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鄰居訴我侵權,鄰里之間什麼樣為侵權
我們怎麼可能知道來你做了什麼,源被鄰居認為侵權?侵權范圍是很廣的。鄰里之間可能是相鄰通行或者採光等問題
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B. 鄰居糾紛問題,法律達人幫下忙。
問題1,假如他們占我們家地方了,怎麼辦?他們的房子拆掉還是怎麼解決?
如果佔了,當然要拆掉.但是農村房子一般只有建房證,不具有產權證.因此沒有規劃紅線一說,而所謂你家的地方,除非是佔了你家的宅基地,才有可能要求對方拆掉.因此綜合看,他們已建的房子不可能拆掉了.只能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問題.即等國土局調解之後才能解決.但可以要求對方先停工,以免損失擴大.
問題2,他們把建築器材堵我家門口(打灰機,在我家門口打灰),我母親和妹妹做生意的三輪都過不去。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這是一個相鄰權糾紛,可以要求對方換地方打灰.請村委會調解.否則只能去法院起訴.
問題3,他們家人說我妹妹不是我們村的人,讓她滾,這個又怎麼解決。
如果你妹妹出嫁後沒有遷走戶口,那麼有權爭取自己的利益.至於言語的過激,可以要求對方道歉.如果遷走戶口,你妹妹沒有權利來爭取自己的利益了.但幫助自己的母親來爭取權利是沒有錯的,只是要注意方式.
4他們家人追著我母親打,我母親跑了,沒打著,我妹妹跟他家男主人(不到60歲,不過不遠了)打了一架,把他牙打掉了。這個問題怎麼分析?
你妹妹傷了別人,要承擔醫療費用等賠償責任.
希望你們理智些來解決問題.最好去當地律師事務所咨詢一下,還有積極請村委會出面協調解決問題比較好些.
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咨詢.
C. 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侵權責任時歸責原則有四種,
糾正一下: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侵權行為歸責原則有三種,過錯推定責任原則屬於過錯責任原則,僅僅是通過舉證責任倒置,更好地保護受害人的合法利益,即過錯推定原則是過錯責任的特殊情況。
以下是在網上查找的供你參考。
侵權行為歸責原則
1、過錯責任原則
1) 含義:是指當事人的主觀過錯是構成侵權行為的必備要件的歸責原則。過錯是行為人決定其行動的一種故意或過失的主觀心理狀態。
2) 適用過錯責任的意義:
① 在一般侵權中,只要行為人盡到了應有的合理的注意義務,即使發生損害也不負賠償責任。
② 在過錯責任下,對一般侵權責任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③ 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時,第三人或受害人的過錯對責任承擔有重要影響。
A) 在第三人對損害也有過錯時,構成共同過錯;此時按過錯大小分擔民事責任,並負連帶責任。
B) 如受害人有過錯的,即構成混合過錯,依法可減輕加害人的民事責任。
3) 過錯推定責任
① 含義:指一旦行為人的行為致人損害就推定其主觀上有過錯,除非其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否則應承擔民事責任。(體現在民通126條)
② 此是過錯責任的一種特殊形式,實行舉證責任倒置原則。它只有在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下使用。
③ 舉證倒置原則的含義:
A) 受害人只要證明加害人實施了加害行為,造成了損害後果並存在因果關系,無需對加害人的主觀情況證明,就可推定加害人主觀上有過錯,承擔相應責任。
B) 受害人為免除責任,應由其自己證明主觀上無過錯。
④ 法條上的體現:民通126條:建築物或其他設施及建築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它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證明自己無過錯的除外。
2、無過錯責任原則
1) 含義:指當事人實施了加害行為,盡管其主觀上無過錯,便根據法律規定(民通106條系3款)仍應承擔責任的歸責原則。
2) 適用情形(民通規定):
① 從事高度危險活動致人損害的行為
② 污染環境致人損害的行為
③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行為
④ 產品不合格致人損害的行為
3) 適用的注意事項
① 無過錯原則的適用必須是法律的明確規定
② 適用無過錯原則,受害人不須證明加害人的過錯,加害人也不能通過證明自己無過錯而免責,但原告應證明損害事實及因果關系。
③ 我國實行的是有條件的、相對的無過錯責任原則,在出現法定免責事由時,有關當事人可全部或部分免除其民事責任。(如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及時採取合理措施仍不能避免造成環境污染的,免於承擔)
3、公平責任原則
1) 含義:指損害雙方的當事人均無過錯,但如不補償受害人的損失又顯失公平的,法院可根據具體情況和公平觀念,要求當事人分擔損害後果。
2) 適用中的注意事項:
① 適用的前提是當事人既無過錯,又不能推定過錯,也不存在法定的承擔無過錯責任的情況。
② 當事人如何分擔責任,由法官根據個案的具體情況,包括損害事實與各方當事人的經濟能力進行綜合衡量,力求公平。
③ 在法條中的體現(民通和民通意見):緊急避險致人損害的(險情由自然原因形成;行為人採取的措施無不當);為對方利益或共同利益中致人損害的(可責令對方或受益人給予受害人一定的經濟補償)。
D. 民事訴訟:告鄰居侵權,要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及房產哪些材料和資料
你要查房產資料幹嘛?這個要案件受理通知書下來後,才可以去房管局查的。
被告的身份信息,可以要求法院出調查函,你可以具體去法院問一下。
E. 鄰居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民法通則》裡面規定了相鄰權,他行使權利不得給你造成損害。依據:第八十三條 不動產專的相鄰各方屬,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所以構成侵權,法院會受理,將調解等事實作為證據一並提供。
F. 民事侵權如何解決
民事侵權可要求對方承擔《侵權責任法》第十五條規定的責任,內對方不承擔的向人容民法院起訴,憑判決書申請強制執行。
《侵權責任法》規定:
第十五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G. 民法問題 民通法則32條 未經合夥人一致同意 任何合夥人不得處分合夥財產 如果合夥人意見無法達成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夥企業法第十一條規定:「合夥人可以用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知識產權或者其他財產權利出資;上述出資應當是合夥人的合法財產及財產權利。對貨幣以外的出資需要評估作價的,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也可以由全體合夥人委託法定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經全體合夥人協商一致,合夥人也可以用勞務出資,其評估辦法由全體合夥人協商確定。」《民法通則》第三十條規定:「個人合夥是指兩個以上的公民按照協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夥經營、共同勞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四十六條規定:「公民按照協議提供技術性勞務而不提供資金、實物,但約定參加盈餘分配的,視為合夥人。」
根據上述規定,在個人合夥中,合夥人可以拿資金、實物、技術、技術性勞務等,作為合夥的投資。應該說,凡是符合法律和政策的要求的標的,都可作為個人合夥時的投資。
合夥人的出資方式:
(1)合夥人出資以後,一般說來,便喪失了對其作為出資部分的財產的所有權,合夥企業的財產權主體是合夥企業,而非單獨的每一個合夥人。
(2)合夥人在合夥企業清算前私自轉移或者處分合夥企業財產的,合夥企業不得以此對抗善意第三人。
(3)合夥人財產份額的轉讓
①對內轉讓
普通合夥人之間轉讓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應當通知其他合夥人。
②對外轉讓
除合夥協議另有約定外,普通合夥人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夥企業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財產份額時,須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
③優先權
合夥人向合夥人以外的人轉讓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的,在同等條件下,其他合夥人有優先購買權;但是,合夥協議另有約定的除外。
(4)出資
普通合夥人以其在合夥企業中的財產份額出資的,須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未經其他合夥人一致同意,其行為無效,由此給善意第三人造成損失的,由行為人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H. 民法通則鄰里法律
1.《民法通則》第83條 相鄰關系
第八十三條【相鄰關系】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154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2.[相關法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1988年4月2日 法(辦)發〔1988〕6號)
97.相鄰一方因施工臨時佔用他方使用的土地,佔用的一方如未按照雙方約定的范圍、用途和期限使用的,應當責令其及時清理現場,排除妨礙,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98.一方擅自堵截或者獨占自然流水,影響他方正常生產、生活的,他方有權請求排除妨礙;造成他方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
99.相鄰一方必須使用另一方的土地排水的,應當予以准許;但應在必要限度內使用並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排水,如仍造成損失的,由受益人合理補償。
相鄰一方可以採取其他合理的措施排水而未採取,向他方土地排水毀損或者可能毀損他方財產,他方要求致害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的,應當予以支持。
100.一方必須在相鄰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應當予以准許;因此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101.對於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響他人生產、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恢復原狀的,應當予以支持。但有條件另開通道的,也可以另開通道。
102.處理相鄰房屋滴水糾紛時,對有過錯的一方造成他方損害的,應當責令其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103.相鄰一方在自己使用的土地上挖水溝、水池、地窖等或者種植的竹木根枝伸延,危及另一方建築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的,應當分別情況,責令其消除危險,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
第七章相鄰關系
第八十四條【相鄰關系處理原則】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五條【處理相鄰關系依據】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八十六條【用水與排水相鄰關系】不動產權利人應當為相鄰權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對自然流水的利用,應當在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之間合理分配。對自然沉水的排放,應當尊重自然流向。
第八十七條【相鄰關系中通行權】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八條【相鄰土地、建築物的利用】不動產權利人因建造、修繕建築物以及鋪設電線、電纜、水管、暖氣和燃氣管線等必須利用相鄰土地、建築物的,該土地、建築物的權利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八十九條【通風、採光和日照】建造建築物,不得違反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妨礙相鄰建築物的通風、採光和日照。
第九十條【相鄰損害防免關系】不動產權利人不得違反國家規定棄置固體廢物,排放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雜訊、光、電磁波輻射等有害物質。
第九十一條【挖掘土地等危害的防免義務】不動產權利人挖掘土地、建造建築物、鋪設管線以及安裝設備等,不得危及相鄰不動產的安全。
第九十二條【損害的避免與補償】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龐啟林在龐永紅房屋近處挖井對該房造成損壞應按相鄰關系原則處理的復函》(1991年5月22日 〔1991〕民他字第9號)
I. 在過失侵權行為中,鄰居原則意味著什麼
一、1932年英國的多抄諾襲桂訴斯蒂文森。
最後確立了獨立的「過失的侵權行為」責任。在這個案件中,阿特金勛爵所提出的「鄰居公式」:「你要愛你的鄰居」,你不能夠損害你的鄰居。如果你能合理地預見可能會損害你的鄰居,那麼你就必須採取合理的注意去避免某種作為或不作為。如果你沒有能夠盡到注意的義務,你就存在一種過失。
二、鄰居原則,有人總結為四個要素 :
1、被告對原告負有一種「注意的法律義務」;
2、被告「違反」了他注意的責任;
3、被告的行為或者不作為導致了原告的損失;
4、原告的損失和被告的行為之間有一種事實上的因果關系和法律上的因果關系。
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下被告是否負有一種注意的義務。這是一個法律的問題,一般而言,注意的程度依賴兩個方面的因素:第一,合理的預見,即被告是否能「合理預見」到他的作為或不作為會對相對方造成損失或損害。第二,合理的注意,即被告是否合理地採取行為以避免對方的損失和損害。
J. 什麼是法律上的鄰居原則
相鄰關系(neighbouring relations),不同的所有人之間由於土地、房屋等相鄰接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運用法律調節彼此間的矛盾,使他們有權從鄰方得到必要的便益,並防止來自鄰方的危險和危害。同時,對各自所有權的行使也應有所節制,不能損害鄰方的合法權益。因此,相鄰關系實際上是在斟酌相鄰各方的利益和公共秩序後,對行使所有權的一種限制或節制。享有地上權(見用益物權)的人,也應適用相鄰關系的法律規定。
相鄰關系比較復雜,較常見和較重要的有:①關於生活、工業、農業用水,特別是高低地、上下游、左右岸之間的需水與排水,水利與水害關系。如造成對方損失,應予賠償 ;如分享水利,費用應分擔。②關於防止危險和危害。如環境污染,存放及使用易爆、易燃物,近房施工,危險建築等 。相鄰雙方應避免由於自己方面的原因對鄰方造成危險及危害。也有權要求排除來自對方的危險和危害。一旦造成損失,責任者應依法承擔責任。③關於鄰地的通行和使用。包括穿越鄰地至公共通道的通行權,通過鄰地設置管道和線路,以及因建築施工而使用鄰地等。如因此造成鄰方的損失,也應賠償。
中國●《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 ,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鄰方造成妨礙或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物權法》第84條和第85條分別規定:「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