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給企業工會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勞資糾紛報告如何寫
勞資糾紛也稱為勞動爭議,是指勞動者(員工)與投資者(用人版單位)之間由於種權種利益沖突而發生的糾紛。僱工與僱主因工資,工時,勞動條件,解僱等原因所產生的糾紛。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是工人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矛盾的產物,嚴重時往往以罷工形式出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私營企業中也有勞資糾紛,中國共產黨與人民政府根據「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方針予以解決。現階段,外資企業、私人企業中存在的勞資糾紛,納入勞動爭議的處理程序予以解決。
由於我鎮 非公有制企業「多、小、散、雜」的特點,一些中小企業、特別是家庭作坊式企業,管理水平參差不齊, 用工制度不規范,侵害職工合法權益的現象時有發生,引發的勞資糾紛仍不容忽視。
2. 如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1000字論文
勞動關系是現代社會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勞動關系和諧是保證企業實現長遠發展以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保證之一。後金融危機時期經濟形勢復雜多變,社會關注力度逐步加大,擴大就業穩定就業的壓力仍較大,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成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過程中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
和諧社會不是沒有矛盾,勞動關系雙方各自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發展,關鍵是利益雙方通過一定的機制,進行利益協調,在某個階段實現勞動關系與利益關系的和諧。在後金融危機時期,立足於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新要求,要進一步優化公共服務,圍繞發展和諧勞動關系的目標,以改善勞動關系、提高職工工資、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為重點,在提高勞動報酬比重和根治欠薪問題上取得新成效,在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取得新突破,在深化和諧勞動關系創建、促進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上取得新進展。
1、進一步加大法律法規宣傳力度。積極穩妥推進《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的貫徹實施,把加強指導服務與依法規范企業用工結合起來。進一步規范大中型企業的勞務派遣用工行為;擴大勞動合同制度覆蓋范圍,特別是要在小餐飲、小商店、建築企業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對農民工集中的中小企業通過推行簡易勞動合同文本等方式,提高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引導和督促自由職業者、隱性就業人員、個體工商戶及其僱工加入社會保障;指導符合條件的企業實行特殊工時制度,靈活調整工作時間,滿足企業生產需要,保障職工休息休假權利。
2、大力推進協商機制建設。以推進三方聯席會議制度為抓手,努力促進勞資雙方通過協商解決爭議。一是著力提升工資集體協商的實效性。將工資增長、工資支付、勞動定額、福利待遇等作為協商的重點內容,通過協商預防和解決爭議。在推動單個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同時,積極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資集體協商。二是建立健全企業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體系。在企業中建立健全工會、職代會制度,充分發揮其監督職能,健全勞動者表達意見的渠道,增強勞動者與企業的溝通協商能力,落實勞動者民主管理權利。三是進一步發揮各級社團組織協調勞動關系的能力。努力發揮工商聯、台辦、行業協會、商會等社團組織在協調勞動關系方面的作用,指導協調企業建立合理規范的管理結構,形成多方參與、齊抓共管的社會氛圍。
3、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充分提高主動監察意識,確保勞動糾紛處於可控狀態。一是做好勞動糾紛預控工作。對區域內企業勞動關系苗子性、隱患性、傾向性問題,建立月報、旬報制度,在一些重要時期建立每日零報告制度,對一些可能引發矛盾的突出問題建立快報制度。對上報的情況並結合投訴、舉報情況進行研究,分析突出矛盾與趨勢性情況,形成分析材料與對策措施,在此基礎上明確工作重點及形成工作預案。二是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力度。結合不同企業在勞動用工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有針對性開展日常監督檢查;結合各個時期的勞動關系的特點,重點開展以工資支付、社會保險等內容的專項檢查活動。三是妥善處理突發性群體性勞動糾紛。按照「第一時間掌握信息,第一時間制定方案,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的要求,做到及時介入、有效疏導、快速處置。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用足、用好欠薪保障金等政策,及時、有效處理好群體性勞動糾紛。
4、妥善處理勞動人事爭議。進一步發揮大調解格局工作效能,形成合力共同化解勞動糾紛。一是提高勞動仲裁調解率,快速、及時、方便化解勞資矛盾;二是完善多層次、多渠道的調解網路;三是發揮各級職能部門作用,共同促進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5、進一步優化政府服務。通過加快完善工業區規劃和功能布局,加大工業園區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大工業區周邊環境綜合治理力度,進一步優化企業和諧發展環境。加快實現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改善務工人員服務,創新社會管理模式,有效保障務工人員生活、居住、就醫、子女就讀等權益。
6、建設高素質職工隊伍。在後危機時期,要將維護外來農民工基本權益作為工作重點。鼓勵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持「以人為本、永續發展」理念,注重職工全面發展,實現職工和企業共同發展。同時,引導職工樹立遠大理想和信念,全面提高職工綜合素質和技術技能,增強融入城市、適應社會能力,增強抗壓耐挫心理素質,建設高素質職工隊伍。同時,要健全企業黨群組織,進一步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職工歸宿感和認同感。
3. 論工會組織在解決我國勞資糾紛中的作用
工會組織在解決我國勞資糾紛中的作用:
一、有效調處勞動爭議,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胡錦濤同志就扎實做好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工作提出四點要求:一是注重從源頭上減少矛盾;二是注重維護群眾權益;三是注重做好群眾工作;四是注重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因此,正確、有效化解處於各自社會矛盾前鋒的勞動爭議問題,對於社會的和諧與穩定是至關重要。眾多的基層工會組織與廣大勞動群眾緊密聯系,能隨時發現矛盾,解決矛盾。勞動爭議來自於基層,解決於基層,必將對社會的穩定起到積極作用。2011年1月1日,生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調解法》成為基層工會組織為廣大勞動者處理勞動爭議的有力武器。
二、解決勞動爭議,應著眼於勞動關系建立的全過程
化解矛盾,應將主要力量集中於「過程」之中。勞動關系始於勞動合同的建立,終於勞動合同的終止和解除。而這一系列的過程,均應體現在用人單位的用工制度之中,那麼化解勞動爭議就應關注這些制度的建立與執行。
三、工會協助、監督用人單位制定、執行用工制度
勞動法的普法對象應以用人單位為主。在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居於主導和優勢地位,也就是為什麼各國勞動法都是以保護勞動者為主的傾斜性立法。我國《工會法》,《勞動合同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規都對工會參與用人單位相關制度的制定與監督,從不同角度進行了規定。只有用人單位成為守法的主體,勞動者的權利才能真正得到有效保障。
4. 工會如何參與勞動糾紛處置
企業工會委員會參加企業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包括有人員參加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依法調解本企業勞動爭議,在分清是非和民主協商的基礎上,達成協議,解決勞動糾紛。工會參加企業的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有利於化解矛盾,增強團結,促進生產,穩定大局。
根據勞動法的規定,企業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由職工代表。企業代表和企業工會代表三方組成,負責調解本企業發生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任由企業工會代表擔任,調解委員會的辦事機構設在企業工會委員會。這就決定了企業工會在勞動爭議調解程序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設在企業工會的辦事機構,主要負責組織召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會議,受理勞動爭議,支持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對廣大職工和企業行政宣傳勞動爭議調解的作用和意義,促進調解工作的順利進行。
企業工會在勞動爭議調解過程中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其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中的代表進行的,既要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又要依法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在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的原則下進行調解工作。企業工會雖然以其在勞動爭議調解過程中的特殊地位組織、參加調解,但要注意不能替代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工作,對勞動爭議事項的具體調解工作應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進行。
5. 勞動者合法權益論文
論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 內容摘要:由於制度上的缺失及勞動執法監察力度的有待加強,加上人們法制觀念認識上的錯誤和由於利益關系的驅動所致,現實中存在許多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不合法、不合理現象,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始終沒有得到很好的貫徹落實,如何依法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是值得思考並研究的問題,本文從對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概述入手,分別闡述了勞動者就業選擇權、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安全衛生權、技能培訓權、社保福利權、民主管理權及爭議救濟權,在分析我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基本現狀的基礎上,指出現階段我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不足之處,探討並提出了解決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問題的幾點建議。關鍵詞:勞動者權益 勞動權保護 救濟機制 前 言 當前,勞動關系已成為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社會經濟關系,勞動關系的和諧發展已成為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和保證,但破壞勞動關系發展、影響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的因素一直存在,作為勞動關系一方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屢遭侵犯,由於天生弱勢群體的地位,使勞動者在面臨自身合法權益每每受到侵犯時往往無能為力、或為了保住工作而不得不忍氣吞聲,讓我們憂慮的不只是勞動者自身維權條件的不足,還有相關機構職能的錯位及救濟保障機制的缺失,筆者試圖通過本文揭示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現狀及不足、探討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途徑和方法,為維護勞動者權益,協調勞動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而努力。一、勞動者合法權益的概述 [1]勞動者是指達到法定年齡,具有勞動能力,以從事某種社會勞動獲得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依據法律或合同的規定,在用人單位的管理下從事勞動並獲取勞動報酬的自然人。對其稱呼有:職工、工人、學徒、幫手、幫工等,但並不是所有自然人都是合法的勞動者,要成為合法的勞動者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並取得勞動權利能力和勞動行為能力。目前,我國《憲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就業促進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工會法》、《職業病防治法》、《安全生產法》、《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工傷保險辦法》等法律、法規對勞動者的平等和選擇職業權、獲取勞動報酬權、休息休假權、勞動安全衛生權、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權、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權、依法參加工會和民主管理權、提請勞動爭議處理權等相關權利進行了規定,為保護勞動者的權益提供了法制保障。(一)勞動者平等和選擇職業的權利 勞動者平等和選擇職業權利即勞動者就業權,勞動者就業權是我國憲法賦予勞動者享有的一項基本的權利;是法律賦予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職業並通過勞動取得勞動報酬的一項資格能力。包括勞動者平等就業權、選擇職業的權利、非法定情由不失去勞動機會的權利。
1、勞動者平等就業的權利。[2]勞動權,也稱勞動就業權,是指具有勞動能力的公民有獲得職業的權利。勞動是人們生活的第一基本條件,是一切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源泉,它是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獲得參加社會勞動和切實保證按勞動取酬的權利。公民的勞動就業權是公民享有的各項權利的基礎,如果公民的勞動不能實現,其他一切權利也就失去了基礎和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業促進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依法享有平等就業和自主擇業的權利。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視,《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十二條規定勞動者就業,不因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視。2、勞動者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者選擇職業的權利,是指勞動者根據自己意願選擇適合自己才能、愛好的職業,勞動者擁有自由選擇職業的權利,有利於勞動者充分發揮個人的特長,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勞動者享有自主擇業權是勞動者人格獨立和意志自由的法律體現,勞動者自主擇業有利於充分發揮勞動者的聰明才智和勞動熱情,有利於提高勞動效率,有利於建立新型、穩定、和諧的勞動關系。《勞動法》第三條明確規定了勞動者享有選擇職業的權利。《勞動法》第三十一條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規定了勞動者的辭職權。勞動者選擇職業的權利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勞動者在就業時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興趣選擇用人單位,不受外力的強迫;另一方面是勞動者在就業後所享有的辭職權,當然這里並不排除勞動者如違反勞動合同約定依法承擔的法律責任。(二)勞動者獲取勞動報酬的權利 勞動報酬權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的基本權利,是法律賦予勞動者的重要勞動權利之一,這一權利的實現關繫到勞動者的生存和發展。勞動者實現勞動報酬權的重要形式是工資勞動報酬權是勞動者按自己提供勞動的數量和質量取得應得工資收入的權利。勞動者的勞動報酬權有切實的內容,作為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按勞動法規、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規定以貨幣形式支付各種工資收入(在我國,工資形式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的保障工資等),有權獲得最低工資保障,女職工有權要求實行男女同工同酬;作為用人單位和國家有義務保障勞動者勞動報酬權的實現。 (三)勞動者休息休假的權利 我國憲法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國家發展勞動者休息和休養的設施,規定職工的工作時間和休假制度,我國勞動法規定的休息時間包括工作間歇、兩個工作日之間的休息時間、公休日、法定節假日以及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事假、生育假、病假等。縮短工時是提高勞動生率的一種手段,也適應了勞動者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休息休假的法律規定既是實現勞動者休息權的重要保障,又是對勞動者進行勞動保護的一個方面。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任意延長勞動時間。(四)勞動者勞動安全衛生的權利 [3]勞動安全衛生保護,是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對享受勞動權利的主體切身利益最直接的保護,由於勞動總是在各種不同環境、條件下進行的,在生產中存在著各種不安全、不衛生的因素,如不採取防護措施,就會造成工傷事故和引起職業病,危害勞動者的安全和健康。目前我國已制定了大量的關於勞動安全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形成了安全技術法律制度,職業安全衛生行政管理制度,及勞動保護監督制度,《勞動法》第六章規定了勞動安全衛生制度,規定了勞動者有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其中第54條規定:「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在第56條中還規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管理人員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有權拒絕執行;對危害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行為,有權提出批評、檢舉和控告。」第7章還規定了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護。為了切實加強勞動保護工作,國家還通過《礦山安全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等勞動立法的規定,要求用人單位建立起各項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使用人單位把勞動保護的行政管理工作與安全衛生的技術管理工作密切結合起來,形成一整套制度貫穿到日常工作之中,是勞動者的安全衛生權利得到有效保證。(五)勞動者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 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職業技能培訓是指對准備就業的人員和已經就業的職工,以培養其基本的職業技能或提高其職業技能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教育和訓練。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受教育既包括受普通教育,也包括受職業教育。公民有勞動的權利,要實現勞動權是離不開勞動者自身擁有職業技能的,在職業技能的獲得越來越多地依賴職業培訓的今天,公民沒有職業培訓權利,勞動就業權利就無法充分實現。(六)勞動者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 [4]社會保險是國家和用人單位依照法律規定或合同的約定,對具有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在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暫時失業時,為保證其基本生活需要,給予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疾病、年老等是每一個勞動者都不可避免的,社會保險是勞動力再生產的一種客觀需要。我國的社會保險制度自建立以來,隨著生產建設的發展,不斷地得到補充和完善,對保護職工身體健康,解除職工的後顧之優,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七)勞動者依法參加工會和職工民主管理的權利 我國《工會法》第三條規定: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因此,只要是勞動者,即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都有依法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阻擾和限制;根據《勞動法》第八條規定:勞動者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大會、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參與民主管理或者就保護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八)勞動者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 [5]勞動爭議指勞動關系當事人因執行勞動法或履行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規定引起的爭議,勞動關系當事人作為勞動關系的主體,各自存在著不同的利益,雙方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分歧,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依法申請調解、也可以向勞動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還可以提起訴訟,解決勞動爭議應貫徹合法、公正及時處理的原則,在發生爭議時有提請爭議處理的權利,也是勞動者其他合法權利的保證。二、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現狀及不足 當前,我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現狀令人堪憂,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力度還嚴重不足,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面臨很大的挑戰。(一)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現狀 當前,我國勞動者合法權益的保護的現狀還很不理想,首先表現在對勞動者平等和選擇職業權利方面,在新形勢下在性別、年齡、戶口所在地三個方面的招聘廣告歧視較為突出。如一則我們極為常見的招聘廣告「我公司因生產經營的需要,欲招聘3名管理人員。應聘者必須滿足以下條件:1、男性;2、大學本科以上學歷;3、本地戶口;4、具有兩年以上管理經驗;5、年齡30歲以下等。」單從字面上看就明顯違反了勞動法中的「不得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婦女」的規定;當前在反就業歧視方面缺少明確具體的法律制裁措施,加上人們的認識觀念不強,一些廣告製作的部門、發布部門及廣告的審核部門沒有認真地履行審查的職責,才讓這種有違反勞動法的招聘廣告看上去有些「合法」了,目前這種違法招聘廣告有繼續發展的趨勢。當前對勞動者選擇職業權利的侵害,主要表現在對勞動者辭職權的侵害,首先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附加不合理的條件,如過高的違約金,讓勞動者辭工後付出較大的經濟代價;另一方面是在勞動者依法辭工後扣壓檔案、證件,向勞動者索要「保管費」,特別是畢業不久的勞動者面對這種情況比較多;其次在針對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權、勞動者休息休假權利等方面,主要表現在用人單位拖欠勞動者工資、嚴重超時加班、不依勞動法規定支付加班加點的工資、工資低於法律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但目前一些用人單位用「計件制」計算工資來規避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很常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些工廠實行計件制,讓勞動者多勞多得,工資上不封頂,下不保底,且用人單位制定的工作標准過高,一般正常的勞動者出滿勤,工資都在最低工資標准之下,迫使勞動者加班加點,加上加班費才超過了最低工資標准,這已侵害了勞動者的最低工資保障的權利。據有關媒體報道,廣州番禺市橋東環路上一家工廠近千名員工因不滿意「一天要工作近12個小時,幾乎天天工作,天天加班。可每個月的工資只有400元底薪,加班費每小時2元,每個月拿到手的只有600多元,就這樣工廠還拖欠一個月的工資。」而聚集在工廠門口,要求廠方提高基本工資,保證員工每周能休息一天,並按時發放工資。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三十六條明確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第三十八條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顯然這家工廠的做法已經嚴重違反了《勞動法》中的相關規定。法律規定的合法權益,竟然還要通過罷工斗爭來討要,這一尷尬局面的出現,折射出了部分工人的權益困局。 如此之多的工人,為何沒有人拿起法律武器來維權呢?筆者認為,想必每個人心裡都清楚,不管是誰,只要拿起《勞動法》和其所在工廠對簿「公堂」,或者通過合法的渠道去「調解」,那麼結果就可能會是「死路」一條:討回應得工資後被工廠辭退。也許這正是一些人寧願離開工廠,而另一些人寧願罷工也不願選擇法律途徑來解決問題的根本原因。 由此就折射出部分工人權益的「雙重困局」:工人不得不在生存與權益之間做出惟一選擇,要麼工人索要合法權益而被工廠開除;要麼為保住工作而被剝奪某些合法權益。顯然,在同樣作為生存必須的二者之間做出惟一選擇是讓人痛心的,這一局面的出現也正是法律的現實尷尬:一邊是強勢者明目張膽的違法行為,一邊是弱勢者合法權益的被侵害,卻又無力拿起法律來對抗,在個體權益受到侵害而又不能通過合法途徑解決時,群體式的維權必然被當成最優選擇,[6]又如在勞動者安全衛生權益方面,我國每年像礦難、肺硒病等違反勞動安全衛生管理制度的事件仍時有發生,僅2004年就發生多起嚴重的礦難。據報載,當記者問及礦工井下安全條件這么差,礦難又如此頻繁,為什麼還要下井工作呢?礦工的回答令記者愕然,答曰:「到井下去,每月有壹千多元錢,不下井一家人的生活將難以為繼!」為了生存,礦工們在拿生命作賭注,然而,那些無視礦工生命的私營礦主卻拋開法律、法規的規定,只管自己掙錢,還喪心病狂地說:「中國啥都缺,就是不缺人,你不幹有人干!」這種事情的不時發生,充分反映出目前我國在安全衛生制度的監督方面還缺乏力度,應加大礦山安全衛生的檢查工作,對違反安全和衛生的企業負責人加大處罰力度,堅持遏制住礦難及職業病高發的勢頭,有效地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勞動者的勞動安全衛生權利得到各項制度的保障。(二)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不足 我國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的不足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現行法律法規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夠。 在勞動關系的建立上,對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的處罰只是責令改正,對仍未改正行為沒有進一步的處罰措施。在工資支付方面,對拖欠、剋扣工資等行為,只是設定了50%到一倍的賠償金;對企業主拖欠、剋扣工資等行為沒有強制手段。在勞動保護方面,對恣意延長勞動時間、不依法提供勞動保護措施的行為缺乏強硬的處罰措施,等等。
6. 工會在勞動糾紛解決中起哪些作用
一是代表勞動者依法維權;二是在勞資關系中起到利益平衡與中間作用;三是在勞資糾紛中還充當調解與利益保護作用。
7. 關於工會如何加大維權力度的論文
如何利用工會組織維護農民工權益(1)
內容 摘要:本文 研究 了通過工會組織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必要性、 經濟 社會 效益以及當前工會維權中存在的主要 問題 和應對措施,筆者認為,應該建立相關制度,使工會組織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關鍵詞:農民工 工會 維權
根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最新調查報告,截至2004年全國農民外出流動就業人數1.2億,其中進城務工的農民工約1億,占城鎮就業人員近40%。但由於傳統二元經濟體制的弊病,農民工作為勞動力市場重要參與者的合法權益往往得不到保障,主要表現在:一些行業仍存在比較嚴重的剋扣和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多數農民工經常加班加點工作,其工資卻不能正常足額領取;農民工的勞動環境和工作條件比較惡劣;農民工工資增長緩慢,工資水平普遍偏低。上述這些不僅直接損害了勞動者的生存權益,而且惡化了經濟環境,威脅社會穩定,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極大隱患。
通過工會組織維護農民工權益的必要性
2006年1月12日《 中國 青年報》報道,今年全國將 發展 工會會員1000萬人以上,其中將幫助600萬農民工加入工會組織。這意味著工會組織在進城農民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過程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農民工的合法勞動權益保護問題已經日益引起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關注。勞動保障部門在國務院的統一部署下,按照職責分工,通過建立一系列保障制度並實施相應的維權措施,為解決農民工工資和勞動保護方面的問題發揮了作用。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專門提出要用三年時間基本解決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但由於勞動保障法制不健全、現行 法律 法規對違法行為處罰力度不夠和執法力量不足、執法效果不好等原因,由政府出面替農民工維權,其收效並不理想。由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目前 農民工自發維權的收效也非常有限:
第一,目前勞動力市場總體狀況仍然是供給大於需求的買方市場,這使得農民工在與用人單位的談判中處於弱勢地位;第二,農民工進入城鎮 企業 後的組織程度較低,缺乏集體談判能力,而且農民工也缺乏法律常識和維權意識。
因此,一方面,政府應該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為農民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提供良好的外部制度環境;另一方面,進城農民工自身也應當在現行的法律制度框架內,積極探索新的組織形式,變分散化維權為集體化維權,依靠組織化的力量改善其在勞資關系中的「弱勢」地位。
而工會作為工人自願結合的組織,能夠起到聚合單個、零散的工人,形成組織化的力量,打破強弱懸殊的博弈格局,提升農民工自我維權能力的作用。據介紹,目前全國1.2億農民工中,進入工會的比率僅為13.8%,因此農民工加入工會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通過工會組織維護自身合法權益也將是進城農民工維權的一種重要形式。
通過工會組織維護農民工權益的經濟社會效益
如果工會組織制度設計合理,就能夠成為農民工維權的強有力代表,帶來顯著的經濟社會效益。
工會在提供公共產品時能夠達到規模經濟
把工會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來看,它向其會員提供的各種服務、為會員爭取的各項權益,可以看作是這個組織內部的純公共產品。公共產品消費的非排他性決定了這個組織的成員越多,純公共產品的供給效率就越高, 工會此時也實現了規模經濟效益。工會內部的公共產品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工會組織出面與企業主等其他組織進行談判,從而為工人爭取正當權益,主要包括工資報酬、勞動環境、醫療保障、養老保險以及農民工的國民待遇、子女的受 教育 權、城市居住權等;第二類是工會自身為農民工提供的服務,包括教育培訓、法律援助、信息咨詢以及娛樂設施等。所以, 工會不僅在農民工權益遭受損害時被動地維護權益,而且還可主動地為農民工爭取權益。
工會組織能夠有效分擔維權成本
個體農民工可以把巨大的維權成本轉移到工會組織,而工會組織則把這部分成本平均分攤到工會所有的會員身上,每個人分擔的部分肯定小於個體農民工分別談判應支付的成本。而通過組織維權,更能保證維權的效果。所以,用很小的成本支出獲得巨大受益,對於農民工來說,通過工會組織維權是一個經濟的選擇。
8. 請大家幫忙給寫一篇工會論文吧,一共有13個題目,可以任選,東拼西湊最好,這樣就看不出來是抄的了。
改革開放20年來,寶安經歷了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跨躍、大發展和大變遷。在這個發展和變遷的過程中,中共寶安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貫徹落實黨的「依靠」方針擺在首位,切實加強和改善對工會工作的領導,尊重和支持工會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寶安區總工會始終圍繞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這一共同目標,努力探討、開拓創新,開創了「寶安工會工作模式」,探索了一條適應寶安發展特色的「寶安之路」。
中央領導同志對寶安工會工作作了重要批示,全國總工會領導認為這是一個「帶有方向性、前瞻性的創新和突破,展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對全國蓬勃發展的近3000多萬家鄉鎮企業和新經濟組織地區有較強的典型示範作用」。這不僅是對寶安工會工作作了肯定,也是對中共寶安區委、區政府極大的鼓舞和鞭策。寶安工會就是在這種動力之下,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啟動了「五健全」工程;創建了「寶安三級工會網路體系」;努力實現了「三個最大限度」,從而使「寶安工會工作模式」有了新的突破與發展。這來之不易的成績,標志著寶安工會工作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一、寶安區概況寶安區位於深圳市西北部,毗鄰港澳,連結珠江三角洲,全區面積733平方公里,轄8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128個行政村,總人口308萬人。20多年來,寶安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優惠的政策,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目前全區有各類企業1萬多家,其中外商投資和私營企業6800多家。全區職工人數為996865人,會員人數已達723826人。寶安區已形成了以工業為主導,出口創匯型「三高」農業和規模經營的第三產業共同發展的外向型經濟格局。2002年,全區實現國內生產總值433億元,佔全市的19.3%,居全市各區第3位;工業總產值925.8億元,佔全市的21.9%,居第2位;農業總產值6.74億元,佔全市的51.3%,居全市第1位。寶安已從昔日的邊陲小鎮,發展成為深圳西部重要的工業、農業基地和初步繁榮富裕、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城區。
二、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突出維權職能的發揮
區委、區政府十分重視工會工作,從組織上加強、制度上保證,為轄區內企業職工的生活、權益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新經濟組織企業的異軍突起和迅猛發展,資金技術來源的日漸廣闊,帶來了職工隊伍的迅速壯大,同時也帶來了勞動關系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包括越來越復雜和越來越多的勞資矛盾,如果這些矛盾得不到依法調解而激化,則勞動者合法權益必然遭到損害,投資者的合法利益必然得不到保證,從而會挫傷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冷卻外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最終導致惡化投資與發展環境,滯後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基於以上認識,寶安區委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強了對廣大職工勞務工合法權益的維護力度。
為了貫徹黨的十六大「要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的要求,寶安區委、區政府決定於2002年12月在全區開展「適應高新產業發展,造就百萬技能人才」的活動,以此推動寶安區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全區各職能單位積極響應,積極組織職工廣泛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練兵、拜師學藝等活動,廣泛宣傳以「技術立身,技術報國」、「多一種技能,多一個機會」、「一技在手,笑對明天」等理念,進一步調動全區廣大職工勞務工學習技術的積極性,形成重視技能人才、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通過開展行之有效的職工自學成才、崗位練兵等活動,激發了廣大職工勞務工學習技術、提高技能的積極性和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意識,不斷提高技能水平,從而使「造就百萬技能人才」活動在全區得到了健康成長。
寶安區充分利用培訓中心這一教育陣地,開展行之有效的職業技能培訓工作。通過職業技能的培訓,使廣大職工勞務工能掌握一技之長,使他們在新產品開發、新技術運用以及提質降耗、發明創造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進一步完善職業教育培訓方式,為改善勞?寄芙峁梗岣嘸際豕と頌乇鶚歉嘸寄莧瞬諾謀戎兀】煸諶緯扇瞬瘧渤齙幕疲叢熗肆己玫奶跫?
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一直以來受到寶安區委、區政府的高度重視,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更加突出了維護職能這一工作的重要性。幾年來,寶安區委、區政府積極履行「國家監察、行業管理、群眾監督、企業負責」的安全生產管理體制中的群眾監督檢查職責,認真貫徹執行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三個《條例》,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使數以萬計的外來勞務工在生活、工作和權益方面得到保障,寶安區委、區政府每年進行如下各類檢查,如:工傷事故多發企業調查與檢查,主要對工傷事故多發企業中涉及木器加工、五金、塑膠、電器、紙品、建築等行業的沖、剪、壓等各種機械設備進行全面檢查;非法使用童工專項檢查;職業病防治檢查;勞務用工檢查;拖欠工資檢查等。全區抽調各職能單位人員,組成聯合檢查組,對以上項目進行專項檢查,並根據每次檢查結果進行整改。幾年來,寶安區委、區政府積極從源頭上參與,改善和促進了職工勞動保護工作的發展,在「安全生產月」咨詢和各項安全大檢查、全國《職業病防治》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宣傳等活動中,共發放宣傳資料文件選編達30多萬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加大組建工作力度,形成獨有的工作套路
幾年來,區委區政府一方面協調和處理好黨政及其他組織的關系,為組建工會和開展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一方面加強工會的自身改革和建設,理順工會組織內部關系,密切同職工群眾特別是廣大勞務工的聯系,不斷增強工會組織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抓非公有制企業組建工作,固本強基,凝聚人心1、思路清晰,任務明確。
作為工會組織網路首環,區總工會統領全區工會工作目標,直接領導區屬企事業單位的工會組織,同時指導和協調鎮級工會組建和工會日常工作開展。網路的二環———鎮級總工會一方面要執行區總工會指示和決定,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級地方組織,領導村級工會和鎮屬企事業工會開展工作,同時還要及時向黨政和上級工會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網路的三環———村級工會,是鎮工會的下屬基層組織,也是鎮村基層政權建設的重要組織成分,直接面對眾多的本地職工、外來勞務工和外商投資者,處在工會工作的最前沿,負責指導、協調村辦企業工會的組建和其他工會工作的開展,參與解決村辦企業工會和職工反映的各種問題。網路的第四環是企業工會,是工會網路的終端,是組建工作的落腳點。正是基於對工會三級網路中的各個角色的性質、宗旨、作用認識到位,方能統觀全局,制定出一套建設網路的正確方案,通過區管鎮,鎮管村,村管下屬企業形成了「層層組建有人抓,級級工會有人管」,實現了工會工作組織網路的戰略目標。
在網路建設的思路上,在不同的階段中有不同的著力點,首先是集中優勢兵力,千方百計解決建班子、掛牌子、刻章子、訂制度、搞活動的問題(即「五健全」),緊接著趁熱打鐵,下大力氣發揮網路的整體效應,抓好培訓,提高各級工會幹部素質,在發揮工會作用上下工夫做文章,使工會真正成為黨政滿意、職工歡迎、投資者叫好的有實力、有地位、有威信的群眾組織。
2、突出重點,狠抓新建企業組織建設工作。
為了確保工會組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區總工會做到一靠黨政、二靠隊伍、三靠法制、四靠方法,得到了各級黨政的重視和支持。幾年來區總工會抓住新建企業組建工會這一重點工作,深挖潛、廣開路,努力尋求切入點,廣泛進行了調查摸底、宣傳、發動分類指導等工作,加大組建工作的力度。根據省、市總工會關於工會組織建設要「固本強基」的指示,2003年區工會組織建設提出了「兩手抓」的任務,一手抓「量的發展」,一手抓「質的鞏固」,以抓「質的提高」來帶動「量的增加」,使工會組建工作經常化、正常化,實現「三個最大限度」。由於採取了一級抓一級、一級促一級的方法,發揮了三級工會組織網路的整體作用,因而有效地推動了新經濟組織組建工會工作的發展,到2003年6月底止全區完成私營企業組建工會達1228家,三資企業組建工會達971家。在迅速壯大的私營企業和三資企業數中,可以清醒地看到抓新建企業組織建設工作任重而道遠。
幾年來全區基層工會組織的發展情況如下:1999年有基層工會3318家,2000年有4124家,2001年有4854家,2002年有5844家,2003年6月底止有6022家基層工會。
3、工作制度化,運行法制化。
非公有制企業工會工作尤其應強調依法辦事,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努力提高工會幹部依法辦事的思想、業務素質,加強法制意識,用制度、法律規范工會幹部的思想、行為;同時下大力氣指導幫助員工學法、懂法、守法、用法,使這些企業工會工作形成「依法起步、用法開路、靠法撐腰、循法開拓」的工作特色。
(二)發揮工會組織的紐帶和橋梁作用
工會是為廣大職工群眾排憂解難的組織,要使工會組織與廣大職工的心貼得緊,距離近,就必須為?牆餼鍪導飾侍猓旌檬隆⑹凳攏拍蓯構せ岢晌沉等褐詰吶Υ肭帕海拍芪榷ㄖ骯ざ游椋俳緇峋梅⒄埂?
1、對各級黨政領導主要宣傳「四個需要」:
一是形勢變化的需要。由於新經濟組織的迅速發展,各鎮(街道)、村的經濟結構以傳統農業為主轉變為工商業為主;企業性質以公有制為主變為以外商投資為主;職工隊伍以本地職工為主變為以外來勞務工為主。復雜多元的經濟形式必然產生復雜多元的經濟和社會矛盾,需要工會從中發揮「潤滑劑」、「緩沖器」、「調節器」、「減壓器」的作用,以調節各種矛盾。
二是改善外商投資環境的需要。調查說明,外商在選擇投資建廠環境時,除了寬松有序高效的外商投資政策外,最主要的是安定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和較高素質的人力資源。而組建工會後可以充分發揮其維護、建設、教育、參與四大職能,在提高職工素質,緩解各種矛盾,促進社會政治經濟安定和諧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三是廣大職工的需要。在勞資關系中,廣大職工勞務工屬「人數最多,權力最小」和常處於「弱者」的地位,組建工會後可以就近及時反映他們的呼聲和疾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將矛盾解決在基層,既保護了廣大職工勞務工的勞動積極性,又防止和減少了許多因勞資矛盾而引起的糾紛。
四是政治思想建設的需要。觀瀾鎮黨委書記和鎮長都說,我們從1989年開始抓工會組建工作,到目前為止,全鎮符合組建工會的686家各類企業已有585家建立工會,組建率達85.2%。多年來工會各級組織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調解勞資矛盾、教育培訓、提高素質、協助黨委進行全鎮文明建設中的作用越來越顯著,工會成為在鎮黨委領導下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的得力助手,創建精神文明的得力助手。因此,近幾年來,觀瀾鎮黨政領導對工會工作基本上是有求必應。鎮工會定員2人,實際已有3名工作人員,還配備一台工作專用車。觀瀾鎮多次以鎮黨委名義下發組建工會的文件,鎮黨委委員直接幫助工會抓組建,登門找外商宣傳工會的有關法律、法規政策,使老闆深受感動,很快就建立了工會組織。
2、對外商投資者要針對外商一怕麻煩,二怕工會與投資者對著干,三怕交工會經費,四怕工會活動影響生產秩序的思想顧慮,宣傳組建工會的「三個不一樣」。一是中國工會與外國、台港澳地區工會不一樣。中國工會在外資企業中的工作宗旨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與投資者合作共事,共謀企業發展」,是外商的「幫手」而不是「對手」,是企業發展的「助手」而不是「阻力」。二是角色和角度不一樣。外商企業中投資者參與工會的目的都是為了企業發展,但工會的角色和角度以及工作方法不同,因此,它在企業中能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發生勞資糾紛後,老闆直接出面解決,比較困難。而工會組織是職工自己的組織,他們容易接受工會的調解。三是外商投資企業中建工會和不建工會更是不一樣。龍華鎮厚宏日用製品(深圳)有限公司總經理、台商協會副會長何曉亮先生說,前不久台商協會開會,有位台商說:「來大陸辦廠是為了躲工會的,如果要建立工會就考慮要另找地方了。哪位能介紹一下大陸工會是干什麼的。」區工會主席就毛遂自薦介紹厚宏廠1991年建廠,1993年建立工會,和工會達成了共識和互助情況。第一,利益一致。和職工共同辦廠,共同謀求企業效益和廠興勞資共興的目標。第二,觀念一致。企業發展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資源,老闆與職工人格等值,因此尊重職工人格,愛護職工,共同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第三,方法一致。工會大膽協助廠方完善既科學又有人情味的管理制度,進行安全技術業務培訓,開展勞動競賽,組織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進行文明禮貌宣傳評比,創辦圖書室、廣播室、宣傳隊、廠報等方面搞得有聲有色,為這些遠離家鄉來廠的職工排解想家孤獨的苦惱,以廠為家,積極工作,推動了工廠的快速發展,由五年前建廠時的100人發展到現在的2500人,從職工中培養出180多名中級以上技術骨幹。第二期擴建工程已完工,廠房增大至2萬平方米,生產能力達億元,這裡面工會的功勞是很大的。何曉亮總經理還說:經我這么一宣傳,好幾個台商都打消了顧慮,將他們的工會組織相繼地建立起來了。
(三)抓「作為」,促「地位」
這是組建工會網路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推動組建工作和鞏固組建成果的根本保證。回顧寶安區總工會幾年來的工作實踐,可歸納為以下幾條:
第一、抓班子。首先要選好工會主席。工會主席要有一定文化、業務修養,有為職工群眾說話辦事、任勞任怨的熱情;能為企業出謀劃策參與管理;其次要組成一個有活力的工會委員會班子,組建起一支有幹部骨幹,有活力的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從而增強工會的活力、吸引力和凝聚力。
第二、抓活動。一是開展生產活動,圍繞生產開展勞動競賽,組織職工為企業提合理化建議,參與企業管理等等,這是企業投資者最感興趣的,也是最能顯示工會作用的地方,它體現了工會的建設職能。二是開展教育活動,組織職工學習文化、技術、業務,提高他們的技能,既有利於工作,又能幫助他們掌握多種生?嫻謀玖歟視κ諧【錳跫氯瞬啪赫男枰H強刮奶寤疃鈐疽滌轡幕疃漚庵骯だ胂縊記椎墓露籃塗嗄眨找鼻椴伲涫瞪睿越】滌淇斕男奶愫霉ぷ鰨靡滌嗌睢K氖欽攵災骯さ男枰胱已д呔侔旄髦中捫滄傅賈骯ご硨沒橐觥⒓彝ァ⒂岩輟⑷思使叵怠⒅耙檔賴碌任侍猓晌行捫⒂形幕南執恕?
第三、抓陣地。工會要善於爭取上級工會和企業老闆的支持,並發動職工自己動手辦好活動陣地,創辦起「職工俱樂部」。這樣「工會就有了自己的開展工作的基地」,讓職工有一個較好的業余文化活動環境。另外,在工作活動方案設計和實際操作中,始終突出一個「實」字,一切從實際出發,不搞花架子,不搞強制性,不搞一刀切,使工會系列工作活動切合職工意願、切合實用價值、切合企業實際。
根據新經濟組織企業管理的特點,工會活動必須體現業余自願、靈活多樣、員工喜聞樂見的特點,堅持寓教育於活動,寓提高工會吸引力、凝聚力於各項活動設計之中,達到連心交友、廣泛聯系的效用。通過開展活動,一方面可以與員工達到心相知、意相融、情相連、命相依;另一方面可以加強與業主和管理者的感情聯系,增進了解,融洽感情,創造寬松融洽的合作共事氛圍,為和諧勞動關系不斷奠定感情基礎。
第四、抓生活。要下力氣協助企業辦好食堂,讓大家吃好。要改善職工的宿舍環境,建立管理制度,搞好宿舍清潔衛生和防火防盜等安全工作,這是保護企業人力資源,增強企業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大事,也是關繫到職工切身利益的大事。
第五、抓法制。依法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天職,組織職工學習好《勞動法》、《工會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增強法律意識,做好集體合同和勞動合同的簽訂工作,讓職工知道自己在企業有什麼權利,有什麼義務,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樹立廠興我興思想,共謀企業發展。
通過以上的「五抓五促」,使各級黨政領導和企業投資者、經營者認識到組建工會工作不是可有可無,而是法律有規定,上級有政策,職工有要求,鄰近有榜樣,企業有效益,工會組織不但要建,而且還要建好。四、體察民情,執政為民
寶安區委、區政府把解決職工的疾苦擺在首位,真正實現了「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在「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教育活動中,寶安區委、區政府為職工群眾解決了大量的實際問題,受到了全區廣大職工群眾的擁護和贊揚。
2003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災害———非典型肺炎疫情,在我國廣東、北京等地出現,給我國社會經濟帶來嚴重的損失。疫情發生後,寶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這項工作,在全國總工會發出緊急通知的當天,以最快速度下發了深寶工[2003]11號、13號文,分別轉發了全國總工會辦公廳關於《切實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通知》、《關於堅決制止用人單位非法解除「非典」患病職工或疑似「非典」患病職工勞動關系的緊急通知》,要求全區各級黨組織沉著應對,措施果斷;依靠科學,有效防治;加強合作,完善機制;同時要建立疫情信息日報送制度,如遇有特殊情況則隨時報送。正當全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非典」之時,在寶安區沙井鎮新橋彩威製品廠發生了員工李長玖夫婦因患感冒,被懷疑是「非典」遭廠方辭退之事。寶安區委區政府、區總工會得知此事後,立即向上級報告,同時在第一時間深入到沙井鎮新橋彩威製品廠對事件進行調查了解。經過市、區、鎮總工會和區、鎮勞動部門等多方的共同努力,該勞動爭議未進入仲裁程序,通過調解,使問題得到了妥善解決,廠方和李長玖達成協議並雙方簽字,李長玖夫婦依法獲得經濟補償,其妻子也找到了新的工作。在抗擊「非典」的非常時期,各級工會及時有力地維護了職工的合法權益。全國總工會和省總工會主要領導對深圳工會積極處理好此事件,給予了充分肯定,體現了全總和省總領導對深圳工會工作的高度重視、關心、支持,並寄予厚望。
另外,為了使預防「非典」知識家喻戶曉,寶安區委、區政府和區工會加大了對疫情防治和輿論宣傳等工作力度,將預防「非典」知識手冊和宣傳畫冊近4萬多份下發到各鎮(街道)、村、企業、工廠以及車間,使廣大職工勞務工了解疫情傳播渠道以及預防措施等防治知識,有效地防止了疫情的傳播和蔓延。
非典型肺炎的防治工作,是對領導機關應對突發事件、駕馭復雜局面能力的又一次嚴峻考驗。寶安區委區政府在各個部門的積極配合下,在全區各級黨組織的共同努力下,克服重重困難,戰勝了疫情,取得了全面的勝利。
幾年來區總工會實施送溫暖工程,每逢「元旦」、「春節」、「婦女節」等節日都組織慰問組,深入到全區孤寡老人、特困職工、病殘高齡退休職工家中進行慰問。幾年來,共慰問5709戶/次特困職工家庭,在區委區政府真情的關心和細致的工作下,全區沒有一戶職工因生活困難而過不下去或發生悲劇。為了更好地履行工會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基本職責,寶安區於2003年7月成立了困難職工幫扶指導中心,寶安區委區政府捐贈3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該中心還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以加強對該項工作的組織領導。幫扶指導中心的工作遵循「拾遺補缺、救急濟難」的原則,在信訪接待、政策咨詢、職業培訓、法律援助及生活幫扶方面為特困職工群體尤其是「四難」(就醫難、住房難、子女入學難、打官司難)職工提供及時、方便、快捷的服務,推進送溫暖工程經常化、制度化、社會化。今年9月,寶安區困難職工幫扶指導中心幫助首批8名困難職工家庭的子女解決上學難問題,每人發放助學金2500元,共發放2萬元助學金。其中黃少斌同學考上了華南理工大學,因父親在深圳華僑建築工程公司工作,所在單位屬於間斷性工作行業,工資收入不穩定,每月只能領到幾百元工資,母親長期病休在家,無能力參加社會勞動,每月只領取350元的生活費,母親長年求醫治病,家庭生活極為困難。該中心為上學難的學生解決了入學費用,做到了「進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難,暖萬家心」。
另外,寶安區委區政府關心女職工身體健康,認真抓好「女職工安康保險」的宣傳發動工作,幾年來,共有51956名女職工辦理了「女職工安康保險」;幾年來,為年滿65周歲的男性和年滿60周歲的女性的老年人辦理《敬老優待證》41940張,切實幫助解決了人民群眾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9. 小弟急求一篇 勞動爭議處理中工會作用相關的英文文獻 3000字左右 最好帶翻譯
» 英語<~ 復制
Improve the level of job of basic-level trade union,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basic level Labour union, not only to their own efforts by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need more union leaders to provide timely authority powerful guidance and service. A source is to strengthen participation, and increase the legislation and policy in strength, actively reflect worker masses and grassroots the opinions of the trade union recommendations in the source and the macroscopic maintain good broad work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union and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supervise and promote "labor law", "labor law"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for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work to provide legal and policy guarantee. The second is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instries, different system of ownership of the actual, specific requirements, m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do adjust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no "one size fits all". Three is to summarize strengthen trade union work experience,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 all kinds of advanced type, do well the typical demonstration, encourage and respect the positive study of the basic level Labour union, bold innovation, the enterprise labor union in innovation of hot spot, with the difficult problem, timely provide guidance and help. Four is actively explore the union representatives to lower level trade union, union authorities service of basic-level trade union specific measures, increase participation in labor dispute arbitration, legal aid, the difficulty for a while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to carry on ty rights level, pay attention to play instrial park, the streets, the community or the role of the trade union. Five is to improve the leadership and working method, strengthen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wholeheartedly for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service, took the initiative to help them solve th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overcome JiGuanHua, the administrative tendency, rece unnecessary performance appraisal, conferences and activities, rece the burden of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make the basic-level trade union better able to concentrate on the work.
Practice has proved,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is the party's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work,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central role, fully fulfill their social functions, creative work wide stage, also is the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improve social status, reflect the social value, setting up the social image of the major strategic and historic opportunity. In short, the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to strengthen the party's ruling ability construction, maintain tie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of the height, based on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work creatively in, of broad worker rally more closely around in the party, and to promote socialist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development,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trade union organization in construct the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al relations in the role that cannot be replaced.
10. 有關於要求政府解決勞資糾紛的文章之類的
民工集中地 政府派專員 幫助解決勞資糾紛、就業信息滯後等問題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4日05:21 重慶晚報
本報訊勞資糾紛、就業信息滯後……今後,外出打工的巫山農民再也不用為這些問題發愁了——日前,巫山縣委書記黃明、代縣長石詩龍親自為他們送去了一名勞務代表,專門負責解決此類問題。
據統計,目前在珠海打工的巫山人有9000多人,今年政府又將組織3000人的打工大軍奔赴外地。由於人生地不熟,勞資糾紛、就業信息滯後,是民工們遇到的最常見的問題,有時甚至因得不到恰當的解決而導致情況惡化。
對此,6月13日巫山縣委、縣政府「一把手」親自將該縣就業中心幹部劉斌送到珠海,出任為民工服務的勞務代表。勞務代表同時還負責了解當地的就業需求情況,以便及時輸出本地農民外出務工。據悉,短短十幾天時間,勞務代表就為巫山農民尋覓到1000個務工崗位。
巫山縣為了更好為在全國各地打工農民服務,近期內還將在巫山民工比較集中的城市派駐勞務代表,據介紹,前往深圳的勞務代表即將起程。
(趙 倩)網路編輯:翁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