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保監會的電話號碼是多少
中國保監會舉報電話號碼是:12378
12378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建立的統一維權服務專線,主要職責是接受銀行保險消費者維權投訴以及對銀行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其他單位和個人的銀行保險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
對消費者的各類投訴舉報快速聯系、快速轉辦、快速處理,並將辦理結果反饋來電人,妥善解決消費者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
(1)銀保投訴擴展閱讀
受理范圍
中國保監會2012年4月26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新開通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的受理范圍是:
1、保險消費者維權投訴
2、對保險市場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受理時間為工作時間9時至17時
投訴流程
消費者撥打12378,只需支付當地市話費,長途話費一律由保監會支付。12378熱線話務人員會將來電人姓名、反映事項、訴求等信息錄入12378系統,並在當天轉交管轄地保險監管機構處理。
承辦單位對投訴件的辦理進度也會及時導入12378系統,消費者可通過12378熱線查詢自己投訴問題的辦理進度。
保監局已制定了快速處理機制,要求各保險公司有專人負責投訴件的接收和跟蹤反饋,提高矛盾糾紛協商解決速度。按照中國保監會信訪工作辦法,承辦單位會在12378熱線接收來電信息之日起15日內告知來電人是否受理,信訪事項自受理之日起60日內辦結。
情況復雜的,經承辦單位相關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辦理期限,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30日,並書面告知信訪人延期理由。
Ⅱ 我在郵政銀行被誤導買了保險~投訴銀保會~等保險公司談~有人成功全額退保嗎
猶豫期內可以全額退款!猶豫期外只退現金價值你的經濟會有損失的。如果你有錄音或者其他證據能證明對方誤導你了,可以撥打12378進行投訴並主張退還所交保費。
Ⅲ 打12378投訴中國人壽保險行嗎
如果保險從業人員或保險公司出現違法違規或不按保險合同履約等行為,是可以通過12378進行投訴的。消費者撥打12378,只需支付當地市話費,長途話費一律由保監會支付。12378熱線話務人員會將來電人姓名、反映事項、訴求等信息錄入12378系統,並在當天轉交管轄地保險監管機構處理。
12378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維權熱線是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建立的統一維權服務專線,主要職責是接受銀行保險消費者維權投訴以及對銀行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其他單位和個人的銀行保險違法違規行為的舉報。
(3)銀保投訴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後,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
對屬於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後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
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非法干預保險人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義務,也不得限制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取得保險金的權利。
Ⅳ 銀行存款變保險怎麼投訴
根據個人經驗,這個問題一分為二地看吧。
首先弄清楚自己買的究竟是什麼樣的保險產品,保障如何,收益如何。不可否認絕大多數理財型保險產品都不怎麼樣,但是前兩年很多保險公司出了很多激進型的保險產品,收益還是不錯的。有的保單的「收益」以現金價值呈現在保單上了,如果是萬能險的話,雖然沒有明確承諾,但是也是保險公司的一種隱形承諾,每個月官方網站都會公布結算利率,比如某地產系保險公司的萬能險產品就是這樣的。如果是這類產品的話個人就不建議投訴了,畢竟收益還可以,而且很多遠高於同期定期甚至是理財產品。
當然也不是說完全無法投訴,只是在產品未到期前想要拿回自己的本金的話可能會耗費很多時間和很大的精力。如果堅決還是要投訴的話,就要做好拉鋸戰的心理准備。
希望以上回答能幫助到您。
金融從業9年,AFP持證人,給您提供最接地氣的金融理財知識。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左路7號(ID:left-seven)
Ⅳ 怎樣向銀保監察委員會投訴
1)陳述被騙的事實經過。
2)講述買保險過程中,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違反了那些法律法規及事實根據。
3)述求:陳述投訴要實現的目的。
4)留下聯系方式
Ⅵ 陽光保險貸款,和一國家政策打擦邊球,國家沒有批這樣保險的貸款,如果被坑了,請到當地銀保會去舉報。
也可以去當地的消費者協會投訴,主要看證據是否有合法性,也可以投訴當地的銀保監會投訴 ,也可以聘請律師起訴到法院。
Ⅶ 銀保渠道在客戶服務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分析並提出相關意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關於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問題的分析與建議
2013年03月07日16:55
來源:中國消費者協會網
近年來,消費者在銀行存款時被誤導購買保險(儲蓄型保險)的報道屢屢見諸於報端和網路,「銀行存款變保險」、「存單變保單」的問題成為新的消費投訴熱點難點。此類投訴嚴重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是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潛在因素。平度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緊扣消費熱點,以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針對投訴進行了專題探討研究並積極進行調解,取得了實效。
一、銀行存款與保險的區別
銀行存款即是儲蓄,其主要目的是獲得利息收入,而保險的主要目的是應付各種事故的經濟損失。儲蓄型保險是保險公司設計的一種把保險功能和儲蓄功能相結合,如目前常見的兩全壽險、養老金、教育金保險,除了基本的保障功能外,還有儲蓄功能,如果在保險期內不出事,在約定時間,保險公司會返還一筆錢給保險收益人,就好像逐年零存保費,到期後進行整取,與銀行的零存整取相類似,但其實質仍是保險,保障功能是作用首位。
二、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中存在的問題
從目前處理的投訴中發現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令行不禁,銀行違規。中國銀監會自2010年11月銀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合規銷售與風險管理的通知》要求禁止保險從業人員在銀行駐點銷售,但是仍有銀行允許保險銷售人員駐點銷售,這就為銀保銷售誤導行為提供了條件。二是漫天過海,銷售誤導。銀保工作人員在銷售時採取突出收益淡化風險的策略,主要向消費者說明收益,對中途退保遭受的損失盡量迴避,甚至將保險與國債、基金等進行片面比較,使消費者認為購買保險收益最大且無風險。有的銷售人員宣稱保險(儲蓄型保險)即是儲蓄,並不向消費者告知諸如連續存款、提款年限、中途退保風險等問題,使消費者誤認為是「存款自願、取款自由」的儲蓄。對保單及合同中提到的猶豫期規定、保單現金價值、賬單管理費、風險管理費等專業術語未向消費者詳盡通俗說明,條款專業性強,消費者理解不到位。例如,消費者王先生2011年4月19日在建行存款時被銀保銷售人員誤導將2萬元存款購買了一款需「3年連存2萬6年可取」的儲蓄型保險,王先生於今年7月31日提款時被告知要支付4500元的「違約金」,而王先生竟不知自己購買的是儲蓄型保險,對於該保險的內容更是一無所知。三是針對性強,老年居多。通過投訴分析發現被誤導購買保險的消費者主要為老年人。老年人出於對銀行的信任,缺乏警惕性和理解能力不夠是被誤導的主要原因,同時銀保銷售人員利用「親情營銷」使老年人不自覺情況下「簽字」購買保險是被誤導的重要方面。2012年4月20日,隋女士投訴稱自己在銷售人員熱情服務下連合同都沒看仔細就簽字購買了保險,當時的感覺是「不買不好意思」,以至於現在很多子女不放心老人單獨到銀行存款。
三、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是經濟利益驅動,銀行和保險公司相互合作。銀行代銷保險或允許保險公司駐點銷售完全是處於自身經濟利益考慮,銀行可以從銷售的保險業務中獲得提點,即銷售提成,並且消費者保費直接變成銀行存款。在拉存款和賺提點的雙重利益驅動下銀行成為銀保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也成為「存款變保險」投訴的重災區。銀行是重要的金融機構,其業務主要涉及資金往來,同時銀行客戶中存在大量的保險潛在客戶,保險公司利用銀行的業務特點挖掘潛在客戶,銀保產品成為保險公司保單銷售的重要來源。
二是政策落實不到位,監管力度不夠。中國保監會、銀監會曾於2011年聯合下發《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監管指引》要求商業銀行部準保險公司駐銀行網點銷售,從事銀保產品銷售的人員是具備保險從業資格的銀行工作人員,在銷售過程中禁止將保險與儲蓄、銀行理財等混淆,不得使用「銀行和保險公司聯合推出」、「銀行推出」、「銀行理財產品新業務」等不當用語,不得套用「本金」、「利息」、「存入」等概念,不得誇大或變相誇大保險合同收益,不得承諾固定分紅收益。違反規定的屬於誤導銷售。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於駐點經營和廣告誤導等明顯違規行為的清理執行比較到位,而銷售人員銷售過程中的誤導則依然存在且難以監管。2012年6月份的一起投訴中,消費者反映銷售人員銷售時聲稱收益大於存款且無風險,而實際上低於同期存款收益。由於銷售人員承諾是口頭承諾,消費者舉證困難。如何對銷售人員的銷售過程進行監管是治理銀保產品銷售違規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亟待解決的問題。
三是消費者風險意識不強,理財能力有待提高。消費者銀行存款遭遇銀保產品銷售誤導,銷售人員違規誤導銷售是主要原因,但消費者自身風險意識不強是重要因素。大部分老年人出於對銀行的信任,放鬆對誤導銷售的警惕,甚至沒有任何風險意識,加上由身著工作服的銷售人員在銀行內銷售和銷售人員天花亂墜的宣傳使消費者很容易上當,很多情況下保險條款沒有看明白即簽字確認。老年人理財的原則是保險與收益並重,銀行存款是風險最小、收益適當的主要理財渠道,對於其他理財產品缺少認識,理財渠道簡單化,致使出現大量存款被誤導購買保險的問題。
四、銀行變保險投訴問題的危害性
根據《欺詐消費者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採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所以消費者銀行存款被誤導購買保險行為的實質是欺詐消費者行為。而且違背了《合同法》的平等誠信原則。這種問題的存在不但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使消費者的經濟利益受到損失,引起退保、訴訟等問題,而且影響了銀行在公眾中的公信力和不利於保險行業的健康發展,甚至造成老年人養老金、救命錢的損失,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五、解決銀行存款變保險投訴問題的建議
嚴禁銀行涉足任何保險和基金業務,違者一律按詐騙罪論處。當前,社會風氣烏煙瘴氣,其實就是黨政機關和大國企帶壞的。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願新一屆政府趕快治理上層吧,該殺的一定要殺一批,否則這個劣等民族真的要完了。
Ⅷ 可以投訴,銀行保險消費者投訴,電話:12378整個過程提供給資料給他們,
保險消費者投訴
中國保監會的舉報電話號碼是:12378。
Ⅸ 銀保投訴中心是干什麼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保險公司與銀行簽訂協議,由銀行代賣保專險公司的保險,銀屬保工作主要與銀行的工作人員,在銀行的櫃面推銷保險產品,好多銀保人員為了多做業務,誤導隱瞞消費者把普通的存款忽悠成了保險,銀保工作投訴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