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獸葯糾紛由哪單位調解

獸葯糾紛由哪單位調解

發布時間:2021-05-17 11:12:22

㈠ 抗黴菌獸葯有哪些如何合理用葯

常用的抗黴菌獸葯有灰黃黴素、制黴菌素、二性黴素B(兩性黴素乙)、克霉唑等。

(1)灰黃黴素:灰黃黴素是由青黴菌培養液中提取的一種耐熱、含氯的抗真菌抗生素。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微苦,不溶於水。主要能抑制各種皮膚癬菌,如毛癬菌、小孢子菌和表皮癬菌等,但對白色念珠菌、放線菌屬及細菌無效,對麴黴菌屬作用很小。本品主要是抑制敏感菌菌絲的生長,但不能殺菌,所以需至少1周以上的治療。臨床上主要用於犢牛毛癬,馬屬動物毛癬和犬的毛癬等。用法用量:內服一日量,每1公斤體重,馬、驢10毫克,犢牛10~20毫克,犬15~40毫克,兔25毫克,銀狐20毫克,一般大動物療程7~14天,小動物療程2~8周。

(2)制黴菌素:制黴菌素是由諾爾斯氏鏈黴菌產生的多烯類抗生素。制黴菌素能抑制多種病原性真菌的生長。對酵母菌、白色念珠菌、球黴菌及囊球菌的生長有抑製作用,對麴黴菌、陰道滴蟲、球蟲亦有一定作用。在體內不易產生耐葯性。毒性很小。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白色念珠菌感染,亦可內服治療胃腸道感染,如犢牛真菌性胃炎、牛真菌性真胃炎等。用法用量為:內服一日量,馬、牛250~500萬單位,豬、羊50~100萬單位,犬10~20萬單位,每日服用3~4次。

(3)二性黴素B(兩性黴素乙):本品是由鏈黴菌培養液中提出的多烯類抗生素。本品可抑制莢膜組織胞漿菌、球孢子菌、白色念珠菌、皮炎芽生菌、黑麴黴菌等引起全身感染的真菌,但對細菌沒有抑製作用。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和馬的局部藻菌感染等。用法用量為:用時以滅菌注射用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成每1毫升含0.1毫克溶液,緩慢靜脈滴注,每日一次。馬開始每1公斤體重用0.38毫克,連用4~10天後,可增加到每1公斤體重1毫克左右再用4~8天。也可用5%葡萄糖注射液10毫升稀釋50毫克本品,局部塗敷或皮下注射。

(4)克霉唑(三苯甲咪唑,抗真菌Ⅰ號):克霉唑為化學合成抗生素,為白色結晶性粉末,弱鹼性,難溶於水。克霉唑為可內服的廣譜抗真菌葯,對多種病原性真菌都有抑製作用。對皮膚真菌的抗菌作用與灰黃黴素相似,對內臟病原性真菌的抗菌作用與兩性黴素相似。該葯毒性小,內服易吸收,但僅為抑菌葯,停葯過早易引起復發。主要用於治療全身性及深部真菌性感染、真菌性敗血症等。也可用於各種淺部真菌感染及外用治療毛癬病。用法用量:內服一日量,駒、犢、豬、羊1.5~3克,分2次服用,馬、牛10~20克,分2次服用。也可用於混飼,每100羽用1克該品飼喂雛雞。

㈡ 產品責任糾紛獸葯鑒定需要提交什麼材料

立案所需的材料
下面是部分案件在法院立案時,立案庭要求提供的材料以及需要辦的一些手續。
一、民事案件:
1.起訴狀(原件一份,幾個被告幾份復印件);
2.原告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3.證據復印件一份(比如借條,比如合同)
4.在立案庭要填寫送達回證,當事人地址確認書;
5.受理案件通知書
二、刑事案件:
(一)、公訴案件:因為是公訴案件,所以在輸入信息時,只要檢察院的起訴書一份就可以了。
(二)、自訴案件:
1、提交起訴狀正本一份,並按被告人數提供相應的副本。
2、證明原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的復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證明復印件。
3、證明被告主體資格的材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的復印件,港澳同胞身份證明復印件。
4、受委託代為起訴的,應提交原告的授權委託書。公民代理的,同時提交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律師代 理的,同時提交律師事務所的公函和律師執業證件的復印件。
5、證明刑事法律關系存在的證據材料,即原告的人身權、財產權受到侵害的相關證據、公安機關的報案 材料或法醫鑒定等。
6、對於公安機關或人民檢察院作出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決定的案件,原告應提交被告侵犯其人身、財產權 利的證明材料及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責任的證明材料。
7、法律規定的其他材料。
三、執行案件:
1.原審法官簽字的判決書或者調解書;
2.送達回證簽字;
3.執行申請書;
4.被執行人財產狀況說明書;
5.執行風險告知書;
6.申請人的身份證復印件一份;
7受理案件通知書
對於公證債權文書的執行,只需把上面「調解書」換成「公證文書」即可。
四、訴前財產保全:
(一)、訴前財產保全申請書和訴前財產保全擔保書各一份。
(二)、證明當事人主體資格的材料。
1、當事人為自然人的,應提交身份證明資料,如身份證或戶口本等的復印件;
2、當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提交主體登記資料,如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或由工商登記機關出具的工商登記資料或社團法人登記證,申請人為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同時還應提交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或主要負責人證明書。
(三)、受委託代為申請的,應提交申請人的授權委託書。
1、公民代理的,同時提交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2、律師代理的,同時提交律師事務所的公函和律師執業證件的復印件(後者有時不要了)。
(四)、證明申請人與被申請人之間存在民事法律關系的材料,如合同書、有關債權債務證明文書、結婚證等的復印件。
(五)、需查封的被申請人的具體財產線索及所有權證明和與申請查封的標的額相當的擔保財產清單及所有權證明。
(六)、法律規定的其他材料。
(七)、送達回證簽字
五、鑒定、拍賣案件:
1、鑒定申請表或者是拍賣的評估報告書;
2、送達回證簽字。
另外,立案人員輸入信息後,列印出來的案件信息流程表、收案單(即承辦法官,如今都是電腦自動分案)、案件信息移送表等,這些是所有的案件都需要有的,並且要在各個庭拿走案件時,在案件移送表上簽字。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自2007年4月1日施行後,小標的案件的訴訟費降低了很多,並且執行案件不需要預交執行費,溫老的這項舉措是在鼓勵百姓打官司,通過訴訟這一正當渠道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很多人就因不要預先交執行費而且訴訟費很低,鐵定打這官司了。呵呵,如果訴訟費高的話,法官也不會那麼忙了。

㈢ 對進口獸葯有哪些行政管理措施

進口獸葯管理辦法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進口獸葯的注冊

第三章進口獸葯的經營、分裝

第四章進口獸葯的驗收

第五章進口獸葯監督

第六章附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對進口獸葯的監督管理,保證進口獸葯的質量和安全有效,根據《獸葯管理條例》的規定,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農業部主管全國的進口獸葯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主管本轄區的進口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第三條進口獸葯必須經口岸獸葯監察所(以下簡稱口岸所)檢驗合格後,方可在國內銷售、分裝和使用。
第四條凡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銷售獸葯的外國企業及境內從事進口獸葯的進口、分裝、經營的企業均必須遵守本辦法的規定。
第二章進口獸葯的注冊
第五條國家對進口獸葯實行注冊管理制度。凡外國企業生產的獸葯首次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銷售的,必須申請注冊,取得《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未經注冊的獸葯,不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分裝、使用和進行商業性宣傳。
第六條《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只對載明的獸葯品種和生產企業有效。
第七條注冊獸葯的申請須由外國企業駐中國辦事機構或其在中國境內的代理商提出。申請時須將有關資料一式三份報農業部。
第八條申請注冊的獸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葯典、獸葯規范和農業部專業標准已收載的;
第二類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葯典、獸葯規范和農業部專業標准未收載,但國外葯典、獸葯典、付葯典或飼料法規已收載的;
第三類國外葯典、獸葯典、付葯典或飼料法規未收載,但生產國(地區)政府獸葯管理機關已批准在本國(地區)生產和銷售的,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獸葯使用規定的。對上述三類以外的獸葯產品不予受理注冊。
第九條注冊獸葯應填寫「進口獸葯申請表」並提交下列資料及物品:
一、生產企業所在國(地區)政府簽發的企業注冊證書和獸葯管理機關批準的生產、銷售證明以及企業符合獸葯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的證明文件。上述證明必須先在企業所在國公證機關辦理公證或由企業所在國外交部(或外交部授權的機構)認證,再經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企業所在國(地區)使館(領事館)確認。
二、獸葯的質量標准及檢驗方法。
三、產品使用說明書。
四、來源和製造方法、穩定性試驗資料。
五、臨床試驗或區域試驗。
六、葯理學和葯代動力學試驗。
七、毒理學和特殊毒性(致癌、致畸、致突變)試驗。
八、飼料葯物添加劑的飼喂試驗和動物繁育試驗。
九、殘留試驗、停葯期、殘留限量標准及殘留監測方法。
十、葯物不良反應情況。
十一、抗葯性情況及抗生素的耐葯菌株試驗。
十二、影響環境的試驗(對植物毒性、魚類毒性、昆蟲毒性及環境污染)。
十三、獸葯樣品(附檢驗報告書)、標准品或化學對照品。供質量復核試驗的樣品必須來自三個不同的批號,每個批號的樣品數量應是檢驗用量的三至五倍;標准品或化學對照品應是檢驗用量的五至十倍。
上述各項資料(除一、十三項外)均需提供中文譯本。
第十條注冊第一類獸葯的,提交一至七項、第十三項資料及物品。
注冊第二類獸葯的,提交一至九項、第十三項資料及物品。
注冊第三類獸葯的,提交一至十三項資料及物品。
第十一條申請注冊獸用生物製品的,除提交一至五項、第十三項資料及物品外,還必須根據製品類別提交以下資料:
(一)製品的原材料(包括菌毒種來源、代次和制備方法)標准。
(二)細胞苗的細胞種來源、代次、傳代方法、鑒定方法和標准。
(三)活疫苗的組份、配方、特異性和穩定性試驗。
(四)定性試驗。
(五)滅活疫苗的滅活劑、佐劑的種類及標准。
(六)診斷液的特異性,敏感性及符合率。
以上資料均需提供中文譯本。
第十二條農業部對申請企業提供的資料進行審查,對符合規定的發給「進口獸葯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
第十三條申請企業接到農業部的「進口獸葯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後,提供獸葯樣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進行質量復核試驗、動物臨床葯效試驗和必要的安全性試驗。
第十四條申請注冊第一類獸葯一般不進行臨床葯效試驗。但產品組方、劑型、給葯途徑、適應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獸葯典、獸葯規范和專業標准不符時,則必須進行臨床葯效試驗。申請注冊第二、三類獸葯,必須在中國境內進行臨床葯效試驗。獸用生物製品根據資料審查情況,由農業部決定是否免做部分臨床葯效試驗。
第十五條申請企業和承擔試驗單位根據農業部有關臨床試驗規定共同擬定試驗方案,並報農業部批准後方可進行試驗。
第十六條臨床葯效試驗的動物不得少於以下數目:

(一)預防、治療葯:
大家畜40頭
中家畜60頭
小家畜或家禽100頭(羽)
水生動物1000尾(只)
蜜蜂10箱
蠶10張
(二)抗寄生蟲葯:
大家畜60頭
中家畜100頭
小家畜或家禽300隻(羽)
水生動物3000尾(只)
蜜蜂20箱
蠶20張
(三)飼料葯物添加劑:
大家畜100頭
中家畜200頭
小家畜或家禽500隻(羽)
水生動物5000尾(只)
蠶40張
(四)生物製品:
大家畜200頭
中家畜400頭
小家畜或家禽600隻(羽)
水生動物600尾(只)

[注]大家畜系指牛、馬、騾、驢、駱駝等;
中家畜系指豬、羊、犬、鹿、麝、貂、狐、獺等;
小家畜或家禽系指兔、貓、雞、鴨、鵝、鴿等。
水生動物系指人工水產養殖的魚、蝦、蟹、甲魚、貝等。
上述動物數目指使用受試葯物的動物數。
第十七條注冊第三類獸葯,根據申請企業提交的資料情況,由農業部確定是否進行葯理、葯代動力學、毒理、特殊毒性和繁育試驗。
屬於第三類獸葯的抗寄生蟲葯、飼料葯物添加劑,農業部根據提交的資料情況,確定是否進行殘留試驗。
第十八條注冊獸用生物製品的,農業部可以根據不同製品的要求確定安全性等試驗項目和內容。
第十九條第十四、十七、十八條所指的試驗均須由農業部指定的單位承擔。
第二十條申請企業持「進口獸葯注冊申請受理通知書」將獸葯樣品、標准品或化學對照品送農業部指定的獸葯監察所進行質量復核試驗。
第二十一條注冊產品在審查期間,農業部應派員到生產企業進行考核,該企業須提供考核所需的條件。未經考核或考核不符合要求的,不批准注冊。
第二十二條農業部根據臨床葯效試驗報告、質量復核試驗報告、獸葯審評委員會的審評意見、生產廠考核報告進行審核,批准注冊的,發給《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不批准注冊的,書面通知申請企業。
第二十三條《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自批准之日起有效期為五年。到期時,注冊獸葯的企業可申請再注冊,但必須在《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失效前六個月持原證向發證機關提出申請,並填寫《進口獸葯再注冊申請表》,提供生產國(地區)最新批准生產和銷售的證明文件、產品說明書和產品質量標准,經審核批准後換證。
第二十四條在《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有效期內,如生產企業對該獸葯在原材料、配方、檢驗方法、產品規格等方面有更改時,必須及時向農業部申報,並附技術資料。如更改產品名稱、變更生產廠名時,需申請換證。[3
第二十五條已取得《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的獸葯向中華人民共和國銷售時,其包裝上應標志《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編號、產品中英文名稱,並附經批準的中文說明書。
第二十六條農業部定期發布《進口獸葯注冊目錄》。
第三章進口獸葯的經營、分裝
第二十七條進口少量用於科學研究而尚未注冊的獸葯,需報農業部批准,核發《進口獸葯許可證》。未經批準的,不得擅自進口。對養殖業生產急需、國內尚不能滿足供應的未注冊獸葯產品,由使用單位按進口獸葯申報程序報農業部審查批准,發給一次性《進口獸葯許可證》,該產品只限自用,不得轉讓、銷售。
第二十八條取得《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的外國企業在中國銷售其產品時必須在中國境內委託合法的獸葯經營企業作為其代理商。其中獸用生物製品只能委託一家總代理商進行銷售。
第二十九條外國企業在辦理注冊過程中必須向農業部提交代理商的有關資料,提交的資料應包括:
1、代理商名稱、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傳真;
2、代理商的《營業執照》和《獸葯經營許可證》復印件;
3、外國企業給代理商的委託書;
4、代理商的概況資料。
第三十條代理商應具備下列條件:
1、國內合法的獸葯經營企業;
2、具有經銷進口獸葯的人員、條件和能力;
3、具有經銷進口獸葯的質量保證條件和倉貯條件。
第三十一條農業部定期公布代理商名單。
第三十二條對多次經銷不合格進口獸葯的代理商,農業部可視情節輕重,給予警告、責成原發證機關吊銷其《獸葯經營許可證》等行政處罰,並會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給予相應的經濟處罰。
第三十三條凡需進口獸葯者,均必須填寫《進口獸葯申請表》,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或農業部。
第三十四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核發已取得《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的化葯、抗生素及飼料葯物添加劑品種的《進口獸葯許可證》。農業部負責核發已取得《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的獸用生物製品和符合第二十七條規定的《進口獸葯許可證》。
第三十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部接到「進口獸葯申請表」後,對進口單位、獸葯品種、進口數量等內容進行審核,批准後發給《進口獸葯許可證》。
《進口獸葯許可證》有效期為一年,逾期未進口的應重新申請。
《進口獸葯許可證》副本應抄送中國獸葯監察所和進口口岸獸葯監察所,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核發的《進口獸葯許可證》副本還應抄送農業部。
第三十六條《進口獸葯許可證》只對該證載明的獸葯名稱、生產廠家、規格、數量、有效期限和進口口岸有效。如有變動,需按原程序重新申請換證。
第三十七條進口獸葯者持《進口獸葯許可證》通過代理商簽訂進口合同。合同必須按照《進口獸葯許可證》載明的獸葯名稱、規格、數量、生產廠家、質量標准簽訂。合同副本(或復印件)需在進貨前7日內報送進口口岸獸葯監察所。
第三十八條凡進口獸葯檢驗需要的特殊試劑、標准品或化學對照品,均應在合同中訂明由賣方提供。
第三十九條進口獸葯在國內進行產品分裝(分裝指采購大包裝進口獸葯直接進行分包裝活動)時,國內分裝企業必須持有《獸葯生產許可證》,並與持有《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的外國獸葯生產企業簽訂合同或協議,同時應被授權使用其商標。合同或協議的內容必須符合我國有關法律和獸葯管理的規定。
第四十條進口獸葯在我國進行分裝並在國內銷售使用的,由進行分裝的獸葯生產企業向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並報送以下有關資料:
1、中外雙方簽定的合同或協議和商標使用授權書(副本);
2、該獸葯的質量標准(原文及中文譯本);
3、該獸葯的使用說明書(原文及中文譯本);
4、包裝、標簽樣稿;
5、三批樣品及檢驗報告單。經檢驗符合要求並經審核同意的核發分裝產品批准文號,分裝產品批准文號有效期為三年。
第四十一條分裝後的獸葯包裝、標簽及說明書必須使用中文,也可同時加註外文,並同時標明國外原生產廠家名稱、進口獸葯登記許可證號及分裝廠家名稱和分裝產品批准文號。其分裝產品執行進口獸葯質量標准,必須經企業質檢部門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廠。
第四十二條凡進口的獸葯在我國經過必要的制劑加工並在國內銷售使用的獸葯產品,按照國內獸葯審批和新獸葯審批的管理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第四章進口獸葯的驗收
第四十三條進口獸葯到達口岸後,由收貨單位在三天內持《進口獸葯許可證》、生產廠檢驗報告和進口貨物報關單到指定的口岸獸葯監察所申請報驗。
第四十四條口岸獸葯監察所對有關證件審核後,在進口貨物報關單上加蓋已接受報驗的印章和本所印章,或出具已接收報驗證明並指定獸葯存放地點,封存待檢。報驗單位持已加蓋印章的報關單或報驗證明到海關辦理驗放手續。
第四十五條口岸獸葯監察所受理報檢後,應立即派員到獸葯存放點進行核對及抽樣,並同時注銷《進口獸葯許可證》正本。口岸獸葯監察所應在受理報驗之日起三十日內出具檢驗報告。未經檢驗及檢驗不合格的進口獸葯不準銷售、作用。獸葯生產、經營企業和獸醫醫療單位采購進口獸葯時應向進口獸葯單位索取口岸獸葯監察所出具的「進口獸葯檢驗報告書」。
第四十六條進口獸用生物製品必須經口岸獸葯監察所加貼專用標志後,方能銷售、使用。其產品抽樣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章進口獸葯監督
第四十七條農業部發布的《進口獸葯質量標准》為進口獸葯質量監督的法定標准。凡不符合該標準的進口獸葯產品均不得在國內銷售和使用。
第四十八條農業部指定的口岸獸葯監察所負責進口獸葯的驗放和檢驗。各級獸葯監察所負責本轄區內的進口獸葯產品的質量監督檢驗。中國獸葯監察所負責對口岸獸葯監察所的技術指導,負責對有爭議的檢驗結果進行技術仲裁。
第四十九條對於檢驗不合格的獸葯,由口岸獸葯監察所會同省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進行封存,監督處理。同時將有關情況匯總,上報農業部。
第五十條各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對已投放市場的進口獸葯,應加強監督管理,對已變質或過期失效的產品,應責令立即停止銷售使用。對在臨床使用中發生毒副反應的,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向農業部報告。
第五十一條進口獸葯單位和使用單位發現進口獸葯有質量問題時,應及時與當地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和進口獸葯總代理商聯系,也可向上一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反映。總代理商對反映的問題應及時解決,並將結果報告當地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部。
第五十二條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按《獸葯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處理。
第五十三條申請企業應按有關規定交納試驗、檢驗和注冊費用。葯效試驗、飼喂試驗、葯理試驗、毒性試驗及殘留試驗等,根據試驗動物、內容和規模確定收費,由承擔試驗單位和申請單位協商確定。
第六章附則
第五十四條本辦法所稱獸葯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畜禽等動物疾病,有目的地調節其生理機能並規定作用用途、用法用量的物質(含飼料葯物添加劑)。包括:
1、血清、菌(疫)苗、診斷液等生物製品;
2、獸用的中葯材、中成葯、化學原料及其制劑;
3、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
第五十五條本辦法由農業部負責解釋。
第五十六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農業部於1988年7月11日發布的《外國企業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獸葯管理辦法》和1989年7月10日發布的《進口獸葯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㈣ 雞蛋發現獸葯超標,由什麼部門來處理如何處理依據是什麼

您好!請問您是怎麼發現的?
如果您是在市場上發現的,一般由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處罰。
如果您是在飼養場沒有流通到市場上,一般應該由農業局管理。
但是,你要拿出具體的證據才會供應商才會有相應的處罰。如,你可以拿出國家認可的相關實驗室出據的檢驗報告等!

㈤ 什麼是獸葯葯劑、制劑和方劑常用獸葯制劑的劑型有哪些

獸葯葯劑是將葯物經過配製、加工處理所得的成品,是制劑和方劑的總稱。

獸葯制劑是根據《中國獸葯典》、《獸葯規范》、《獸葯質量標准》及地方標准或其他法定的處方,將原料和輔料等經過加工製得的獸葯製品,制劑是各種劑型的總稱,它具有一定的含量、規格和包裝。

方劑是根據獸醫所開的處方,將各種獸葯臨時調劑的配製品,它有具體的使用對象、劑量和方法。

劑型是將原料葯和輔料經過加工調制,製成便於使用、保存和運輸的一種形式。獸葯常用的劑型按分散介質的不同,可分為液體、氣體、固體、半固體四大類,每一大類中又包括了許多不同的劑型。

(1)液體劑型:以液體為分散介質。

①注射劑:也稱針劑,是指葯物製成的供注入體內的滅菌水溶液(水針)、混懸液、乳狀液油或無菌粉末(粉針劑)。水針一般可直接供肌肉或靜脈注射用。混懸劑(葯效長)僅供肌肉和局部注射,不能做靜脈注射。一般對熱或水不穩定的葯物常製成粉針劑,臨使用時可加適當的注射用溶媒,稀釋成液體後再用。

②溶液劑:為非揮發性葯物的澄明溶液。其溶媒常為水、醇、油。可內服或外用,如恩諾沙星溶液、氯化膽鹼溶液。

③煎劑及浸劑:為生葯(中草葯)的水浸出制劑。煎劑需加水煎煮,浸劑則加水浸泡。煎浸都有一定的時間規定,所用容器以陶瓷、玻璃為最佳,需臨用前配製。中葯湯劑也屬煎劑。

④酊劑和醑劑:酊劑是指生葯(中草葯)用規定濃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而製成的澄清液體制劑,如橙皮酊、龍膽酊等。也可用流浸膏稀釋製成。通常100毫升相當於生葯10~20克。而揮發性葯物(多半為揮發油)的醇溶液稱醑劑,如樟腦醑。碘酊本應為醑劑,但人們習慣稱為碘酊,也稱碘酒。

⑤流浸膏:將生葯的醇或水浸液用一定的方法濃縮而成。通常每1毫升相當於生葯1克,如甘草流浸膏等。

⑥合劑:將兩種以上可溶性或不溶性的固體葯物,用水溶解或混合後製成的透明液或懸濁液。供內服用。如復方甘草合劑等。

⑦乳劑:是油脂或其他水不溶性物質,加適當乳化劑,與水混合後製成的乳狀懸濁液。通常分為水包油乳劑(多供內服)或油包水乳劑(供外用)。

⑧水劑:是揮發油或其他芳香性物質的飽和或近飽和水溶液。

⑨搽劑:是刺激性葯物的油性或醇性液體劑型,有溶液型、混懸型、乳化型等,如松節油搽劑等。僅供塗搽沒有破傷的皮膚。

⑩潑淋劑和噴滴劑:系殺蟲葯或驅蟲葯的透皮吸收葯液。可沿動物背部澆潑或用專用器械按規定劑量體表噴滴。

(2)氣體劑型:以氣體為分散介質。

現常用氣霧劑。它是將葯物和拋射劑共同裝封於有閥門的耐壓容器中,借拋射劑的壓力將葯物噴出的制劑。供吸入給葯(如氟烷)或皮膚粘膜給葯,也可用於空間消毒。

(3)半固體劑型:

①軟膏劑:指葯物與適宜基質製成具有適當稠度的膏狀外用劑型。其中用乳劑型基質的亦稱乳膏劑。

②糊劑:是一種含較大量粉末成分(超過25%)的軟膏劑。分兩類:一類為油脂性糊劑,多用凡士林等為基質,與大量親水性固體粉末混合製成;另一類為水溶性凝膠糊劑,多以明膠、澱粉等為基質,加一定量固體粉末製成。

③浸膏劑:將生葯浸出液濃縮成半固體或固體狀後,再加入適量固體稀釋劑,使每1克相當於2~5克生葯。凡浸膏外形呈稠膏狀的稱稠浸膏,呈固體狀的稱干浸膏。主要用於調配其他制劑如散劑、片劑等。

(4)固體劑型:以固體為分散介質。

①散劑:將一種或多種葯物粉碎後均勻混合而成的乾燥粉末狀劑型。供內服或外用,如健雞散、平胃散等。

②可溶性粉劑:也稱飲水劑,指將一種或多種可溶性葯物與葡萄糖、蔗糖、乳糖等製成的主要以混飲方式給葯的劑型,如氧氟沙星可溶性粉等。

③預混劑:指一種或幾種葯物與適宜的基質均勻混合製成供添加於飼料用的飼料葯物添加劑。

④片劑:指一種或幾種葯物與適宜的輔料通過制劑技術製成片狀的制劑。主要供內服,如土黴素片、維生素C片等。也可根據要求製成腸溶片、陰道片、植入片等。獸用片劑一般不包糖衣。

⑤丸劑:由葯物與賦形葯混合製成的圓球狀內服劑型。獸用丸劑可製成大丸劑。

⑥膠囊劑:將葯物分劑量填充於空膠囊內製成的內服劑型。可分為硬膠囊和軟膠囊兩種。硬膠囊的空膠囊殼是由明膠為主要材料製成,內裝粉狀或顆粒狀葯物。軟膠囊又稱膠丸,是用明膠、甘油、水等製成可塑性膠皮,在兩片膠皮中間加入油狀或半固體油狀葯物,用制丸機壓製成的。

⑦微囊劑:利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囊材)將固體或液體葯物(囊心物)包裹而成的微型膠囊。一般直徑僅5~400微米,外形多樣。可根據臨床需要將微囊劑製成散劑、膠囊劑、片劑、注射劑及軟膏劑等。

⑧顆粒劑:指葯物與賦形劑混合製成的乾燥小顆粒狀物,如甲磺酸培氟沙星顆粒等。主要用於內服、混飲等。

⑨犬、貓用頸圈:是一種將殺蟲葯與增塑的固體熱塑性樹脂通過一定工藝製成的緩釋制劑。

㈥ 根據《獸葯管理條例》,縣級畜牧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在獸葯管理上有哪些職責

根據《獸葯管理條例》第四十六條:獸醫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時,對有證據證明可能是假、劣獸葯的,應當採取查封、扣押的行政強制措施,並自採取行政強制措施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需要檢驗的,應當自檢驗報告書發出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立案的決定;不符合立案條件的,應當解除行政強制措施;需要暫停生產的,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許可權作出決定;需要暫停經營、使用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按照許可權作出決定。
未經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機關或者其上級機關批准,不得擅自轉移、使用、銷毀、銷售被查封或者扣押的獸葯及有關材料。

㈦ 食品里吃出蟲子怎麼維權啊

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

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維權賠償:

1、撥打12331食品葯品投訴電話進行舉報投訴。

2、根據食品外標簽上標注的生產廠家的聯系方式要求索賠。

3、拿著購物小票到超市要求索賠。

(7)獸葯糾紛由哪單位調解擴展閱讀

第一條為了保證食品安全,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下列活動,應當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產和加工(以下稱食品生產),食品銷售和餐飲服務(以下稱食品經營);

(二)食品添加劑的生產經營;

(三)用於食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洗滌劑、消毒劑和用於食品生產經營的工具、設備(以下稱食品相關產品)的生產經營;

(四)食品生產經營者使用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

(五)食品的貯存和運輸;

(六)對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於農業的初級產品(以下稱食用農產品)的質量安全管理,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的規定。但是,食用農產品的市場銷售、有關質量安全標準的制定、有關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對農業投入品作出規定的,應當遵守本法的規定。

第三條食品安全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式控制制、社會共治,建立科學、嚴格的監督管理制度。

第四條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其生產經營食品的安全負責。

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標准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保證食品安全,誠信自律,對社會和公眾負責,接受社會監督,承擔社會責任。

第五條國務院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其職責由國務院規定。

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對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實施監督管理。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風險評估,會同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和國務院規定的職責,承擔有關食品安全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統一領導、組織、協調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對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監督管理工作機制和信息共享機制。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國務院的規定,確定本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職責。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可以在鄉鎮或者特定區域設立派出機構。

第七條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實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責任制。上級人民政府負責對下一級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進行評議、考核。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對本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的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進行評議、考核。

第八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食品安全工作經費列入本級政府財政預算,加強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能力建設,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溝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職責分工,依法行使職權,承擔責任。

第九條食品行業協會應當加強行業自律,按照章程建立健全行業規范和獎懲機制,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技術等服務,引導和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依法生產經營,推動行業誠信建設,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對違反本法規定,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依法進行社會監督。

第十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食品安全的宣傳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識,鼓勵社會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食品生產經營者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和知識的普及工作,倡導健康的飲食方式,增強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新聞媒體應當開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規以及食品安全標准和知識的公益宣傳,並對食品安全違法行為進行輿論監督。有關食品安全的宣傳報道應當真實、公正。

第十一條國家鼓勵和支持開展與食品安全有關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鼓勵和支持食品生產經營者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採用先進技術和先進管理規范。

國家對農葯的使用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劇毒、高毒、高殘留農葯,推動替代產品的研發和應用,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

第十二條任何組織或者個人有權舉報食品安全違法行為,依法向有關部門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對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十三條對在食品安全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

(一)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

(二)為制定或者修訂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提供科學依據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

(三)為確定監督管理的重點領域、重點品種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

(四)發現新的可能危害食品安全因素的;

(五)需要判斷某一因素是否構成食品安全隱患的;

(六)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認為需要進行風險評估的其他情形。

第十九條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在監督管理工作中發現需要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應當向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建議,並提供風險來源、相關檢驗數據和結論等信息、資料。屬於本法第十八條規定情形的,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進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並向國務院有關部門通報評估結果。

第二十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及時相互通報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監測信息。

國務院衛生行政、農業行政部門應當及時相互通報食品、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等信息。

第二十一條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是制定、修訂食品安全標准和實施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科學依據。

經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得出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不安全結論的,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等部門應當依據各自職責立即向社會公告,告知消費者停止食用或者使用,並採取相應措施,確保該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停止生產經營;需要制定、修訂相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立即制定、修訂。

第二十二條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信息,對食品安全狀況進行綜合分析。對經綜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較高程度安全風險的食品,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提出食品安全風險警示,並向社會公布。

第二十三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及其技術機構,應當按照科學、客觀、及時、公開的原則,組織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檢驗機構、認證機構、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以及新聞媒體等,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信息和食品安全監督管理信息進行交流溝通。

食品安全標准

第二十四條制定食品安全標准,應當以保障公眾身體健康為宗旨,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

第二十五條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執行的標准。除食品安全標准外,不得制定其他食品強制性標准。

第二十六條食品安全標准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生物毒素、重金屬等污染物質以及其他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限量規定;

(二)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

(三)專供嬰幼兒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輔食品的營養成分要求;

(四)對與衛生、營養等食品安全要求有關的標簽、標志、說明書的要求;

(五)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的衛生要求;

(六)與食品安全有關的質量要求;

(七)與食品安全有關的食品檢驗方法與規程;

(八)其他需要制定為食品安全標準的內容。

第二十七條食品安全國家標准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公布,國務院標准化行政部門提供國家標准編號。

食品中農葯殘留、獸葯殘留的限量規定及其檢驗方法與規程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國務院農業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食品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制定。

屠宰畜、禽的檢驗規程由國務院農業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

第二十八條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應當依據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並充分考慮食用農產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參照相關的國際標准和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並將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草案向社會公布,廣泛聽取食品生產經營者、消費者、有關部門等方面的意見。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應當經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組織的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審評委員會由醫學、農業、食品、營養、生物、環境等方面的專家以及國務院有關部門、食品行業協會、消費者協會的代表組成,對食品安全國家標准草案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等進行審查。

第二十九條對地方特色食品,沒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制定並公布食品安全地方標准,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備案。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制定後,該地方標准即行廢止。

第三十條國家鼓勵食品生產企業制定嚴於食品安全國家標准或者地方標準的企業標准,在本企業適用,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一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在其網站上公布制定和備案的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地方標准和企業標准,供公眾免費查閱、下載。

對食品安全標准執行過程中的問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給予指導、解答。

第三十二條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應當會同同級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分別對食品安全國家標准和地方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及時修訂食品安全標准。

省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葯品監督管理、質量監督、農業行政等部門應當對食品安全標准執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收集、匯總,並及時向同級衛生行政部門通報。

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行業協會發現食品安全標准在執行中存在問題的,應當立即向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㈧ 經營獸葯的企業應具備哪些條件怎樣辦理審批手續

獸葯經營企業是指專營獸葯的企業和兼營獸葯的企業,包括批發、零售公司或商店及經營進出口業務的企業。獸葯經營企業必須具備以下條件:①具有與所經營的獸葯相適應的獸葯技術人員;②具有與所經營的獸葯相適應的營業場所、設備、倉庫設施等。

獸葯經營企業按以下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①省級以下各部門所屬的獸葯經營企業,由其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畜牧)廳(局)審核批准發給《獸葯經營許可證》;②市(地)、縣(區)各部門所屬的獸葯經營企業,由其主管部門審查同意,經所在地同級農業(畜牧)局審核批准發給《獸葯經營許可證》;③縣以下(包含個體)獸葯經營者,經縣農業(畜牧)局審核批准發給《獸葯經營許可證》;④經營獸葯進出口業務的企業,由國務院或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對外經濟貿易行政管理機關審查批准,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畜牧)廳(局)審核批准發給《獸葯經營許可證》。

獸葯經營企業或個體獸葯經營者持《獸葯經營許可證》向當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登記,經核准後領取營業執照。

《獸葯經營許可證》的有效期為5年,個體獸葯經營者的《獸葯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為1年,自批准之日算起。《獸葯經營許可證》期滿後需申領新證的,獸葯經營企業應在期滿前6個月內,個體獸葯經營者在期滿前3個月內,持原證重新申請。重新申請的程序與原申請的程序相同。

受理審查、審核的農牧行政管理機關應當在收到全部申報材料後的1個月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

㈨ 應用青黴素類獸葯易引起哪些不良反應臨床應用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青黴素類獸葯作為毒性低、療效好的抗生素在獸醫臨床上被廣泛應用,但由於青黴素類獸葯本身所具有的特性,畜禽等動物的種類不同,所患疾病的嚴重程度不同,以及由不同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不同疾病,故在臨床應用時,常有以下不良反應及應注意的事項:

(1)過敏反應:青黴素類獸葯用於動物機體一般無不良反應,但對個別家畜偶見有過敏反應,如蕁麻疹、水腫等,嚴重者可產生過敏性休克。在馬、豬中出現流汗、不安、肌肉震顫、流涎、呼吸困難、站立不穩、心跳加速、抽搐等症狀。如出現上述症狀,應立即停止使用青黴素類獸葯,同時可用腎上腺素注射液或氫化可的松進行搶救。

(2)在使用青黴素鉀鹽時,應注意畜禽等動物的血鉀變化,一般禁止大劑量使用,特別對高血鉀患畜禁用。

(3)不宜空腹注射,以免患畜血糖較低而引起昏厥。

(4)不宜與四環素類、氨基甙類、多粘菌素E、兩性黴素B、磺胺葯鈉鹽以及碳酸氫鈉、維生素C、去甲腎上腺素、阿托品、氯丙嗪等混合應用。

(5)不應隨意加大劑量。大劑量或超大劑量使用青黴素類獸葯,可干擾凝血機制而造成出血或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中毒,引起動物抽搐、大小便失禁、甚至癱瘓等症狀。也可使耐葯菌迅速產生分解青黴素的β-內醯胺酶。所以在獸醫臨床上,應嚴格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和劑量,不要隨意加大劑量對付耐葯菌,而應換用其他有效的抗菌葯物。確因病情需要加大使用劑量時,應嚴格控制在有效范圍每日2000萬單位以下。

(6)青黴素類獸葯應即溶即用。由於青黴素類獸葯在乾燥狀態下較穩定,在室溫下溶解的時間越長,其效價就越低,分解產物也就越多,致敏物質也就不斷增多。所以青黴素類獸葯應即溶即用,確保葯效准確,毒副作用小。

㈩ 如果獸葯懷疑有問題應到哪個部門投訴

發現獸葯含量不足引起的糾紛.可以直接到質監局投訴、舉報、也可以撥打12365投訴舉報、如果造成經濟損失.可以向法院起訴索賠

閱讀全文

與獸葯糾紛由哪單位調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甜醅 瀏覽:441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