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侵權責任與工傷待遇標準是怎樣規定的
如果上班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承擔主要責任的,屬於工傷
侵權與工傷回交織在一起答。
先申請工傷認定,享受工傷待遇後,再找交通肇事方賠償,保存好前期的證據,可以起訴司機和保險公司(交強制險的)
工傷待遇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貳』 工傷保險與侵權責任競合的法律都有哪些問題
首先,侵權與工傷賠償的責任主體,在用人單位交社保的情況下是不會競合的,回此時侵權的責任主體是侵權人答,工傷保險的責任主體的保險公司,沒有競合,自然合一雙賠
其次,如果用人單位沒交社保,侵權和工傷責任主體都是用人單位,法律規定可以雙賠,或侵權人是第三人,工傷責任主體是用人單位,此時也可以雙賠
終上所述,只要是申請認定工傷後,認定為工傷的,都可以獲得雙賠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叄』 《侵權責任法》與《人身損害賠償》及《工傷保險條例》的關系
侵權責任法優先於人身損害賠償和工傷保險條例適用,且工傷保險條例只在工傷中專適用。就是說他屬們之間有抵觸的以侵權責任法為准。人身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與侵權責任法有些條款是有沖突的當然用侵權責任法,但是工傷條例好像不存在沖突因為只在工傷中適用。
『肆』 工傷認定後又以侵權責任糾紛起訴,怎麼處理
根據《最高人來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自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根據該規定,如果人社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則原告必須按照工傷待遇的相關標准申請賠償,無權選擇按照普通人身損害申請賠償。據此,應該依法裁定駁回原告的起訴。
『伍』 工傷與侵權競合時,勞動者能否同時主張
能。
勞動者因為本單位執行工作任務之外的車輛交通肇事受到傷害,認回定為工傷的,應當向第三方主答張人身損害賠償,在獲得肇事方人身損害賠償之後,可以享有工傷醫療之外的工傷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二條由於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14〕9號
第八條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未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尚未獲得民事賠償,起訴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用除外。
『陸』 工傷認定後又以侵權責任糾紛起訴 怎麼處理
1、工傷抄認定超過訴訟時效的襲,通過民事途徑的話,也是超過了訴訟時效的。2、《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辦理。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柒』 工傷保險與侵權責任競合的法律都有哪些問題
(一)工傷事故抄有第三人侵權時襲。第一,工傷保險不減輕或免除第三人的侵權責任;第二,第三人賠償後,工傷保險基金可以勞動者醫療費已獲得第三人賠償為由主張免除此部分責任,但就其他損失仍應賠償;第三,第三人未賠償的醫療費及其他損失,則工傷保險基金應先賠償後就醫療費向第三人追償;第四,工傷保險賠償後,被侵權人仍有權要求第三人賠償全部損失,但工傷保險基金有權加入訴訟主張醫療費。如未加入訴訟,則法院仍應就包括醫療費的所有損失判令侵權人向受害人賠償。
(二)工傷事故無第三人侵權時。如僱主未構成侵權,則適用工傷保險;如用人單位構成侵權,則在工傷保險待遇之外,仍可要求僱主承擔侵權賠償責任。
『捌』 工傷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法嗎
工傷中如果是由第三方造成的,可以根據《侵權責任法》追償。如果沒有第三方責任方,那麼就不適用於《侵權責任法》。
而且由第三方進行賠償的部分,工傷保險基金是不會重復賠償的,可能會補足差額而已。
『玖』 勞動者是否有權同時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和人身侵權賠償
因為第三人侵權的,可以工傷和人身損害賠償兼得,但工傷保險不再支付醫療部分。本單位履行職責職工侵權或者單位過錯的,只是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社會保險法》
第四十二條由於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傷,第三人不支付工傷醫療費用或者無法確定第三人的,由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工傷保險基金先行支付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民法通則》
第四十三條 企業法人對它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員的經營活動,承擔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四條用人單位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用人單位承擔侵權責任。
勞務派遣期間,被派遣的工作人員因執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
法釋〔2014〕9號
第八條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獲得民事賠償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或者不予認定工傷決定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傷害,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已經作出工傷認定,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未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或者尚未獲得民事賠償,起訴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職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導致工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以職工或者其近親屬已經對第三人提起民事訴訟為由,拒絕支付工傷保險待遇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第三人已經支付的醫療費用除外。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
《關於勞動爭議最新審判意見》(2011年第3期)
四、關於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與工傷保險賠償競合案件中,勞動者在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後,如用人單位有過錯的,是否還要另行承擔侵權賠償責任的問題。
高院民一庭於去年6月下發《關於審理工傷保險賠償與第三入侵權損害賠償競合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對於審理工傷保險賠償與第三人侵權損害賠償競合案件的相關問題作了解答,統一了此類案件的執法思路。但部分法院、部分承辦人員在具體處理此類案件過程中,對勞動者獲得工傷保險賠償後,如用人單位也有過錯,是否應另行承擔侵權賠償責任存在不同的認識。我們認為,工傷保險制度通過設立社會互濟性質的保險基金,對勞動者發生工傷進行了及時救濟和賠償,同時分散了企業經營風險,減輕了企業負擔。由於工傷保險賠償制度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只要發生工傷損害,不考慮用人單位或勞動者本人是否存在過錯,工傷保險基金與用人單位就應當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支付工傷保險相關費用,用人單位的過錯責任已被工傷賠償責任所吸收,故即使用人單位對工傷發生有過錯,也無需另行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此外,雖然侵權賠償和工傷賠償的賠償項目和標准略有差別,但工傷保險以其保留勞動關系等方式提供保障,且國務院新修訂的《工傷保險條例》已將工傷賠償標准大幅提高,所以也不存在工傷賠償標准明顯低於侵權賠償標準的問題。
『拾』 侵權人導致員工工傷侵權責任人無力墊付怎麼辦
如果勞動者來在工作期間,源因第三人侵權行為導致傷害,且經過鑒定和認定構成工傷的
1,依據工傷條例處理,應當認定為工傷
2,賠付原則是優先以侵權人的侵權賠償為主;侵權人賠付不足或無力賠付時,由工傷保險先行墊付
3,單位未給勞動者參加工傷保險的,由單位承擔工傷待遇賠償
4,無論是工傷保險還是單位墊付這筆賠償金後,都有權向侵權人追償,注意,這里工傷保險或者單位是依據工傷條例進行的代位賠償而不是承擔賠償責任,這個代位是有追償權的
因此,只要勞動者的傷害被認定為工傷,那麼賠償義務依然是在侵權人,但工傷保險或者單位有墊付義務,之後由墊付人找侵權人追償,這樣可以保證工傷勞動者權益最大化。
另外,侵權人的責任不因無力賠付或者墊付就可以不賠,侵權人無論在哪種情況下,都會被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