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遺產法律咨詢
繼承法規定,
1、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
2、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
3、繼承開始後,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協議辦理。
4、繼承權男女平等。
5、遺產按下列順序進行,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6、繼承開始後,由第一繼承順序人繼承,第二順序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人的,由第二順序人繼承。
7、本法所說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形成撫養關系的繼子女。
8、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所有財產,除有約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遺產,應當先將共同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餘的為被繼承人遺產。
9、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上述規定供參考
2. 關於遺產分配法律咨詢
首先根據您的描述,您伯伯涉嫌私自非法佔有您應當繼承的合法財產。根據《繼承法》的規定,您和您的奶奶以及您的繼母同為第一順位繼承人,就是屬於您父親獨有的財產范圍內。這十幾萬您和您奶奶是按1:1比例分配。
您可以和她們共同平分該部分財產,因此,除去您繼母的房屋外,該比現金最少應當是您和您的奶奶一人一半。
而且當時您已經年滿19周歲,不存在監護人的問題,他應當在代替您和您奶奶與您母親分割完財產後向您支付您有權繼承的部分現金。您伯伯也沒有權利私自分配您父親的遺產。
建議您可以先和你伯伯進行協商,若不行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其如數償還該筆現金,並可以要求其承擔該筆現金至今所產生的銀行同期存款活期利率。您需要注意的是收集當時證明遺產中現金的具體數額,及當時如何分配的證據。
3. 關於遺產繼承 法律咨詢
遺產繼承的方式分為如下四種:
(1)遺囑繼承,即被繼承人在生前訂立遺囑,指定繼承人繼承自己的遺產。
(2)遺贈即被繼承人生前訂立遺囑,將遺產贈與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3)遺贈撫養協議即被繼承人與扶養人訂立協議,由扶養人負擔被繼承人生養死葬的義務,被繼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財產在其死後轉歸扶養人所有。該方式主要出現在老人無人贍養的情況下。
(4)法定繼承,即在上面三種情況都不存在的情況下,法律根據親屬關系的遠近確定的順序。
遺產繼承順序,是指被繼承人死亡後,繼承人繼承遺產的先後秩序。《繼承法》第10條規定,「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能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繼承法》第12條還規定,「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在遺產繼承中,被繼承人立有遺囑將其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或者在遺囑中明確將其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的,應遵照該遺囑執行
4. 家庭遺產糾紛(房產)法律咨詢
法院會受理你三姨的訴訟請求 這里不適用兩年的訴訟時效 因為即使過了訴訟專時效法院也應屬受理 只不過若你以過了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獲得法院支持後 法院會駁回你三姨的訴訟請求 此案涉及公房的繼承問題較為復雜 建議聘請律師處理
5. 法律咨詢關於遺產糾紛
如果生前只是口頭遺囑,法律意義不大,如果在分割遺產時出現糾紛,通常結果是第一繼承人都可以分到!
6. 遺產糾紛可以申請當地的法律援助么
一般情況,遺產糾紛不能申請法律援助,除非當事人涉及未成年、盲、聾、啞人等情況。
《法律援助條例》
第十條
公民對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項,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依法請求國家賠償的;
(二)請求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請求發給撫恤金、救濟金的;
(四)請求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的;
(五)請求支付勞動報酬的;
(六)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的。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前款規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項作出補充規定。
公民可以就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事項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咨詢。
第十一條
刑事訴訟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一)犯罪嫌疑人在被偵查機關第一次訊問後或者採取強制措施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聘請律師的;
(二)公訴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親屬,自案件移送審查起訴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三)自訴案件的自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經濟困難沒有委託訴訟代理人的。
第十二條
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託辯護人,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
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託辯護人的,人民法院為被告人指定辯護時,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提供法律援助,無須對被告人進行經濟狀況的審查。
7. 遺產糾紛應該找哪方面的律師
遺產糾紛屬於民事糾紛,可以參照民事糾紛來處理,請這方面的律師就可以了。
一,民事糾紛的定義及調整范圍:
1,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2,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
3,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遺產糾紛不適用於仲裁,但可以調解)、公力救濟。
二,民事糾紛的解決途徑:
1,自力救濟:
(1)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題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的權益。
(2)自決是指糾紛主題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
(3)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2,社會救濟之調解:
(1)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2)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
3,公力救濟:
(1)公力救濟是指訴訟;
(2)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
(3)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8. 咨詢一個關於遺產的法律問題
遺產自繼承發生之日起至遺產分割為止,應該處於各繼承人的共同共有狀態。男的妻子、女兒、父母均是法定第一繼承人,故房子應是共同共有。
根據《物權法》第一百條 共有人可以協商確定分割方式。達不成協議,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分割並且不會因分割減損價值的,應當對實物予以分割;難以分割或者因分割會減損價值的,應當對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取得的價款予以分割。
也就是說,父母有權請求分割這套房子,而妻子和女兒有優先購買權,如果她們不同意變賣,也不同意購買,那麼可以向法院申請分割財產,由法院對房子進行拍賣。
9. 遺產繼承法律咨詢
如果你爺爺奶奶先去世,你父親與他的另外三兄妹共同繼承你爺爺奶奶的財產,你父親去世後,如果沒有新的配偶,由你繼承他的全部財產。
如果你父親先去世,你爺爺奶奶和你共同繼承他的財產,你爺爺奶奶去世後,其另外三個子女共同繼承你爺爺奶奶的遺產。
第一順序繼承人:配偶 父母 子女
第一繼承人存在的情況下,所有第一順序繼承人平攤被繼承人的財產。
所以,你不能直接繼承你爺爺奶奶的財產,你只能直接繼承你父親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