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幾種
解決民事糾紛的方式有:和解、調解、仲裁及訴訟。
民事糾紛的解決過程:
1、協商:雙方依靠自身力量,相互妥協和讓步,解決糾紛。該方法快捷簡便、心平氣和,但應以書面方式記載協商內容;
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當爭議各方失去對話基礎,尋求第三方調解實為高明選擇;
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詳細說明各種方式:
一、和解是指發生民事糾紛的當事人通過協商、談判等方式,自願、互諒、友好地解決糾紛的一種方式。如甲公司與乙公司在履行合同過程中發生糾紛。甲乙兩公司在糾紛發生後,通過雙方的協商,達成和解協議,合同得予順利履行。
二、調解是指發生民事糾紛的當事人在糾紛發生後,通過第三人在糾紛當事人之間進行斡旋,主持糾紛解決的一種方式。調解根據主持調解的第三人身份的不同,可分為民間調解、人民調解、行政調解等。
三、仲裁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發生合同糾紛或其他財產權益糾紛時,依雙方達成的仲裁協議,將糾紛提交協議約定的仲裁委員會裁決,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提交仲裁的糾紛進行裁決解決。根據《仲裁法》的規定,下列糾紛不能仲裁解決:
1、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2、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四、訴訟,這里是指民事訴訟。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發生民事糾紛後,向人民法院提出解決糾紛的請求,人民法院依法作出裁判的司法解決方式。俗稱打官司。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民事糾紛都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可以通過民事訴訟解決的糾紛主要是上述當事人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引起的民事糾紛。法律、司法解釋另有規定的除外。
值得特別說明的是:上述的民事糾紛解決方式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既存在可能向遞進式方向發展,又存在相互間的交錯。前者如當事人無法達成和解時,可以通過第三人進行調解,或者提起訴訟等;後者如仲裁、訴訟程序中亦有和解、調解環節。
2. 糾紛類別有什麼
糾紛類別大了,我只講民事糾紛吧,主要有三類訴訟,一是確認之訴;二是給付之訴;三是變更之訴
3. 民事糾紛大致有哪些類型
民事糾紛,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或責任為內容的法律糾紛。其特點回是:答
(1)糾紛的主體平等;
(2)糾紛的內容是民事權利義務或責任;
(3)民事糾紛具有可處分。
民事糾紛主要有兩類:一是財產關系糾紛,包括財產所有權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民事糾紛;二是人身關系糾紛,包括人格權關系和身份關系民事糾紛。
4. 物業糾紛包括哪幾種類型
物業糾紛包括以下幾種類型:
第一、公攤面積不清導致的糾紛:商品房的公回攤面積計算是一個答十分復雜的專業計算問題,涉及一系列復雜的建築規范合國家標准。
第二、設施不全和不按期完成,導致的合同違約糾紛:業主和開發商在喬遷之前簽訂合同,讓業主先承擔付款義務,以此解決開發商的融資困難。簽訂合同之前,開發商往往承諾過多,有些已經超越了開發商的能力范圍,如三通的問題,有些是政府壟斷行業的行為。
第三,物業管理不作為導致的合同糾紛:依據業主和開發商之前簽訂的有關物業管理合同,雙方確立一系列權利義務。如物業承擔安全及服務義務。但是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物業管理有時顛倒市場主體的位置和應承但的義務,管而不理,一致於業主享受不到繳費後的服務。
第四、建築質量問題導致的物業管理糾紛:業主喬遷之後,相關的管理服務有時轉移到物業管理公司,開發商延續建築開發所獲取的後續利益。
物業糾紛的法律特徵依據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下發的[2000]26號文件的有關規定和相關的法律,如《合同法》,物業糾紛本質是一合同糾紛。
5. 什麼是訴訟,訴訟包括那幾類
什麼叫訴訟?
訴訟,俗稱打官司,是指司法機關和案件的當事人,在其他訴訟參與人的配合下,為處理案件所進行的全部活動。民事、經濟、行政訴訟有三個基本階段,即起訴、審判、執行。刑事訴訟還包括偵查。在訴訟過程中,司法機關處於主導地位,當事人則基於訴訟法所確定的權利和義務,在司法機關的主持下進行活動。
訴訟分哪幾種?
根據訴訟所要解決的案件的性質及其所依據的法律,訴訟可分為四種,即刑事訴訟、民事訴訟、經濟訴訟、行政訴訟。刑事訴訟,是通過偵查、起訴(包括自訴)和審判活動等,適用刑事法律,解決被告人是否犯罪和處刑問題。
民事訴訟,是指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各種民事權益,因受到侵害或者發生爭議而產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適用民事法律,對當事人爭執的問題進行審理和裁判的全過程。在民事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地位平等。
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先進行調解,一般只對調解無效的作出裁判。
經濟訴訟,實質屬於民事訴訟。但由於經濟案件有其自身的特點,所以各人民法院均設立經濟審判庭,專門受理經濟糾紛和涉外經濟案件。經濟訴訟,是指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適用民法、經濟合同法等法律審理經濟案件的全過程。
行政訴訟,是指行政管理相對人,不服行政機關所作的處理決定,依法起訴,人民法院適用行政法,按照行政訴訟法的規定予以審理和裁決的活動。
6. 矛盾糾紛種類有哪些
矛盾糾紛分類包括:
1.民事糾紛
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涉及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糾紛.包括婚姻家庭、鄰里關系、房產物業、人身損害、合同、借貸等民事行為引發的糾紛.
2.行政糾紛
指各級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行政爭議和糾紛.包括土地、山林、水利、資源權屬、醫療衛生、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行為引發的爭議和糾紛.
3.涉法涉訴糾紛
指當事人對刑事執法、行政執法等權利部門對案件或問題處理不滿而又引發的矛盾糾紛.涉及到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判決或裁定,有些是歷史遺留問題,有些是現實問題,主要是當事人對己經生效的法律判決或行政裁決表示不滿.
(6)糾紛分為哪幾類擴展閱讀:
根據民事糾紛特點和內容,可將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包括財產所有關系的民事糾紛和財產流轉關系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包括人格權關系民事糾紛和身份關系的民事糾紛。
構成行政爭議必須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爭議的雙方中有一方是行政機關。
(2)爭議是由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行為引起的。
(3)行政爭議是以行政機關依其職權,因其作為或不作為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形成行政法律上權利義務的法律行為為前提。沒有行政機關行使職權的行為,行政爭議便不存在。
(4)當事人不服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提出復議或訴訟,是法律允許的,解決行政爭議,必須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7. 民事糾紛哪幾種類型
有贍養抄糾紛、房屋糾紛(常見的),還有合同糾紛、工程合同糾紛、商務糾紛、醫療糾紛、旅遊糾紛、勞動糾紛、土地承包經營糾紛!
矛盾糾紛分類包括:
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涉及人身關系或財產關系的糾紛。包括婚姻家庭、鄰里關系、房產物業、人身損害、合同、借貸等民事行為引發的糾紛。
行政糾紛:是指各級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行政爭議和糾紛。包括土地、山林、水利、資源權屬、醫療衛生、治安管理、城市管理等行政行為引發的爭議和糾紛。
涉法涉訴糾紛:是指當事人對刑事執法、行政執法等權利部門對案件或問題處理不滿而又引發的矛盾糾紛。涉及到刑事、民事和行政訴訟判決或裁定,有些是歷史遺留問題,有些是現實問題,主要是當事人對己經生效的法律判決或行政裁決表示不滿。
8. 糾紛類型有哪些種類
常見糾紛類型:復
1.人格權糾紛制
2.離婚糾紛
3.法定繼承糾紛
4.所有權糾紛
5.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6.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7.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8.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
9.買賣合同糾紛
10.房地產開發經營合同糾紛
11.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12.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13.民間借貸糾紛
14.保證合同糾紛
15.租賃合同糾紛
16.侵害商標權糾紛
17.勞動合同糾紛
18.股權轉讓糾紛
19.責任保險合同糾紛
20.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22.醫療損害責任糾紛
(8)糾紛分為哪幾類擴展閱讀:
糾紛是現實中較為常見的糾紛,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用人單位與職建立勞動關系後,一般都能相互合作,認真履行勞動合同。
由於各種原因,雙方之間產生糾紛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勞動糾紛的發生,不僅使正常的勞動關系得不到維護,還會使勞動者的合法利益受到損害,不利於社會的穩定。困此,應當正確把握勞動糾紛的特點。
9. 人民調解分類共分幾類
人民調解受理的是民間糾紛,根據糾紛所指向的對象,大致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婚姻家庭糾紛;生產經營性糾紛;財產糾紛;侵權性糾紛;勞動爭議糾紛;社會管理方面的糾紛等。同時,《人民調解工作若干規定》對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得受理調解的糾紛范圍也作出了限定,即人民調解委員會不得受理調解下列糾紛:一是法律、法規規定只能由專門機關管轄處理的,或者法律、法規禁止採用民間調解方式解決的。二是人民法院、公安機關或者其他行政機關已經受理或者解決的。三是糾紛的一方當事人主動申請人民調解組織進行調解,而另一方當事人不同意調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