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商場侵權責任劃分

商場侵權責任劃分

發布時間:2021-01-28 08:14:39

㈠ 商鋪銷售侵權商品商場是否承擔侵權責任

一般來說商場作為抄管理方並非產品直接銷售方,消費者購買侵權產品所持發票或收據雖是以商場名義出具,但實際上商場只是根據與稅務機關簽署的代征稅款協議書為商場內的承租商鋪提供代為繳稅服務,因此從這種意義上說,商場並非侵權行為的直接行為人。 但商場作為市場的管理方應當對其管理的市場內出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承擔法律上以及合同上的管理義務和善良管理人的注意義務。若商場明知有商鋪銷售侵權商品卻不加以監管,放任侵權行為繼續實施,實際上是對侵權商鋪的幫助行為,構成間接侵權,在這種情況下商場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㈡ 懂法律的回答一下問題,商場有責任嗎

該店主是由於自身疾病而死亡嗎?電梯是正常運行嗎?如果商場對此沒有過錯,商場無責!

㈢ 商戶在商場被其他商戶打成輕傷害,商場連帶責任佔多少

1.商場未盡場所安保義務承擔補充責任。
2.補充責任就是打人侵權的商戶賠回不了或逃逸答就由商場賠償。
3.商場不是全額補足,而是根據過錯按比例補足,由於不太了解您的案情,不太好估算。
4.若不先找侵權商戶賠而直接找商場,商場有權拒絕。
5.可參考《侵權責任法》第37條。
巴渝訟師周某

㈣ 在商店門口摔傷的,責任怎麼劃分,有什麼法律依據

你這個很難維權 因為是下雨天 這有客觀因素存在 具體的 找律師吧。只能靠律師給你辯了

㈤ 公共場所發生侵權事件,應當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問題

某商復場經過數制月的裝修,准備隆重開業,為了在開業那天帶來高人氣,商場請來了明星現場表演,還准備了抽獎、贈券等促銷活動,並在開業前進行了大量的宣傳。開業當天,果然人山人海,熱鬧非凡。但由於缺乏有效的管理,對超高的人氣也沒有很好的應急措施,現場很快發生了混亂,人們在哄搶贈品的時候發生了踩踏事件,致使席某等數人受傷。那麼,席某等人遭到的損害,應由誰來賠償呢?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法律關於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的規定。

在這則案例中,商場沒有對擁擠的人群採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造成席某等人的損害,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㈥ 對於不同侵權人(商場內部租戶、經銷商、生產商)是否有不同的訴訟方式以及三者承擔的責任分別是什麼

這都有依據合同來上的說明進行的自,如果違規了合同,比如侵權等,傷害了一方利益,可以拿起去訴訟,按照法律上的規定,受害方將獲得適當的補助。

合同是雙方的法律行為。如合同系以發生、變更、等傷害一方利益的事,當事人一方或雙方未按合同履行義務,就要依照合同或法律承擔違約責任。

按照《侵權法》可要求侵權人返還財產,恢復原狀、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能以以上幾種方法上訴侵權人。

商場內部租戶、經銷商、生產商侵權人的形式沒有大的差異,如果同是侵權行為,都應該按照合同和《侵權法》規定的侵權條列上的規定傷害進行賠償、道歉、恢復名譽等。

建議你看看《侵權責任法》和《合同法》,能促進你這方面的知識。

㈦ 商場的法律責任

經營者在提供抄服務時對消費者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至少有兩方面:

一是當消費者人身、財產遭受侵害時,經營者應採取積極措施保護消費者。例如,工作人員發現小偷盜竊顧客財物時,應予以制止;發現顧客人身正在受到傷害,或財物遭到搶奪或搶劫,應協助制止或抓獲罪犯。

二是經營者在服務范圍內應按國家法律規定或通常的行業標准、行業習慣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如配備保安、為消費者提供套衣服的椅套等。如果沒有採取上述措施導致顧客財物被盜,我認為應視為經營者提供的服務有安全瑕疵,那麼即使經營者不知道犯罪行為也應承擔責任。當然,是否符合行業標准或行業習慣只能由法官或仲裁員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如果商場為消費者提供了上述保全措施,工作人員也未發現犯罪行為,則根據情況你不能向商場請求賠償。

㈧ 在經營場所中由第三人引起的侵權責任如何認定

不會是想寫論文吧。責任認定難道能夠憑「在經營場所中由第三人引起的侵權」這么簡單的半句話就可以做了 ?
咨詢責任問題必須詳細說明事件經過以及相關信息,否則別人是無法判斷的,更可能誤導你!

㈨ 顧客在商場內購物因第三人侵權而受傷,責任由誰承擔

今天上午開庭的一起人身損害賠償訴訟案件,其中涉及到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六條的理解與適用問題,故撰此文,以澄清誤解。
為闡明問題,先援引法釋第六條如下:第六條從事住宿、餐飲、娛樂等經營活動或者其他社會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未盡合理限度范圍內的安全保障義務致使他人遭受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其承擔相應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因第三人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的,由實施侵權行為的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有過錯的,應當在其能夠防止或者制止損害的范圍內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安全保障義務人承擔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賠償權利人起訴安全保障義務人的,應當將第三人作為共同被告,但第三人不能確定的除外。案件事實:某日,
顧客A在B商場內,因躲閃迎面急行的送貨人,被B商場中的商鋪承租人C不當置於其貨架前的玻璃劃傷,受到傷害。後A以B為被告提起訴訟。庭審爭點:B主張:A系因第三人C侵權導致損害結果發生,因此本案應適用法釋第六條第二款,即A應將C列為共同被告,B只承擔補充賠償責任,且在承擔責任之後有權向B追償。A主張:作為顧客,其無法知悉B與C之間究系何種關系,其到B處購物是信賴B的商譽,且C在B處營業,外觀上可以認為是B的人員。因B未能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故B應依據法釋第六條第一款之規定直接對其承擔賠償責任。
法條的理解與適用:
事實上,法釋第六條第二款規定的「第三人」並未附加任何其他條件,亦未規定何種情形下第三人的行為可以視為安全保障義務人本人的行為。故認定第三人的身份,只能依據客觀事實加以判斷。本案中,B與C之間確系商鋪租賃合同關系,兩者都是獨立的民事主體。C的承租人身份,不因A是否有合理理由信賴其是B的工作人員而轉化。易言之,A的主觀認識不能改變C是第三人的客觀事實。
反言之,如果依據A的合理信賴而將C視為B的工作人員,那麼本案應適用法釋第六條第一款。如此將導致B向A承擔直接責任,且承擔責任之後無從向C追償。如此適用法條,將放縱直接侵權行為人C
,結果難謂公平。據上,依據」「A合理信賴C是B的工作人員」這一理由,不能得出C就是B或可以視C為B的結論。I理由與結論之間,既無邏輯關系也無法律依據。

㈩ 在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遭受人身損害的如何追究侵權責任

湖南都市頻道法律顧問張艷(艷妹子)律師團隊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解答
更多法內律咨詢和解容答請登錄長沙張艷律師團隊網站查詢: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閱讀全文

與商場侵權責任劃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