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房屋漏水物業不作為如何維權
房子漏水要看具體位置。
要是頂樓的物業要就行維護,大修需要動用維修資金。
要是普通回的住戶漏答到樓下的,樓上住戶有責任維修,造成侵權,有權要求恢復原樣、賠償損失。
物業一般維護共用區域,可以請物業協助協調。
協調未果或不通的可以找社區辦事處協調。
真不行就訴訟,保存好漏水照片。一般都會做鑒定評估的。
希望能給你參考。
2. 房屋漏水該物業負責嗎
分清這3種情況:
一,房屋保質期內的漏水維修。這一般都是由地產商的客戶關系部門下屬的一個房修組負責,物業一般不插手,最多通報轉告一聲,兩頭反饋信息。
如果是小的開發公司,那它會委託物業公司直接聯系施工單位,但是這個維修責任還是有開發公司承擔。
物業公司很多時候使喚不動施工單位,這時候業主需要直接跟地產公司接觸,如果拖延太久,對維修不利。所謂冤有頭債有主!
二、房屋保質期外的漏水維修。漏水維修的保質期一般為五年,超過這年限的外牆、門窗滲水,一般來說,需要通過維修資金解決。這同樣的也不是物業公司的維修責任。
物業公司協助業委會共同負責操辦動用維修資金來解決維修問題,但是在實踐中,很難操作成功,動用這個維修資金,需要本單元或本樓棟三分之二以上業主同意後,還要走相當長的流程,一兩年後才批的例子,舉不勝舉,半途而廢的例子更多。
三、人為原因導致的房屋漏水。比如說立管堵塞,家裡出現反水現象,比如家中爆管等,該戶室又因長期無人居住未及時發現,導致樓下天花出現滲水污染室內傢具物品等現象,如果樓下也是裝修後無人居住,那麼損失更大。
這一類的問題出現,物業公司的責任也只是幫助排除險情,排查原因並拍照取證工作,是不承擔維修賠償責任,維修賠償責任由漏水的負責方負責。必要的時候,業主以起訴責任者的方式維權,物業公司可以作為證人給予輔助。
總之,業主所交的物業管理費中,是不包含房屋維修費用。房屋出現漏水問題,先判別出問題的屬性,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才能有利於問題迅速解決。
(2)房屋漏水物業糾紛擴展閱讀:
住戶物業具有的功能:
1、服務功能
住宅小區的服務功能是隨著城市規劃建設要求、房地產綜合開發而來的,即要求小區的公用配套設施和小區的管理應能為居民提供多項目多層次的服務。包括:教衛 系統,如托兒所、幼兒園、小學、中學、醫療門診、保健站、防疫站等;商業餐飲業系統,如飯店、飲食店、食品店、糧店、百貨店、菜場等;文化、體育、娛樂服務系統,如圖書館 、游泳池、健身房、電影院、錄像室等;其他服務系統,如銀行、郵局、煤氣站、小五金、家電維修部等。
2、經濟功能
住宅小區的經濟功能體現在交換功能和消費功能兩方面。交換功能包括:
①物業自身的交換,即開展住宅和其他用房的出售或出租經紀中介服務;
②小區管理勞務的 交換,即業主通過合同的方式將住宅小區的管理委託出去。消費功能指的是隨著城市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住宅小區中的住宅將不斷地商品化,並進行商業化的管理。包括住宅在 購、租兩方面的逐漸商品化及小區的管理和服務都是有償的,住用人將逐漸加大對居住消費的投入。
3、社會功能
住宅小區的主體是居民,居民的活動是社會活動,聚集在住宅小區的各種社會實體,如行政治安機關、商業服務業、文化教育、銀行等是以住宅小區為依託,共同為 居民服務,發揮各自的功能。
3. 房屋外牆滲水物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外牆滲漏是由業主委員會主任項物業所在的底線級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報告。然後經過核審批准後,然後再將費用的專項維修資金支出。物業應當配合業主組織維修。
物業是有維修外牆責任的。如果說房屋還在保修期內,那麼是由開發商負責,而保質期過後,則是由物業公司負責維修。此外,房屋的防水工程、房間及外牆面滲漏,其保修期是5年;電氣管及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的保修期是2年;裝修工程的保修期是2年。
(3)房屋漏水物業糾紛擴展閱讀:
1、房屋維修基金是用於公共設施出現問題後,用於維修的基金。一般是在房屋、公共設施等設備的保修期滿後,用於維修、更新、以及改造的資金,任何人是沒有權利挪作他用的。
2、當小區住房需要大修時,可以前往物業申請啟動房屋維修基金。若是只是為了房屋小修的話,是不能夠使用住房維修基金的。而房屋維修基金使用於屋頂漏水問題的,物業讓業主攤錢是不可行的,除非合同有額外的規定。
3、房屋維修基金是屬於小區所有業主的,因此若是啟動住房維修基金的話,必須由小區2/3以上的業主同意,否則物業也是沒有權利使用的。而對於電梯、消防設施此類設備出現問題,物業可以直接動用房屋維修基金。
4、業主個人是不能夠動用房屋維修基金的,必須由相關行政主管的同意,然後由業委會書面同意,在將材料提交至物業,方可使用房屋維修基金。
參考資料:網路-物業管理條例
4. 如果業主因房屋漏水原因拒交物業費怎麼辦
物業管理合同與房屋買賣合同是兩種不同法律關系,房屋質量問題的抗辯回不能對抗物答業費繳納的訴請。根據《合同法》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及合同相對性的原則,房屋漏水應通過與開發商協商或訴訟的手段予以維權,但是物業公司若按照合同約定提供了相應的服務,則肖某就應該按約定支付物業費。
業主需明確物業服務的范圍。即通過雙方簽訂的物業服務合同來明確物業服務范圍,業主拒交物業費的合理理由應當為物業公司在提供物業服務的過程中存在違約情形,而物業公司存在違約的前提是其未履行合同所約定的物業服務義務,而物業服務義務的履行范圍即為物業服務范圍,所以業主應當依據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關於物業服務的約定來確定物業服務范圍,業主的抗辯理由不在物業服務范圍內的,則不能對抗物業公司要求其交納物業費的合理請求。例如,業主房屋外面的公共部分發生問題,物業公司有義務進行維修的義務,但對於業主房屋內部出現的問題,則不在物業公司提供物業服務的范圍。
5. 房屋漏水怎麼辦 房屋漏水糾紛的處理方法
樓房漏水糾紛處理
1、首先查明歸誰管理。公共設施應由物業擔任,從維修基金中開支;非公共設施則要看歸於專有部分還是共有部分。各方有約定應從約定,專有部分由專有權人擔任辦理維護沒有異議。防水層假如作為共有設施,由於歸於蔭蔽工程,通常以為樓上住戶作為實際運用人應承當合理運用的做法義務,樓下作為受益人也有相應的義務,這種義務主要是體現在費用承當上。
2、開發商的職責:在保修期內,假如不是人為的因素構成的漏水,開發商要承當全部職責。依據《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方法》第七條規則:第一條第(二)款有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需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第(四)款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施裝置為2年,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核算。
3、公正職責:對於已過保修期的房子,各方當事人無過錯(或無證據證實其差錯),如因防水層自然老化,此刻修理費用按民通第一百三十二條之規則,依據完成狀況,由當事人分擔,通常為一人一半。4、物業的職責:漏水必定不是物業造成的,但假如物業在這裡面有疏於管理的狀況,或是出現問題後沒有及時處理,致使損失擴大或呈現了更嚴峻的問題,那麼物業要承擔職責。前者比方管道堵塞,盡管不是物業乾的,但依據物業辦理合同和有關規則,物業公司應定期進行檢查和整理,假如沒做到,那就能夠追究物業的職責;後者比方樓上違法裝飾,物業未阻止,那麼就能夠找物業請求賠償丟失。房頂漏水修理方法:這個需要施工人員在裝置管道時,一定要仔細,不能圖一時之快,不按規范的流程來,同時業主也要監督,有疑問及時提出來,以免日後出現漏水狀況。
房頂漏水維修方法
業主在進行房子裝修時,要做到科學施工,選用合格資料,避免接縫、邊際處留下漏水危險,避免損壞原防水層,設計時不能單留意防水,還要留意排水:屋面、地下室排水不暢,構成水流擁堵也會構成漏水,因而要在屋面預留「溢流孔」,避免多年不遇大雨構成積水,並加強平時保護。
6. 房屋漏水,物業責任
房頂滲水找物業。
1、房屋樓板漏水當然是找物業維修。
2、樓板漏水,可能是回樓板本身的質量答原因,或者是樓板上的某些管道介面問題,也有可能是樓上居民裝修時出了問題,到底是什麼原因,應該由物業公司的專業維修人員來判斷,這是物業公司責無旁貸的。
7. 房屋漏水賠償金額的糾紛
房屋漏水糾紛處理方法:
1、首先應查明此管理職責歸誰。公共設施應由物業負責,從維修基金中支出;非公共設施則要看屬於專有部分還是共有部分。各方有約定應從約定,如無約定,專有部分由專有權人負責管理維護沒有異議,但對共有部分的管理維護職責歸誰有爭議。防水層如果作為共有設施,因為屬於隱蔽工程,一般認為樓上住戶作為實際使用人應承擔合理使用的行為義務,樓下作為受益人也有相應的義務,這種義務主要是體現在費用承擔上。
2、開發商的責任:在保修期內,如果不是人為的原因造成的漏水,開發商要承擔全部責任。根據《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第七條規定:第1條第(二)款有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為5年,第(四)款電氣管線、給排水管道、設備安裝為2年,從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計算。
3、公平責任:對於已過保修期的房屋,各方當事人無過錯(或無證據證明其過錯),如因防水層自然老化,此時維修費用按民通第1百三十二條之規定,根據實現情況,由當事人分擔,一般為一人一半。
4、物業的責任:漏水肯定不是物業造成的,但如果物業在這裡面有疏於管理的情況,或是出現了問題後沒有及時處理,導致損失擴大或出現了更嚴重的問題,那麼物業要承擔責任。前者比如管道堵塞,雖然不是物業乾的,但根據物業管理合同和相關規定,物業公司應定期進行檢查和清理,如果沒做到,那就可以追究物業的 責任;後者比如樓上違法裝修,物業未制止,那麼就可以找物業要求賠償損失。
8. 房屋漏水找物業可以嗎
房屋漏水若設計存在漏洞,應找開發商解決,若為房屋質量問題,則由施工單位解決,如果開發商和施工單位都找不到,並且已向物業繳納房屋物業維修基金的情況下,可找物業公司解決,物業公司應該全權負責維修、維護並幫助崔先生解決漏水的問題,並做好防水工作。
房屋物業維修基金是指售房單位在銷售商品住房時,依法向購房者根據售房合同一次性代為收取的費用,用於日後對該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部位和物業公共設施保修期滿後的維護、大修、更新、改造的儲備資金。
房屋物業維修資金的所有權歸全體業主。因此,崔先生若向物業公司繳納了房屋物業維修資金,那麼就應該享有對公共設施維護的權益。
(8)房屋漏水物業糾紛擴展閱讀: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服務企業提供的服務;
(二)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五)選舉業主委員會成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六)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七)監督物業服務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9. 物權法有關於房屋漏水糾紛的規定嗎,假設業主房子牆內水管漏水,物業要承擔共同責任嗎
房屋漏水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房屋本身存在質量問題;二是業主使用或裝修不當;三是正常使用、老化造成漏水。依據漏水原因不同,相關的責任也有不同。根據建設部頒布的《房屋建築工程質量保修辦法》第七條及《住宅質量保證書》的規定, 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保修期為5年。如房屋在保修期內,開發商應當承擔免費維修責任。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開發商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業主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修復費用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失由開發商承擔。如因樓上業主裝修或其他不當行為造成的房屋滲水,給業主造成損失的,根據《民法通則》第117條規定,損壞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作為侵權方除了停止侵權(如重做防水層)外應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在保修期滿後,房屋內設施正常使用造成的漏水由業主自行負責維修,由業主自行承擔費用。如果漏水造成其他業主損失的,根據《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屬於公共設施造成的漏水由物業管理公司承擔維修責任。建議,鄰里之間房屋出現漏水,雙方應相互理解和相互配合,聘請專業機構進行鑒定分清責任,妥善解決問題;在房屋維修時,相鄰人(樓上樓下、左鄰右舍)應當給予配合,不得借故阻礙房屋維修。由於房屋裝修時容易導致滲漏,最好聘請具有法律主體資格的裝修公司承擔,並在合同中明確出現問題時的處理方案。
10. 房屋漏水物業有責任嗎
房屋漏水有三種原因一是房屋本身存在質量問題,還有是業主使用或裝修不當,再有一個就是正內常使用老化造容成漏水,根據規定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衛生間,一般房間和外牆面的防滲漏保修期為5年,如果房屋在保修期內開發商應當承擔免費維修責任如果開發商拒絕修復或者在合理期限內拖延修復的,一般業主可以自行或者委託他人修復費以及修復期間造成的其他損由開發商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