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幼兒園校園侵權ppt

幼兒園校園侵權ppt

發布時間:2021-01-24 12:49:29

侵權責任法中關於「教育機構傷害責任」是怎麼規定的

在《侵權責任法》第38-40條有規定。從管理責任角度不包括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㈡ 】《侵權責任法》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

如果在校學生屬於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那麼誰去上課呢!如果學生屬於外人,那麼他們的損失就不用校方承擔任何責任了。

㈢ 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教育機構中受到侵權,教育機構承擔過錯致致責任還是無過錯責任

您好!教育機構承擔的是過錯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專兒園、學校或者其屬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如能進一步提出更加詳細的信息,則可提供更為准確的法律意見。

㈣ 關於校園侵權的一個問題。

我反倒認為是幼兒園全責。因為父母把孩子放到幼兒園,這是通過付費把監護責任的短暫專度讓的形式屬。幼兒園不屬於義務教育,屬於商業的教育活動。園方既然收取了家長的學費,就已經承擔起孩子在其家長不在期間的監護責任。
兩孩子打架,導致孩子受傷,屬於園方的工作過失導致。園方未能很好的履行與孩子父母之間的簽訂的監護責任。幼兒園應屬於全責。

㈤ 關於未成年人侵權責任的承擔

不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的。
1.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32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第38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39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40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2.法律分析
2.1 第32條是一般規定,規定了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侵權責任的承擔的基本原則是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這樣就可以確定的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本身不承擔侵權責任。
2.2 第38條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侵權行為的特別規定,對於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採取的是推定過錯責任,即推定學校有過錯,這樣就使舉證責任轉到了幼兒園、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上,舉證責任倒置,因為一般情況下是過錯責任原則。
2.3 第39條是對限制行為能力人侵權行為的特別規定,這裡面適用的是過錯責任原則,也就是說如果要學校或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責任,必須證明其有過錯,舉證責任在受害人或者要求學校承擔連帶責任的監護人。
2.4 第40條是對於受外來人員侵害的規定,與上面兩個案子無關,只是也是關於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所以也放上去,你隨便看看。
3.案例分析和結論
3.1 第一個題目:很明顯主要承擔責任的是某乙的監護人,同時幼兒園老師外出打電話,未盡到職責,有過失,因此要適當承擔責任。因此四個答案都是不對的。
3.2 第二個題目:應該說都是不對的,答案應該是某甲的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如果某甲自己有財產的,由其財產承擔,並不表示就是甲承擔侵權責任),學校有過錯的,應適當承擔賠償責任。不過從這個案子來看,這是摔傷的,而且非上課時間,因此很難證明學校有過錯的,因此結果很有可能是某甲的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因此原則上說,四個答案都不正確。
要注意的是,兩道題是不可以得出一般的結論的,但是其法律依據可以得出結論就是侵權責任適用的歸責原則問題上:對於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侵權責任的承擔,學校等教育機構的歸責原則是過錯推定原則;對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侵權責任的承擔,學校等教育機構的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歸責原則的不同反映的是立法態度的不同,體現在實踐中就是舉證責任的不同。
你題目中得出的結論是上述歸責原則的一種簡單表述,但是不規范,因此是不正確的。
可以改變一下:
1.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侵權行為,學校等教育機構應承擔適當的侵權責任,但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
2.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為侵權行為,學校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適當承擔侵權責任。

㈥ 】《侵權責任法》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

你的問題是侵權責任法40條關於第三人造成損害的責任承擔問題。 下面是引用鍾秀勇老師的講義,供你參考: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40條的規定,學校以外的第三人給被監護人造成損害的,由該第三人承擔責任,學校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學校承擔責任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這里所謂的第三人,指學校的學生、老師之外的第三人,如竄入的校外學生、校外流氓阿飛、來學校的其他校外人員,不包括學校的學生。 在校學生在學校里致他人損害的是「被監護人在學校等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致人損害的」問題,按照下列規則分擔責任: ①監護人應當承擔無過錯的替代責任(侵權責任法第32條)。因為未成年人在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監護關系並未移轉,教育機構僅對被監護人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的義務。因此,監護人不能逃脫責任。 ②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但是,教育機構與監護人承擔的是按份責任,而不是連帶責任。教育機構沒有過錯的,不承擔責任。 需要說明的是:被監護人在教育機構致人損害的,教育機構是否應當承擔責任,《侵權責任法》沒有明確規定。此前,《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7條第一款規定,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責任。同時,依照《侵權責任法》第38條、第39條的規定也可以推出這一結論。不僅如此,根據《侵權責任法》第38條的規定,被監護人在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給其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人身損害的,還應當推定教育機構具有過錯。 ③教師對損害的發生具有過錯的,不承擔連帶責任。這是《侵權責任法》第34條的特色。學校承擔責任後,有權向具有過錯的教師追償,但這不歸《侵權責任法》管。

㈦ 家長在幼兒園的活動上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有責任。幼兒園有安保義務人的責任。具體參見《侵權責任法》。 《侵權行為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解讀:此條規定的即因合同或者其他民事行為而引起的「安保義務」,源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的規定。所謂補充責任在理論上亦可稱之為補充的連帶責任,與平行的連帶責任不同,補充的連帶責任人僅在主責任人不能承擔或者不能完全承擔侵權責任的時候,才承擔部分或者完全的侵權責任。且在安保義務人承擔了補充責任後仍可按照本法第13、14條之規定對實際侵權行為人行使追償權。

㈧ 學校與學生,幼兒園與學生之間是代理關系,還是監護關系,出現侵權應當行政怎樣解決

學校與學生,幼兒園與學生之間不應當是一般的監護關系,應該是基於學校與監護人之間的委託監護關系,出現侵權校方應作出相應的賠償。

㈨ 學校組織校外活動 侵權責任法

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出現意外受傷等情況,學校有一定責任。
【法律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八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二、《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第九條 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學校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一、二、三略去)
(四)學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教學活動或者校外活動,未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並未在可預見的范圍內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七條 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三人侵權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學校、幼兒園等教育機構有過錯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賠償責任。

閱讀全文

與幼兒園校園侵權ppt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