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對付親戚家的熊孩子
提到熊孩子,估計很多人都覺得頭大。熊孩子,破壞力極強,各種搗蛋,製造麻煩,弄得你咬牙切齒的,關鍵是還不能打罵他。提到熊孩子,估計很多人都覺得頭大。熊孩子,破壞力極強,各種搗蛋,製造麻煩,弄得你咬牙切齒的,關鍵是還不能打罵他。春節來了,怎麼應對這些讓人抓狂的熊孩子呢。
3.投訴家長。假如很不幸你的東西真的被熊孩子破壞了,那唯一的辦法就是去投訴他們的家長了。有些熊孩子拿到了你的東西,就不肯還給你,想占為己有。但是你又不可能搶過來,你搶過來,他就開始那裡大哭,那你只有去跟他們的爸爸媽媽講了。這是唯一的辦法。
B. 高鐵乘務員投訴遭熊孩子母親投訴
上次不是跟你說了一句話不說算了吧!
C. 當有家長投訴你家熊孩子怎麼辦
作者:琉璃巧育兒
1.
昨天晚上,我被別的家長投訴了。
而且還是在家長的班群里,對方艾特我的,讓我教育我家孩子別郁手郁腳(就是別動手動腳的意思)。
我心裡一咯噔,怎麼回事?放學去幼兒園接孩子時,沒聽老師說呀?
我馬上回復她怎麼了?然後拉孩子坐下,問他怎麼回事?一開始他不肯講。但是被我一臉嚴肅的神情鎮住了。
我沒有凶他,也沒有不分青紅皂白就罵他或者打他。我覺得沒有了解事情真實情況的前提下,做任何決定都對孩子不公平。
剛好昨天看了一個外國父母教育犯錯孩子的視頻,我已經有了應付對策。
我問孩子:「怎麼回事?」
他沉默不語。
我繼續說:「別的小朋友媽媽投訴我了,說你對她家小朋友動手動腳了,有沒有這么回事?」
他說沒有。
「小朋友不能說謊哦?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和媽媽說,你到底有沒有推他?」。
他還是說沒有。
我把他拉到反省凳上,靠著牆壁坐下。他之前把襪子脫了,不肯坐,說腳冷。我拿了東西給他墊腳,按他坐下,再次用溫和但是很堅定的語氣問他說
「你現在給媽媽惹了麻煩,別人的家長找我了,我必須解決這個麻煩,你要配合我,跟我說實話,我才能解決,明白嗎?不然的話別人會罵媽媽說我不會教育孩子,你希望別人罵媽媽嗎?」
他搖搖頭。
「如果你沒有做錯,那就告訴媽媽原因,媽媽會保護你,但是要是做錯了,就要跟別人道歉。好嗎?所以,你到底有沒有推他?」
這時,孩子鬆口了,嘟起嘴巴一臉委屈地說:「他搶我雪花片了」。
「好,很好,媽媽很開心你說了實話。所以他先搶你雪花片,你才動手的對嗎?那他有沒有受傷?有沒有哭?」
孩子自顧自說:「我拿了很多雪花片,他過來搶我的,我就踢了他的腳。」
我鬆了口氣:「好,媽媽明白了。別人搶你東西,你防衛是沒錯,很好。那有沒有別人看到這個過程?有沒有證人?有沒有告訴老師?
講完發現他還不懂證人這個意思。他不語。
我繼續說:「但是你這樣解決問題是對的嗎?要是他哭了怎麼辦?他受傷了怎麼辦?
他低頭不語。
「所以以後自己想辦法把問題解決好,ok?」
所以我終於可以就理直氣壯地艾特回復那位媽媽了。這時她加了我好友。但是我還是在群里回復了她,免得老師和其他家長都以為我不會教孩子,對我有偏見,對孩子影響也不好。
「我問清楚了,是你家孩子搶了他的雪花片,所以他才動手的,我平時有教育過他,他絕不會主動欺負別的小朋友。但是他這樣對小朋友也不對,我跟他向你家小朋友道歉。」
這時,她也很客氣地回復了謝謝諒解。
再看私發的信息。她加了我好友,也許問了孩子,也許看了我的朋友圈,說話客氣了些。說了一大堆。說小事,讓我千萬別打孩子。真的別打他。
我說沒有,只是讓他坐反省凳上反省了一會。然後讓孩子說了語音跟對方說對不起。下次我們一塊兒玩好嗎?
她也讓孩子說了沒關系下次我們一起玩,做好朋友。
然後事情就結束了。
這位媽媽後來也還算識大體的,但是她不問清楚,不查清楚事情真相,就在家長班群里指責別人也是不對的。如果大家都以為我家孩子是熊孩子,都教他們小朋友不和我孩子玩了怎麼辦?
再怎麼樣,我無論如何是不會冤枉孩子的。就算他做的不對,也事出有因。孩子之間打鬧很正常,大人動輒就上綱上線,小事化大,就得不償失了。
孩子之間的問題他們自己可以解決,可以得到如何解決困難的訓練。大人不應當干涉太多。
所以這次也是一個給孩子應當吸取的經驗。學會了更好地解決問題。
2.
後來晚上到健身房。我健身,他帶了玩具去和別的小朋友玩。
過了一會,他過來委屈地說,他喜歡的汽車被小妹妹搶了。
我說:「你不是帶了兩輛汽車,給她一輛了嗎?」
他說:「就喜歡那輛新點的。」
「這是你的汽車,你很喜歡玩,為什麼給別人搶走呢?既然喜歡,為什麼不拿回來?」
然後他走了,過了一會,就聽到小妹妹震天動地的哭聲。
他又過來了,手裡拿著他喜歡的汽車。
我明白了怎麼回事。
「你就是這樣解決問題的嗎?汽車是拿回來了,但是妹妹哭了,而且也沒有人陪你玩了,這樣是對的嗎?」
「自己去把問題解決好。你們輪流玩五分鍾也行,一起玩怎麼玩都行,但是把問題解決圓滿一些,ok?」
他走過去了。然後又聽到他們的歡聲笑語??
通過這兩件小事,我相信孩子學習到了很重要的如何解決問題的態度。
3.
所以,如果你家也遇到類似問題怎麼辦?甚至熊孩子給你惹禍了怎麼辦?
1.首先,謹記在搞清楚事情真相之前,不要匆忙做任何決定。不要冤枉你的孩子,更不要打罵他。
2.然後和孩子好好溝通,了解事情的經過。甚至問清楚對方,還有老師,或者尋找證人。客觀分析事情的真相。
3.和孩子說清楚道理,討論問他這樣對不對?如何做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4.無論如何,沒有好好解決問題,起了沖突,跟對方道歉。如果有損失就要賠償,教他做個負責任的人。
5.讓他反思下次再遇到類似問題怎麼辦?
6.務必教育孩子不能主動欺負別人,但是也要保護自己。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不能解決去找老師。
7.萬不得已不能打架。萬一別人說不聽,一直攻擊你,不得不打架的時候,不能打對方的頭和臉,特別是眼睛。還有重要部位。
8.學會自己為自己的錯誤負責,接受懲罰。
如果還有其他更好想法,歡迎留言補充。
D. 熊孩子在博物館喧鬧被工作人員制止,家長惱怒成羞去投訴,這樣的解決方法對嗎
我覺得家長的投訴是不對的。博物館畢竟是一個公共場合,在公共場合不能喧鬧,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也是都必須遵守的。熊孩子他一定程度上沒有這樣的意識,這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你作為家長,你就得管好你自己的孩子在公共場合。
我覺得相關的投訴部門的人員會作出合理的安排的,明顯這雙方錯就錯在孩子那方,工作人員他只是在盡他應該做的職責而已。家長的這一行為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可以肆意妄為,反正有人護著他。某種程度上,這對孩子的成長,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是很不利的,一定程度上,這種教育方式對社會也是不利的。
E. 如何解決樓下熊孩子瘋狂吵鬧的問題
孩子都是比較好的。活動的天生活潑,你如果說讓他一直呆在一個地方,肯定是不現實的,那現在在住在樓房上就會經常出現這種問題,因為孩子而會去打擾到鄰居,或者說別人家有孩子而打擾到我們,這確實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
其實大部分父母還是比較好說話,也理解自己的孩子,到了那個年齡階段,可能會給別人帶來很多的困擾,但是自己對於自己的孩子是劉了解的,肯定能找到一些方法來相互解決這個問題的,大家也最好能相互諒解一下,有孩子的家庭也諒解一下自己給別人帶來的困擾,那沒有孩子的家庭也能諒解一下,孩子不可能說24小時全部都不發聲音的,也有可能是最近時間孩子沒有辦法去上學會出現這種情況,後期等孩子正常開學了以後就會減少這類的問題了。
F. 熊孩子喧鬧被制止,家長投訴工作人員「管的寬」,這是真的管得寬嗎
這不是管的寬,我認為這是理所應當,因為作為當事人的父母就沒想要管,那總得有人來告訴這孩子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以前就在新聞上看到過有關熊孩子的報道,不是把人家埃及金字塔給劃了,就是把名畫給弄破了,這么珍貴的東西已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了,因為不懂事弄壞的東西需要父母傾家盪產的來賠償,而且還不一定能賠的起,這樣的代價可真不小。
所以說,工作人員的這種做法是有理可據,反觀家長,倒顯得底氣不足,最後居然還對博物館提出上訴。我不能理解這種家長的腦迴路,家長愛孩子固然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但也要會愛,愛不是盲目的,他是有方向的,需要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探索。
G. 投訴多次了,寶媽們有方法教育這熊孩子嗎
網易 親子頻道 5跟貼
你家有熊孩子嗎?教育熊孩子的三大有效方法
2016-08-31 05:02 網易親子綜合
「熊孩子」這一稱呼原本帶有些許昵稱的意味,但現在逐漸演變為指代那些不懂事、無規矩,經常闖禍,甚至父母已經沒辦法控制的孩子。「熊孩子」小則不聽話、搶別人的東西,大則打人、偷盜,甚至置他人生命於不顧。下面讓我們來看看網友們遇到的熊孩子吧。
@℡﹏青梔:抓著我手機不放,把攝像頭給我舔進水了。
@逃 我外甥:小姨你啥時候結婚,結婚了就多個人給我壓歲錢了。
@猴子他姐:我侄女拿我美寶蓮眼線筆當鉛筆,好幾管我都捨不得用的香奈兒口紅當彩筆,還嫌顏色不夠多,我他娘的想打死她,當然她爸會先打死我!!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參加婚宴,四五歲的小伴娘,白裙子美美的,到吃飯的時候竟然把裙子脫了,光膀子,就穿一個小內褲坐在椅子上,一手一隻雞腿。
@咸:別把指紋鎖輸入小鬼的。別把密碼給小鬼看見。別把手機給小鬼玩。不然辛辛苦苦玩的記錄,攢的錢,下的小說可能就從此灰飛煙滅。
@匿名網友:把我馬上就要寫完的暑假作業偷走,扔到了河裡!
@匿名網友:做了一整天的cupcake!!!五十個!!!被熊孩子每個都舔了一口!!!奶油沒有了~無法補救~全部報廢!!!好想死……
這些網友的遭遇真是聞者傷心聽者流淚啊。
顯然,很多人受到 「熊孩子」的困擾,家長們也頭疼不已,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教育「熊孩子」?
首先,要冷靜,要對孩子有足夠的關心。我們總說應該教好孩子,但有時身傳勝於言教。當被問及在發現孩子欺負別的孩子時應該如何管教時,心理學家皮克哈特說:「如果能徵得被欺負孩子的同意,就讓欺負人和被欺負的孩子好好談談,讓小霸王聽聽被欺負的感覺。讓小霸王尋找彌補、改進這段關系的方式。」
其次,學會平等溝通,最好避免情緒化的針鋒相對。孩子做錯事之後家長教育他們「別這樣做」或者「別那樣做」,但並不告訴他們應該怎麼做。這樣只是阻止孩子,並不會讓他們成長。所以,應該和孩子溝通他們不良行為的後果,告訴孩子你希望他們怎麼做。
再次,別打孩子。心理學家發現打屁股對孩子並無好處,如果父母解決孩子問題行為的第一個方法沒有奏效,應該換種方式,但最好別打孩子。
另外,心理學家還建議,如果家長們覺得跟自己十幾歲的孩子之間喪失了基本的關心、交流、合作或者依從關系,想要將親情關系拉回正軌,可能是時候需要向心理學家或是教育專家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