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行政訴訟法中「但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辦理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案件除外」如何理解
最高法院行政案件管轄規定中「但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辦理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案回件除外」,是指以縣答級人民政府名義作出的不動產登記案件,由縣級人民法院管轄。不適用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法律規定。
最高法院行政案件管轄規定
第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行政訴訟法第十四條第(三)項規定的應當由中級人民法院管轄的第一審行政案件:
(一)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但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辦理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案件可以除外;
(二)社會影響重大的共同訴訟、集團訴訟案件;
(三)重大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的案件;
(四)其他重大、復雜的案件。
② 申論中以某上級政府的名義,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的寫作格式是什麼
您好,中政申論很高興為您解答。你這里的公文格式,應該有兩種:一種是方案;另外一種是下行意見。這兩者的格式都是包含了三個要素:標題、正文內容、落款。我們中政申論在線批改系統中就有關於應用文寫作的題目,可以進行練習。
中政申論網:http://www.zzshenlun.com/ 中有歷年申論考試真題、預測題、模擬題、各種專項練習題,一對一的專家批改、咨詢,相信能為您針對性解決存在的問題。而一品公務員網:http://bbs.gwy1.com/forum.php 上更有海量公考資料下載,考友交流,也推薦給您,希望能夠對您的復習有幫助。
③ 林權糾分以院判決為准還是以政府處理為
林權糾分應該以法院判決為准,政府沒有判決權。但政府能起到調解的作用,還是應該相信政府。
④ 對人民政府就土地確權糾紛處理不服的,可以怎麼辦
對人民政府就土地確權糾紛處理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土地管理法
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⑤ 行政案件管轄規定第一條為什麼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辦理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案件要除外呢
許多以縣級人民政府的名義辦理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案件實際都是政府職能部門的行內為,這類案件存容在的干擾並不嚴重,而且由於數量較多,都提級到中級人民法院作一審並無必要,因此,《規定》第一條第(一)項對此修改為:「被告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案件,但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辦理不動產物權登記的案件可以除外」。
⑥ 政府以維穩名義不讓我行使我的合法權利我該怎麼辦
你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到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⑦ 解決屯與屯之間的山林界的糾紛具體找哪個政府部門可以解決
以前是林業局,現在好像改為國土資源局,有個山林辦什麼的。其實最終解決爭議的認定書是以縣級人民政府名義作出的。山林辦是具體經辦單位,要分管縣領導簽字。
⑧ 地方政府如強制征地,強行推平,且無補償和任何說法,請問這種情況該如何解決!
《土地管理法》對此有明確規定——
第十六條:「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具體進行處理工作的是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但處理決定應當以政府名義作出。
向法院提起的訴訟是行政訴訟,被告是作出具體決定的人民政府。
就補充回答:
沒有「向上級政府請求處理」的規定。
應該根據一、具體的爭議當事人不同抒寫管轄。即: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沒有「向上級政府請求處理」的規定。
⑨ 申請政府幫忙解決調解土地糾紛申請書怎麼寫
申請人:姓名、性別、民族、出生日、地區、地址、身份證號、聯系方專式
被申請人:姓名、屬性別、民族、出生日、地區、地址、身份證號、聯系方式
案 由:侵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
仲裁請求:
請求被申請人返還其依職權強占的屬於申請人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份額0.80畝,並獨立辦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
事實和理由:
事件陳述和理由描述
此致
xx市農村土地承包糾紛仲裁委員會
申請人:楊xxx
20xx年xx月xx日
案例展示如圖所示:
⑩ 為什麼區政府有權處理土地權屬爭議
我因兄弟之間分家析產,引發土地權屬爭議。經協商無果,遂向爭議土地所在的市轄區人民政府申請土地權屬爭議處理。十天後,區政府告知無權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案件,理由是原區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已改為市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區政府已經沒有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所以無權對土地權屬爭議進行處理。請問,區政府有無職權對土地權屬爭議作出處理?廣東讀者 予文
答:區政府有權對土地權屬爭議作出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廣東省土地權屬糾紛處理條例》第三條規定:「各級人民政府依法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土地權屬糾紛的調解和處理工作。」第五條規定:「土地權屬糾紛實行地域管轄、分級調處:(一)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法人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糾紛由鄉(鎮)或者縣級人民政府調處。(二)法人與法人之間的土地權屬糾紛,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或者市以上人民政府調處。(三)跨行政區域的土地權屬糾紛,由雙方共同的上一級人民政府調處。」第八條規定:「申請調處土地權屬糾紛的當事人應向人民政府遞交申請書。」
可見,各級人民政府處理土地權屬爭議的職權來源於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是法定職權,並非取決於是否有隸屬於本級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無論本行政區域的土地行政主管機關是本級政府的工作部門還是上級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派出機構,都不影響其該項職權的行使。
廣東省國土資源廳政策法規處 范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