原件、原物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這一規定表明,當事人提供證據必須優先提供原件或者原物,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形,允許當事人提供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法院才能確認該證據的證明力。
在民事審判實踐中,有的案件證據確鑿充分,有的案件證據存在瑕疵或者比較少,在此種情形下,需要法官遵循職業道德,根據證據規定第64條規定,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觀地審核證據,依據法律的規定,運用邏輯推理和日常生活經驗,對證據有無證明力和證明力大小獨立進行判斷,並公開判斷的理由和結果。
2. 如何運用法律手段化解基層矛盾
3
各類矛盾糾紛基層化解
22
起,由鎮司法所等職能部門參
與調處
16
起,調處率達
100%
,調解成功達成協議
21
起,
成功率為
95%
,成功防止了
1
起民轉刑事件,無集體訪事
件的發生。
如
2011
年
3
月
11
日市二中發生一起的學生凶
殺案,死者黎富華家屬聚集了大批人員准備到學校鬧事。
當時已臨近高考沖刺階段,如處理不當,將會嚴重影響學
生學習和高考。事件發生,街道迅速組織領導幹部,一方
面,
24
小時陪同黎富華父母,積極做好其安撫、心理疏
導工作;
另一方面迅速組織學校與黎富華家屬做好賠償等
善後工作。
由於我們掌握信息及時,
迅速介入,
處理得當,
該事件順利完滿調處終結。
今年共處置可能引發較大群體
性事件的案件共計
6
宗,有效維護我街道的社會穩定。今
年來,
綜治信訪維穩中心受理調處群眾來信來訪共
28
宗,
其中已調解成功
10
宗,調解終結
7
宗,正在調處
11
宗。
三、打造平台,增強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能力
2010
年以來,
東鎮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層
基礎建設,全面推進街道、村兩級綜治工作平台建設。目
前,街道建設了綜治信訪維穩中心
1
個,村級綜治信訪維
穩站
38
個,構建起以綜治辦牽頭,相關職能部門各負其
責、協調聯動的矛盾綜合調處、治安綜合治理、社會綜合
4
管理的大調解大綜治大維穩新格局。同時,街道綜治信訪
維穩中心聘任了一批威信高、業務能力強的退休法官、檢
察官、律師擔任專職調解員,增強基層依法化解矛盾糾紛
的能力和力度,克服了基層綜治中心人手不夠、業務能力
不強的短板。目前街道共聘任
3
名專職調解員,利用他們
人緣好、地緣熟、專業知識強、容易被群眾接受的特點,
把大量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2011
年
1 -7
月全街道共接訪矛盾糾紛
708
宗,調處
708
宗,調解率
100%
,成功調處
651
宗,調處成功率
91.6%
。
四、強化宣傳,提升人民群眾法治意識
我們著重在全街道範圍內對機關幹部、村(居)民、
中小學生等層面進行了多種形式的普法宣傳教育,
受教育
人數達
7000
以上。緊緊圍繞「禁毒日」等重要時機,深
入各村(居)委會、鎮機關單位等進行相關的法律法規宣
傳,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深入中小學校對青少年學生上
法制課
10
余次,
使青少年從小樹立遵紀守法的良好風尚;
利用民間糾紛的調處,
積極宣傳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和國
家的法律法規。今年來,全街道共舉辦各類法制宣傳、培
訓班
4
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
5000
余份,張貼各類法治
宣傳標語
300
余條,接待群眾法律咨詢
50
餘人次,出宣
5
傳欄
3
期。在各村(居)委會、中小學校開展法制課
30
多次,通過廣泛宣傳,大大增強了廣大黨員、幹部、青少
年和群眾的學法、知法、守法意識,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
境。
四、創新機制,提高化解歷史積案的能力
近年來,我街道按照《信訪條例》的要求,大力暢通
信訪渠道,在建立健全領導包案、律師參訪、下鄉接訪、
信訪主題日、領導約訪等工作機制的基礎上,不斷完善、
規范信訪機制,構建「暢通、有序、務實、高效」的信訪
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和完善信訪案件會診辦案制度。
由街
道領導牽頭,
每月召開一次由相關涉案部門領導參加的會
診辦案會,討論研究解決歷史積案等疑難信訪案件,明確
責任主體、承辦人員、化解措施、辦結時限,對個別疑難
信訪案件,嚴格按照《信訪條例》規定的程序進行三級終
結,積極化解歷史積案。今年以來,每月召開一次會診辦
案會,共研究了
19
宗信訪突出問題,約見了
35
名上訪群
眾,解決了
5
宗,其餘
14
宗也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和
措施,
有效地推動了積案化解工作。
二是實行
「信訪代理」
制度。
對於上訪人數多、程序復雜的信訪案件,由村(社
區)工作站、街道維穩中心指定專人陪同上訪群眾代表,
6
共同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信訪訴求,
通過正常信訪程序反
映問題,有力緩解了群眾集體上訪給政府造成的壓力。今
年來,我街道成功代理了
20
宗信訪案件,有效地減少了
群眾重復上訪、越級上訪和群體上訪的發生。
三是規范信
訪三級終結制。
街道按照《信訪條例》的規定,認真開展
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工作,通過規范信訪三級終結制,引導
群眾逐級反映問題,責任單位書面答復上訪人,有效地維
護信訪秩序,避免了群眾重復越級上訪發生。
四是推行便
民信訪制度。
進一步完善便民信訪工作點的辦公設施,由
村「兩委」幹部組成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構,輪流在
工作點值班接待群眾來訪,建立健全乾部信訪包干制度,
形成街道幹部包村、村幹部包組的責任分工機制,目前全
街道
38
個行政村全部落實便民信訪制度。
五、建立農村法律顧問工作室,提升基層民主法治建
設能力
2011
年,在全街道
38
個行政村「設立農村法律顧問
工作室試點工作,開啟了農村法律服務直通車,充分發揮
律師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作用,為農村提供法律咨詢,
開展法制宣傳教育,修訂完善村規民約、合同、協議等,
協助調處矛盾糾紛,幫助困難群眾依法獲得法律援助等,
7
著力引導村民以合法方式和正常途徑表達利益訴求,
幫助
化解群體性、復雜性、易激性的矛盾糾紛。目前,
38
個行
政村全部實現了「一村一法律顧問工作室」
。今年,農村
法律顧問工作室為群眾提供法律意見
380
條,
幫助審核修
訂村規民約、合同
65
件,協助調解矛盾糾紛
67
宗,穩控
了多宗疑難矛盾糾紛的激化,
一些困擾村集體經濟發展的
久拖不決的矛盾糾紛也得到了圓滿的解決
3. 打架的司法程序處理!
你媽媽受到的傷害可能是輕傷,以鑒定結論為准。
輕傷害案件是可以調解解決回的輕微刑事案件。
考慮答到你們是鄰居,是否調解,你應該慎重考慮後做出決定。
如果調解,對方應該支付你們所有的醫療費,誤工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如果殘疾,要賠償殘疾賠償金。如果有後遺症,對方仍然要承諾繼續承擔責任。
為了懇請你們的諒解,對方應該根據他們的經濟支付能力,給你們一定的精神補償金。補償金的多少根據他們的經濟條件而定,他們家如果是大人物,那就要100萬元不多,如果是窮人,恐怕僅僅可以給你醫療費就完事。誤工費都沒有,就別提精神賠償了。
在鄭州,一般城市居民之間發生這樣的事情,至少要賠償1萬元精神損失費。
建議:立即申請公安機關出具委託書去公安機關制定的地方進行法醫鑒定。當然,如果對方在你做出法醫鑒定前後與你們調解解決,你也可以不要求出結論。
鄭州市中原區石佛法律服務所李敬民祝福你快樂。
4. 如何村民調解矛盾糾紛
「村官」雖然不大,卻要「上管天下事,下管雞毛蒜皮」每天都會遇到許多矛盾糾紛。因此,調處矛盾糾紛是村幹部一項重要的經濟性工作,那如何調解各種矛盾呢?下面進行舉例分析:
1、如何處理家庭糾紛?首先要耐心聽、細心觀察、了解全面,其次是要公平、公正合乎情理的處理問題,學會考慮不周留後遺症。
2、如何處理宅基地糾紛?處理該類糾紛一定要秉公,一碗水端平,必要時可訴諸法律程序。在處理該類糾紛中,村委會就是要巧妙的抓住雙方都怕打官司、怕結怨的心態,因勢利導,最終促成和解。
村幹部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法依法,有理說理,靈和應變。總之,要以維護村民利益為前提,要以為民服務為准則,要以平息事端為核心,要以處理矛盾為根本,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矛盾糾紛妥善處理,使村民生活安定健康,使各村和諧穩定。
掌握和積累一些有效解決農村矛盾糾紛的方法和途徑,可以幫助我們在實際工作中把一些棘手的矛盾糾紛進行化解,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巧妙地利用這些工作技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做好農村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可以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處理矛盾糾紛的步驟和方法,在實際工作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雖然不是很全面和科學,有待加以完善,但是具有一定是實用性。在實際處理矛盾糾紛時,我們要了解情況,因勢利導,方法得當,靈活運用,處理及時,就能有效地解決各種矛盾糾紛,減少矛盾糾紛的升級,從而密切與廣大群眾的關系,為構建和諧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
5. 家庭矛盾糾紛應該怎麼通過法律程序處理
看是什來么類型的吧,如果是夫妻自之間的想離婚可以通過行政登記離婚(前提是財產等問題沒糾紛),也可以通過提起訴訟離婚,民事類訴訟。如果是親屬之間財產糾紛也是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具體要看財產糾紛類型,是借貸還是什麼。
6. 農村鄰里糾紛通過什麼部門或方法維權急,急,急。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1、找村幹部調解。
村幹部對全村的情況最了解、最熟悉,對黨和政府的方針政策比普通群眾了解多、理解深,是本地人,群眾容易找到,因此群眾有了矛盾糾紛最先想到的就是請村幹部出面調解。
2、找司法所調解。
對一些矛盾比較突出、情況復雜的糾紛,駐村幹部和村幹部調解無效情況下,群眾會請司法所人員進行調處。
3、打官司。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的國家,民間夙有「和為貴,不喜訟法」的傳統習慣,建議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打官司。
(6)矛盾糾紛法律程序擴展閱讀
民事糾紛解決機制,是指緩解和消除民事糾紛的方法和制度。
自力救濟是指糾紛主體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權益的目的。
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
7. 早上號,請問家庭裡面因為房產引起的矛盾糾紛,該咋如何走法律層序
很多地方的房產部門都設有仲裁處,你們可以去那咨詢或者申請仲裁,也可以去法院訴訟,但是這個費錢費神不建議。家裡的矛盾最好還是調節解決,不要動不動就法律程序,即使你們去法院告,法院也是先調解的。
8. 矛盾糾紛種類有哪些
矛盾糾紛分類包括:
1.民事糾紛
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涉及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糾紛.包括婚姻家庭、鄰里關系、房產物業、人身損害、合同、借貸等民事行為引發的糾紛.
2.行政糾紛
指各級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行政爭議和糾紛.包括土地、山林、水利、資源權屬、醫療衛生、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行為引發的爭議和糾紛.
3.涉法涉訴糾紛
指當事人對刑事執法、行政執法等權利部門對案件或問題處理不滿而又引發的矛盾糾紛.涉及到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判決或裁定,有些是歷史遺留問題,有些是現實問題,主要是當事人對己經生效的法律判決或行政裁決表示不滿.
(8)矛盾糾紛法律程序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糾紛特點和內容,可將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包括財產所有關系的民事糾紛和財產流轉關系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包括人格權關系民事糾紛和身份關系的民事糾紛。
構成行政爭議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爭議的雙方中有一方是行政機關。
(2)爭議是由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行為引起的。
(3)行政爭議是以行政機關依其職權,因其作為或不作為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形成行政法律上權利義務的法律行為為前提。沒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行政爭議便不存在。
(4)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提出復議或訴訟,是法律允許的,解決行政爭議,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9. 調解矛盾糾紛的方法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利益主體日益多元化、復雜化,各類社會矛盾糾紛日益凸顯。強化人民調解工作,研究探討新時期社會矛盾糾紛的調解方法,是當務之急。
為了找到這把開鎖的鑰匙,調解人員必須深入的調查研究,找到矛盾糾紛的症結所在,摸准當事人的「脈博」,然後根據雙方當事人的性格脾氣、爭議焦點等選擇最終調解方法。下面介紹實踐中總結出的七大調解方法:
1
「面對面」與「背靠背」相結合調解法
有的矛盾糾紛爭議的不是重大的利益,而是為了爭面子、賭氣,對於此類糾紛,調解人員就可以先用「背靠背」調解法。調解人員分別做當事人的工作,待雙方當事人的情緒穩定,意見接近時,再把當事人叫到一起「面對面」地做工作。促使雙方當事人相互謙讓、心平氣和地進行協商,使糾紛得到圓滿解決,從而避免情緒對立和吵鬧等矛盾激化的情況發生,提高調解的成功率。
2
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調解法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人員可以針對不同情況,適時對當事人進行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弘揚社會主義道德觀念。通過法情並用,引導當事人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公民的基本道德規范,發揮法律與道德的雙重作用,喚醒當事人的良知,引導當事人化解矛盾。
3
借用外力調解法
調解人員還可以通過調查摸底,請出當事人佩服、對其有影響力的人來做當事人雙方的工作,緩和當事人的對立情緒,引導他們達成調解協議。
一是鄰里調解。在社會生活中,人們都是聚群而居的,相鄰關系密切而又重要,一家有事,四鄰相助,所謂「遠親不如近鄰」。因此,遇到矛盾糾紛時,可有選擇性地請鄰里人員幫助進行調解,規勸雙方當事人以團結為重,做出諒解與讓步。因為是鄰居,平時又都很了解,這種調解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友情調解。友情調解是指當事人發生糾紛時,調解人員可根據情況請一方或雙方當事人的好友予以勸導、疏通及說服教育,使爭議的雙方當事人化干戈為玉帛。
三是聯合調解。民間糾紛的情況復雜、牽扯人多、涉及面廣,僅靠一個部門調解往往力不從心,效果不佳,在這種情況下,應邀請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到場分頭做工作,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
4
褒揚激勵調解法
民間糾紛調處方法很重要,說話要講究方式,語言要講究藝術,既不能單刀直入,更不能五馬長槍,要深入淺出,和風細雨。在實際調處中,對當事人的優點和長處及時表揚鼓勵,就是一種有效的方法。通過表揚鼓勵,尋找共同語言,縮短當事人之間的距離,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活他們的自信心和正面的興奮情緒,堵住可能反復的退路,從而使調解成功率得到提高。
5
排憂解難調解法
有些矛盾糾紛發生是因為當事人在生產生活中確實存在一定實際困難,對於這類糾紛,調解人員要通過深入細致調查,找出症結所在,切實幫助其解決困難。困難解決了,矛盾糾紛也就化解了。
6
迂迴遷讓調解法
在矛盾糾紛調解中,調解人員要針對當事人的個性特點,因人因事採取不同的方法進行化解。對那些說話尖刻、刺耳難聽的當事人,調解員不能感情用事、以怒制怒,說絕話、講狠話,而是讓他們把心裡話講出來,把心裡的積怨發出來,然後以靜制動、以柔克剛,從而達到調解效果。
7
真情打動調解法
矛盾雙方往往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發生爭執,事情本來並不大,為爭一口氣,互不相讓,僵持不下。還有些矛盾雙方當事人都想得到解決,但卻難以啟齒。對這類型糾紛,調解人員要以情感人,主動和解、對話調解、互諒調解。實踐證明,這是調解家庭、夫妻矛盾的最好方法。
10. 鄰里之間的矛盾糾紛該怎樣處理及方式
遠親不如近鄰,所以有矛盾千萬不激化矛盾,遇到矛盾要學會退讓,坐下來和和氣氣把事情消滅在萌芽之中,為了以後好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