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律問題 卸貨工人被砸傷 車主責任
這個事情是兩個問題:第一.你、你的經理和對方要麼是買賣關系(你們買水泥給他們並送貨上門,而你是你們公司雇員),要麼是運輸關系(對方買了,你們送貨);第二是雇員在工作范圍內受傷誰承擔責任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們給別人送貨,沒有明確約定誰承擔卸載的問題,那麼按照通常慣例走,換言之,就是你們平常送貨的時候誰卸貨,那麼就按照日常的方式走。為什麼呢?因為如果是你們承擔卸貨責任,那麼對方和你之間就是無償幫工的問題,那麼你們這一邊就要承擔賠償責任了;如果你們這邊不承擔卸貨義務,那麼這個就是對方的事情了,與你們沒有關系。
根據你所說的,凌晨四點送貨,而且就你一個人來送貨,且對方叫來了兩個雇員卸貨,你說,按照雙方的心理預期和思想准備,誰承擔卸貨責任呢?
第二個問題:兩個師傅受傷,這兩個師傅和對方的關系只能有兩種,一個是幫工,一個是雇員關系。按照我國《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雇員受傷,僱主承擔無過錯責任,具言之,不管雇員否有過失,只要是在履行僱主安排的工作,那麼雇員受到了人身損害,僱主一定要承擔全部責任。
如果是幫工關系,那麼幫工人在幫工過程中收到人身損害,被幫工人承擔賠償責任。
但是有另外一個交錯的問題,如果你們這一邊承擔卸貨責任,但是對方卻來幫忙(也就是法律上說的幫工),那麼你們就要承擔賠償責任了。
同時,你是在履行你們公司安排的行為,這個讓公司去解決最好,包括要車和賠償,至於對方人員的損傷,讓他們自己去解決,如果真的到了法院,法院也肯定會查明那兩個師傅和對方的關系,當然你們和對方的關系也會查明,也就是我上面分析的那些。
所以不用擔心!
2. 貨運到不卸貨可以報警嗎或者拉走嗎我的運輸合同上寫的貨到卸貨。
可以拉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一十六條:收貨人不明或者收貨人無正當理由拒絕受領貨物的,依照本法第一百零一條的規定,承運人可以提存貨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五條:托運人或者收貨人不支付運費、保管費以及其他運輸費用的,承運人對相應的運輸貨物享有留置權,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百零九條:貨物運輸到達後,承運人知道收貨人的,應當及時通知收貨人,收貨人應當及時提貨。收貨人逾期提貨的,應當向承運人支付保管費等費用。
(2)運輸卸貨侵權擴展閱讀:
托運人辦理貨物運輸,應當向承運人准確表明收貨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或者憑指示的收貨人,貨物的名稱、性質、重量、數量,收貨地點等有關貨物運輸的必要情況。因托運人申報不實或者遺漏重要情況,造成承運人損失的,托運人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托運人托運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蝕性、有放射性等危險物品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危險物品運輸的規定對危險物品妥善包裝,作出危險物標志和標簽,並將有關危險物品的名稱、性質和防範措施的書面材料提交承運人。
3. 駕駛員在幫助廠里卸貨受傷了,依據侵權責任法哪一條要求賠償
這里要先搞清楚是僱工傷害了別人還是僱工在工作中自己受傷了。
情況一:僱工傷害了別人,侵權問題。只要是應為進行工作傷害的別人,僱主承擔無過錯責任。
情況二:僱工自己工作中受傷了
1、如果僱主和僱工之間形成了勞動合同關系,也就是有勞動合同的話,進行工傷認定成功了,那就按照工傷的標准,依據受傷者的傷殘等級來確定賠償數額,這筆賠償由用人單位進行賠償。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了「一次性傷殘賠償金,一次性醫療補助,一次性就業補助,營養費護理費誤工費醫療費等等。。。」;不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了「一次性傷殘賠償金,按月支付的傷殘津貼還有營養費護理費誤工費醫療費等等」
2、如果僱主和僱工之間,單單是勞務關系,也就是不能認定為工傷,僅僅是人身損害,就由僱主和僱工根據自己的過錯,對實際造成的損害來進行按份賠償。這里的賠償基本上就只是醫療費、營養費誤工費護理費這一系列的費用。
4. 貨物運輸損壞賠償責任 如何認定
一般來說,承運人要承擔賠償責任的,但有免責事由的例外。
1、《合同法》第三百一十一條 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但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2、如果他們屬於快遞公司,可參考《快遞服務行業標准》,其中有一項明確規定:快遞運單的內容應包括是否保價及保價的金額。但現在很多快遞公司沒有按照行業規范,給客戶提供物品保價這項業務。若出現了貨物損壞,他們一般會按照運費的3到6倍賠償。
按道理承運方是要負大部分的責任,但是承運方很可能會最大程度地推卸,就算是賠償,程度上也很難達到要求。
(4)運輸卸貨侵權擴展閱讀:
運輸索賠的范圍
從理論上講,除了不可抗力、貨物內存缺陷及托運人的原因造成的貨物損失外,承運人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貨物損失均應向貨主負賠償責任。
但因運輸慣例、相關的國際公約、海商法均規定了承運人在一定條件下的免責事項,因此,進口商向承運人索賠的范圍大大受限。通常情況下,只有下列原因導致的貨物滅失或損壞,進口商才能向承運人提出索賠要求:
(1)貨物裝卸時發生的損失。如野蠻裝卸致使貨物跌落或相撞的損失。
(2)積載不當而致損。如輕重貨物不合理堆積、貨物串味等致使貨物損失等。
(3)短裝短卸損失。因承運人的過失致使裝卸貨物短少、數量不足等損失。
(4)照料不當而致損。如在運輸途中,沒有及時、適當通風;調節貨艙溫度導致貨物腐爛、受凍等損失。
(5)貨物水漬損失。除共同海損外,貨物遭受海水浸泡而失去使用價值等。
(6)不合理繞航或變更航程導致的損失。如觸礁、沉沒、互撞等致使貨物損失等。
5. 運輸合同承運方是否負有卸貨義務
1、以雙方約定為准,法律尊重雙方當事人合同意思自治。
2、法律上對運輸合同承運方是否負有卸貨義務並無規定。有例外情形,是雙方選擇貿易術語為DAT動輸合同,這個術語條件是,運輸方有運到卸貨的義務。
6. 卸貨過程中車輛造成第三人侵權怎麼承擔責任
根據你的陳述,應當有侵權者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車輛駕駛人有過錯的 應當按照過錯承擔適當的賠償責任。
7. 請問物流行業搬卸貨產生的雜訊擾民問題有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你打12333向當地環保局投訴。每個地區都有雜訊標准值,居民小區等一般是60分貝左右,超過就可以處罰。環保局會先派人監測喇叭的雜訊值,喇叭雜訊一般都達到70-90分貝,明顯超過60分貝。環保局監測發現超標就可以確定要怎麼處罰他。
8. 貨運車輛因貨主不卸貨而停運法律上有賠償規定嗎如果有,標準是多少
貨主的行為是違法的,可以要求賠償。標准,你們可以按同期同類車運輸貨物的價格,乘以誤工天數進行計算。
貨主之間形成了運輸合同關系,如果貨主不按約定卸貨,屬於違約行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應當賠償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數額有約定時按約定,無約定時以實際損失(停運期間的運營損失)為限。
根據我國《合同法》
第七章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七條 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零九條 金錢債務的違約責任
當事人一方未支付價款或者報酬的,對方可以要求其支付價款或者報酬。
第一百一十四條 違約金
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
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當事人就遲延履行約定違約金的,違約方支付違約金後,還應當履行債務。
(8)運輸卸貨侵權擴展閱讀:
我國《合同法》關於違約賠償金的規定
第一百一十三條 損害賠償的范圍
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第一百一十六條 違約金與定金的選擇
當事人既約定違約金,又約定定金的,一方違約時,對方可以選擇適用違約金或者定金條款。
第一百一十九條 減損規則
當事人一方違約後,對方應當採取適當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採取適當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不得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當事人因防止損失擴大而支出的合理費用,由違約方承擔。
第一百二十條 雙方違約的責任
當事人雙方都違反合同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