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侮辱或者誹謗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界定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 101 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2、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
3、誹謗:是指捏造並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並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4、侵犯名譽權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依照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和第一百三十四條的規定,被侵權人可以責令侵權人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
5、上述兩種侵權行為,只有達到情節嚴重的,才以犯罪論處。
6、根據你的描述,並不構成侵犯他人名譽權。
B. 您好,請問被人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被辱罵,還遭受侵犯肖像權。這時可以將對方拍照並進行維權么
問:您好,請問被人侵犯了自己的名譽權被辱罵,還遭受侵犯肖像權。這時可以將對方拍照並進行維權么?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我國的侵害肖像權的責任方式主要是民事責任方式。該民事責任方式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其中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為非財產性責任方式,賠償損失為財產責任方式。在我國的司法實踐中,侵權責任的確定一般是:
一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是以營利目的作為賠償的標准。即無論是否「情節嚴重」,也無論是否贏利,只要非法使用的目的是為了贏利,且肖像權人要求賠償的,侵權人就必須承擔賠償責任。
二是對於非以營利為目的的侵害肖像權的,就是說侵害肖像權精神利益損害賠償的確定,是以「情節嚴重」這一基本標准為標准。情節輕微,不造成嚴重後果的,一般不判定物質方面的賠償。
C. 咨詢關於名譽侵權和人格侮辱方面的法律問題
無端誣陷、侮辱、攻擊他人人格尊嚴的,屬於侵權行為。被侵權人可以主張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D. 被惡意侮辱並散播家人信息 ,發布聲明強勢維權,除了蔡徐坤還有誰
我們都知道,作為一個明星藝人被一些黑粉辱罵,甚至被有一些不理智的粉絲做出一些辱罵其家人的不理智舉動,是在所難免的事情,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理智而又文明的人。但是我們也要知道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甚至是違法的。作為明星,作為公眾人物,他們也可以採用法律的手段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
說真的,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而且還有很多的明星藝人在被侵害,在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的時候,選擇了忍氣吞聲,而沒有拿起法律的武器,來捍衛自己的正當權益。其實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她們的忍耐只會換來那些不法分子更加囂張的氣焰,所以說還是要向以上的這些明星學習,勇敢地捍衛自己的合法權益。
E. 民事侵權侮辱行為法院最終會怎麼判決
一般情況,屬於民事侵權,侵犯他人的具體人格權(名譽權),被侵回權人可以依據民法通則第答101條和第134條,要求侵權人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停止侵害。也可以通過訴訟要求對方賠禮道歉、消除影響、停止侵害,但是,由於訴訟標的沒有金錢給付,因此,一般沒有訴訟價值。
如果存在特別嚴重的情況,造成被侵權人輕度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根據民法通則第134條要求對方賠償損失,根據最高院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司法解釋要求侵權人支付精神損害賠償。
同時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要求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第(二)項的規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如果造成被侵權人嚴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甚至自殺、自殘的,甚至可能構成刑法中的誹謗罪、侮辱罪,受害人及其近親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自訴,要求犯罪行為人承擔刑事責任。根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對其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F. 被人惡意辱罵侵犯了什麼權利
如果辱罵的程度非常嚴重,比如長期辱罵、捏造事實辱罵或者使用暴力方式辱罵,可以向公安機關提出刑事控告,要求公安機關立案偵查,追究行為人侮辱、誹謗罪的刑事責任,同時要求行為人賠償損失。這種情況屬於刑事犯罪案件,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訴,而需要向公安機關控告。
G. 別人辱罵我,後來被她知道了,他就沒有經過本人的同意,就把我被辱罵的行為發布到抖音,這樣算不算侵權
都拉黑了,還糾結他做什麼呢,這不是自尋煩惱么,拉黑就是不重要,說明什麼,就是陌生人。
H. 罵人算不算侵權我無故被人辱罵導致不能正常生活
語言本身不是法律控制的客體,但罵人的行為則完全可以。可以依法追究罵人者的 行政責任,找公安局。 自力救濟,對其進行勸阻,協商解決。 追究其民事責任,向法院起訴,提起侵權訴訟,可依罵人的內容追究 侵犯隱私或侵犯名譽權。 追究其刑事責任,向法院提起 刑事自訴,根據罵的內容,可分別以侮辱和誹謗兩種罪名進行追究。
I. 被人辱罵算是名譽侵權嗎
答:被人辱罵事實應該算是名譽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