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某將一本書修改著上自己和原作者的名子,存在著作權糾紛嗎
按相關法律規定,高某的行為侵犯了原作者的署名權。因此高某的行為存在著作權糾紛。
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人可以許可他人行使前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著作權人可以全部或者部分轉讓本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並依照約定或者本法有關規定獲得報酬。
2. 著作署名權糾紛為什麼不可以協議
我理解您想問的是署名權為什麼不可以協議約定是嗎?
這個是著作權法的規定,作者享有署名權,是著作權人身權,不可以協議約定,也不可以轉讓的。
3. 合作作品的署名權先後
你好!首先我必須知道,甲對你的作品進行繼續編寫是你們事先約定好的嗎?專也屬就是說,當初你們約定共同創作這個劇本,你來寫大綱,他來繼續寫?還是在你寫好之後甲看到了才想要繼續寫下去的?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甲根據你的劇本大綱進行的繼續編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稱為「演繹」。也就是說,甲的繼續編寫是演繹作品,不能稱為「合作作品」。演繹作者享有對演繹作品的著作權,但是在行使權利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所以,甲不能侵犯你的署名權。
維權首先你和甲可以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的話,你又還不滿意,就只好把他告了嘍。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這個最後又有大綱又有繼續編寫的作品就稱為合作作品了。同樣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你們這個屬於共同作品,共同作品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轉讓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
也就是說,你們最好還是先協商一下。協商不成,你就得找個正當理由了。到了這個程度就是要打官司嘍,打官司一看律師二看法官,找個律師他就會幫你完成接下來的工作啦。
4. 版權登記與作品署名沖突怎麼處理
版權登記與作品署名沖突怎麼處理?如果作品署名和版權登記相沖突,一回般情況下,答版權登記的法律效力低於作品署名的法律效力。版權登記與作品署名沖突怎麼處理北京某區法院認為在通常情況下,版權登記證書作為版權行政機構初步經過審核出具的正式證書,具有比其他證據較強的法律效力,但如果與作品的署名情況相違背,還是應該以作品的署名為第一準則。主要是因為版權登記證書都是作品完成創作後的一種證明,並不是創作完成時形成的一種文件。因此這種事後對著作權人權利確認的方式,不一定能夠全面客觀的反映出創作當時具體情況。考慮到申請注冊版權的人可能並不一定是原作者,而國家版權登記中心也不能完全保證全部申請登記人的信息准確無誤,所以登記證書上所記錄內容與作品本身信息顯示出來的情況相同,則登記證書可作為補充證據被採納。若兩者信息不一致,則無法被採納為證據。
5. 侵害作者署名權,在法律上有什麼相關規定
署名權屬於著作權,是著作權下的一種人身權,是用來證明誰是作者的重要權力,有專屬性,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即署名權的保護期限是不受時間限制的,是受到法律永久保護的。從署名權的具體權利內容來看,分為支配權,禁止權,請求權。支配權指作者有權決定署名的方式。禁止權指作者有權禁止他人在自己作品上署名,有權禁止他人改變,割裂,破壞,混淆作品與真實作者之間的聯系。請求權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主動或請求確認作者身份。另一種是主動或請求確認他人無作者身份,即不得在作品上署名。 對於侵犯署名權,應該依據實際情況依法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6. 法律規定作者有權在自己的作品上署名的是
署名權作為著作人身權的一項權利,各國法律都有規定。對於什麼是署名權,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是中國著作權法的第十條第(二)項之規定,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第二種觀點認為署名權是指作者在自己創作的作品及其復製件上標記姓名的權利,又稱姓名表示權。
第一種觀點,將署名權與作者身份權聯系在一起,容易使人誤將署名權等同於作者身份權。第二種觀點注意到了署名權與作者身份權的區別,准確地把握了署名權的實質,即在作品及其復製件上標記姓名的權利,而不管這種標記出於什麼目的。在理解署名權的含義時,應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署名權的主體。署名權主體是作者,但作者不等同於創作作者的自然人。根據中國著作權法的第11條、第17條的規定,作者有三種情形:第一,創作作品的自然人;第二,被視為作者的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第三,由委託合同明確約定而取得作者身份的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作者這一概念也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廣義的作者不僅包括一切文學、藝術、音樂、戲劇或科學作品的創作者,而且也包括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或廣播組織;狹義的作者僅包括進行文學藝術、音樂或戲劇作品的創作人。因此,哪些人可以成為作者要由各國法律甚至國際公約來規定。另外,署名權與著作權主體也是兩上不同的概念,這是因為作者並不等同於著作權主體。著作權包含有多種權利,其主體情況復雜,作者僅是著作權基本主體之一。除了作者之外,著作權主體還包括繼承人、國際組織等。署名權可以獨立於著作權其他權利而成為作者單獨享有,故署名權主體並不等同於著作權主體。
署名權的客體,主要有「作品說」與「人格利益說」兩種。同意「人格利益說」。因為按照通說,人格權所要維護的是某種人格利益,署名權雖然屬於民法上的人格權而不屬於身份權,其理所當然應以某種利益為客體。這種客體是什麼呢?應是「作者與作品的聯系」,具體地講就是作者對自我身份的公開進行控制。這體現了作者對其身份是隱瞞還是公開以及隱瞞或公開方式程度的意志自由隱私利益。
7. 對作品進行宣傳等非商業用途使用的權利,作者保留作品署名權是什麼意思
著作權大的分類為兩種:因使用而獲得的物質財產權和人身權。使用權通過作者的使用和許可使用,使作品得以通過一定載體等進行使用。而人身權是作者人格的反映,因此它比人格之外的物質財產權價值更高。人身權往往通過各種具體的與人緊密相連的專有權而表現出來,比如:發表權、署名權與要求確認身份權、維護作品完整權、修改作品權、收回已經公開發表的作品的權利、請求權,即當作者人身權受到侵犯時,作者有權依法請求賠償等。
所以,對作品進行宣傳等非商業用途使用時,必須依法維護作者的人身權,包括保留作品的署名,保持作品的完整。當你在使用某個作品疏忽而忘記了作者署名,作者有權要求你在使用中署名,如果你使用的作品依然不署作者名字,作者有權要求你維護作者正當的著作權,並依法要求你予以賠償。
8. 圖書署名權糾紛
作者享有署名權,你們應該遵守法律的規定,將作者的名字寫在封面上,否則侵犯作者的署名權。
9. 作者對其作品的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改編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1、正確答案是:A對
2、作品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則沒有保護期限限製版,永久性受權法律保護。
3、《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作者死亡後,其著作權中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作者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保護。
4、著作權無人繼承又無人受遺贈的,其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保護。
10. 怎樣才算是侵犯了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呢,傻傻地分不清
署名權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使用他人作品的,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回品名稱;但是答,當事人另有約定或者由於作品使用方式的特定性無法指明的除外。
但報道同時指出,署名權的保護不能一概而論,應考慮作品實際使用的方式、目的等,尊重行業習慣或商業慣例。
修改權
是指作者依法所有享有的自己或授權他人修改其創作的作品的權利。一般情況下,他人未經授權而擅自修改作品,是侵犯作者修改權的行為。
保護作品完整權
保護作品完整權側重於保護作者的思想與其作品所表達出來的思想的同一性,其他人不得通過歪曲、篡改等方式改動作品而造成讀者對作品以及作者思想觀點的誤讀。歪曲是指故意改變事物的本來面目或對事物作不正確的反映,含有貶義;篡改是指用作偽的手段對經典、理論、政策等進行改動或曲解。
侵害保護作品完整權要求行為人基於主觀故意而曲解作品,使作品所表達之意與作者所想表達之意大相徑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