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民事糾紛律師在線咨詢
主要看你的洗滌是否是造成縮水的原因 如果對方不能舉證證明這點 應該回不能獲賠 還有一個重要的證據答就是 證明該兩件衣服是在你店裡面洗滌(如果連證明在你的店裡面洗滌的事實都無法證實的話 就不存在後面的問題了)
⑵ 民事糾紛請律師大概需要多少費用
你好,律師收費沒有定性標准;
一般根據律師自身和案件性質決定;
同一案件在不同律師所報價也可能不同;
建議直接咨詢律師為准;
⑶ 滄州民事糾紛請律師要多少錢
律師服務收費可以根據不同的服務內容,採取計件收費、按標的額比例收費和計時收費、風險代理收費等方式。
常規收費
常規收費是參照訴訟程序的級別進行,訴訟程序為「二審終審」制,即訴訟分一審階段、二審階段,首次提起訴訟即為一審,一審判決或裁定後,如一方當事人不服,即可提起二審,二審判決為終審判決,一般情況不得再提起訴訟。但是現實中,判決之後還有執行程序的提起,即判決後如果對方不履行判決確定的內容,另一方當事人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對方當事人的財產以使判決內容得以實現(即平時所說的查封、扣押財產)。相對應的,律師收費也就有一審收費、二審收費、執行程序收費三個階段。需說明的是,《廣東省律師服務政府指導價》並未提供執行階段的收費指導,所以現實中一般為協商收費,或者算入一審、二審收費中,相當於免收執行階段的費用。本站「訴訟費計算器 律師費計算器」正是採用常規收費模式進行計算的。
包干收費
包干收費是指收取一次費用後將案件負責到底,即只收取一次費用而負責一審、二審、執行三個階段。收費標准在常規收費中一審收費的基礎上適當調高。
風險收費
風險收費是指在執行到判決、調解、和解的款項之前,只收取較少的費用,待勝訴或執行到款項後再收取較高的費用。收費標准為前期費用大約為2000-10000,勝訴後為勝訴或執行到金額的10-30%。
以上收費方式由律師和委託人根據具體情況協商確定。
總之,律師收費的方式及收取多少律師費用都是由律師與委託人在一定范圍之內協商確定的。具體某一個案子如何收費以及收取多少律師費,都應該與律師個人協商確定。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具體交納標准。
⑷ 民事糾紛律師費用
一、民事糾紛收費標准
1、計時收費
(一)適用范圍:全部律師服務事項(二)收費標准:200-3000元/小時(三)上下浮動幅度:20%
2、計件收費
(1)刑事:(1)偵查階段:2000-6000元(2)審1查起訴階段:6000-16000元(3)審判階段:6000-33000元因時間或地域跨度極大、屬集團犯罪和其他案2情重大的、復雜的,可以在不高於上列標準的1.5倍的范圍內協商確定收費。
刑事自訴、擔任被害人代理人的按上列標准執行。
(2)民事、行政訴訟:(1)不涉及財產:3000-20000元(2)涉及財產:在收取基礎費用1000-8000元的基礎上再按其爭議標的額分段按比例累加計算收取:
5萬元(含5萬元)以下:免加收
5萬-10萬元(含10萬元):8%
10萬-50萬元(含50萬元):5%
50萬-100萬元(含100萬元):4%
100萬-500萬元(含500萬元):3%
500萬-1000萬元(含1000萬元):2%
1000萬-5000萬元(含5000萬元):1%
5000萬元以上:0.5%
3、協商收費
由律師事務所與委託人協商。其他費用律師事務所在提供法律服務過程中代委託人支付的訴訟費、仲裁費、鑒定費、公證費、查檔費、翻譯費、異地辦案差旅費、跨境通訊費、專家論證費及律師事務所代委託人支付的其他費用(簡稱「辦案費」),不屬於律師服務收費,由委託人另行支付。
⑸ 民事糾紛一定得請律師嗎
可以不請律師。律師一般有一以下作用:1、在債權債專務糾紛中,律師可以查詢債務人的有屬關財產線索,並向法院申請查封,避免債務人轉移財產;2、在案件向法院起訴中需要提交起訴狀、證據材料,當事人因不懂專業知識可能會四處碰壁,律師有專業技能熟悉法院辦案流程,能專業辦理業務; 3、律師有專業知識能幫助當事人規避很多可能存在的風險。
⑹ 民事糾紛被告可以不出庭,讓代理律師代表出庭嗎
當事人可以不出庭,由代理律師全權代表出庭。
自2013年1月1日新修訂後的民事訴訟法(下稱新民訴法)實施以來,很多人都在問同樣一個問題,那就是訴訟代理人的問題。那麼在2013年1月1日之後,對於民事案件訴訟代理人的規定與修訂前的民事訴訟法(下稱舊民訴法)有何變化?以公民身份是否還可以作為民事案件的訴訟代理人?針對此類問題,根據新民訴法的規定筆者作出如下解答。
一、舊民訴法與新民訴法關於民事案件訴訟代理人規定的變化。
在2013年1月1日之前,根據舊民訴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下列人員可以作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
(二)當事人的近親屬;
(三)有關的社會團體或者所在單位推薦的人;
(四)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
自2013年1月1日起,根據新民訴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的規定,下列人員可以被委託為訴訟代理人:
(一)律師;
(二)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
(三)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四)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通過對比,新民訴法關於訴訟代理人的規定較之舊民訴法作出了以下變更:
新增了三類人,即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當事人的工作人員和當事人所在社區推薦的公民。
減少了一類人,即經人民法院許可的其他公民。
二、對新增的三類人的闡釋。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是指符合《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管理辦法》規定的執業條件,經核准執業登記,領取《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在基層法律服務所中執業,為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
當事人的工作人員,這里是指有關單位(法人或非法人組織)作為案件的當事人時,該單位可以委託其工作人員作為其訴訟代理人。
當事人所在社區推薦的公民,這里所說的當事人是指自然人作為當事人的情形。當事人為自然人時,其所屬的居委會或者村委會可以推薦有關公民作為其訴訟代理人。
三、總結。
當事人為自然人時,可以作為其訴訟代理人的人員范圍為: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其近親屬、其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當事人為單位(法人或非法人組織)時,可以作為其訴訟代理人的人員范圍為: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其工作人員。
相關人員作為訴訟代理人時,須向法院提交以下證明文件:
律師提交:律師執業證、律師事務所函和當事人的授權委託書。
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提交:法律服務工作者執業證、基層法律服務所出具的介紹信、當事人的委託書。
當事人的近親屬提交:近親屬(指當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的身份證件、與委託人的身份關系證明(如戶口簿等)、當事人的委託書。
當事人的工作人員提交:工作人員的身份證件、單位出具的受託人為其工作人員證的明文件、蓋有單位公章的授權委託書。
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提交:公民的身份證件、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信等證明文件(需加蓋推薦單位公章),當事人的委託書。
不能提供上述證明文件的公民,不能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民事訴訟活動。
⑺ 民事糾紛需要請律師嗎
民復事糾紛、民事制訴訟可以由當事人自行處理不強制讓律師代理進行處理。另外,律師代理需要收取律師費,請自行按實際情況及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確定。
律師費即律師代理費,是指律師為委託人代理法律事務應當收取的報酬。
律師費具有以下特點:
一、律師應當以其所在律師事務所的名義統一收案收費,不得私下收取律師費。
二、律師費不同於辦案經費,律師為處理受託事務支出的必要費用仍須委託人承擔。比如交通費、住宿費、司法鑒定費等。
三、律師費不同於訴訟費,律師費是基於委託關系產生的民事代理費用,訴訟費是基於向法院提起訴訟產生的強制性費。律師費是可協商的,訴訟費是不可協商的。
(提醒:各地區的律師收費標準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