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單獨侵權行為

單獨侵權行為

發布時間:2021-05-14 14:06:26

A. 違法行為和侵權行為的區別

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可以將侵權版行權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B. 若一人的侵權行為不足以單獨造成全部損害,另一個人的侵權行為足以單獨造成全部損害,怎麼區分這個責任

我來回答一下,希望對你有幫助。侵權責任法第11條規定的是承擔連帶責任的無意識聯絡數人侵權,要求每個人的侵權行為都足以造成全部損害的構成要件,你說的這種情況只有一人造成全部損害,另一人沒有造成全部損害,因此達不到這個構成要件,就不適用本條規定。

侵權責任法第12條規定的是承擔按份責任的無意識聯絡數人侵權,兩人都有侵權行為,如能確定責任大小,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下面我舉個例子,比如100是全部損害甲造成160傷害已造成40的傷害,滿足了你的問題,所設定的條件,根據侵權責任法第12條,甲乙共造成200的傷害,甲承擔80%的責任已承擔20%的責任。希望我的回答對有此疑問的朋友們有幫助。

C. 什麼是單獨行為還有哪些相關概念

單獨行為是一個行為人實施的行為;相對應的是共同行為,共同行為是多個行為人基於共同意志實施的行為;有時,法理上還區分出一種「非共同意志」的數人行為,數人行為多個行為人非基於意思聯絡卻產生同一的行為。

比如:單獨侵權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根據致害人人數的多少,可將侵權行為分為單獨侵權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

特殊情況下,我國司法實踐中還對數人侵權細分為共同侵權、間接結合的數人侵權、直接結合的共同侵權。

#####################

詳細的法理太復雜了,我的畢業論文就是寫共同侵權的,寫了幾萬字,顯然不可能這樣回答你。

我舉例方便你理解吧:

一,單獨侵權行為很簡單,比如:甲毆打乙,致害人甲實施的是單獨侵權行為。

二,基於共同意志的共同侵權行為,比如:甲與丙一起毆打乙,致害人甲與丙存在共同的傷害乙的意志,共同實施了對乙的侵權行為。

三,無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行為(即直接結合的共同侵權),法律依據是最高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三條第一款,黃松友先生在其主編的《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一書中,對"直接結合"作如此定義:"所謂直接結合是指數個行為結合程度非常緊密,對加害後果而言,各自的原因力和加害部分無法區分。雖然這種結合具有偶然因素,但其緊密程度使數個行為凝結為一個共同的加害行為共同對受害人產生了損害。

比如:某食品生產廠家向數個銷售商提供不符合食品衛生檢驗標準的食品,銷售商將此食品銷售給消費者,結果,消費者食用後患病住院。這樣,生產者與數個銷售者之間雖然沒有侵害消費者健康權益的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由於生產、提供與銷售行為緊密而直接地結合,共同導致了消費者患病住院的損害後果,因此,生產者和數個銷售者雖無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仍對消費者構成共同侵權,應承擔連帶責任。

在這個案例中,生產者的生產、提供行為,與銷售者的銷售行為相對於損害後果來說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兩行為直接結合,才共同對消費者造成了損害。這種無共同故意或共同過失的共同侵權行為,是為新司法解釋擴大規定的共同侵權行為。

四,間接結合的數人侵權,解釋的第三條第二款,"其中的某些行為或者原因只是為另一個行為或者原因直接或者必然導致損害結果發生創造了條件,而其本身並不會也不可能直接或者必然引發損害結果。"

比如:施工後未清理的木屑並不會直接導致火災的發生,致使鄰人財產遭受損害,但卻在事實上為失火創造了條件。

因此,雖然直接結合與間接結合在多種原因上都具有偶然性,但間接結合所強調的是"多因"的鬆散性和偶然性,而直接結合強調的則是"多因"的緊密性和關聯性,二者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所以承擔責任的方式也就不盡相同。

#################################

相關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兩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結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兩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

單獨行為是很簡單的,數人行為、共同行為是比較復雜的,特別是在民法侵權領域。在刑事領域,數人行為如果不是共同意志一般不是共犯,如果是共同行為,可以構成共犯。

D. 侵權行為分為幾類

侵權行為可分為:
1.侵犯人身權,譬如:強奸、大人等;
2.侵犯著作權:譬如:抄襲別人著作中的關鍵內容專冒充是自己筆下的文屬字等;
3.侵犯公民的名譽權:譬如:謠言誹謗等;
4.侵犯公民的相鄰權,譬如在半夜發出強烈噪音而影響鄰居休息等等、等等;
5.侵犯公民的政治權利,譬如:非法剝奪公民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等
6.侵犯公民財產權:譬如:偷盜、搶劫、強占他人財物等等。
以上這些分類只是大類,如果細分,侵權的行為就太多了,舉不勝舉。

E. 什麼叫單獨侵權行為

單獨行為是一個行為人實施的行為;相對應的是共同行為,共同行為是多個行為人基於共同意志實施的行為;有時,法理上還區分出一種「非共同意志」的數人行為,數人行為多個行為人非基於意思聯絡卻產生同一的行為。

比如:單獨侵權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根據致害人人數的多少,可將侵權行為分為單獨侵權行為與共同侵權行為。

特殊情況下,我國司法實踐中還對數人侵權細分為共同侵權、間接結合的數人侵權、直接結合的共同侵權。

詳細的法理太復雜了,我的畢業論文就是寫共同侵權的,寫了幾萬字,顯然不可能這樣回答你。

我舉例方便你理解吧:

一,單獨侵權行為很簡單,比如:甲毆打乙,致害人甲實施的是單獨侵權行為。

二,基於共同意志的共同侵權行為,比如:甲與丙一起毆打乙,致害人甲與丙存在共同的傷害乙的意志,共同實施了對乙的侵權行為。

三,無意思聯絡的共同侵權行為(即直接結合的共同侵權),法律依據是最高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第三條第一款,黃松友先生在其主編的《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理解與適用》一書中,對"直接結合"作如此定義:"所謂直接結合是指數個行為結合程度非常緊密,對加害後果而言,各自的原因力和加害部分無法區分。雖然這種結合具有偶然因素,但其緊密程度使數個行為凝結為一個共同的加害行為共同對受害人產生了損害。

比如:某食品生產廠家向數個銷售商提供不符合食品衛生檢驗標準的食品,銷售商將此食品銷售給消費者,結果,消費者食用後患病住院。這樣,生產者與數個銷售者之間雖然沒有侵害消費者健康權益的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由於生產、提供與銷售行為緊密而直接地結合,共同導致了消費者患病住院的損害後果,因此,生產者和數個銷售者雖無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仍對消費者構成共同侵權,應承擔連帶責任。

在這個案例中,生產者的生產、提供行為,與銷售者的銷售行為相對於損害後果來說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兩行為直接結合,才共同對消費者造成了損害。這種無共同故意或共同過失的共同侵權行為,是為新司法解釋擴大規定的共同侵權行為。

四,間接結合的數人侵權,解釋的第三條第二款,"其中的某些行為或者原因只是為另一個行為或者原因直接或者必然導致損害結果發生創造了條件,而其本身並不會也不可能直接或者必然引發損害結果。"

比如:施工後未清理的木屑並不會直接導致火災的發生,致使鄰人財產遭受損害,但卻在事實上為失火創造了條件。

因此,雖然直接結合與間接結合在多種原因上都具有偶然性,但間接結合所強調的是"多因"的鬆散性和偶然性,而直接結合強調的則是"多因"的緊密性和關聯性,二者在本質上是有區別的,所以承擔責任的方式也就不盡相同。

相關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規定:「兩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致人損害,或者雖無共同故意,共同過失,但其侵害行為直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結果的,構成共同侵權,應當依照《民法通則》第130條規定承擔連帶責任。兩人以上沒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過失,但其分別實施的數個行為間接結合發生同一損害後果的,應當根據過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單獨行為是很簡單的,數人行為、共同行為是比較復雜的,特別是在民法侵權領域。在刑事領域,數人行為如果不是共同意志一般不是共犯,如果是共同行為,可以構成共犯。

F. 什麼叫侵權行為有分一般和特殊的嗎

根據歸責復原則的不同,可以將侵權行制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G. 一般侵權行為與特殊侵權行為的區別

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版權,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權責任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H. 共同侵權和單獨侵權的區別是什麼

共同侵權是指兩人以上共同實施侵權行為,造成他人損害。
單獨侵權也就是指侵權結果的發生是由一個人造成的。

閱讀全文

與單獨侵權行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