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東之間發生爭能經過工商局調解嗎
一般來講,股權確認糾紛包括以下三種類型。
一、股東與股東之間因出資產生的股權確認糾紛。
股東與股東之間因出資產生的股權確認糾紛通常是指隱名出資的情況,即一般股東以他人名義出資,由他人作為掛名股東,但實際出資資金來源於該隱名股東。
隱名股東與掛名股東之間簽訂隱名出資協議,約定掛名股東不享有實際權利,一切權利歸隱名股東所有。 當雙方就隱名出資協議的效力發生爭議時,就會出現股東確認糾紛。
二、股東與股東之間因股權轉讓產生的股權確認糾紛。
股權轉讓雙方因為過失或者其他原因,在股權轉上過程中沒有履行法定的變更登記手續,或者沒有交付股票或出資證明書。依據《公司法》的規定,公司股東名字須記載於股東名冊。 有限責任公司股東名字還須記載於公司章程,並屬於工商登記事項。
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名字為工商登記事項和公司章程應記載事項。在確認股東身份時,以上述文書或登記簿為准。因此,當股東轉讓股權時,必須按照上述規定作相應的變更登記。如果未變更登記,日後就可能發生股權確認糾紛。
再者,無記名股票具有證權證券的性質,股東可以憑借其所持有的無記名股票向公司主張股權,如果無記名股東轉讓股權時未交付無記名股票,則受讓人無法證明其股權之存在,從而可能發生股權確認糾紛。
三、股東與公司之間的股權確認糾紛。
有時股東與他人之間不存在股權歸屬爭議,但公司不承認股東享有股權。 《公司法》規定公司應當備置股東名冊,股東可以憑借股東名冊上的記載,證明其股東身份,從而向公司主張權利,股東也可以憑借股東名冊的記載,向他人主張其股東身份,拒絕他人的不合理請求,如果在出資或者股權轉讓中沒有對股東名冊進行相應記載,公司可以拒絕實際出資人或者股權受讓人主張股權,這樣也會產生糾紛引發訴訟。
解決股權確認糾紛的部分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三十二條規定,【出資證明書】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後,應當向股東簽發出資證明書。該法第三十三條規定,【股東名冊】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
該法第七十二條規定, 【股權轉讓】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 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徵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
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 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公司章程對股權轉讓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十五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轉讓股權的,應當自轉讓股權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並應當提交新股東的主體資格證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證明。 有限責任公司的自然人股東死亡後,其合法繼承人繼承股東資格的,公司應當依照前款規定申請變更登記。
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的發起人改變姓名或者名稱的,應當自改變姓名或者名稱之日起30日內申請變更登記。
總之,根據性質的不同,找對應的行管部門,可以調解的!
㈡ 工商股東是什麼意思
根據《公司法》第216條(二)的規定: 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佔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回百分之五十以上或答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㈢ 工商股東與法人股東的區別
自然人股東是相對法人股東而言的,是具有公民身份的個人投資者,在他進行公司的投資以後通過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注冊,進行公司股權登記,就成為自然人股東。自然人是基於自然出生而依法在民事上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個人。股東是股份制企業的出資人或叫投資人。
自然人股東為—個具體的人,個人享有並直接行使股東權利並承擔義務,如參加股東會,查閱財務會計資料、領取股紅等。
法人股東是一個組織,作為抽象的依法擬制的實體,其權利義務的行使承擔,需通過具體人的行為來完成,方式為派出股東代表,憑授權委託手續代表其完成,後果由組織承擔。
㈣ 股東工商登記申訴公司管理者損害小股東利益,該怎麼辦
申訴不行的,只能以這份判決書為證明,繼續起訴工商局,因為法院確定你是股東了,但工商局沒有登記,他就有錯,你不但要他依法登記還要他賠償損失
㈤ 什麼是工商股東
登記在工商局的股東就俗稱工商股東。
㈥ 合夥開的公司鎖被其他股東換了可以到工商局投訴嗎
被別人開鎖,這種事情工商局是不會管的,這屬於派出所的管理職權范圍內的事情,建議還是報警處理比較妥當
㈦ 未經當事人同意在工商注冊股東有效嗎
這種情況的話肯定是一種違法違規的行為,可以投訴。
㈧ 向工商局舉報虛假出資應提供哪些必要材料
你所掌握的所有材料,越全越好,而且如果虛假出資構成以下條件就不要向工商局舉報了,直接向公安局舉報:
第四條 [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案(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條)]公司發起人、股東違反公司法的規定未交付貨幣、實物或者未轉移財產權,虛假出資,或者在公司成立後又抽逃其出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超過法定出資期限,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虛假出資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並占其應繳出資數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股東虛假出資數額在三百萬元以上並占其應繳出資數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二)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抽逃出資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並占其實繳出資數額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股東抽逃出資數額在三百萬元以上並占其實繳出資數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
(三)造成公司、股東、債權人的直接經濟損失累計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四)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致使公司資不抵債或者無法正常經營的;
2.公司發起人、股東合謀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
3.兩年內因虛假出資、抽逃出資受過行政處罰二次以上,又虛假出資、抽逃出資的;
4.利用虛假出資、抽逃出資所得資金進行違法活動的。
(五)其他後果嚴重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㈨ 工商局沒有備案的股東,受法律保護嗎
沒有登抄記的股東內部還是可以分享紅襲利,但是不能對抗第三人,對股東權利不利,是違法的。
法律規定:
第三十三條有限責任公司應當置備股東名冊,記載下列事項:
(一)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股東的出資額;
(三)出資證明書編號。
記載於股東名冊的股東,可以依股東名冊主張行使股東權利。
公司應當將股東的姓名或者名稱及其出資額向公司登記機關登記;
登記事項發生變更的,應當辦理變更登記。未經登記或者變更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㈩ 因為經濟糾紛,被人投訴到工商所和經偵大隊!法人和名義上的股東有什麼責任!
如果你只是掛名股東,是不用承擔任何責任的。
當然了,這要你提供沒有出資的證據。
投訴到工商所和經偵大隊了,他們會調查清楚的,因此,你無須擔心,配合調查即可。
必要時聘請律師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