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法釋義

侵權法釋義

發布時間:2021-01-26 14:28:09

侵權責任法86條其他責任人的含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的其他責任人,是指建築物、構築物或者版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權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而承擔了侵權責任後,發現了新的責任人,有權向新的責任人追償。
這個新的責任人(包括直接責任人、間接責任人、主要責任人、次要責任人等)就是法律上說的其他責任人。

㈡ 侵權責任法解釋有哪些

您好,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若干問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解放軍軍事法院,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生產建設兵團分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以下簡稱侵權責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為了正確適用侵權責任法,現就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侵權責任法施行後發生的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侵權責任法施行前發生的侵權行為引起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當時的法律規定。
二、侵權行為發生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前,但損害後果出現在侵權責任法施行後的民事糾紛案件,適用侵權責任法的規定。
三、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審理民事糾紛案件,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決定進行醫療損害鑒定的,按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人民法院對外委託司法鑒定管理規定》及國家有關部門的規定組織鑒定。
四、人民法院適用侵權責任法審理民事糾紛案件,如受害人有被撫養人的,應當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八條的規定,將被撫養人生活費計入殘疾賠償金或死亡賠償金。
各級人民法院在適用侵權責任法過程中遇到的其他重大問題,請及時層報我院。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
二0一0年六月三十日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㈢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釋義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 【立法宗旨】
第二條 【適用范圍】
第三條 【被侵權人的請求權】
第四條 【侵權責任優先】
第五條 【侵權責任法和其他法律的關系】
第二章責任構成和責任方式
第六條 【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
第七條 【無過錯責任原則】
第八條 【共同侵權行為】
第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
第十條 【共同危險行為】
第十一條 【無意思聯絡但承擔連帶責任的分別侵權行為】
第十二條 【無意思聯絡承擔按份責任的分別侵權行為】
第十三條 【連帶責任】:
第十四條 【連帶責任人內部的責任分擔】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
第十六條 【人身損害賠償】
第十七條 【以相同數額確定死亡賠償金】
第十八條 【被侵權人死亡或者合並、分立時請求權人的確定】
第十九條 【侵害財產損失的計算】
第二十條 【侵害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賠償】
第二十一條 【請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
第二十二條 【精神損害賠償】
第二十三條 【為保護他人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責任承擔】
第二十四條 【公平分擔損失】
第二十五條 【賠償費用的支付方式】
第三章不承擔責任和減輕責任的情形
第二十六條 【過失相抵】
第二十七條 【受害人的故意】
第二十八條 【第三人的原因】
第二十九條 【不可抗力】
第三十條 【正當防衛】
第三十一條 【緊急避險】
第四章關於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第三十二條 【監護人的責任】
第三十三條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暫時無意識或者失去控制後的責任】
第三十四條 【用人單位、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的責任】
第三十五條 【個人勞務關系中的責任】
第三十六條 【網路侵權責任】
第三十七條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侵權責任】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損害】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損害】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
第五章產品責任
第六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第七章醫療損害責任
第八章環境污染責任
第九章高度危險責任
第十章動物致人損害責任
第十一章物件損害責任
第十二章附件
後記

㈣ 《侵權責任法》的意義

我國抄的侵權責任法於2009年12月襲26日審議通過,將於2010年7月1日開始施行。侵權責任法作為民事法律體系(即通說的未來的民法典)的基礎法之一,在民事糾紛中占居非常重要的位置 。

在人們的日常法律關系或者說可能產生的法律關系中,因為侵權是僅次於合同的民事行為,所以對於公民來說並不陌生;又因為侵權的形成或者形式不可能預先設定,處理結果往往因為人的不同或認識或思維的基點的不同而迥異,所以較之合同行為和處理結果更復雜,更有盡快制定並認真執行的必要。

「沒有救濟的權利不是什麼權利」通常被理解為是「有權利必有救濟」的另外一種說法,但兩者絕不是語義反復或者涵蓋。侵權責任法的立法者的初衷和雄心旨在實現侵權行為和責任在法律上實踐上述兩句話的含義,所以侵權責任法獲得通過,是中國法治進步的又一個亮點一點也不為過。

㈤ 侵權責任法的意義

《侵權責任法》主要解決民事權益受到侵害時所引發的責任承擔問題。所謂民事版權益,是指生命權、健權康權、用益物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該法是民事基本法,是人們維權的普遍適用的法律依據和「行動指南」。對網路侵權、產品質量、醫療糾紛、動物傷人等與老百姓密切相關的侵權行為做出明確規定,形成諸多亮點。對保障人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保護民事主體的合法權益,明確侵權責任,預防並制裁侵權行為,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㈥ 你如何理解侵權責任法的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是民事主體違反民事義務,侵害他人合法權益,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回的行為。
一般來說侵權答行為的構成要件包括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有損害事實的存在,加害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
但是我認為侵權責任法中的侵權行為,不一定存在過錯、違法、損害事實, 也就是說在一定情況下,這些不一定是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舉例來說侵權責任法第七十八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飼養人主觀上並沒有侵害他人的故意,但他依然要對受害人承擔賠償責任。

㈦ 侵權法的定義、特點及功能是什麼

侵權法是保障私權的法律,但侵權法並不是確認和創造權利的法律,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版不是權利法權。侵權法是什麼呢?首先,它是在權利和法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提供救濟的法,它是通過對私權提供救濟的方法而保障私權的。因為侵權法與其他法律不同,就在於它是一種救濟法,它調整在權利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是否救濟以及如何救濟,從這個意義上說,侵權法調整因權益受到侵害而形成的社會關系,它的核心就是解決對哪些權利和利益進行保護。侵權法必須在引發侵害後果之後,才能發揮調整社會關系的功能。在這個意義上很多學者認為,侵權法是一種事後的法律,是對社會關系的第二次調整。侵權法本身作為救濟法不能主動介入到某種社會關系裡面去,換句話說,侵權行為法是權益遭受到侵害之後所形成社會關系,它的核心是解決在權利受到侵害的情況下應該怎麼救濟的問題。

閱讀全文

與侵權法釋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