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湖北省居住證服務與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和創新人口服務管理,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蓋,保障居住證持有人合法權益,根據國務院《居住證暫行條例》和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居住證持有人享受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以及居住證的申領、發放、管理等相關服務和管理活動適用本辦法。第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的機制,將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推進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機制建設,將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所需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發展改革、財政、教育、公安、民政、司法行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住房城鄉建設、文化、體育、衛生計生等有關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做好居住證持有人的權益保障、服務和管理工作。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建立和完善人口信息庫,健全居住證持有人信息採集、登記工作體系,加強部門之間、地區之間居住證持有人的信息共享,為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常住人口全覆蓋提供信息支持。第六條公安機關負責居住登記和居住證的申領受理、製作、發放、簽注等工作。
公安機關應當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委託社區服務機構辦理居住登記和居住證的申領受理等工作。
村(居)民委員會、用人單位、就讀學校以及房屋出租人、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居住證的申領受理、發放等工作。第二章公共服務和便利第七條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下列基本公共服務:
(一)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可以按照有關規定享受就業信息咨詢、求職登記、職業介紹、職業指導等服務;
(二)社會保險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可以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享受社會保險待遇;
(三)教育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可以為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在居住地申請接受義務教育,由居住地縣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就讀,與居住證持有人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符合國家和省有關規定條件的,可以在居住地報名參加高中階段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考試;
(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子女享有免費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教育、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傳染病防控、兒童接種國家免疫規劃疫苗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五)計劃生育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免費享受婚前醫學檢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和計劃生育免費技術服務項目及避孕節育等計劃生育服務;
(六)住房保障服務,居住證持有人享有在居住地繳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積金,以及按照居住地住房保障有關規定,申請保障性住房的權利;
(七)公共文化體育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免費享受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科技館,以及公共體育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務;
(八)法律援助和其他法律服務,居住證持有人可以在居住地申請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公共法律服務事項;
(九)國家和本省規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務。第八條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下列便利:
(一)辦理出入境證件,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申請辦理普通護照、往來香港、澳門、台灣通行證及簽注;
(二)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
(三)辦理機動車登記,在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登記;
(四)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在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領機動車駕駛證;
(五)參加執(職)業資格考試、申請授予執(職)業資格,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申報參加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六)辦理生育服務登記和其他計劃生育證明材料;
(七)國家和本省規定的其他便利。第九條居住證持有人符合居住地人民政府規定的落戶條件的,可以根據本人意願,將常住戶口由原戶口所在地遷入居住地。具體落戶辦法由市級人民政府根據國家有關規定,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制定,並向社會公布。第十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擴大為居住證持有人提供公共服務和便利的范圍,提高服務標准,並定期向社會公布居住證持有人享受公共服務和便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