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的宅基地經兒子從新翻建,老人的女兒有繼承權嗎
中國農村的宅基地是集體所有,不屬於個人財產,因此不能作為遺產繼承。所謂的宅基地繼承,繼承的實際上宅基上的房屋的所有權。
老人的宅基地後經兒子重新翻建(房屋),根據誰投資誰受益的基本原則,這房屋的所有權是兒子的,不屬於老人的個人財產,也就不能作為遺產,被女兒繼承了。
法律依據:
《繼承法》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1. 公民的收入;
2. 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3.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 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5. 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6. 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7. 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2. 關於宅基地上的房屋繼承糾紛
宅基地是屬於集體所有不是嚴格意義的公民的私有財產,只有使用權沒有所有權。要是你的戶口還在本村,本集體,你可以申請繼續居住。要是你的戶口遷出去了,則不一定能繼續住。
案例透析農村宅基地繼承問題
來源: 作者: 日期:09-12-17
(案例一)某縣某村主任問:我們村王某1985年獲得一處宅基地,後其子大學畢業後分配到縣城某單位工作,其女也於1996年嫁入鄰村(戶口也遷到該村)。2001年和去年,王某夫妻相繼去世,老宅無人居住。現為解決本村村民宅基地緊張問題,我村想將宅基地收回,交本村其他村民使用。
而王某之子卻以宅基地屬其父母、應由其繼承為由,拒絕、阻攔村裡將宅基地收回。請問,王某的主張是否合法?
答:王某的主張是不合法的。我國《憲法》第十條第二款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二款也根據《憲法》精神,作了相同規定。據此,村民個人不享有對宅基地的所有權,而只享有使用權。根據《繼承法》第三條的規定,能夠繼承的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由於村民個人對於宅基地只享有使用權不享有所有權,因此,集體土地是一種特殊性的土地性質,就不屬「個人合法財產」,它屬集體所有,只能是本村村民才能享有使用權,不能依法繼承。
本案中,王某夫妻已死亡,自然不再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權;同時,王某的子女戶口均已遷出本村,不再享有本村村民資格,相應地也不能再享有隻有本村村民才能享有的宅基地使用權。而宅基地依法又不能繼承,故王某之子拒絕、阻攔村委會收回其父母使用的宅基地是錯誤的。當然,盡管王某的子女不能繼承宅基地,但卻可依法繼承宅基地之上的房產,可以將房產拆遷後變賣或者直接作價賣給使用該宅基地的其他村民
[案例二]我的爺爺奶奶是村裡的,家裡有一個農村宅基地房屋,爺爺奶奶去世後,宅基地的是否可以繼承?我們都是城市戶口。
村裡有沒有權力沒收老宅基地?
宅基地有沒有轉讓的權力?
如果我不賣,我要在原基地上蓋房子可不可以?
問題補充:老宅基地上面有房子,現在村裡說不讓我蓋也不讓我賣。要沒收。我想問村委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權力沒收我繼承的老房和宅基地
答:在我國廣大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從理論上來講實行的是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使用制度。即農村土地歸集體所有,但公民可以依法取得對宅基地的使用權。宅基地作為特殊財產,雖然不能以一般財產的繼承方式來繼承,但是可以依法取得對該宅基地的使用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第3款規定: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第九條規定: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 第十二條規定:依法改變土地權屬和用途的,應當辦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第十三條 依法登記的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原國家土地局關於《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九條規定:繼承房屋取得的宅基地,可確定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條規定: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根據上述規定,結合你的具體案情,我認為:你不是法定順序的繼承人,無權繼承你爺爺奶奶的房屋,當然也無權申請當地政府確認你對該宅基地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應該按照《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由包括你父親在內的有繼承權的法定順序繼承人來繼承你爺爺奶奶的房屋,並向當地政府申請確認對該宅基地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假如按照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除你父親以外,沒有其他法定順序的繼承人或者雖然有其他法定順序的繼承人但他們商定放棄繼承權,則可以由你父親一個人來繼承你爺爺奶奶的房屋,並向當地政府申請確認對該宅基地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假如按照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沒有任何法定順序的繼承人包括你父親也不在了(當然這只是為了說明問題而假設,沒有罵人的惡意,敬請理解),則你就可以直接以你的名義按照繼承法的有關規定,轉繼承或代位繼承爺爺奶奶的房屋,並以你的名義直接向當地政府申請確認對該宅基地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具體程序:繼承人(或轉繼承人、代位繼承人)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證、原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證書、相關產權證明材料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局的地籍管理部門申請,經現場踏勘和核實有關情況屬實後,土地管理部門會代表同級人民政府向繼承人(或轉繼承人、代位繼承人)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村民委員會無權收回房屋和該宅基地的使用權。村民委員會依法行使集體土地管理權和公民依法行使集體土地使用權並不沖突。 至於繼承人(或轉繼承人、代位繼承人)是否可以在該宅基地上蓋房子,那要看是否符合當地政府制定的村鎮建設規劃。繼承人(或轉繼承人、代位繼承人)可以向該宅基地所在的鄉鎮人民政府村鎮建設管理部門申請,經過審查如符合當地村鎮建設規劃,村鎮建設管理部門會向繼承人(或轉繼承人、代位繼承人)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村鎮規劃選址意見書》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鎮規劃建設許可證》(與《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簡稱「一證兩書」)。按證依法施工建房,任何人不得非法干預。
例外情況: 假如你爺爺奶奶的法定順序繼承人在你爺爺奶奶生前不盡贍養義務,其生活來源主要靠村民委員會供養,則在其去世後村委會有權接收房產並收回宅基地。
粘了一篇文,你看看吧
3. 老宅基地房屋翻建後,遺產如何繼承
宅基地房屋翻建後的繼承問題
一:被繼承人生前居住房屋內無同住繼承人,去世後一方繼承人翻建房屋。
新翻建房屋的產權應延續之前的狀態歸所有繼承人按份共有,但其他繼承人應對翻建人的出資予以補償。即使其他繼承人知情且未反對翻建,也不能認定其放棄繼承房屋產權。
二:被繼承人生前居住房屋內有同住繼承人,去世後同住繼承人翻建房屋。
該種情形屬於同住繼承人作為宅基地使用權人合理改善自身居住條件,其他繼承人不享有新翻建房屋的份額,但翻建人應當補償其他繼承人在原房屋中的份額。如案例三中,黃乙翻建房屋後多出的面積不屬於遺產范圍,黃丙不享有新翻建房屋的份額。
三:被繼承人去世前,一方繼承人出資翻建房屋但無房屋轉讓書面協議。
新翻建房屋應當作為被繼承人的遺產處理,由各繼承人按份共有。對於出資翻建房屋的繼承人在分配房屋產權份額時,可以適當多分或者要求其他繼承人給予適當補償。
四:被繼承人去世前,一方繼承人出資翻建房屋且有房屋轉讓書面協議。
若轉讓協議有效,則翻建人對新翻建房屋享有全部產權;若翻建人與被繼承人非同一經濟組織成員或已另獲批宅基地,則該轉讓協議無效,新翻建房屋的處理方式與無書面轉讓協議的情況相同。
4. 農村宅基地繼承糾紛
1. 宅基地的所有權屬於村集體, 村民個人只有使用權.
2. 村民個人戶籍遷出本村, 因繼承房屋版佔用農村宅基地權的,可按規定登記發證,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本農民集體原成員住宅的合法繼承人」。
3, 法律上會支持遺囑,
具體怎麼處理, 雙方可以協商由你叔給你爸作適當補償.
5. 關於農村老宅基地繼承發生的糾紛,看了您對別人問題的回答,很專業,求高人指點
你父親已經依法辦理了建房手續,則該房的所有權已經屬於你父親的,地隨房走,則該土地的使用權也就是你父親的。別人簽名也不能改變這一事實。
6. 爺爺去世了爸爸在爺爺的老宅基地上重新翻建別的子女有繼承的權利嗎
那就要看你爺爺有幾個子女啊,如果有好幾個子女,別的子女不同意的話,那你爸爸就不能重新翻建了。否則他就是重新建好了房子,他的兄弟姐妹要來爭房子的話,也是很麻煩的事情。如果你說的是你們幾姊妹,那就是等著以後繼承你爸爸的房子。
你爺爺如果沒有留下遺囑的話,按理他的房基地應該由他的幾個子女共同繼承的。
7. 房產繼承糾紛案例一人原來在老宅基地有一間房子後來沒人來翻建,踏了,他的唐兄的後代在宅基地上翻建了房
房屋和房屋佔用的土地是分開管理的,一個是房屋所有權,一個是土地使用權。
老房子已經毀損滅失,其所有權已經不存在了。
現在可以爭的只有宅基地使用權,既然別人已經辦出了新的土地使用證,說明土地使用權已經轉移了。
什麼也要不到了。
8. 農村宅基地繼承發生的糾紛
對於樓主這個情況,從我個人觀點看,首先,看當時他同意將老宅基地賣給你父親的時候,你們是否有協議書或者其他一些契約,包括付錢的一些憑證,這些是證明他同意將宅基地轉讓給你們的有效證據。從你描述的情況看,我認為他的主張是不合理的,也站不住腳,至於他叫村裡人簽字,這種行為,我個人認為毫無意義。
上面說的是我個人的觀點,至於在法律上對於這種情況如何界定,我想樓主首先可以去村委會,反映並咨詢,如果村委會得不到明確解釋,你可以去你們鎮或者鄉政府的有關法律機構,咨詢這個問題,肯定能找到處理和接待此類糾紛的部門給你調解。
9. 自己在老宅基地重建的房屋,其他兄弟親屬有沒有房屋繼承權
關鍵看動遷款的組成,即看動遷款具體的來源,如果是你單獨房產所得到的動遷款,其他人無權主張;如果動遷款內包含老人原來的土地補償款,那麼,該部分款項,應當的屬於遺產,其他繼承人有繼承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