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聞侵權行為承擔的民事責任有哪些
新聞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仍應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承擔停止侵害、恢復名譽、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在責任確定上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對於新聞侵權的財產責任和非財產責任要同樣地加以重視在實踐中往往重視非財產形式,忽視財產形式制裁的運用。固然,新聞侵權的客體主要是名譽權、榮譽權等人格權,非財產責任的適用非常重要。但是有時單純的非財產責任方式往往不能達到目的,需要與財產責任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發揮懲罰侵權人、補償受害人、制止侵權行為再次發生的作用。
新聞侵權責任的合理分擔原則上,作者和新聞單位是共同侵權人,由雙方連帶負賠償責任。但實際上,在新聞侵權中,作者和新聞單位雙方的行為都是獨立的,一般來講沒有共同的意識聯絡。而且雙方行為的心理狀態也不同,因此不宜判定連帶責任,可以按照各方在侵權行為中所體現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狀況,確定其所應承擔的責任。但是,如果作者和新聞單位雙方串通,則可以判決他們負連帶責任。
財產責任的數額要適度我國關於精神損害賠償至今還沒有確定的數額。人民法院應當根據過錯程度、侵權行為的客觀表現、後果等因素綜合考慮。數額太低起不到賠償損失應有的作用,數額太高不符合我國國情。但是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賠償數額過低,起不到制裁侵權人的作用。
注意適當適用非財產責任形式侵害人格權最主要的責任形式是非財產責任形式,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非財產責任可以用口頭形式,也可以用書面形式,書面材料的內容應當經人民法院審核同意。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的范圍與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應相一致。停止侵害的責任形式,在新聞侵權中一般是禁止刊有侵權新聞的報紙、雜志繼續發行。但對此措施的採取要慎重。
現在的新聞侵權中還存在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非財產責任方式的適用不能達到預期效果,這往往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有些情況下新聞侵權無法採取恢復名譽這種責任形式。尤其是在侵害他人隱私權的場合。法律規定的恢復名譽的方式往
往成為隱私權傳播的渠道,對當事人更為不利;②賠禮道歉往往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有許多侵權人敷衍幾句了事,法官也沒有辦法;③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最棘手的問題,就是侵權人不賠禮道歉怎麼辦。在民事訴訟法中規定有拒不執行判決裁定時所適用的強制措施,當採取罰金等強制措施後侵權人仍不賠禮道歉,法律就沒有辦法了。賠禮道歉又不能別人代替。解決這個問題的最好辦法是規定懲罰性賠償金,當侵權人拒不履行賠禮道歉的民事責任時,用科以懲罰性賠償金的方法,將會收到一定的效果。
『貳』 侵犯著作權要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民事責任:1、停止侵害;2、消除影響;3、賠禮道歉;4、賠償損失等。(發起方專式:被侵屬權方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責任:1、責令停止侵權;2、沒收沒法所得;3、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4、罰款;5、情節嚴重的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發起方式:發現違法線索後進入行政程序)刑事責任:根據我國《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營利為目的,有下列侵犯著作權情形之一,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的;(2)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3)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4)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叄』 一般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是什麼
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十種。
一、停止侵害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所有正在進行中的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侵犯財產權和侵犯人身權都應當承擔此種責任。
二、排除妨礙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妨礙他人行使權利的場合,不必要求權利人的權利有實際的損害。
三、消除危險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雖然尚未造成他人的財產、人身的實際損害,但是有造成損害的急迫的危險,則權利人可以要求造成危險的人採取措施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當一方當事人佔有他人的財產,但沒有合法權利作為依據時,應當將對方的財產返還。此種責任方式的一個前提是,原物尚存在。如果原物已經滅失,則責任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損失等責任。
五、恢復原狀
這種民事責任適用於財產遭到他人的損壞,但是尚有恢復原來狀況的可能的情況。比如,非法佔用他人有使用權的土地,並堆積雜物,則不僅應當返還土地,還應當清除雜物,恢復侵權行為發生之前的土地原狀。又比如損壞他人的電視機,如果損壞不嚴重,則承擔的責任是修理電視機,使之恢復原來的功能。
一般來說,造成他人財產損失,如果能夠恢復原狀,應當盡量恢復原狀。只有難以恢復原狀的,才承擔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六、修理、重作、更換
這是適用於某些種類的合同的責任方式。如果一方根據合同交付的標的物不符合合同的約定,則對方當事人有權要求修理或者更換不符合合同要求的標的物,在定作合同中,還可以要求定作人依合同的約定重新製作。
七、賠償損失
這是適用范圍最廣的一種責任方式。在我國法律上的賠償損失專指以金錢的方式賠償對方的損失。侵犯財產權和侵犯人身權都可能發生這種責任。在侵犯名譽權等幾種人身權造成精神損害的情況下,還要承擔以金錢的方式賠償精神損害的責任。
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除了法律有特別規定外,應當賠償受害人的全部損失。損失除了包括財產的直接損失外,還包括間接損失,或者說可得利益的損失。賠償可得利益損失(間接損失)應當符合嚴格的條件。這種利益,應當是在違法行為發生時已經具有現實的取得條件,如果沒有違法行為的干擾一般就可以取得。間接損失一般有三種情況:(1)利潤損失。從事合法經營的各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在其現有的經營條件下,通常可以取得的利潤,如果因為他人的違法行為而沒有能夠取得,可以作為間接損失。但如果受害人從事的是非法的經營,則其如果未受他人侵犯在通常情況下可能取得的非法利潤,不能作為間接損失而要求賠償。(2)勞動收入。如果受害人正在或者將要從事的工作本可以給自己帶來一定的收入,而因為他人的違法行為而未能取得,可以作為間接損失要求賠償。(3)物的孳息。物的孳息有天然孳息和法定孳息,如果孳息的取得有現實的可能性,可以作為間接損失要求賠償。比如一頭已經懷孕的母牛被他人傷害致死,則計算損失賠償時應將即將出生的小牛的價值考慮在內。非法使用他人的金錢,應當賠償相當於銀行利息的損失。非法佔用他人房屋,應當賠償相當於房屋出租的租金的間接損失。
八、支付違約金
這是在一個有效的合同中,雙方約定了違約金,或者法律直接規定了違反此種合同應當支付違約金,則一方違約的情況下,應當向對方支付約定或者法定的違約金。
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這種責任形式,適用於《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這幾種人身權受到侵犯的情況,因為這幾種侵權通常會給受害人的名譽造成損害,或造成其他不良影響。
十、賠禮道歉
這種責任形式也是適用於《民法通則》第120條規定的幾種人身權受侵害的情況。
『肆』 商標侵權應該承擔哪些民事責任
現實困惑
紅河卷煙廠於2004年4月起訴昆明市宜良金象洗滌用品有限公司侵犯了他們的商標權。「紅河」商標於1989年11月申請注冊生效至今,自1994年起,「紅河」牌卷煙連續被國家煙草專賣局評為全國名優卷煙。紅河牌卷煙在全國卷煙品牌中的銷量1998年升為第四位。在最近四年中上繳國稅約90億元。2000年至2003年廣告總投入5. 6億元。1999年至2002年在全國各地投入打假經費4238萬元。昆明市宜良金象洗滌用品有限公司在其生產的洗衣粉外包裝顯著位置,套用紅河卷煙廠注冊商標的特定書寫體作為其產品的主要標識,其行為已構成侵權。那麼金象洗滌用品有限公司應該承擔哪些民事責任?律師點評
民事責任是指民事主體違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法定義務而應承擔的法律後果,其最大的特點是補償性,目的是使受害人受到侵害的合法權益能夠得到恢復或補償。所以金象公司首先應該負有賠償責任。民事責任主要分為違反合同的民事責任和侵權的民事責任兩種類型。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民事責任屬於民事侵權責任。侵權責任是指民事主體因實施侵權行為而應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根據《商標法》第六十條、《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結合保護商標專用權的特點,商標侵權行為的民事責任具體承擔方式為: (1)停止侵害。停止侵害,是指停止商標侵權行為,如停止生產或銷售侵權產品的行為;停止繼續製造或銷售他人注冊商標標識;停止在同一種或類似的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以及停止繼續為侵權行為提供各種便利條件等。(2)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當商標權人因侵權行為在商譽上受到損害時,有權要求侵權人在造成影響的范圍內以口頭、書面或登報等方式說明事實真相、挽回消極影響。通常情況下,消除影響往往與賠禮道歉同時使用,公開賠禮道歉的內容在受損害的范圍內傳播即起到了消除影響的作用。(3)賠償損失。賠償損失,是指侵權人應當對其商標侵權行為造成商標權人的實際財產損失負有支付金錢以彌補損失的責任。賠償額的計算以侵權人在侵權期間因侵權所獲得的利潤,或者受害人因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為依據。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三十四條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修理、重作、更換;(七)賠償損失;(八)支付違約金;(九)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十)賠禮道歉。
以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適用上述規定外,還可以予以訓誡、責令具結悔過、收繳進行非法活動的財物和非法所得,並可以依照法律規定處以罰款、拘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
第六十條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必須秉公執法,廉潔自律,忠於職守,文明服務。
商標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及從事商標注冊、管理和復審工作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不得從事商標代理業務和商品生產經營活動。
第六十三條申請商標注冊和辦理其他商標事宜的,應當繳納費用,具體收費標准另定。
特別提醒
商標侵權和其他民事侵權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相同,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伍』 專利侵權的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形式主要有()
專利侵權的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形式主要有(停止侵害、賠償損失、專消除影響)。
根屬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採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陸』 的,侵權人應承擔什麼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對侵權人承擔侵權(民事)責任的方式有明確的規定。同時法律規定,專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屬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
『柒』 商標侵權應承擔怎樣的民事責任
商標侵權應承擔怎樣的民事責任?
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版知是侵權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根據《商標法》第59條的規定,商標侵權行為中,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的;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構成侵犯商標權犯罪的。
『捌』 侵權民事責任的含義是什麼
我國《民法通則》第106條規定:「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應承擔民事責任。」「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沒有過錯的,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上述法律條款,是對民事主體(公民、法人)不履行債務或者實施其他民事違法行為將必然引起法律後果所作的一種明確界定。由此可見,民事責任就是民事主體違反合同或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由此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人身,依法所要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從這里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責任其實就是一種後果,一種因行為所造成的後果。民事責任與民事義務有著密切的聯系,民事義務是民事責任的前提,無義務就無責任,民事責任是不履行此種義務的法律後果,民事責任的承擔體現了對不履行民事義務的譴責。而侵權的民事責任就是民事責任中的一種,侵權的民事責任是指行為人侵害國家和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的財產或人身權利而應當承擔的民事法律後果。責任是行為之後的後果,所以在這里我們就有必要對侵權行為做個說明,所謂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的行為侵犯了法律直接規定和保護的公民、法人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因而是一種違法行為。
侵權責任保護的是物權和人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