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報警,說不負責民事糾紛應該嗎
不能報警的。借錢不還警方不會立案處理的。欠錢不還屬於民事糾紛,而公安機關主要負責刑事案件和治安管理。可以通過協商,訴訟,仲裁、調解來解決。
② 如果是民事糾紛,是不是只能到法院去打官司,報警的話,警察會不會管
民事糾紛一般採取民間調解、行政調解、行政仲裁和司法調解或裁版定的四種形式權。公安派出所也可以介入民事糾紛的調解,屬於行政調解的范疇,能調和就更好,不能調和的,只能向法院起訴了。調解形式一般是糾紛雙方要達成一致的意見後,由行政部門作為調解機構在調解協議書上簽注情況,作為憑據;司法調解是在當事人向法院起訴後進行庭外和解的一種調解方式,如果不能和解,法院會進行裁定。
③ 民事糾紛應該在多長時間內報警
一、民事糾紛怎麼處理?
1、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
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
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二、不屬於民事案件受理范圍的有哪些
1、集資糾紛案件,包括機關、企事業單位內部為生產、經營、建房而向職工集資引發的糾紛案件以及未經依法批准向社會不特定對象進行的亂集資活動而引發的糾紛案件。
2、以「買賣」形式進行的非法「傳銷」活動而引起的糾紛案件。
3、因政府行政管理方面的決定、體制變動而引起的房地產糾紛案件。
4、因企業改制或者企業效益不好等原因出現的企業整體拖欠職工工資而引發的糾紛案件以及因勞動制度改革而出現的職工下崗糾紛案件。
5、政府及其所屬主管部門進行企業國有資產調整、計劃劃轉過程中的糾紛案件;因企業改制過程中違反民主議定原則或者因企業改制而引起的職工安置糾紛案件等。
④ 民事糾紛是否可以選擇報警處理
民事糾紛是可以選擇報警處理的,有困難找警察。
⑤ 解決民事糾紛需要先報警嗎
一般是訴訟。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九條 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根據以上規定,在情節較輕的情況下,是可以調解處理的,但不是所有的案件都應當先調解。如果是純粹的民事糾紛,派出所是無權進行調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