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公司取名和知名公司差不多,商標和知名公司差不多,算侵權嗎
關於商號,你來只要到工商行源政管理局能新設立登記注冊到就沒有關系,但正常情況下這種近似弛名商標的商號是特別保護的,即使你注冊得到,你小的話,他可能不理你,你強大了,他就會找你麻煩了,除非你能夠證明你在它設立之前就使用該商號,康師傅是1992年成立的,你能拿得出足夠證據就可以。耐克的商標近英文字母「V」,你想注冊「X」商標是可以的,但要看設計的樣式是不是跟「V」接近,如接近,則會被駁回,當然,還得看你注冊商標產品的領域,相同領域,接近或雷同與其他人的商標,也不會被授權。
Ⅱ 中國十大商標侵權案,麻煩告知謝謝!
「rex杜蕾斯」寫上帽子、
運動鞋冠名「易建聯」、
世紀寶馬「MBWL」成服飾商標、
雞尾酒注冊「國部」商標、
卡車拖拉機起名「春運」、
「少林葯局」成為咖啡商標、
「益母草」商標用在飲料上
Ⅲ 美國的著名商標侵權案有哪些
知識產權,廣義而言包括版權即著作權、專利即技術發明、商標、商業秘密和知名權等,其中前三類受到相當全面的保護。今天,我們介紹兩個有關商標專屬權的案例。
一個例子是,世界摔角協會為什麼會更名為世界摔角娛樂。
首先澄清一下:摔角不同於摔跤。摔跤是競技體育,是奧運比賽項目。而職業摔角則具有極大的娛樂性,拿薪水的選手以強烈刺激感官的方式,伴隨著挑逗性的言語,按照基本上預先設定的結果進行打鬥。這種摔角競技表演的代表,就是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WWE)。
WWE的前身是泰坦體育,其創始人之一是今天WWE主要持股人文斯·麥克馬洪的父親傑斯·麥克馬洪。在那個時代,美國的摔角競技可以說是處於「春秋戰國」的時代,三十來個摔角表演公司各有自己的地盤,在電視開始普及之後,它們也仍然依照舊規,在各自地區的地方電視台進行轉播。
文斯和其夫人琳達接手之後,打破地域傳統,將他們主持的摔角表演通過全國性的電視網進行直播,幾經波折,最終戰勝群雄,不但成為美國式摔角表演的霸主,而且走向了世界。它的總部仍然設在康涅狄格州的斯坦福德,但是在紐約、洛杉磯、倫敦、墨西哥城、孟買、上海、新加坡、迪拜、慕尼黑和東京均設有辦事處。
文斯和琳達執掌泰坦體育之後,在1982年收購了Capitol Wrestling Corporation及其控股的世界摔角聯盟(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並於1998年更名為世界摔角聯盟有限公司。1999年再改名為世界摔角聯盟娛樂有限公司,最終於2002年去掉「聯盟」一詞,成為今天的世界摔角娛樂(World Wrestling Entertainment),而且從2011年起,公司用WWE作為自己的商標。
這一系列的名稱變化,都源於與歷史悠久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在冠名權上的糾紛。世界自然基金會(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成立於1961年,開始時叫做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1986年改為現名。世界摔角聯盟與世界自然基金會都用WWF作為自己的商標,於是世界自然基金會就其商標權起訴世界摔角聯盟。1994年,雙方達成和解協議,泰坦同意停用WWF作為推廣摔角時的書面用詞,在電視廣播中特別是有字幕的時候,也盡量少用這一簡稱。自然基金會也就不反對世界摔角聯盟使用其英文的全名World Wrestling Federation。
但是在2000年,世界自然基金會再次提起訴訟,因為世界摔角聯盟仍然在許多場合使用了WWF這一商標,特別是用在它的紀念品和其他商業產品上面。
英國專利法庭裁決世界摔角聯盟敗訴,所以世界摔角聯盟才在2002年最終改名為世界摔角娛樂,簡稱為WWE,網站域名也隨之改變。除了歷史上的錄影,不能再使用WWF三個字母作為標識。
還有一個著名的商標侵權案件,就是阿迪達斯起訴瑋倫鞋業。
阿迪達斯是一家知名的鞋業公司,它的三條紋標識從1952年就開始使用,後來注冊成為馳名的商標。瑋倫鞋業也是一家老牌公司,成立於1956年,但是它模仿阿迪達斯,使用兩條或四條條紋作為自己產品的標記。兩家公司曾經達成協議,瑋倫放棄使用它的條紋標識。但是在2001年,瑋倫再次在它的產品上加上條紋,這次阿迪達斯把瑋倫告上法庭。
經過多年的纏訟,在2008年陪審團審視了268類瑋倫的條紋商標產品,一致裁定瑋倫仿冒了阿迪達斯的商標,判決瑋倫公司敗訴,罰款為其利潤1.37億美元,加上懲罰性賠償1.37億美元和其他費用,總計3.046億美元,也就是相當於一條阿迪達斯的條紋罰了它一億美元。
Ⅳ 求一些比較有名的名譽侵權案件
1.張鈺上訴「捍衛」名譽權。這是06年的
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7-06/27/content_6297588.htm
2.博客侵犯名譽權典型案例 。也是06年的
http://tieba..com/f?kz=203576013
3."丈夫虐妻遭眾人毆打"引來名譽權糾紛。這是昨天的
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805/12/300806.shtml
希望可以幫到你
Ⅳ 求2000年ICQ控告騰訊公司侵權一案相關資料
http://bbs.56.com/data/982/982821.html?jid=73109
美國在線公司ICQ與中國騰訊公司OICQ糾紛案
Ⅵ 有人知道任何國外公司與國內公司專利侵權的案件嗎
你的問題能夠再詳細一些嗎?你的問題太簡單了。
Ⅶ PC World評出科技界最著名5起專利訴訟案,都有那些啊
以下是PC World評選出的科技界最著名的五起專利訴訟案:
1、誰才是圖形用戶界面的發明者?蘋果?微軟?還是施樂?
這看起來是一件陳年舊案,因為微軟發布的首款成功的圖形用戶界面操作系統Windows 3.0已經面世近30年了。圖形用戶界面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創意,但它到底是誰發明的呢?針對圖形用戶界面的專利權,蘋果、微軟和施樂展開了連環訴訟戰。
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認為,發明圖形用戶界面的不是微軟,而是蘋果。市場調研機構Insight 64的資深半導體行業分析師南森·布魯克伍德(Nathan Brookwood)表示,當年喬布斯參觀施樂的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時看到了一款早期的操作系統版本,之後產生了圖形用戶界面的創意。
不管這種說法是真是假,蘋果於1988年將微軟告上聯邦法庭,稱微軟的圖形用戶界面設計侵犯了蘋果Mac操作系統的專利權。然而不久之後,施樂又將蘋果告上法庭,指責蘋果偷竊施樂的創意。
在經過長達六年的訴訟和上訴之後,美國最高法院做出了終審判決,駁回蘋果和施樂的起訴。蘋果的起訴被駁回的原因是,蘋果無法提出有力的證據;施樂的起訴被駁回的原因是,該案件拖延的時間太長。
2、SCO起訴Linux剽竊UNIX代碼:一場鬧劇。
2003年初,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公司SCO做出了一個震驚矽谷的宣布:開放源代碼的Linux操作系統剽竊了UNIX系統的代碼。
此案可追溯到1993年,當時Novell斥資3億多美元收購了UNIX系統實驗室,後者擁有UNIX版權及許可證。兩年後,Novell將UNIX業務出售給SCO。之後,這筆交易是否包含了UNIX代碼版權的出售就成為爭議的焦點。
隨後,SCO發起了一系列訴訟,首先將IBM告上法庭,要求IBM支付10億美元的侵權賠償金。之後,Novell、紅幅和戴姆勒-克萊斯勒先後成為SCO的被告。
然而,2007年8月10日,美國法官判定,Novell擁有UNIX的版權,SCO應向Novell支付250萬美元補償金。當年9月18日,SCO申請了破產保護,12月27日被納斯達克摘牌,這場鬧劇也以這樣的方式收場。
3、黑莓製造商RIM遭起訴,6億美元了解官司。
原本很少有人知道美國弗吉尼亞州還有一家叫作NTP的公司,然而,2001年這家公司將著名的黑莓手機製造商RIM告上法庭,稱RIM侵犯了包括無線電子郵件技術在內的多項NTP所持有的技術專利,並索取5300萬美元的賠償。
如果本案就此結束,那它也就是又一起侵犯專利案件而已。之後不久,又一位法官判定,RIM的黑莓數據網路同樣侵犯了NTP的專利權。當時很多人擔心黑莓手機的命運將就此終結。幸運的是,RIM與NTP達成和解,RIM向NTP支付了6.15億美元,成為科技專利訴訟案中和解費用最高的案件之一。
4、英特爾晶元設計遭起訴,殃及惠普等PC廠商。
英特爾和一家名為Integraph的電腦晶元開發商於1997年捲入一場馬拉松式的專利訴訟戰。Integraph指責英特爾侵犯了其Clipper晶元的專利技術,並要求英特爾賠償3億美元。另外,Integraph還指責英特爾的VLIW微處理器指令組設計侵犯其專利,英特爾最後賠償了2.25億美元。Integraph通過這兩起訴訟案獲得了英特爾的5.25億美元的巨額賠償。
使問題進一步復雜的是,包括惠普在內的電腦生產商也被捲入其中,因為這些電腦生產商都從英特爾購買了涉及侵犯Integraph專利的晶元產品。最後,這些訴訟案都達成和解。
5、微軟Word遭起訴,巨人做出讓步。
或許世界上沒有哪款軟體比微軟Word更為普及。因此,當一家名為i4i的加拿大公司針對Word侵權提起訴訟時,全世界都震驚了。
這家總共只有30名員工的小公司稱,微軟Word中的XML功能侵犯了其專利技術,並要求法院禁止微軟Word在市場銷售。2009年8月,美國德克薩斯州東區聯邦地方法院判定,微軟Word軟體侵犯i4i專利技術的事實成立,對微軟處以2.9億美元的罰款,並要求微軟在60天內停止銷售侵權的Word版本。
微軟對該判決存在異議,並將此案上訴至美國上訴法院。2009年12月,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駁回微軟的上訴請求,並禁止微軟銷售包含侵權代碼的Word軟體。該判決已於2010年1月11日正式生效。隨後微軟表示,將移除Word 2007和Office 2007中的部分代碼。
盡管微軟Word並未遭到完全封殺,但微軟也被迫對Word程序做出改動,向i4i做出讓步。
Ⅷ 以某些知名企業是我公司的客戶為名義,做宣傳,涉嫌侵權嗎
如果與事實相符抄的話,那就不涉及侵權,如果與事實不相符,還是你公司捏造的事實那麼公司的行為有可能涉及虛假宣傳要行政責任或者是刑事責任。即使那些租賃公司是你公司的客戶屬實,但是如果你們交易的時候大家約定對交易要進行保密,負有保密義務的話,你公司未經對方同意把他交易的存在泄露出去,也要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
Ⅸ 比較知名的商標侵權的案例有哪些
時間:2010年—2012年
案情:從名不見經傳,到現在的涼茶第一罐,「王老吉」創造了一個商業奇跡。但是,這奇跡中間卻夾雜著兩家公司的恩怨。從2010年開始,廣葯集團與加多寶之間就展開了「王老吉」的商標之爭。
結果:北京一中院就鴻道有限公司(加多寶)提出的撤銷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於2012年5月9日作出的仲裁裁決的申請作出裁定,駁回鴻道集團提出的撤銷中國貿仲京裁字第0240號仲裁裁決的申請。該裁定為終審裁定,暫時為廣葯集團和加多寶的「王老吉」商標爭奪案畫上了句號。
時間:2012年—2015年
案情:喬丹和中國體育用品公司喬丹體育自2012年以來官司不斷,同年10月,飛人喬丹向商評委提出爭議申請,認為喬丹體育注冊上述商標的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中所指的誠實信用原則;2015年初喬丹再次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中國喬丹體育公司撤銷關於「QIAODAN」、「僑丹」、「喬丹王」在內的多個爭議商標。
結果:籃球巨星邁克爾·喬丹起訴中國體育用品公司喬丹體育「商標爭議案」耗時三年,迎來終審判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78起喬丹體育商標爭議案中的32起做出了終審判決:二審維持原判,駁回了邁克爾·喬丹撤銷喬丹體育爭議商標注冊的上訴請求,保持喬丹體育爭議商標的注冊。
時間:2015年
案情:2004 年,周某買下了一個注冊於 1996 年、名為「百倫」的商標,隨後又注冊了包括「新百倫」在內的一系列聯合商標,並在 2008 年拿到「新百倫」商標的批准。而早年曾以「紐巴倫」為名在國內進行宣傳的New Balance,因為其 2006 年成立的上海公司名為新百倫,便開始使用「新百倫」作為中文名,於是擁有中文商標的企業向廣州中院提起侵權訴訟。
結果: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這起商標權糾紛案作出一審判決。該院認為,美國New Balance公司在中國的關聯公司——新百倫貿易(中國)有限公司因使用他人已注冊商標「新百倫」,構成對他人商標專用權的侵犯,須賠償對方9800萬元。
Ⅹ 我想知道05年十大侵權案
05年十大侵權案
十大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國內案件包括:福建林遠景假冒運動鞋案,四川唐光烈假酒案,廣東黃勉等人假冒葯品案,江蘇郭嶸假冒農葯案,河南特大假冒國產葯品案,天津、廣東賴壽強假酒案,四川何木貴假冒偽劣農葯案,安徽沈建韜等人生產假冒鉛筆案,上海游塘存私自架設《傳奇3》游戲伺服器終端案,福建陳勁松侵犯著作權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