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非醫療過失糾紛

非醫療過失糾紛

發布時間:2021-05-16 20:43:07

❶ 如何規避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改權善服務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2、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4、改進服務作風,提高醫療質量,改善服務態度,切實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5、實施知情同意,醫院在醫療活動的不同階段都要防範醫療爭議,自始至終都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通過告知明確醫療服務合同的目的、疾病發展轉歸過程和醫療服務的損害特性,明確醫療服務合同履行的風險。

❷ 人民法院怎麼規定醫療糾紛案由

你好,《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將醫療糾紛的案由分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這樣的分類卻易造成對非醫療事故引起的其他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由無法確定的問題。因此,2008年4月1日生效的新《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更改為「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下面法律快車小編為您介紹。

一、醫療糾紛案由分類

醫患關系建立後,患方對醫療行為有異議可以選擇侵權之訴也可以選擇違約之訴,這是患方的權利。最高人民法院頒布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將醫療糾紛的案由分為兩類: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和醫療服務合同糾紛。

而在醫療侵權糾紛中僅僅規定了「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在醫療侵權糾紛中只有構成醫療事故的才能以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為案由提起訴訟,不構成醫療事故的則不能起訴,該《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並未對此加以解釋。在《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之後頒布的《關於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一下簡稱《通知》),中明確將醫療侵權糾紛的法律適用分為兩種:即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而對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可見,兩者在對醫療侵權糾紛的分類上是存在沖突的。

既然非醫療事故損害糾紛都不能作為案由成立,那麼其就不應該成為人民法院審理的范圍,而按照《通知》的規定又有其適用的法律,也就是說可以成為法院的審理范圍,顯然這樣的規定是矛盾的。《通知》在法律適用上的不同規定為當事人在發生醫療糾紛後選擇對其有利或者說最能獲得高額賠償的民事法律關系進行索賠提供了立法依據。從司法實踐中看,由於《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賠償額度較低,當事人便會積極選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行索賠。兩個規定上的不一致,使得當前醫療糾紛案件的審理出現了混亂。

二、審判實踐中確定醫療糾紛案由的局限性

最高人民法院將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賠償糾紛具體規定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而對非醫療事故引起的其他醫療損害賠償糾紛在案由方面並沒有規定。如果人民法院嚴格按照《民事案件案由規定》來確定當事人提起的醫療糾紛訴訟,我們會發現人民法院在審查當事人起訴確定立案案由時,只能確定為「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這樣造成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僅有醫療事故引起的損害賠償在立案時得到人民法院支持,而其他不構成醫療事故的損害賠償糾紛,如屬醫療過錯行為但尚不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損害賠償糾紛、醫療過錯糾紛、醫療故意行為、醫療過失行為和醫療機構無過錯但不能免責的行為以及醫生違反告知義務並造成患者不當損害的等等損害行為,是不能作為當事人起訴時的理由的。這樣規定在實踐中會產生兩種情況:

1、只有經過鑒定機構認定構成醫療事故的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才能請求損害賠償,醫療糾紛的范圍被縮小了。

2、對不構成醫療事故的損害賠償糾紛被排斥在醫療糾紛的案由之外,這樣一來,就出現了患者確因醫療過錯受到損害而得不到法律支持。

那麼對於不構成醫療事故而又確因醫療過錯受到損害的,是否還可以依據其它案由進行起訴(比如人身損害賠償)呢?現無明確的規定。而人民法院用其他案由來確定醫療行為所引發的損害賠償是欠妥的。因為根據最高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規定的案由來看,醫療糾紛既可以歸於第一部分的第134種服務合同也可以歸於第二部分權屬、侵權及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糾紛的第214種人身損害賠償糾紛。

在醫療事故的案由選擇了侵權以後只有一種歸於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種的小分類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所以醫療事故和人身損害賠償是種和亞種的關系,二者沒有平行關系,因此患者選擇了侵權以後只能選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再者,患方在醫療過程中出現不良後果的情形確實是一種「人身損害」,但應當看到這一損害的發生不是普通行為造成的人身損害,而是在醫療中造成的,因此醫療行為恰當與否是當事人訴爭的法律實質,以普通的人身損害界定醫患之間賠償義務關系不利於明確、公平處理醫患關系。

小編提醒:2008年4月1日生效的新《民事案件案由規定》將「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更改為「醫療損害賠償糾紛」,上述問題相應得到解決。

【相關知識】

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印發〈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的通知》中,對確定案由是這樣規定的:「第一審法院立案時可根據當事人的起訴確定案由。當事人起訴的法律關系與實際訴爭的法律關系不符時,結案時以法庭查明的當事人之間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作為確定案由的依據。」

也就是說在訴訟中有立案案由與結案案由之分,前者是根據當事人的起訴確定,後者是以實際存在的法律關系確定。醫療事故以外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包括以下糾紛:

1、醫療故意行為引起的賠償糾紛。

2、療機構的診療、護理行為造成患者傷害雖不構成醫療事故,但確因其診療、護理行為存在過失引起的賠償糾紛。

3、他違反醫療方面法律、法規的行為引起的賠償糾紛。

網頁鏈接

❸ 什麼是無醫療過失糾紛

無過失醫患糾紛是指患者在診療過程中發生的不良後果,是醫療意外、並發症等其他原因所致,並非因醫護人員責任性因素或技術性因素的過失所引起,但患者一方卻認為不良後果是醫護人員在工作中的過失行為造成的醫療事故,進而醫患雙方間發生糾紛。

這類糾紛多由以下原因產生。
一、醫護的原因
⑴未向患方做必要的解釋工作。如患者病情危重,某些醫療單位條件有限,無診治能力,有可能延誤病情,醫療單位應及時說明而未予說明,生命垂危應下病危通知而未下,以致發生不良後果。患者及其親屬對此沒有思想准備,因多疑進而推定不良後果屬醫療事故。因此,實施新的檢查治療前或因病情急需手術的情況下,有難以預料的意外發生的可能性,醫生應及時告之患者一方,但有的卻認為患者一方不懂醫學,沒有必要向他們說明,甚至在患者家屬未簽署手術同意書的情況下手術,而又恰在上述檢查治療或手術中,出現了嚴重不良後果,患者一方必然會以未同意以上操作之由,向醫療單位提出申訴。
⑵醫務人員語言欠妥。如一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入院時,因出血過量而昏迷,當家屬向醫生提出「怎麼辦?是否有救?」等合情合理的詢問時,醫生卻不耐煩,生硬地說「我不是神仙」。後患者轉外科手術時,發生預料不到的意外,因心臟病猝死。這時患者家屬聯想入院時那位醫生的態度,就認為這不良後果與醫院醫務人員的不負責任有關,遂提出訴訟,引發糾紛。可見,醫務人員的語言不當和態度生硬,常可能成為患者一方與醫療單位
發生糾紛的直接原因。
⑶忽視醫療保密制度。許多疾病在發病初期典型症狀不明顯或症狀缺乏特異性,如直腸癌早期,里急後重、腹瀉、黏液血便、糞檢出現白細胞與紅細胞等,極似痢疾的臨床表現,初診時若醫生經肛門指診未發現腫塊,多診斷為痢疾,做探索性治療是允許的。而患者經一段時間治療後,又到另一醫院就診時,因病情發展,接診醫生有可能指診出腫塊,進而做進一步檢查,得出與原醫療單位不同的結論,這是符合疾病診斷規律的。但如果第二家接診醫生有意抬高自己,貶低他人,告訴病人「這病顯然是原醫院給你誤診誤治了」等不負責任的話,倘若病人出現不良後果,其家屬便會找初診的醫療單位,要求追究責任,最終導致糾紛。還有一些醫務人員,在病床前、手術台上、治療搶救過程中,言語相當不謹慎,「切口怎麼這么大!」「怎麼能用這種葯!」或者在癌症患者面前露出無法醫治、無葯可治的態度,使患者喪失治療的勇氣和信心。這些,都可能引發醫患糾紛。
二、患者的原因。
因患者及其家屬缺乏醫學知識,對疾病的復雜性或醫療規章制度理解不夠或認識不足,不能與醫護人員配合積極診治,或有意隱瞞病史等,而造成不良後果,引起醫患糾紛的情況也是常有的。

❹ 如何認定醫療過失行為

醫療過失糾紛是指因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未盡注意義務而導致患方發生損害,由此引起的醫療糾紛,由於醫方存在過失,因此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產生的醫療過失行為,均系履行職務行為,應由當事醫療機構承擔責任。醫療過失行為是根據當事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職稱和崗位責任、其應具有相應的診療護理行為能力和注意義務,在具體的醫療活動中,因主觀上缺乏必要的謹慎而未履行注意義務的一種行為狀態。
醫方在從事診療護理行為時,有法律法規、行政規章、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明確規定的,為醫方應注意義務的具體內容,是判斷醫療過失的依據。具體標準是判斷某一具體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失的依據,它在不同類型的醫療行為上略有不同,分為一般注意義務和特殊注意義務,前者包括就診、診療、治療、手術、注射、抽血輸血、放射線治療、麻醉、調劑制葯、護理過程等過程中的注意義務。
審判實踐中可根據具體案情對照確定;後者包括說明義務、轉醫義務、問診義務等,說明義務是指醫方必須就患病狀況、治療方法、治療所伴隨的危險及治療過程中的療養方法、注意事項等對患者及其近親屬加以說明和指導的義務,目的在於得到患者的有效同意或迴避已經預見到的不良結果,但在緊急狀態或作出說明將對疾病的治療產生不良影響,以及法律加以特別規定的情況下,醫方未履行相關說明義務不應認定為有過失。
在所患疾病屬醫方專業領域外或病情發展超出醫方的治療能力情況下,醫方還應有作出轉診指示的說明義務,以及協助患者安全、及時轉送至有條件醫院的義務。在治療過程中,醫方應就患者的疾病症狀、過往病史、葯物過敏史及家族遺傳史進行充分、適當的詢問並加以甄別,但若病情危急,不採取措施將危及患者生命的情況下,也可省略問診步驟,這是問診義務履行中的例外。
同時,作為判斷醫療過失的還有與具體標准對應的抽象標准,就是指其確定醫療行為所應具備的一般注意程度的標准,依該標准達不到注意程度的,認定行為存在過失。
在缺乏法律、規章或規范的明確規定的情況下,應依據具體醫療行為發生時臨床醫學實踐中的醫療水準,即一般醫療專業水準,作為確定醫療行為人注意義務的基準,並考慮醫療行為的專門性、地域性、緊急性等因素,綜合判斷某項具體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失。

❺ 醫療糾紛的責任如何認定

1、法官直接判定
並不是所有醫療糾紛都必須經過醫療鑒定才能明確責任,根據《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應當交由法定鑒定部門鑒定;沒有法定鑒定部門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問題的關鍵在於醫療糾紛案件爭議的事實是不是「專門性問題」,法官是否「認為需要鑒定」。
從前面醫療糾紛概念的分析可以得知,有些醫療糾紛爭議事實並不是專業醫療問題,甚至不涉及醫學知識,法官沒有必要依申請或依職權安排醫療鑒定。
2、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按照《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目前我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分為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首次鑒定工作由設區的市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級地方醫學會組織專家鑒定組進行;再次鑒定工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組織進行;對疑難、復雜並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醫療事故爭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商請中華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但一般情況下,再次鑒定就是最終鑒定。
鑒定結論應該包括: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等級等內容。
鑒定組會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從重到輕分為4級,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輕微責任。鑒定結論中的責任認定直接關繫到賠償項目、范圍和數額的最終確定。
醫療事故等級分為四級十二等,分別是一級甲、乙等醫療事故;二級甲、乙、丙、丁等醫療事故;三級甲、乙、丙、丁、戊等醫療事故;四級醫療事故。對於傷殘患者,醫療事故一級乙等至三級戊等對應傷殘等級一至十級。司法實踐中,事故等級與賠償數額之間不存在正比關系。
3、醫療過錯司法鑒定
從2005年10月1日起,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正式實施,其中規定「在訴訟中,對本決定第二條所規定的鑒定事項發生爭議,需要鑒定的,應當委託列入鑒定人名冊的鑒定人進行鑒定。鑒定人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由所在的鑒定機構統一接受委託。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應當在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名冊註明的業務范圍內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決定》也明確了鑒定人依法迴避和出庭作證制度。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司法部)主管全國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司法廳或直轄市司法局),負責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名冊編制和公告。
司法鑒定結論要確定醫療過失參與度,分為ABCDEF六個等級。醫療過失參與度是指在醫療過失與疾病共同存在的案件中,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患者傷殘或死亡的損害後果,鑒定專家定量分析醫療過失在此後果中所起的作用,明確其參與因果關系的程度大小。醫療過失參與度是法院定案的重要依據,所以司法鑒定結論核心部分就是對這項指標的認定。
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不同,司法鑒定只能由人民法院委託進行,且一般只能鑒定一次。對於爭議較大的鑒定結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❻ 在我國,由責任心造成的醫療糾紛約佔多少

國家及衛生部門並無相關的數據報道。
醫療糾紛是指發生在醫療衛生、預防內保健、醫學美容等具容有合法資質的醫療企事業法人或機構中,一方(或多方)當事人認為另一方(或多方)當事人在提供醫療服務或履行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時存在過失,造成實際損害後果,應當承擔違約責任或侵權責任,但雙方(或多方)當事人對所爭議事實認識不同、相互爭執、各執己見的情形。
廣義的醫療糾紛包括醫患雙方發生的民事糾紛(民事賠償等)、行政糾紛(行政處罰等)、刑事責任(醫療事故罪等)。

醫療糾紛的分類
1、醫療過失糾紛(醫源性醫療糾紛)
是指引起醫療糾紛的原因來自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方面的糾紛。包括醫療事故和醫療差錯。
2、非醫療過失糾紛(非醫源性醫療糾紛)
是由於病人或者其家屬以及病人所在單位缺乏醫學常識,或對醫院的規章制度不熟悉、理解不準確引起,也有的純粹是病人及其家屬無理取鬧造成的。
無醫療過失糾紛(醫療意外、並發症、病情自然轉歸)和醫療以外原因糾紛(病人不配合、醫療需求的矛盾、無理取鬧等).

❼ 醫療過失維權方法

一、法院受理哪些醫療糾紛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關於人民法院如何受理醫療事故爭議案件的司法解釋有:《關於當事人對醫療事故鑒定結論有異議又不申請重新鑒定而以要求醫療單位賠償經濟損失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案件應否受理問題的復函》(1990年11月7日);《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若干問題的意見》(1992年7月14日);《關於對「當事人以衛生行政部門不履行法定職責為由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答復》(1995年6月14日)。根據上述司法解釋,法院對於醫療糾紛案件的受理可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病員及其親屬如果對醫療事故鑒定結論有異議,可以向上一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如因對鑒定結論有異議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當事人對醫療事故鑒定結論雖有異議,但不申請重新鑒定,而以要求醫療單位賠償經濟損失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如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人民法院應作為民事案件受理(民事訴訟)。 3、病員及其親屬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醫療事故結論沒有意見,僅要求醫療單位就醫療事故賠償經濟損失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予受理(民事訴訟)。 4、如果當事人對衛生行政機關做出的醫療事故處理決定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行政訴訟)。 5、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已作出不屬於醫療事故的最終鑒定,衛生行政部門對醫療爭議拒絕作出處理決定,當事人以不履行法定職責為由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行政訴訟)。以上司法解釋仍然沒有明確未經醫療鑒定可否直接提起醫療損害賠償訴訟。國務院1987年《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對醫療事故或事件的確認和處理有爭議時,可提請當地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由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所作的結論或者對衛生行政部門所作的處理不服的,病員及其家屬和醫療單位均可在接到結論或者處理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委員會申請重新鑒定或者向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申請復議;也可以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一條三款規定:「依照法律規定,應當由其他機關處理的爭議,告知原告向有關機關申請解決」。為此,司法實踐中,有的地方法院規定以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的鑒定作為向法院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因此,鑒定結論常被作為法院審查起訴是否經過行政處理階段,是否符合起訴條件的依據。有的法院甚至規定只有被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確定為醫療事故和差錯的醫療事故糾紛法院才受理。病員及其家屬本來就對衛生行政機關組織的鑒定機構多有不信任,經常發生逾期未作出鑒定結論或者鑒定結果明顯不公的現象,促使患方去尋求其他解決途徑。從嚴格意義上說,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的復函不屬司法解釋,不具有普遍約束力,但是該復函內容正確,根據我國《立法法》第八條(九)項關於訴訟制度事項只能制定法律的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十一條所指的法律應當作狹義解釋,即行政法規不得做出限制訴權的規定。二、醫療事故賠償爭議能否協商解決 2002年9月1日施行的國務院《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不願意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當事人可以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調解申請,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八)規定:因醫療行為引起的侵權訴訟,由醫療機構就醫療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不存在因果關系及不存在醫療過錯承擔舉證責任。即實行過錯推定和因果關系推定,因而醫療事故鑒定結論屬於醫療機構舉證責任倒置的范圍,不必由受害人舉證。以上規定已賦予患方在未經醫療事故鑒定即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的權利。

閱讀全文

與非醫療過失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ol皮膚龍年限定皮膚 瀏覽:370
伊成果之子 瀏覽:791
知識產權出版社副總經理李程 瀏覽:952
馬鞍山精密鑄造 瀏覽:942
愛玩mc怎樣開創造 瀏覽:809
工程質量保證書怎麼寫 瀏覽:259
人創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著人 瀏覽:164
馬鞍山鄧國支 瀏覽:997
馬鞍山薛宏 瀏覽:3
馬鞍山老倪輔導學校 瀏覽:84
國家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考試 瀏覽:740
wapi證書安裝 瀏覽:921
武漢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商局 瀏覽:397
居住區公共服務設施表 瀏覽:982
商丘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49
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考核 瀏覽:33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核方案 瀏覽:104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年終總結簡報 瀏覽:297
究極的妄想發明系列第2 瀏覽:204
Sw的證書 瀏覽: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