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清算責任糾紛案例

清算責任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1-28 16:43:19

1. 惡意破產典型案例

2002年12月下旬,一家機械配件廠與一家銷售公司發生合同糾紛。銷售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無法按期歸還配件廠的9萬元的貨款。機械廠的廠長一怒之下提出:如果銷售公司不按期歸還貨款,將向法院申請宣告銷售公司資不抵債而破產,讓銷售公司在法院的破產公告中「亮醜」。想以貶低商業信譽的方式來要挾銷售公司。然而,當機械廠到法院提出宣告銷售公司破產申請時,法院明確答復對此惡意申請不予受理。

這是一起假借申請他人破產為名,來達到損害他人商業信譽的案例。

根據《企業破產法(試行)》、《民事訴訟法》及《公司法》相關規定,企業破產的法定條件是「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已於2002年9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十一條規定:「企業破產法第三條第一款規定的『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指:(一)債務的履行期限已屆滿;(二)債務人明顯缺乏清償債務的能力。」據此規定,在企業破產宣告原因上,法院統一以「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這一客觀現象來認定企業是否達到破產條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這一法定條件包含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一、根據《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四條規定,被申請宣告破產的主體對象必須是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不具備法人資格的企業、個體工商戶、合夥組織、農村承包經營戶不具備破產主體資格。

二、債務的清償期限屆滿,且債權人要求清償。債務的清償期限未滿,不發生債務人的清償義務,不能認定其是否不能清償債務。只有已到期的債務,且債權人要求清償的情況下,才會有債務人不能清償的情形。如果債務雖已到期,但債權人未提出要求清償,亦不構成破產原因。

三、債務人缺乏清償能力。債務人是否具有清償能力,與其財產狀況、信用程度、知識產權擁有的情況等多種因素相關。不能僅憑其擁有的財產數額來認定,而應對債務人進行綜合評價。如:良好的商業信譽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有的企業信用良好,雖然資產數額小於負債,但其憑借良好的信用,足以使資金正常周轉,應付各種債務的清償。即使該企業在某一時段出現資不抵債的狀況,但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而不能認定其構成破產原因,故「資不抵債」不能稱為破產條件和原因。

四、債務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是處於連續狀態。債務人的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必須是一種連續狀態,而不是暫時的、短期的不能清償。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有時會發生短期的資金周轉不靈的狀況,這僅只是一種暫時的財務困難。隨著企業的正常運轉,這種暫時的財務困難會逐漸解決。對此,也不能適用破產程序清理其財產。

在日常經濟生活及市場競爭中,一些當事人惡意申請他人破產,以達到損害他人商業信譽目的的情形時有發生。有的債權人採取向人民法院申請對債務人宣告破產的方法,詆毀債務人的商業信譽,意圖達到不正當競爭的目的。因為法院一旦根據債權人的申請,受理了對債務人宣告破產的案件後,根據《企業破產法》第九條及《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七條規定,則應當於30日內在國家、地方有影響的報紙上刊登公告。這無疑會對該債務人的商業信譽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由此所造成的商業信譽損失也是難以彌補的。

有鑒於此,最高人民法院在發布的《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十二條作出明確規定:「人民法院經審查發現有下列情況的,破產申請不予受理:(一)債務人有隱匿、轉移財產等行為,為了逃避債務而申請破產的;(二)債權人借破產申請毀損債務人商業信譽,意圖損害公平競爭的。」

具體到本案中,銷售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而暫時無法按期歸還機械廠的貨款,這只是一般的合同違約糾紛,是銷售公司在經營活動中所遇到的暫時困難,所依法要承擔的只是合同違約責任,顯然不符合企業破產的法定條件。機械廠的法定代表人以向法院申請銷售公司破產為由,意圖借人民法院的公告影響力和司法強制力來損害銷售公司的商業信譽,並用此手段相要挾,以達到自身目的。由此可見,機械廠存在主觀惡意,人民法院對其提出的破產申請不予受理是完全正確的,有效地保護了銷售公司的合法權益。

2. 清算所得的清算所得案例分析

某企業成立於2002年,實收資本4000000元,截至2007年12月 日,企業賬面未分配利潤為1284798.38元。根據股東會決議,企業准備注銷。2008年9月30日的資產負債情況如下:流動資產 5679008.56元,非流動資產227155.98元,流動負債402849.64元,非流動負債為0,所有者權益5503314.90元(其中實收資本4000000元,本年利潤218516.52元,未分配利潤1284798.38元)。
1.經營期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及申報。
股東同意企業提前解散的股東會決議簽署日期是2008年9月30日,並在當日成立清算組,則2008年1月1日~2008年9月30日為經營期未滿12個月的一個納稅年度。按規定進行經營期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2008年1月~9月企業會計利潤總額為218516.52元(假設沒有其他納稅調整事項,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企業應按規定進行2008年1月1日~2008年9月30日這一經營期的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並繳納企業所得稅54629.13元。
2.清算期企業所得稅的計算及申報。
2008年10月1日為清算期開始之日,2008年12月20日申請稅務注銷,即清算期為2008年10月1日~2008年12月20日,截止日期為12月20日。
(1)資產可收回金額(或者稱可變現金額)為5420518.09元;
(2)資產計稅基礎為5906164.54元(假設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一致);
(3)債務償還金額為190858.66元;
假設負債計稅基礎與負債賬面價值一致,則:
處理債務損益=402849.64-190858.66=211990.98(元);
(4)清算費用合計58000;
(5)假設沒有發生相關稅費,清算所得=5420518.09-5906164.54-58000.00+211990.98=-331655.47(元);由於清算所得為負數,故就清算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進行企業所得稅申報,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3.股東取得剩餘資產的涉稅事宜。
剩餘資產=資產可收回金額-債務償還金額-清算費用-相關稅費=5420518.09-190858.66-58000-0=5171659.43(元);
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即股息所得)=1284798.38+218516.52+0=1503314.90(元);
剩餘資產減除股息所得後的余額=5171659.43-1503314.90=3668344.53(元);
股東投資成本為4000000元;
投資轉讓損失=4000000-3668344.53=331655.47(元)。
從以上計算可知,累計未分配利潤和累計盈餘公積余額為1503314.90元,故股東應確認的股息所得為1503314.90元;剩餘資產減除股息所得後的余額小於股東投資成本,故該股東應確認投資轉讓損失。

3. 法院審理企業注銷未清算案件債權人需提供哪些證據

對人民法院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受理的、施行時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具體適用法律問題,規定如下:第一條債權人、債務人或者出資人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整或者和解申請,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一)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務人或者出資人於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第七十條第二款的規定;(二)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權人於債務人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關於債權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的規定;(三)債務人申請破產清算的案件,債務人於被宣告破產前提出重整申請,且符合企業破產法關於債務人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重整的規定;(四)債務人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申請和解。第二條清算組在企業破產法施行前未通知或者答復未履行完畢合同的對方當事人解除或者繼續履行合同的,從企業破產法施行之日起計算,在該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的期限內未通知或者答復的,視為解除合同。第三條已經成立清算組的,企業破產法施行後,人民法院可以指定該清算組為管理人。尚未成立清算組的,人民法院應當依照企業破產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企業破產案件指定管理人的規定》及時指定管理人。第四條債權人主張對債權債務抵消的,應當符合企業破產法第四十條規定的情形;但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已經依據有關法律規定抵消的除外。第五條對於尚未清償的破產費用,應當按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一條和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區分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並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清償。第六條人民法院尚未宣告債務人破產的,應當適用企業破產法第四十六條的規定確認債權利息;已經宣告破產的,依據企業破產法施行前的法律規定確認債權利息。第七條債權人已經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的,由人民法院將相關申報材料移交給管理人;尚未申報的,債權人應當直接向管理人申報。第八條債權人未在人民法院確定的債權申報期內向人民法院申報債權的,可以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補充申報。第九條債權人對債權表記載債權有異議,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二十一條和第五十八條的規定予以受理。但人民法院對異議債權已經作出裁決的除外。債權人就爭議債權起訴債務人,要求其承擔償還責任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該債權人變更其訴訟請求為確認債權。第十條債務人的職工就清單記載有異議,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二十一條和第四十八條的規定予以受理。但人民法院對異議債權已經作出裁決的除外。第十一條有財產擔保的債權人未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對於企業破產法第六十一條第一款第七項、第十項規定以外的事項享有表決權。但該債權人對於企業破產法施行前已經表決的事項主張行使表決權,或者以其未行使表決權為由請求撤銷債權人會議決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第十二條債權人認為債權人會議的決議違反法律規定,損害其利益,向人民法院請求撤銷該決議,裁定尚未作出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四條的規定作出裁定。第十三條債權人對於財產分配方案的裁定不服,已經申訴的,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據申訴程序繼續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後提起申訴的,人民法院應當告知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申請復議。債權人對於人民法院作出的債務人財產管理方案的裁定或者破產財產變價方案的裁定不服,向受理破產申請的人民法院申請復議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六十六條的規定予以受理。債權人或者債務人對破產宣告裁定有異議,已經申訴的,由上一級人民法院依據申訴程序繼續審理;企業破產法施行後提起申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十四條企業破產法施行後,破產人的職工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三十二條的規定主張權利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十五條破產人所欠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應當依據企業破產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第三款的規定予以調整。第十六條本規定施行前本院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規定相抵觸的,人民法院審理尚未審結的企業破產案件不再適用。

4. 破產清算案件從立案到結案需要多長時間

結案時間還是受制於受理的時間和結案的時間,可能中間還會耽誤一點時間,給大家分享一下法律條例你就一清二楚了。
一、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
1、對債權人提出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以及債務人的異議期限。破產法第10條規定,債權人提出破產申請後,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破產申請之日起5日內通知債務人。這是因為,破產對債務人來說是生死攸關的事情,故債務人有權及時知道自己被申請破產,而且有權就自己是否具備破產原因或者是否有不適用破產程序的其他理由提出意見。實踐中,由於債權人不能夠詳盡地了解債務人的財務狀況,可能會在債務人並不具備破產原因的情況下提出破產申請;也可能有債權人為了達到不正當的目的,試圖藉助破產程序損毀債務人的商譽或者阻止債務人將要進行的某項交易,甚至以此對債務人進行敲詐或脅迫。因此,破產法規定,債務人對債權人的申請有異議的,可以自收到人民法院的通知之日起7日內向人民法院提出。從債務人接到人民法院所送達的破產申請通知之日起7日內為債務人對破產申請的異議期。債務人有異議的,必須在異議期內提出。
異議期滿後,無論債務人是否提出異議,法院有不超過10天的審理期。也就是說,法院將在異議期滿後10日內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破產申請的裁定。
2、債務人或清算責任人提出破產申請的受理時限。在債務人或者清算責任人提出破產申請的情形下,不存在債務人提出異議的問題。因此,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破產申請之日起15日內裁定是否受理。
3、特殊情況下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期限的規定。以上是對一般情況下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的時限規定。但是,當出現一些比較特殊的情況時,例如債權人人數眾多、債權債務關系復雜、資產狀況混亂等,人民法院難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對破產申請的審查。此時,為了保證受理裁定的正確性,人民法院可以經上一級人民法院的批准,將裁定受理的時間延長15日。因此,在特殊情況下,從法院收到破產申請到法院作出受理裁定的最長時間,債權人提出申請的案件為37日,債務人或清算責任人提出申請的案件為30日。
二、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下來後多久結案報告
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應當在立案之日(即法院受理之日起)起三個月內審結;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應當在立案之日起六個月內審結(有特殊情況可依法申請延長);適用特別程序的,除選民資格案件必須在選舉日前審結外,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內或者公告期滿後三十日內審結(有特殊情況可依法申請延長)。
2、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人民法院審理行政案件,自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作出第一審判決(可依法申請延長);當事人上訴後,人民法院在收到上訴狀之日起兩個月內作出終審判決(可依法申請延長)。
3、至於刑事訴訟案件,可查看後附的法律條文或自行查詢《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5. 公司清算糾紛案件中的訴訟時效

被告的答辯意見有來道理,但自還要看當初的承諾的具體內容,看從何時起算訴訟時效。原告雖三次在報上刊登債權催收公告,但該公告針對的對象是已經被注銷的雲海公司,未針對兩被告,故不發生訴訟時效中斷的效力。這個說法正確。

6. 企業停業財產清算審計 案例

會計報表審計
各類企業中期會計報表、年度會計報表審計,判斷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遵循了企業會計准則及會計制度的規定,是最常規的審計業務。通常提供給公司的股東、上級單位、以及政府主管部門。

外資企業會計報表審計
外資企業年終需要對會計報表進行審計,提供給外經委、外匯管理局、工商局、稅務局、財政局、海關、統計局等政府主管部門,各單位關注的內容不一樣,但均能在一份報告中集中體現。

外匯年檢審核
專門對企事業單位外匯收支情況、帳戶使用情況、外匯法規遵循情況進行的審核,提供給外匯管理局。包括:企業單位、事業單位、境外機構設立的代表處等開立外匯帳戶的所有單位。

代表處經費支出的審計
代表處從事應稅業務或採取按經費支出換算收入辦法納稅的,年終需要向稅務局提供經審計的全年經費支出情況,以及稅金交納情況。由事務所審核其經費支出計算是否正確,各項稅金是否足額、按時交納,並出具審核報告。

事業單位審計
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的單位也需要對年終財務報告進行審計,以確認其財務報告的真實性,通常該審計報告提供給上級單位。

清算審計
企業由於各種原因終止,對其清算期間的債權債務清償情況,資產變現情況,以及清算期間的收益、損失,費用支出情況進行的審計。通常包括破產清算審計、合同約定終止清算審計等。稅務主管部門在對企業進行稅務清繳,出具完稅證明前,工商部門在對企業進行注銷登記前都需要該審計報告。

司法鑒定審計
在訴訟中接受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或當事人的委託,對涉及訴訟的經濟事項的事實、形成過程、原因及結果進行的專項審計。通常我們對這種審計實施特殊的審計程序,其結果具備法律效力。

離任審計
指對法定代表人或高級管理人員整個任職期間經濟責任履行情況所進行的審查,鑒證和總體評價。是考核責任人任職期間的業績,明確劃分前後任的經濟責任的有效方法。

改制審計
全民所有制企業或集體所有制企業改變其所有權性質,通常是在變更為按《公司法》設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中需要進行的審計。包括初始投資認定審計、財產損失認定審計、財務狀況認定審計。該審計報告可提供給財政局、工商局、企業上級單位等相關部門。

財產轉移審計
對股東投入到公司的實物資產是否已移交給公司、是否已登記入帳、並辦理了相關財產轉移手續進行的一種專項審計。該審計報告通常是提供給工商局辦理登記的必要文件。

貸款審計
提供給銀行,作為審查企業是否具備銀行要求的貸款條件,以及對貸款使用情況進行的專項審計。在審計報告中我們不僅對會計報表發表審計意見,同時也對企業經營管理狀況、財務狀況、貸款使用情況等發表意見。是銀行規避貸款風險,企業展示經營狀況必不可少的依據。

移民審計
提供給使館,以反映申請移民人士所擁有企業的經營結果的專項審計。通常包括最近三年的財務報表,以及財務指標分析等內容。我們同時提供專業人員翻譯的英文報告。

物業管理收費審計
對物業管理費的收入使用情況的真實性、合理性進行的專項審計。該報告通常提供給物業管理公司及業主委員會。我們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審計程序,以維護業主及物業管理公司雙方的權益。

工資、勞動保險聯審
提供給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企業是否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為職工按時、足額交納各項保險進行的專項檢查性審計。

會計報表審閱
指主要通過實施查詢和分析性復核,說明是否發現會計報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有違反企業會計准則及國家其他有關財務會計法規規定的情況。通常有別於年度會計報表審計。由於其程序簡單,操作也相對容易,但與審計相比保證程序較低。該報告通常是在特殊目的下,提供給企業的股東、上級單位使用。

旅行社審計
針對北京市旅遊局對旅行社年檢時使用,是對由旅行社提交的年檢報告書中的綜合指標進行的專項審計。該報告應提交到北京市旅遊局。

律師事務所審計
針對北京市司法局對律師事務所年檢時進行的專項審計。該報告應提交到北京市司法局。

對財務信息執行商定程序
指對特定財務數據、某一會計報表或整套會計報表等財務信息執行與特定主體商定的審計程序,並將執行情況及結果報告與委託方。

7. 破產清算會計的案例

北京市工藝美術廠是一家有著4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他們生產的景泰藍、玉石雕刻、象牙雕刻、花絲鑲嵌等多種工藝品獨具一格、蜚聲中外,曾是北京市的知名企業和創匯大戶。但在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企業卻出現了危機,至2001年7月,終以"資不抵債"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申請了破產。
工美廠的破產工作前期比較順利,但到財產變現時尤其是產成品的變現遇到一些困難,一是清算組沒有經驗;二是數量較多,變現難度大。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清算組知道了企業清算事務所的名字,立即與我們進行了接觸,我們通過了解、調查、分析,制定了一個《破產財產變現方案》,並強調三點:一從有利於整個破產進程考慮,採取整體變現方式;二是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完全市場化操作,公開公正,不遮遮掩掩;三工美廠破產財產存量價值高,再利用價值低,市場認可值與評估價將有較大差距。清算組對《方案》表示認可,經友好協商,將此項工作正式委託給清算事務所運作。
我們接受委託後,在"產權交易信息網"上發布破產財產拍賣信息,並於2002年7月24日在《北京信報》上發布拍賣公告。拍賣信息及公告發布後,先後有七八家企業來洽談收購事項,為此北京市企業清算事務所和中礦拍賣有限公司帶領有意向購買客戶多次實地勘察了競買標的,清算組也對拍賣標的進行了詳細介紹。但大部分客戶看樣後只對部分破產財產感興趣,並不想整體收購。在拍賣通知發出前只有三家競買方到拍賣公司登記,最終北京世紀捷成經貿有限公司等兩家競買方正式交納了50萬元拍賣定金,取得了競買資格,在具備了拍賣條件的情況下清算事務所和中礦拍賣有限公司於2002年8月13日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交易大廳舉行了破產財產整體拍賣會。此次拍賣的標的物為北京市工藝美術廠的全部庫存產品,破產財產評估價值為 578萬元,拍賣採取減價與增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起拍價為578萬元,經過13次降價至375萬元仍無人舉牌競價,至此已到清算組設置的保留價,清算組收回拍賣標的。
北京市工美廠破產財產拍賣溜拍以後,清算事務所和拍賣公司根據第一次拍賣情況及時進行了總結,仔細分析了溜拍原因,深入研究了破產財產實際市場變現能力,認為拍賣底價定的過高是溜拍的主要原因,同時還有三點原因:一是工藝品市場整體不景氣,給整體資產變現帶來很大難度;二是此次破產財產變現後,對競買人來講,所購產品不能直接應用,從實地勘驗看,這些庫存產品零散堆放,有落塵、掉色現象,甚至部分有所損壞,變現後需要購買方再投入資金進行鍍金、上色、打磨等二次加工,工程量較大;三是整體拍賣雖較為有利於資產變現,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購買方的購買能力,由於數量多,品種復雜,精品與殘次品混放,其清點、搬運、存放、保養皆是難題。縱上所述,375萬元的拍賣底價與市場認可值之間有相當差距。為此清算事務所和拍賣公司將拍賣有關情況專題向清算組作了匯報,清算組召開會議經過協商並請示法院後,本著推進破產進程、降低破產成本、能夠實際變現資產的原則出發,在此次拍賣底價的基礎上大幅降價,保留價在原底價的基礎上再打4.5折設置在170萬元左右是一個市場能接受的價格。 2002年8月20日,事務所和拍賣公司接受委託後再次在北京產權交易中心交易大廳舉行北京市工美廠破產財產整體拍賣會。拍賣仍舊採取減價與增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當拍賣師經過10次降價至172萬元時128號競買人舉牌應價,隨後386號競買人也舉牌應價,此後雙方又舉牌加價經過8次競價後,最終386號競買人北京富來宮溫泉山莊以180.2萬元的價格成交,成為合法買受人,拍賣會順利結束。
通過運作工美廠庫存產品的變現,既取得了法院、清算組的信任和滿意,又檢驗了清算事務所的工作效率,在時間短、任務重的情況下以正規的操作過程、豐富的變現經驗和較強的變現能力,達到"雙贏"的結果,為以後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8. 用人單位破產清算階段勞動爭議案件如何處理

單位進入破產清算程序後,工資問題也是由清算組織來解決。 你要向清算組織提出你的工資要求。 清算組織對企業的債權債務進行清理後,如果還有錢的話, 是要先支付員工工資的。這個國家法律有明確規定。

9. 公司清算注銷前已發生法律判決的案件如何處理

如果公司是債權方,勝訴判決由清算組繼續申請法院執行:如果公司是被申請執行人,也就是債務人的話,判決不再執行,債權人申報債權。

閱讀全文

與清算責任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