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網舉報平台
你想舉報什麼 就可以直接舉報 就行了的
㈡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投訴電話是多少
請撥打12333
㈢ 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進行投訴,,,具體怎麼反映
勞動和社會保障抄局在維權方面主要有兩種途徑:
一是向勞動保障監查大隊舉報企業違反勞動法規的行為,這種途徑一般針對的是勞動者集體權益保護,沒有形式要求,可以口頭,可以書面。
二是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這種途徑一般針對的是勞動者個體權益保護,申請時應當提交書面仲裁申請,並按照被申請人人數提交副本。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一)勞動者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和住所,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二)仲裁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理由;(三)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㈣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如何投訴
很難啊,投訴他們不就是是投訴政府機關嗎,你想能成功嗎,在中國這個社會環境下。所以小民只能忍氣吞聲了。
㈤ 怎樣才能投訴到人力資源部和設社會保障部
http://www.mohrss.gov.cn 這個是中華人民復共和國人力資源部制和社保官網 去看看 還有下面的電話咨詢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電話咨詢服務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服務民生的重要手段,為了做好公共服務工作原人事部、原勞動保障部分別申請了12370和12333公益服務號碼,並注冊了網站域名,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系統建設和業務工作均取得很大成績,電話咨詢服務成為政府部門與社會公眾溝通的重要平台和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窗口,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開展業務經辦、及時幫助化解社會矛盾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㈥ 人社局投訴電話是多少
人社局投訴電話是12370和12333。
根據《關於繼續使用12333和開展12370全國統一公益服務專專用短消息號碼屬的通知》的相關內容:
為了便於向社會公眾提供人力資源社會保障相關政策咨詢、政務公開、舉報投訴、社保賬戶查詢等社會公益服務。
2008年3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組建後,根據工作需要我部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申請繼續使用全國統一公益服務專用號碼12370和12333,並已經獲得了批復。
(6)保障網投訴擴展閱讀
根據《關於繼續使用12333和開展12370全國統一公益服務專用短消息號碼的通知》的相關內容:
1、12333主要用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策業務咨詢、政務公開、投訴舉報、社保賬戶查詢等服務。
2、12370主要用於涉及公務員管理的業務政策咨詢及公務員招考等服務。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綜合利用上述號碼開展有關公益服務。
3、12333和12370號碼可在全國范圍內使用,撥打上述號碼的收費標准按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規定執行。
4、12333和12370號碼資源屬於國家所有。
㈦ 投訴社保局該怎麼投訴
投訴社保局: 1.市長熱線投訴; 2.可以撥打社會保障部信訪電話。 查詢社保的方法有三內種:容 1.社保中心查詢,如果對自己的社保帳號不清楚,可以攜帶身份證到各區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業務辦理大廳查詢; 2.上網查詢,登陸所在城市的勞動保障網
㈧ 要投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怎麼投訴
投訴的特點和受理條件:
1、投訴人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如果不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而是其他個人或者組織則不能作為投訴處理,只能作為舉報處理。
2、由於投訴人是權益被侵害者本人,投訴的違法事實涉及投訴人本人,因此在案件的查處過程中無法隱藏投訴人的信息,不能適用舉報制度為舉報人保密的規則。
投訴的注意事項:
根據《關於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條例>若干規定》規定:
第十三條 投訴應有投訴人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遞交投訴文書。
第十四條 投訴文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投訴人的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工作單位、住所和聯系方式,被投訴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勞動保障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事實和投訴請求事項。
投訴時,應攜帶個人有效證件與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工資發放表(工資存摺)、考勤表以及其他證明單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證據。
投訴受理的范圍:
根據《山東省勞動和社會保障監察條例》和濟南市市政府濟政發〔2010〕20號文件規定:
1、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中央所屬、省屬用人單位及與之合資、合作企業和外省、部隊駐魯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2、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以下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應當在市本級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企業(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的除外);市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省內外地駐濟分支機構及辦事機構;市級(含)以上政府部門批准(備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3、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以下用人單位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在縣(市)、區社會勞動保險事業處及市社保辦各辦事處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企業(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的除外)、個體工商戶;本縣(市)、區屬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縣(市)、區政府部門批准(備案)的民辦非企業單位;應當在本縣(市)、區人民政府部門依法成立的其他社會組織。
4、在各縣(市)、區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異地生產經營的用人單位,由生產經營場所、用工所在地的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轄,登記地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協助其實施勞動保障監察;對不具備合法經營資格、無營業執照或者已被依法吊銷、注銷營業執照,有勞動用工行為的用人單位,由所在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對其實施勞動保障監察。
我們的維權舉報投訴方式
電 話:87890716
郵 箱:[email protected]
㈨ 向勞動保障局投訴及申請勞動仲裁的詳細流程
1、勞動仲裁:申請勞動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開庭—版—勞動爭議權仲裁委員會裁決;
2、投訴: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依法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五條 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願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九條 用人單位違反國家規定,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或者拖欠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的,勞動者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應當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