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旅遊糾紛分類

旅遊糾紛分類

發布時間:2021-08-17 03:45:31

Ⅰ 合同法 旅遊合同法


第九章 合同法與旅遊合同
一、合同法的含義與基本原則
(一)合同法的含義。
 廣義合同法是關於合同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包括專門調整合同的《合同法》和
散見於各種法律規定之中的合同法律規范;它是民法的組成部分,歸屬於民法。
狹義的合同是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則
1 平等原則 2 自願原則 3 公平原則 4 誠實信用原則
5 遵守法律與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二 合同的概念、分類 (一)合同的概念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 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協 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 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 (二)合同的分類 1 有名合同與無名合同 2 要式合同與非要式合同 3 雙務合同與單務合同 4 有償合同與無償合同 5 諾成合同與實踐合同
6 為訂約當事人利益的合同與為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三 合同的訂立
(一)訂立合同的主體
訂立合同的主體是具有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其它組織。 民事權利能力是法律賦予民事主體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資格,是民事主體從事
民事活動的前提條件。 (二)合同的形式。
合同的形式有口頭形式,書面形式、其他形式。

1 口頭形式:它指當事人用語言為意思表示訂立合同,不用文字表達協議內容的
合同形式。
2 書面形式:它指以文字等有形方式表現合同內容而達成的協議。如合同書、信
件、數據電文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
3 其他形式:它指當事人未用語言明確表示成立,可根據當事人的行為或特定情
形推定成立的協議。
當事人可以自由選擇這三種合同形式,但為有效解決爭議,應以書面合同形式為
最佳選擇;
注意:《合同法》第10條第2款規定,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
當採用書面形式。當事人約定採用書面形式的,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三)合同的內容。
合同的內容一般包括當事人名稱、住所、標的、數量、質量、價款、履行期限
履行地點、履行方式、違約責任和解決爭議的方法等條款。 (四)合同的訂立方式
合同的訂立方式也稱合同的訂立過程。
合同訂立的方式為要約和承諾,也就是合同訂立經過要約和承諾的過程。 1 要約.它是一方當事人以締結合同為目的,向對方當事人提出合同條件,希望和
對方當事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2 承諾:
承諾是受要約人做出的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承諾應當以通知的方式做出,承諾通知應當在要約確定的承諾期限內到達要約人。
承諾通知到達要約人時生效,合同成立。
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 四、合同的效力
(一)合同效力的含義:合同效力是指合同的法律效力,是指法律賦予的依法成
立的合同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法律拘束力乃至對第三人的強制力。 (二)合同的生效(有效合同)
1、合同的生效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實。真實是當事人內心願望,不是違心的願望。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是指不違反法
律、行政法規中的強制性規范,不損害社會公共秩序,不違背道德准則和風俗習慣。

Ⅱ 土地經營糾紛可否直接向法院起訴

一般都是可以的,沒有像
勞動糾紛
那樣必須的前置程序,至於調解也不是強制的。

Ⅲ 旅遊合同有哪幾種類型

旅遊合同有哪幾種類型?簡單地講:從內容上分,在《旅遊法》頒布前,可分為包價旅遊合同、自由行旅遊合同和代辦旅遊合同。《旅遊法》頒布後,自由行旅遊合同已歸入包價旅遊合同中,目前,旅遊合同分為包價旅遊合同和代辦旅遊合同。

一、先介紹一個案例:

胡先生和李先生分別外出旅遊,且通過同一家旅行社提供服務,過程中遇到煩心事,向旅行社索賠時,結果卻是不同。胡先生參加團隊旅遊,地接社安排的飯店降低標准,組團社向胡先生做出了賠償;而李先生比較有經驗,不願參團,僅請旅行社代訂了機票,並指定飯店請旅行社預訂,飯店服務差,交涉未果,李先生要求旅行社就飯店服務予以賠償被拒絕,向主管部門投訴也未獲支持,為什麼同一家旅行社,胡先生可以得到賠償,李先生卻不行呢?

二、相關法律規定

1、《旅遊法》第111條規定:包價旅遊合同,是指旅行社預先安排行程,提供或者通過履行輔助人提供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導游或者領隊等兩項以上旅遊服務,旅遊者以總價支付旅遊費用的合同。

2、《合同法》第406條規定:有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過錯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無償的委託合同,因受託人的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給委託人造成損失的,委託人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3、《高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5條規定:旅遊經營者事先設計,並以確定的總價提供交通、住宿、游覽等一項或者多項服務,不提供導游和領隊服務,由旅遊者自行安排游覽行程的旅遊過程中,旅遊經營者提供的服務不符合合同約定,侵害旅遊者合法權益,旅遊者請求旅遊經營者承擔相應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4、《旅遊法》第74條規定:旅行社接受旅遊者的委託,為其代訂交通、住宿、餐飲、游覽、娛樂等旅遊服務,收取代辦費用的,應當親自處理委託事務。因旅行社的過錯給旅遊者造成損失的,旅行社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三、案例分析

1、旅遊合同的類型。

從形式上分,可分為書面和口頭旅遊合同形式;

從地點上分,可分為國內與境外旅遊合同形式;

最重要的是從內容上分,在《旅遊法》頒布前,可分為包價、自由行和代辦旅遊合同。有關自由行旅遊合同的規定可以參照《高院關於審理旅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5條的規定。《旅遊法》頒布後,自由行已經歸入包價旅遊合同中,不再成為一種獨立的旅遊合同類型,旅遊合同分為包價旅遊合同和代辦旅遊合同。

2、傳統的自由行旅遊合同已經消失。

對照《旅遊法》第111條規定,所謂的包價旅遊合同,必須滿足三個因素,第一,旅遊產品由旅行社事先設計,沒有旅遊者的參與,旅遊者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旅遊產品。第二,旅行社提供兩項以上服務,不論該服務是旅行社直接提供,還是由履行輔助人提供。第三,旅遊者以總價支付給旅行社。只要滿足上述三個條件,該旅遊合同就是包價旅遊合同。目前所謂的自由行,實質上是小包價旅遊合同,是瘦身版的包價旅遊合同,旅行社事先設計產品,為旅遊者提供了兩項服務,旅遊者以總價形式支付給旅行社。

3、不同旅遊合同,責任不同。

就包價旅遊合同而言,只要旅行社及其履行輔助人服務有過錯,不論該過錯是違約還是侵權,組團社就是服務過錯的最終承擔者,當然,旅遊者也可以直接向責任人主張權利,可以說,包價旅遊合同就是組團社承擔合同范圍內的全部責任。

在代辦旅遊合同責任中,旅行社承擔的責任較輕,旅行社只要為代辦服務的過錯承擔責任,比如旅遊者要求預訂四星級客房,旅行社卻為旅遊者預定了三星級客房,旅行社就要承擔違約責任。又如旅行社按照旅遊者的要求預訂了機票,但航班臨時取消,旅行社就不承擔責任。

所以,上述案例中兩位旅遊者都是客房服務權益受損,旅行社承擔的責任不同,原因就是旅行社和旅遊者之間存在不同的合同關系。

Ⅳ 的旅遊糾紛種類有哪些,責任主體怎麼確定

你好,旅遊本來是個好事情不過有時會產生很多的糾紛,這個糾紛在發生後必須要拿出解決的辦法,一般可以到當地的旅遊中心進行求助,實在不行的只有到法院起訴處理了。小編通過你的問題帶來了以下的法律知識,希望對你有幫助。

旅遊糾紛類型

一般地說,在實踐中因旅遊行為而引發的糾紛,主要發生在遊客和旅遊經營者之間。旅遊業是行、住、食、購、游、娛各要素的組合,是涉及各行業多部門的綜合性「大產業」。為旅遊者提供直接服務的是酒店、餐飲、景區、航空、鐵路、汽車、遊船等經營者。旅行社處於中介地位,提供的是一種代理服務。

主體

旅遊糾紛中雖然主體眾多,但是遊客和經營者在旅遊過程中經濟地位、專業知識、經驗閱歷、物質條件等各方面對比懸殊,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因而在實踐中因旅遊行為而引發的糾紛,主要發生在遊客和旅遊經營者之間。

旅遊糾紛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一)按爭議是否有涉外因素分類,分為國內旅遊糾紛和涉外旅遊糾紛。與國內旅遊糾紛不同,涉外旅遊糾紛的一方當事人是外國人、外國旅遊企業或其他組織。

(二)按爭議主體分類,分為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之間的糾紛;旅遊經營者之問的糾紛;旅遊者或旅遊經營者與相關部門之間的糾紛;國內旅遊經營者與境外旅遊經營者或旅遊者之間產生的糾紛。

(三)按爭議內容分類,可分為交通運輸業務糾紛;旅行社業務糾紛;導游業務糾紛;旅館業務糾紛;旅遊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糾紛;旅遊保險糾紛以及旅遊稅收糾紛。

(四)按爭議涉及的利益分類,旅遊糾紛可分為涉及財產利益的糾紛;涉及人身權益的糾紛;涉及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的糾紛。

(五)按爭議當事人人數多少分類,可分為爭議雙方為一人爭議的單一性糾紛;爭議雙方至少有一方為兩人以上爭議的共同性糾紛。

對旅遊糾紛的處理,作了以下四個方面的規定

1、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指定或者設立統一的旅遊投訴受理機構受理旅遊投訴,並進行處理或者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2、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發生糾紛後,可以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途徑解決;

3、消費者協會、旅遊投訴受理機構和有關調解組織可依法對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之間的糾紛進行調解;

4、糾紛中旅遊者一方人數眾多並有共同請求的可推選代表人參加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活動。

第九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指定或者設立統一的旅遊投訴受理機構。受理機構接到投訴,應當及時進行處理或者移交有關部門處理,並告知投訴者。

以上就是相關回答,旅遊糾紛在發現後可以先進行協商處理這樣能夠節約很多的時間,當自己實在不能解決可以找當地的派出所出面協調處理,旅遊一般都是跟團的而且這個領隊都是從一些旅遊公司出來的,有問題可以先和它們溝通。

網頁鏈接

Ⅳ 旅遊糾紛的幾種常見類型

在我認為沒有什麼多少之分,只要是客人投訴了,我們就站在對方的立場雙方力求不要糾紛,專相信沒有多少人是屬固意找麻煩的,通過處理這樣我也和他們成了好朋友,如果對方來找你,是說明對方是對你抱希望。如果都不找你那他們也就再也不會找你了。

Ⅵ 北京元品律師事務所辦理民間借貸糾紛怎麼樣

民間借貸糾紛是常見糾紛類型,律師基本都能代理。
案件能否勝訴要看證據 、事實及法律規定。
最主要是積極准備案件證據,全力以赴去做或代理。

Ⅶ 旅遊合同是什麼合同類型,它是15種合同中的哪一種

關於旅遊合同的法律性質,理論上一向分歧很大,主要有委託合同說、行紀說、居間說、承攬契約說、服務合同說等觀點。但在旅遊合同中,旅行社並不受旅遊者指示的拘束,相反,在旅遊過程中各項旅程、食宿及活動等基本是由旅行社安排,旅行社與旅遊者訂立旅遊合同時,並無將旅遊服務的內容和條件詳細報告給旅遊者的義務,在旅遊結束後,也無將其所支出經費的詳細內容、帳目向旅遊者報告的義務;這與委託合同、行紀合同明顯不同;在實踐中,大部分旅遊活動是由旅行社以自己的名義與其他服務者直接訂約,這與居間合同中當事人約定一方向他方報告訂約機會或為訂約媒介、他方支付報酬顯有區別;旅遊合同中旅行社「先收費、後接待」的商業習慣又和完成工作後再給付報酬的承攬合同相沖突;服務合同又明顯忽視了絕大部分旅遊活動並非旅行社提供的客觀事實,而且也不能指出旅遊合同的特殊中介性質。旅遊合同應是一種新型的合同,不能歸入傳統民法中的任何一類有名合同。因此,應從立法上直接進行規制,使旅遊合同典型化、有名化。合同法奉行合同自由原則,在不違反社會公德和社會公共利益以及強行性規范的前提下,允許當事人訂立任何內容的合同,這就是合同類型自由原則。據此,當事人訂立了法律未規定的非典型合同系自然之事。何況社會在不斷發展變化,交易活動日益復雜,當事人不能不在法定合同類型之外,另創新型合同,以滿足不同需要。但這並不意味典型合同無存在的必要。原因之一,當事人往往不是法律專家,所擬合同不周全、未達利益平衡系常有之事,而典型合同規范是立法者就實際存在的具有成熟性和典型性的交易形式,斟酌當事人的利益狀態和各種沖突的可能,以主給付義務為出發點所作的規定,一般都能體現公平正義,符合當事人的利益。以典型合同規范補充當事人約定的疏漏,使合同內容臻於完備是十分必要的。原因之二,典型合同規范中可設有強行性規范,在當事人的約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利益,或使當事人之間的利益狀態嚴重失衡時,可以給強行性規范矯正,從而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國家利益、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正因為如此,在合同類型自由的原則下規定典型合同,仍然必要。非典型合同產生以後,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具有成熟性和典型性時,合同立法應適時地規范,使之成為典型合同。從這種意義上說,合同法的歷史是非典型合同不斷在變成典型合同的過程。外國旅遊合同立法的歷史充分證明了這一點。旅遊合同立法是和旅遊法的發展分不開的,資本主義社會以前,人類社會已有一些關於旅遊法的萌芽,但長期以來,真正意義上的旅遊法並未產生,更談不上旅遊合同的立法了,直至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隨著現代旅遊業的興起,各國逐漸意識到一種新的商事關系和新型合同正在出現,傳統法律和商業習慣並不能有效安排這種新的商事關系,也不能公平地處理所產生的合同糾紛,於是各國紛紛頒布旅遊法,並相應地在旅遊法和民法中制定、增補了大量調整旅遊合同的法律規范,這一趨勢主要表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立法活動中,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民法典>第651條、《南斯拉夫債務關系法》第859條至896條、《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編第4章第5節以及日本、英國等國旅遊基本法中的一些相關規定。另外,聯邦德國還於1979年制定了單行的《旅遊契約法》 與各國國內旅遊合同立法相適應,1970年4月布魯塞爾外交會議還通過了《關於旅行契約的國際公約》,標志著世界旅遊合同立法開始趨向統一。綜上可見,旅遊合同是一種新型的合同,參照國際通行作法及港澳台旅遊合同立法的成功經驗,應將旅遊合同典型化、有名化。

Ⅷ 矛盾糾紛有哪些類型

有贍養糾紛、房屋糾紛(常見的),還有合同糾紛、工程合同糾紛、商務糾紛、醫療糾紛、旅遊糾紛、勞動糾紛、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1、房產糾紛

房地產糾紛是指在房地產開發、經營和管理過程中,當事人之間因房地產權益而產生的爭議。實際上也就是房產(房屋權益)糾紛和地產(土地權益)糾紛的總稱。其當事人既可以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房地產管理機關,其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包括涉外房地產關系中的外國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和港澳台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2、合同糾紛

合同糾紛,是指因合同的生效、解釋、履行、變更、終止等行為而引起的合同當事人的所有爭議。合同糾紛的內容主要表現在爭議主體對於導致合同法律關系產生、變更與消滅的法律事實以及法律關系的內容有著不同的觀點與看法。合同糾紛的范圍涵蓋了一項合同的從成立到終止的整個過程。

3、勞動爭議

勞動爭議,是指勞動關系的當事人之間因執行勞動法律、法規和履行勞動合同而發生的糾紛,即勞動者與所在單位之間因勞動關系中的權利義務而發生的糾紛。

4、醫療糾紛

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保健、醫學美容等具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的糾紛,目前中國的醫療糾紛是特別不好處理的事情。

廣義的醫療糾紛包括醫患雙方發生的民事糾紛(民事賠償等)、行政糾紛(行政處罰等)、刑事責任(醫療事故罪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公布《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

5、旅遊糾紛

旅遊糾紛是指旅遊者與旅遊經營者、旅遊輔助服務者之間因旅遊發生的合同糾紛或者侵權糾紛。 旅遊糾紛有有以下解決途徑: 一是與旅遊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是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是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是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Ⅸ 不將原有的金錢糾紛帶到這個生意中來怎麼解釋

就是原有的金錢糾紛。是原有的!金錢糾紛!其糾紛!在原有的事務當中。解決!而不影響。現有的生意!現有的生益!按現有的生意。規矩。解決!而不引用。原有的糾紛!完全。兩擋之事!不搭架!兩個辦法!不互欠,不亘補!不牽扯!不沾邊!

Ⅹ 旅遊投訴的主體是什麼

對誰不滿 誰就是主體 ,
有時是某單位不合理制度規定、霸王條款,就是這個單位

閱讀全文

與旅遊糾紛分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