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國際貿易實務兩起預期違約糾紛案分析
我倒是覺得,抄在簽訂合同之時襲,其中就應該有合同撤銷和解除的規定,外貿合同中如果沒有這種規定,那就太可笑了。因此,此條款才是合同的要件之一。
第一個案例,不管雙方合同中有無撤銷規定,中方都不應不予理睬,外貿業務無大小;而對於香港公司來說,他們的可笑之處就在於,沒有根據合同規定,在中方沒有開立信用證的情況下就發貨,因此不管怎麼說,他們這種想通過造成既定事實來脅迫中國公司的做法都是愚蠢的。中方完全可以以信用證未開為由拒絕接貨,至於涉及其他的經濟損失和賠償,可以提交仲裁。但我認為,如果合同中未明確規定合同撤銷和解除的規定,則中國公司十有八九是要承擔一定責任的。
第二個案例,這個很清晰,巴西公司完全可以以不可抗力為由不履行合同。
從這兩個案例來說,不管中方對錯,對於對方的意見不予理睬都是極端錯誤的,也是很容易陷自己於被動的。外事無大小,做外貿工作一個很小的疏忽就可能導致很棘手的後果,請大家三思啊。
Ⅱ 近幾年發生的國際貿易糾紛的案例以及對我們的啟示
中埃貿易糾紛典型案例
--------------------------------------------------------------------------------
中國國際招標網 發布時間:2009.03.16 來源:駐埃及經商參處子站
近年來,駐埃及使館商務處積極貫徹落實部黨組指示,全力促進中埃經貿關系的發展,促進我對埃出口的增加,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成效。雙邊經貿額連續6年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2008年達到62.4億美元。與此同時,兩國企業交往過程中產生的貿易糾紛數量也有所上升。特別是今年以來,我企業在出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增多,風險加大。現將我處整理的近期典型案例列出,供我有關商務主管部門、商協會和企業參考,請企業對埃出口過程中加強風險意識,確保交易安全,有效保護自身利益。駐埃使館商務處將繼續積極推動我企業對埃出口,並努力協助企業解決遇到的各種貿易糾紛。
案例一:與新客戶的首次交易缺乏足夠的風險意識
2008年底,國內A公司通過網站結識埃及X公司,並約定向該公司出售一批石材,付款方式為見提單附件付貨款的70%,尾款以D/P方式支付。A公司隨後將貨裝船運往埃及亞歷山大港。貨物發出後,X公司以各種理由強調經濟困難,要求減價,並更改付款方式為風險度很高的銀行匯票。X公司的行為導致我出口方進退兩難。如同意對方做法,則一方面利潤大幅縮減甚至無利可圖,並且有可能完全無法收回貨款,如不同意對方做法,由於貨物已在埃港口,則須支付巨額的碼頭及相關費用。
案例二:不能確保收匯安全
2008年初,國內B公司以FOB方式向埃Y公司出售金屬製品。合同約定買方支付25%預付款,餘款於貨物出港前支付。提單正本簽發給買方。2008年2月收到預付款後,B公司即組織貨源運至港口,但經Y公司多次解釋付款困難,並保證盡快付款,B公司在餘款未收到的情況下同意貨物裝船運往埃及。2008年5月,B公司發覺貨物已被Y公司提走,但餘款至今未付,並拒絕與B公司聯系。
案例三:埃及船公司無單放貨
2008年9月,埃Z公司以FOB方式向我國C公司定購一批鋼材,提單正本簽發給賣方。合同約定買方支付30%預付款,餘款見到提單COPY付清。貨到埃及港口後,Z公司以各種理由拖延付款。2009年1月,C公司得知貨已被提走,餘款迄今難以追索。
1.市場經濟以利益為根本,擴展對外貿易有相應的策略。一些專家學者撰文立著,從古典政治學先驅亞當·斯密的絕對利益學說論到大衛·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理論,從維農的產品生命周期理論到赫克歇爾-俄林定理,引經據典的論證西方經濟學中的市場經濟是自由的市場經濟,國際貿易是自由貿易,但美國和歐盟對中國紡織品設限,卻不符合市場經濟和國際貿易理論。一些專家學者開始責問美國和歐盟:「200年前歐洲人就開始向全世界推銷他們的自由貿易政策,今天,當中國工人生產的價廉物美的紡織品運往他們的市場時,為什麼這些自由貿易的鼻祖們搖頭說『NO』呢?」在這里,我們不能忘了一個最本質的問題,市場競爭的本質是資本競爭。國際貿易的實踐和馬克思的理論揭示告訴我們,西方市場經濟理論在本質上是為資本服務的,認「利」不認「理」,市場經濟以利益為根本,自由貿易理論是為資本謀取最大利益服務的,有利可圖就講「自由」,無利可圖就不給你「自由」。這就要求我們在面對美國和歐盟在對外貿易的不合理設限時,既要據理力爭,又要從最壞處考慮,善於在「不自由」、「不合理」的處境中擴展對外貿易,要有相應的策略。
2.在應對中美和中歐紡織品貿易中,各級政府必須負擔起引導、調控、保護和管理市場經濟的重要職責。其實,世界上任何市場經濟都不是完全自由的。完全自由的市場經濟只是西方經濟學的一種假設。我們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要正確學習借鑒西方經濟學理論,不要被其中一些西方發達國家自己都不相信、不去付諸實踐的不科學理論觀點所誤導。我國還是一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發展中大國,生產力水平低、結構性矛盾突出和發展不足是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迫切需要各級政府強化經濟調節職能、市場監管職能、社會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在促進經濟發展方面充分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能該管的也不去管。 3.繼續完善有關立法,推進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為企業應對國內外經濟事務提供有效服務。隨著開放的擴大和加深,企業與國際經濟事務的聯系和來往更加密切,各種法律和社會服務需求也愈來愈多。僅就應對國際貿易糾紛,就不僅僅是要求有法律服務,幫助打官司。實際上需要一系列社會服務,才有條件應對各種名目的貿易糾紛。
4.實現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提升出口商品結構層次,實現結構升級,錯位發展。目前,我國貨物貿易出口的層次比較低,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所佔比重不高。我國出口的55%以上是以加工貿易的方式實現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中85%以上是由外資完成的。服務貿易發展出口嚴重滯後。服務貿易出口占我國貿易總額的10%,明顯低與世界20%左右的平均水平。客觀的市場容量也要求必需轉變轉變增長方式。在實現出口貿易增長方式的轉變的過程當中,我們要掌握和利用比較優勢動態變化的規律,一方面穩定或延續中低端產品或生產環節的比較優勢,保持出口貿易的數量增長;另一方面又要創造和積累中高端產品或生產環節的比較優勢,擴大產品出口,達到改善貿易結構,提高貿易質量的目的。
5.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為突破「非市場經濟地位」創造更多實例。由於中國經濟地位上升,周邊貿易夥伴對中國市場興趣越來越大,只要我們運作得當,通過推進區域一體化逐漸消除不利條款的影響是有很大迴旋餘地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WTO規則是發達國家制定的有利於自己的游戲規則,要善於利用WTO規則為我國經濟發展服務。要善於在國際貿易爭端中最大限度的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
Ⅲ 如何打國際貨物買賣質量糾紛官司
如何打這種涉外官司? 案例1:管轄權異議。浙江金華一廠家出口一批貨物到德國超市,德國超市以產品質量不合格為由拒付貨款。金華廠家遂以承攬合同糾紛為由,在金華中院起訴德國超市。德國超市收到起訴狀副本後,請我們去應訴。我們提了管轄異議,認為買賣合同約定由德國法院管轄,金華法院沒有管轄權。這個合同管轄條款的字體是大寫的,而且做了特別提示,是合法有效條款。金華中院經審查,駁回了對方的起訴。這個案子管轄異議書是一字千金。 案例2:質量糾紛的和解。德國一家采購公司向寧波一廠家購買了一批液晶電視,然後轉賣給德國的一家五星級酒店,後來發現電視屏幕抖動,於是委託我們索賠。我們叫德國客戶委託德國鑒定機關對質量問題做一個鑒定,然後在寧波中院起訴了寧波廠家。經過庭審,寧波廠家同意以一批新的液晶電視去補償質量有爭議的電視,也當做個廣告吧。寧波中院的調解書做的非常漂亮,最後兩頁是彩色的圖片,即新液晶電視的規格,讓人大開眼界。 案例3:質量糾紛的認定。香港一家企業向揚州一體育製品公司,采購一批蹦床。運到荷蘭後,發現都生銹了,於是委託我們索賠。我們在揚州中院起訴,認為這樣銹跡斑斑的產品,毫無疑問是不合格的,要求退貨並賠償損失。但揚州中院某些法官地方保護嚴重,居然認定質量是合格的,讓人大跌眼鏡。我們上訴到江蘇高院,高院也認為中院的判決太出格了,經過調解,揚州公司賠償了部分損失。
Ⅳ 國際貿易中的糾紛
在工廠做外貿,需要工廠各部門的配合,不能推諉,否則會造成很嚴回重的後果,
你所說的這個答案例的主要原因是客戶定購的與市場銷售不符,所以你們擔心客戶會找質量毛病而達到他們的目的,這時候你們一定要冷靜,一定要相互協商,加強溝通,找出一個讓大家都能接受的辦法。
先讓客戶驗貨,你們隨機應變,找出原因,才好處理,詳細情況只有你們當事人才清楚,總之雙方一定要友好協商,精心溝通,二敗俱傷,對大家都不好,在溝通的過程中找出一個切入點,讓雙方都能接受的辦法。祝你好運!
Ⅳ 國際商事合同法案例解析
(1)當事人的營業地處於不同國家,本案屬於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案件,當事人對合同的法律適用未作特別約定,應適用《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的規定。
(2)合同未成立。因為中方已在外商作出有效承諾之前撤銷了其要約。外商來電屬於新要約,中方2650報價,是對於外商要約的回答(回盤),雙方,沒有完成承諾 。
Ⅵ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案例分析
本案中,英商的觀點是成立的,即合同已經按照3770元每噸的報價成立。
合同成版立需要具備要約和承諾權,沒有特殊規定,合同自承諾時起成立並生效。
7月份,我方發出要約,得到英商的回復,因為涉及到合同內容實質性變更,雖然無具體數額,但構成反要約。我方同意變更合同,再次發盤,屬於新要約,且該要約具有期限,屬於不可撤銷要約。英商在規定期限內作出答復,接受該盤,雖然提出附加條件,但對貨物包裝的規定,不屬於合同內容實質性變更,英方的承諾實現,合同已經締結。我方的拒絕成交復電,意味著對合同約定的違反,屬於合同違約。故而應當履行合同,按照後一個要約內容履行合同。
Ⅶ 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案中,如果被告欠原告貨款,原告在什麼情況下有權獲得以貨款計的利息
您好:
支付價款的一方履行期屆滿之日起。
Ⅷ 國際貨物買賣法案例分析(跪求)
1,不應賠償,因為平安險(free from particular average)就是單獨海損不賠,即部分損失不賠只負責賠償全部損失。
2,不賠償。因為在海牙規則的約束下,承運人的責任只有適航和管貨,海牙規則對承運人規定了過失免責和無過失免責兩種免責制度。台風屬於無過錯免責的一種情形。
3,損失由買方A公司承擔。因為FOB貿易術語是船上交貨,即是指賣方在指定的裝運港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舶並越過船舷為止,買方的交貨義務完成。此時也發生了貨物的風險轉移,任何貨物的風險都由買方承擔,因此A承擔。
滿意否?
Ⅸ 國際貨物買賣案例分析:合同的成立
國貿091 092強勢圍觀。
Ⅹ 國際貨物買賣口頭形式合同是否有效的爭議案
有效,但要有其他證明,如雙方談話錄音,往來郵件,電傳,一方已經付款,另一方已經發送部分貨物或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