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稅務大廳不代開普通發票,要讓企業自己領發票開,可企業是小微企業,不想買稅控設備,能投訴他們嗎
投訴也沒有用,這是稅務部門的統一規定。如果自己經營需要,可以購買稅務設備,款項從以後應交增值稅稅額中抵減。
② 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 月銷售額10萬以下免增值稅
1月18日,財政部及稅務總局發布關於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旨在進一步支持小微企業發展,通知執行期限為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
通知提出,對月銷售額10萬元以下(含本數)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免徵增值稅。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政策調整前,增值稅免稅標准為月銷售額3萬元以下(含本數)。
通知提出,對小型微利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的部分,減按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對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上述小型微利企業是指從事國家非限制和禁止行業,且同時符合年度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300萬元、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不超過5000萬元等三個條件的企業。
通知提出,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可以在50%的稅額幅度內減征資源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印花稅(不含證券交易印花稅)、耕地佔用稅和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本次普惠性稅收減免政策可以與原有地方稅種優惠政策疊加享受。
通知提出,創投企業和天使投資個人投向初創科技型企業可按投資額的70%抵扣應納稅所得額。關於初創科技型企業條件中的「從業人數不超過200人」調整為「從業人數不超過300人」,「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均不超過3000萬元」調整為「資產總額和年銷售收入均不超過5000萬元」。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次小微企業的企業所得稅減稅,惠及1798萬家企業,佔全國納稅企業總數的95%以上,其中98%是民營企業。也就是說,我國絕大部分企業主體都能夠從這個政策受惠。
③ 國家對小微企業的稅收補貼甲方應該扣除嗎
國家對小微企業的稅收補貼,甲方投訴與否需要看合同。甲乙雙方對於是否扣款,如果合同中沒有規定可以進行協商。
現在國家對於合同非常看重,所以說是否需要看合同。
④ 小微企業用工不給工人繳保險怎樣投訴
如果你是試用期限滿了,你可以直接向公司提請。無論多大的公司也會有相關的管理制度和福利待遇。公司也會給你一個明確的答復,還有就是要看這個企業有沒有發展前景和你自己提升的空間,如果沒有你可以直接離職向單位提請你的保險待遇。如果公司明確的告訴你,你直接向勞動監察大隊舉報,同時准備相關資料向勞動仲裁委進行提請勞動仲裁。
⑤ 小微企業生存困難,不想買銀行的保險,可以向什麼部門投訴
當地的銀監會...銀行最怕這個
⑥ 限制小微企業投標怎麼投訴
限制小微企業投標,是不符合國家扶持中小企業政策導向的。
可以向項目招標監督機構提出投訴。
⑦ 政府拒絕支付小微企業款項去哪投訴
有事找政府12345。
⑧ 小微企業在政府采購中享受什麼待遇
小微企業在政府采購中享受預留采購份額、價格評審優惠、優先採購等待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第四十條 國務院有關部門應當制定中小企業政府采購的相關優惠政策,通過制定采購需求標准、預留采購份額、價格評審優惠、優先採購等措施,提高中小企業在政府采購中的份額。
向中小企業預留的采購份額應當占本部門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百分之三十以上;其中,預留給小型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於百分之六十。中小企業無法提供的商品和服務除外。
政府采購不得在企業股權結構、經營年限、經營規模和財務指標等方面對中小企業實行差別待遇或者歧視待遇。政府采購部門應當在政府采購監督管理部門指定的媒體上及時向社會公開發布采購信息,為中小企業獲得政府采購合同提供指導和服務。
(8)小微企業優惠政策投訴擴展閱讀:
《政府采購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暫行辦法》第四條負有編制部門預算職責的各部門(以下簡稱各部門),應當加強政府采購計劃的編制工作,制定向中小企業采購的具體方案,統籌確定本部門(含所屬各單位,下同)面向中小企業采購的項目。
在滿足機構自身運轉和提供公共服務基本需求的前提下,應當預留本部門年度政府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型和微型企業的比例不低於60%。采購人或者采購代理機構在組織采購活動時,應當在招標文件或談判文件、詢價文件中註明該項目專門面向中小企業或小型、微型企業采購。
⑨ 質疑小微企業去那個部門投訴
看是哪方面的問題了,比如稅務肯定是稅務部門,排污是環保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