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村居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樣板
村居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要包括會議現場、會前、會上、會議結果以及重要領導講話等內容。樣板文章舉例如下:
」會議現場
xx日上午,xx縣全縣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月例會示範會議在郊尾鎮召開。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朱建陽出席會議並作強調講話。
會前,與會全體人員先後參觀了郊尾人民法庭家事修復中心和郊尾鎮調委會善和調解工作室。
會上,xxxxx進作了講話,對大力推進縣委政法委、縣司法局聯合印發的《xxxxxxx實施方案》文件進行解讀部署。
會議聽取了xxxxxxxxx情況匯報,郊尾司法所所長陳金喜代表鎮調委會總結1-4月份全鎮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並對排查出來的11件矛盾糾紛清單進行交辦。
xxxx在講話中指出,人民調解是維護社會穩定安定的金鑰匙,要充分認識到人民調解工作的重要性,做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對預防民轉刑案件、群體性事件的發生至關重要,因此抓好這項工作是必要的、是必須的。
同時,xxxxx對如何做好人民調解工作,強調「七個到位」:一是領導要到位;二是隊伍要到位;三是聯動要到位;四是機制要到位;五是督導要到位;六是目標要到位;七是激勵要到位。矛盾糾紛千絲萬縷,有千萬個問題亟待解決,需要千方百計的思考,方能保千家萬戶的安定。「
(1)矛盾糾紛調解筆錄擴展閱讀:
會議記錄格式模板
1、會議議題:
一、研究×××計劃;
二、研究×××方案;
三、×××……。
2、會議內容:
×××(主持人):今天我們召開支部黨員大會,我支部共有黨員×名,參加會議黨員×名,符合規定要求,可以開會。這次會議的主要議程有:一是研究×××計劃;二是研究×××方案;三是×××……。下面我們逐個議題進行研究。
3、、研究×××計劃
×××:……。
×××:……。
×××:……。
(如進行表決,表決情況要詳細記錄。)
支部黨員大會決議:…………。
4、、研究×××方案
×××:……。
×××:……。
×××:……。
支部黨員大會決議:…………
…………
5、散會。:會議主持人審核簽名
『貳』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怎麼寫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會議記錄,按會議記要寫就行。
時間,地點,參加會議人員。
然後記錄發言人的主要語句。
最後由參加會議者簽字就可以了。
『叄』 怎樣做好人民調解調查筆錄
調查筆錄是司法行政工作中,人民調解書製作必須運用的一種證據。筆錄質量的高低成敗直接關繫到矛盾糾紛法律性質的界定,關繫到人民調解程序的合法性,同時對於今後延伸法院訴前調解,以至判決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調查人和記錄人要具備一個原則、兩個素質、三個能力 1、調查人和調查筆錄要具備的一個原則。就是實事求是,對人民調解工作負責,公平、公正的原則。 2、調查人和記錄人員應具備的兩個素質。 (1)是取證人要有熟練的法律知識,掌握調解矛盾糾紛技巧的素質。 (2)是調解人和記錄人要配合默契,掌握記錄本領的素質。 3、記錄人員應具備三個能力。 (1) 文字能力和書寫能力。要求記錄人員書寫速度要快 ,而且字跡工整清楚。 (2) 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 (3) 對矛盾糾紛的主要事實和關鍵性的情節記錄,務求詳細具體、准確的能力。 二、調查前的准備工作要認真周密. 談話前應做好下列准備工作: 1、熟悉情況。談話人和記錄人必須一起深入細致地分析矛盾糾紛,理順思路,全面掌握相關材料,尤其對已掌握的每件證據要了解。對涉及的一些知識性問題和政策要先學習、了解,在問話中爭取主動。 2、了解被談話人的心理狀態、個性特點,只有了解了種種心態, 我們就可採取相應的措施和談話策略。 3、共同研究擬定相應的調查計劃和談話策略,制定調查提綱,明確調查目的和任務。 三、問話人與記錄人要講究配合技巧: 1、要有分工。誰問誰記各自做好准備。 2、為使記錄人能夠全面記錄事件的主要情節,被談話人講完一段後,問話人可以對講過的重要情節進行重復,以提醒記錄人,而且還能給記錄入提供一定的記錄時間。 3、當記錄人未將案件主要情況記錄上,或跟不上問話速度, 或沒有聽清楚,可以提醒問話人將速度放慢些,也可以提問被談話人。需要注意的是記錄人不能用自己語言概括當事人的話,或只記錄大概意思,記錄必須真實反映當事人語言。 4、當被調解人情緒激動或矛盾要激化時,要根據情況或暫且分開個別做工作,一人唱「紅臉」,一人唱「黑臉」。即:一人做耐心細致的思想教育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一人利用已掌握的證據及相關法律規定指出矛盾責任所在,以達到談話目的 。 5、談話結束之前,問話人和記錄人要相互徵求意見,是否還有需要補充和沒有問到的問題,或漏記的問題,以免漏掉談話內容。 四、製作筆錄要符合下列要求. 1、首先要向被談話人自我介紹人民調解員的身份,向被談話人講明要事實求是的陳述問題的在,否則要負法律責任,並記錄在案。 2、要按照記錄格式要將被談話人的基本情況問清記好。如姓名, 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工作單位,家庭住址、聯系方式等問清記好,以便以後有什麼問題進行聯系。然後再進入所調查的內容。 3、記錄完畢,應當場交當事人核對。當事人如果認為記錄有遺漏或有差錯,應當補充或更正,補充或更正的地方和內容必須加蓋當事人的印章或按手印。當事人對筆錄核對無誤後,應當簽名並註明年月日。 4、如果對同一個被談話人形成兩份以上筆錄 , 當前一份筆錄的內容與後一份筆錄內容有矛盾時 , 必須讓被談話人確認依哪份筆錄為准。 五、做好的筆錄要符合「四性」 (1)客觀真實性。記錄必須實事求是,客觀反映證人或被談話人的證言或陳述這是人民調解員的基本職業道德和紀律。 (2)明確性。對提供的一些模糊情況,如:大概、可能、好象等含混不清或前後矛盾的詞,應及時引導,問明記清,在同一份筆錄中不能前後自相矛盾。 (3)合法性。製作筆錄必須符合程序,有二人以上的調解人員參加, 與證人談話,應當個別單獨進行,其他無關人員不得在場。證人證言筆錄應當一人一證,不能由二人或二人以上同時出據一份證言。 (4)嚴肅性。筆錄一經簽字,即為證據,具有法律效力,任何人不得隨意改動、損壞或遺失。
『肆』 調解案件簡易卷宗案情概要及承辦過程怎麼寫
人民調解卷宗文書格式及填寫要求詳見:
關於調解文書的填寫方法和要求
一、 關於《人民調解卷宗封面》的使用說明
1、關於「_____________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填寫。應當註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全稱。如,濟陽縣垛石鎮XX村人民調解委員會。
2、關於「卷名」的填寫。按糾紛當事人+糾紛類型的模式填寫,如:××與××之間傷害糾紛、×××與×××之間債務糾紛。
3、關於「卷號」的填寫。卷號即卷宗編號,是人民調解協議書的編號,也是人民調解登記本(即台帳)的登記順序編號。按「____民調字第____號」的模式填寫。如「垛石民調字[2011]第1號」,村調委會的如「垛石後王村民調字[2011]第1號」。
4、關於「調解員」的填寫。應當填寫司法行政機關登記在冊的人民調解員的姓名,必須與《人民調解協議書》上簽名的「調解員」相同。
5、關於「調解日期」的填寫。填寫達成協議的真實時間。
6、關於「立卷人」的填寫。與前面調解員一樣。
7、關於「立卷日期」的填寫。回訪記錄完成後10天內。
8、關於「保管期限」的填寫。保管期限分為短期、長期和永久三種。短期卷保管期限為五年,長期卷保管期限為十年。調委會應根據糾紛類型、協議內容和當事人實際情況等因素確定保管期限。
9、關於「備注」的填寫。主要是反映跨行政區域糾紛聯合調解、公安機關移交調解、審判機關委託調解、政府部門指定調解等一些需要特別說明的事項。
二、關於《目錄》的使用說明
1、關於「頁碼」的填寫。將立卷歸檔的文書材料分門別類地有序排列。如第3項材料《調解申請表》在整個卷宗中是第3頁,就在「頁碼」對應的空格內填上「3」;第5項材料《調查記錄》在整個卷宗中是第5到第7頁,就在「頁碼」對應的空格內填上「5-7」。
2、關於「本卷封面至封底共計頁」的填寫。卷宗裝訂完成以後,連封面帶卷底共有頁數據實填寫。
3、關於「備注」的填寫。是需要說明的其它情況。
三、關於《調解申請書》的使用說明
1、關於「申請人」的填寫。由糾紛雙方(或者多方)當事人分別填寫。
(1)申請人是自然人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其身份證明材料,如身份證、戶口簿的復印件。
(2)申請人是法人或者社會組織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其法人證明材料,如,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法定代表人委託代理人參加調解的,應有委託文書。法人地址、法定代表人應當與《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注冊登記一致。
2、關於「糾紛簡要情況」的填寫。當事人簡明扼要地填寫糾紛的主要事實情況。糾紛的詳細情況可以在《調查記錄》中反映出來。
3、關於申請事項的填寫。簡要寫明申請人的請求事項。
4、關於「申請人(簽名)」的填寫。必須由當事人親筆簽名或蓋章並按指印。
四、關於《人民調解受理登記表》的使用說明
1、關於「糾紛類型」的填寫。按民間糾紛的分類填寫。
2、關於「糾紛簡要情況」的填寫。將當事人申請調解的糾紛事實簡要地記載,雙方對事實有爭議的也要如實記錄。
3、「案件來源」在對應的選項打「√」。
4、關於登記人(簽名)的填寫。登記人和日期應如實填寫。
五、關於《人民調解調查記錄》的使用說明
1、關於「時間和地點」的填寫。調查時間填寫調查的當天時間;地點填寫調查時的具體地點。
2、關於「被調查人和參加人」的填寫。「被調查人」是了解、知曉糾紛具體情況的、接受調委會調查的人員。「參加人」是指調查時在場的其他人員,不包括調查人、被調查人和記錄人。
3、關於「記錄」的填寫。針對糾紛事項所作的調查了解,應當真實、准確地記錄被調查人陳述的原話或原意。
4、關於「調查筆錄」結束部的簽名的填寫。調查筆錄形成後應當交由「被調查人」校對或者向「被調查人」宣讀,由其簽名並按手印確認無誤。如果「被調查人」要求對筆錄進行補正,則當場進行補正,並在補正處按手印確認。「被調查人」應當在調查筆錄上簽名,不得由他人代簽。如果「被調查人」拒絕簽名,調查人、記錄人應當在筆錄上註明情況。「調查人」處由參加、主持此次調查的人民調解員簽名。「記錄人」處由負責記錄填寫調查筆錄的調委會工作人員簽名,並註明調查日期。
六、關於《人民調解記錄》的使用說明
1、關於「時間和地點」的填寫。調解時間填寫調解的當天時間;地點填寫調解時的具體地點。
2、關於「參加人」的填寫。「參加人」是接受調委會的邀請、協助調解的人員。
3、關於「當事人」的填寫。在調解時,不論是雙方當事人參加、還是一方當事人參加調解,「當事人」應當與申請調解的當事人一致,包括委託代理人、監護人等,都應當註明。
4、關於「調解記錄」的填寫。應當對當事人的陳述、爭議問題、相互辯論的情況進行客觀、全面地記錄,筆錄要清楚地反映調解意見以及當事人對調解意見的態度,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的內容或者達不成協議的原因。
5、「調解結果」欄可直接選擇對應項打「√」。
6、關於「調解筆錄」結束部簽名的填寫。形成完整的筆錄後應當交由當事人校對或者向當事人宣讀,當事人確認筆錄沒有錯誤後簽名並按手印。當事人在調解筆錄上的簽名,不得由他人代簽。如果當事人拒絕簽名,調解人、記錄人應當在筆錄上註明情況。 「調解員」處由主持此次調解的人民調解員簽名。「記錄人」處由負責記錄填寫調解筆錄的調委會工作人員簽名。
七、關於《人民調解協議書》的使用說明
1、關於編號的填寫。編號與「卷宗封面卷號」的填寫相同。
2、關於 「當事人情況」的填寫。按括弧中註明的項目寫明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各種信息。
3、關於「糾紛主要事實、爭議事項」的填寫。將經調委會調查核實的糾紛事實,當事人在糾紛中的爭議事項以及各自的責任等簡要地記明。
4、關於「協議內容」的填寫。協議書要明確、具體載明經調解達成的、當事人各方的權利義務,不能含糊其詞,不能以協議的形式妨礙、限制當事人正當權利的行使。
5、關於「履行方式、時限」的填寫。履行的方式、地點要求明確,無歧義,期限要具體。
6、關於「協議書」需要的份數。根據當事人的人數製作協議書的份數,人民調解委員會必須留存一份。所有的協議書都應當加蓋調委會的印章。
7、關於「當事人(簽名)」的填寫。簽訂協議書的當事人應當分別在欄目中簽名並按手印。當事人是法人的,參加調解的代表人簽名,並加蓋法人印章。
8、關於「調解員(簽名)、記錄人(簽名)」的填寫。參與並主持調解的人民調解員和記錄人應當在協議書上簽名,加蓋調委會印章,並註明協議形成的時間。
八、關於「人民調解口頭協議登記表」的填寫
參照「人民調解協議書填寫」。
九、關於《回訪記錄》的使用說明
1、關於「當事人」的填寫。如實填寫受訪當事人的姓名。
2、關於「調解協議編號」的填寫。同《協議書》的編號。
3、關於「回訪事由」的填寫。填寫糾紛名稱。
4、關於「回訪情況」的填寫。包括當事人履行協議的情況和對處理結果的滿意程度。協議履行發生爭議向法院起訴及法院的判決結果,有無錯誤調解、激化和其它遺留隱患的跡象,採取的措施等。
5、「回訪人」是指開展回訪工作的人民調解員,簽名並註明回訪時間。
十、關於《人民調解結案報告表》的使用說明
1、「卷號」同卷宗封面的卷號。
2、填表時間填寫立卷日期。
3、承辦單位寫XX調委會。
4、承辦人與卷宗封面的調解員一致。
5、受案時間與受理登記表中受理時間一致。
6、結案時間寫履行完畢、處理完後的時間。
7、當事人信息寫當事人雙方真實的姓名地址和電話。
8、案件來源寫明當事人申請、調委會主動調解或者公安機關移交、審判機關委託還是政府部門指定。
9、糾紛簡要事實應簡明扼要的說明引發糾紛的原因。
10、協議摘要簡要說明協議確定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1、履行情況寫明已履行、未履行或履行中(針對分期履行)。
12、當事人意見由當事人填寫「滿意」或「不滿意」及其它並簽名。
13、案件狀態寫「已結案或未結案」。
14、案件等級按08年綜治辦1號文件《調解員報酬和辦案補貼暫行辦法》中對一般和重大案件的認定條件確定。
重大矛盾糾紛是指:一是矛盾糾紛具有疑難、周期性長的特點;二是在矛盾糾紛發生地有重大影響;三是有效解決群體性事件越級上訪;四是有效解決群體性事件激化;五是有效防止「民轉刑」案件;六是其它認定為重大矛盾糾紛的案件。
一般矛盾糾紛是指:婚姻家庭、鄰里、土地、財產及其他公民之間、公民與其他組織、各組織之間的需要調查取證的糾紛等。
不需要調查取證、口頭調解的,雙方當事人同意的簡易糾紛只需按規定填寫口頭協議登記表。
十一、其它相關說明
1、關於「調解卷宗」的裝訂。
(1)裝訂時間期限。為防止相關材料的遺失,調委會應當在「回訪記錄」完成以後的十天內,將調解該糾紛事項的各項文書材料收集整理成卷宗檔案。「調解卷宗」實行一事一卷,一個案件一個卷宗。
(2)裝訂方法。材料收集齊全,填寫完整後,按規定順序整理整齊,在材料左側適當位置用書釘釘好。
(3)編寫卷內頁碼。「案卷」製作完成後,應當在案卷材料各頁右上角編寫頁碼。在卷宗《目錄》的「頁碼」欄內填寫相對應的分類材料的頁碼。
2、關於「人民調解卷宗封面」加蓋調委會印章。「案卷」製作完成後,應當在卷宗封面的「人民調解卷宗」處的正中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3、關於「糾紛類別」的規范填寫。根據司法部關於「糾紛類型分類情況」的要求,分別定為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經濟合同糾紛、賠償糾紛、勞動糾紛、村務管理糾紛、土地承包糾紛、征地拆遷糾紛、計劃生育糾紛、施工擾民糾紛、房屋宅基地糾紛、交通賠償糾紛、消費者權益糾紛、物業糾紛、醫患糾紛、行政接邊聯合區域糾紛、其它糾紛等十七類糾紛。
案卷材料項目:
1卷宗封面、2目錄、3調解申請書、4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5調查記錄、6證據材料、7調解記錄、8人民調解協議書、9司法確認申請表、10司法確認委託書、11司法確認承諾書、12司法確認裁決書、13回訪記錄、14結案報告表、15卷宗情況說明、16封底。
『伍』 2015年的人民調解卷宗是怎麼寫的
人民調解卷宗文書格式及填寫要求詳見:
關於調解文書的填寫方法和要求
一、 關於《人民調解卷宗封面》的使用說明
1、關於「_____________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填寫。應當註明人民調解委員會的全稱。如,濟陽縣垛石鎮XX村人民調解委員會。
2、關於「卷名」的填寫。按糾紛當事人+糾紛類型的模式填寫,如:××與××之間傷害糾紛、×××與×××之間債務糾紛。
3、關於「卷號」的填寫。卷號即卷宗編號,是人民調解協議書的編號,也是人民調解登記本(即台帳)的登記順序編號。按「____民調字第____號」的模式填寫。如「垛石民調字[2011]第1號」,村調委會的如「垛石後王村民調字[2011]第1號」。
4、關於「調解員」的填寫。應當填寫司法行政機關登記在冊的人民調解員的姓名,必須與《人民調解協議書》上簽名的「調解員」相同。
5、關於「調解日期」的填寫。填寫達成協議的真實時間。
6、關於「立卷人」的填寫。與前面調解員一樣。
7、關於「立卷日期」的填寫。回訪記錄完成後10天內。
8、關於「保管期限」的填寫。保管期限分為短期、長期和永久三種。短期卷保管期限為五年,長期卷保管期限為十年。調委會應根據糾紛類型、協議內容和當事人實際情況等因素確定保管期限。
9、關於「備注」的填寫。主要是反映跨行政區域糾紛聯合調解、公安機關移交調解、審判機關委託調解、政府部門指定調解等一些需要特別說明的事項。
二、關於《目錄》的使用說明
1、關於「頁碼」的填寫。將立卷歸檔的文書材料分門別類地有序排列。如第3項材料《調解申請表》在整個卷宗中是第3頁,就在「頁碼」對應的空格內填上「3」;第5項材料《調查記錄》在整個卷宗中是第5到第7頁,就在「頁碼」對應的空格內填上「5-7」。
2、關於「本卷封面至封底共計頁」的填寫。卷宗裝訂完成以後,連封面帶卷底共有頁數據實填寫。
3、關於「備注」的填寫。是需要說明的其它情況。
三、關於《調解申請書》的使用說明
1、關於「申請人」的填寫。由糾紛雙方(或者多方)當事人分別填寫。
(1)申請人是自然人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其身份證明材料,如身份證、戶口簿的復印件。
(2)申請人是法人或者社會組織的,申請人應當提交其法人證明材料,如,企業法人營業執照、企業法人代碼證、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等材料的復印件;法定代表人委託代理人參加調解的,應有委託文書。法人地址、法定代表人應當與《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的注冊登記一致。
2、關於「糾紛簡要情況」的填寫。當事人簡明扼要地填寫糾紛的主要事實情況。糾紛的詳細情況可以在《調查記錄》中反映出來。
3、關於申請事項的填寫。簡要寫明申請人的請求事項。
4、關於「申請人(簽名)」的填寫。必須由當事人親筆簽名或蓋章並按指印。
四、關於《人民調解受理登記表》的使用說明
1、關於「糾紛類型」的填寫。按民間糾紛的分類填寫。
2、關於「糾紛簡要情況」的填寫。將當事人申請調解的糾紛事實簡要地記載,雙方對事實有爭議的也要如實記錄。
3、「案件來源」在對應的選項打「√」。
4、關於登記人(簽名)的填寫。登記人和日期應如實填寫。
五、關於《人民調解調查記錄》的使用說明
1、關於「時間和地點」的填寫。調查時間填寫調查的當天時間;地點填寫調查時的具體地點。
2、關於「被調查人和參加人」的填寫。「被調查人」是了解、知曉糾紛具體情況的、接受調委會調查的人員。「參加人」是指調查時在場的其他人員,不包括調查人、被調查人和記錄人。
3、關於「記錄」的填寫。針對糾紛事項所作的調查了解,應當真實、准確地記錄被調查人陳述的原話或原意。
4、關於「調查筆錄」結束部的簽名的填寫。調查筆錄形成後應當交由「被調查人」校對或者向「被調查人」宣讀,由其簽名並按手印確認無誤。如果「被調查人」要求對筆錄進行補正,則當場進行補正,並在補正處按手印確認。「被調查人」應當在調查筆錄上簽名,不得由他人代簽。如果「被調查人」拒絕簽名,調查人、記錄人應當在筆錄上註明情況。「調查人」處由參加、主持此次調查的人民調解員簽名。「記錄人」處由負責記錄填寫調查筆錄的調委會工作人員簽名,並註明調查日期。
六、關於《人民調解記錄》的使用說明
1、關於「時間和地點」的填寫。調解時間填寫調解的當天時間;地點填寫調解時的具體地點。
2、關於「參加人」的填寫。「參加人」是接受調委會的邀請、協助調解的人員。
3、關於「當事人」的填寫。在調解時,不論是雙方當事人參加、還是一方當事人參加調解,「當事人」應當與申請調解的當事人一致,包括委託代理人、監護人等,都應當註明。
4、關於「調解記錄」的填寫。應當對當事人的陳述、爭議問題、相互辯論的情況進行客觀、全面地記錄,筆錄要清楚地反映調解意見以及當事人對調解意見的態度,各方當事人達成協議的內容或者達不成協議的原因。
5、「調解結果」欄可直接選擇對應項打「√」。
6、關於「調解筆錄」結束部簽名的填寫。形成完整的筆錄後應當交由當事人校對或者向當事人宣讀,當事人確認筆錄沒有錯誤後簽名並按手印。當事人在調解筆錄上的簽名,不得由他人代簽。如果當事人拒絕簽名,調解人、記錄人應當在筆錄上註明情況。 「調解員」處由主持此次調解的人民調解員簽名。「記錄人」處由負責記錄填寫調解筆錄的調委會工作人員簽名。
七、關於《人民調解協議書》的使用說明
1、關於編號的填寫。編號與「卷宗封面卷號」的填寫相同。
2、關於 「當事人情況」的填寫。按括弧中註明的項目寫明糾紛雙方當事人的各種信息。
3、關於「糾紛主要事實、爭議事項」的填寫。將經調委會調查核實的糾紛事實,當事人在糾紛中的爭議事項以及各自的責任等簡要地記明。
4、關於「協議內容」的填寫。協議書要明確、具體載明經調解達成的、當事人各方的權利義務,不能含糊其詞,不能以協議的形式妨礙、限制當事人正當權利的行使。
5、關於「履行方式、時限」的填寫。履行的方式、地點要求明確,無歧義,期限要具體。
6、關於「協議書」需要的份數。根據當事人的人數製作協議書的份數,人民調解委員會必須留存一份。所有的協議書都應當加蓋調委會的印章。
7、關於「當事人(簽名)」的填寫。簽訂協議書的當事人應當分別在欄目中簽名並按手印。當事人是法人的,參加調解的代表人簽名,並加蓋法人印章。
8、關於「調解員(簽名)、記錄人(簽名)」的填寫。參與並主持調解的人民調解員和記錄人應當在協議書上簽名,加蓋調委會印章,並註明協議形成的時間。
八、關於「人民調解口頭協議登記表」的填寫
參照「人民調解協議書填寫」。
九、關於《回訪記錄》的使用說明
1、關於「當事人」的填寫。如實填寫受訪當事人的姓名。
2、關於「調解協議編號」的填寫。同《協議書》的編號。
3、關於「回訪事由」的填寫。填寫糾紛名稱。
4、關於「回訪情況」的填寫。包括當事人履行協議的情況和對處理結果的滿意程度。協議履行發生爭議向法院起訴及法院的判決結果,有無錯誤調解、激化和其它遺留隱患的跡象,採取的措施等。
5、「回訪人」是指開展回訪工作的人民調解員,簽名並註明回訪時間。
十、關於《人民調解結案報告表》的使用說明
1、「卷號」同卷宗封面的卷號。
2、填表時間填寫立卷日期。
3、承辦單位寫XX調委會。
4、承辦人與卷宗封面的調解員一致。
5、受案時間與受理登記表中受理時間一致。
6、結案時間寫履行完畢、處理完後的時間。
7、當事人信息寫當事人雙方真實的姓名地址和電話。
8、案件來源寫明當事人申請、調委會主動調解或者公安機關移交、審判機關委託還是政府部門指定。
9、糾紛簡要事實應簡明扼要的說明引發糾紛的原因。
10、協議摘要簡要說明協議確定的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1、履行情況寫明已履行、未履行或履行中(針對分期履行)。
12、當事人意見由當事人填寫「滿意」或「不滿意」及其它並簽名。
13、案件狀態寫「已結案或未結案」。
14、案件等級按08年綜治辦1號文件《調解員報酬和辦案補貼暫行辦法》中對一般和重大案件的認定條件確定。
重大矛盾糾紛是指:一是矛盾糾紛具有疑難、周期性長的特點;二是在矛盾糾紛發生地有重大影響;三是有效解決群體性事件越級上訪;四是有效解決群體性事件激化;五是有效防止「民轉刑」案件;六是其它認定為重大矛盾糾紛的案件。
一般矛盾糾紛是指:婚姻家庭、鄰里、土地、財產及其他公民之間、公民與其他組織、各組織之間的需要調查取證的糾紛等。
不需要調查取證、口頭調解的,雙方當事人同意的簡易糾紛只需按規定填寫口頭協議登記表。
十一、其它相關說明
1、關於「調解卷宗」的裝訂。
(1)裝訂時間期限。為防止相關材料的遺失,調委會應當在「回訪記錄」完成以後的十天內,將調解該糾紛事項的各項文書材料收集整理成卷宗檔案。「調解卷宗」實行一事一卷,一個案件一個卷宗。
(2)裝訂方法。材料收集齊全,填寫完整後,按規定順序整理整齊,在材料左側適當位置用書釘釘好。
(3)編寫卷內頁碼。「案卷」製作完成後,應當在案卷材料各頁右上角編寫頁碼。在卷宗《目錄》的「頁碼」欄內填寫相對應的分類材料的頁碼。
2、關於「人民調解卷宗封面」加蓋調委會印章。「案卷」製作完成後,應當在卷宗封面的「人民調解卷宗」處的正中加蓋人民調解委員會印章。
3、關於「糾紛類別」的規范填寫。根據司法部關於「糾紛類型分類情況」的要求,分別定為婚姻家庭糾紛、鄰里糾紛、經濟合同糾紛、賠償糾紛、勞動糾紛、村務管理糾紛、土地承包糾紛、征地拆遷糾紛、計劃生育糾紛、施工擾民糾紛、房屋宅基地糾紛、交通賠償糾紛、消費者權益糾紛、物業糾紛、醫患糾紛、行政接邊聯合區域糾紛、其它糾紛等十七類糾紛。
案卷材料項目:
1卷宗封面、2目錄、3調解申請書、4民間糾紛受理調解登記表、5調查記錄、6證據材料、7調解記錄、8人民調解協議書、9司法確認申請表、10司法確認委託書、11司法確認承諾書、12司法確認裁決書、13回訪記錄、14結案報告表、15卷宗情況說明、16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