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合同法案例的目錄
目錄:
第一章 要約與承諾
第一節 要約的撤銷
案例1:楊烏葛訴廈門杏林西港養殖廠承包合同糾紛案
第二節 承諾的形式
案例2:山東省臨朐縣進出口公司訴韓國先進海運航空株式會社提單簽發. 貨物交付糾紛案
第三節 招標與投標
案例3:宣國昌訴湄池鎮長瀾村民委員會承包合同糾紛案
第四節承諾能否撤銷
案例4:張斌訴海南國信通信有限公司訂購尋呼機號碼糾紛案
第五節 承諾的撤回
案例5:池平訴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株洲分公司屯信服務合同糾紛案
第六節 懸賞廣告
案例6:姚東海訴上海大都市總公司懸賞廣告糾紛案
案例7:魯瑞庚訴遼寧省東港市公安局懸賞廣告糾紛案
第二章 締約能力
第一節 未成年人訂立的合同
案例8:徐高生訴葛榮明欠款案
第二節 法人的締約能力
案例9:賴金圭訴許建平, 邵武市水利水電工程公司建築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
案例10:北京合成纖維實驗廠訴北京橡膠工業研究設計院債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案例11:深圳寶安區友誼服務公司. 合和公司訴博羅縣福田鎮房地產發展公司等土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案
案例12:瑞南公司訴<新會 萬事通公司. 香港 萬事通公司. 中電海南公司借款合同糾紛案
案例13:善軍訴大慶建築安裝工程集團公司房屋買賣糾紛案
第三節 表見代理與無權代理
案例14:濮陽市迅達資產中介服務有限公司與濮陽市市區中介所借款抵押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15:安徽合肥東方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與江蘇匯鴻國際集團土產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等債權轉讓. 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上訴案
第四節 超越經營范圍的合同
案例16:寧波市秦寧船務代理有限公司訴天津開發區金航貨運代理有限公司. 煙台大遠船務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南寧市富超發展公司水路貨物運輸合同運費. 滯期費糾紛案
第三章 附條件的合同
第一節 解除條件
案例17:南陽對外貿易基地開發中心訴南陽市經濟實業開發公司解除條件成就提前收回出租房屋案
第二節 生效條件
案例18:高路加訴李瑞庚購房合同糾紛案
第四章 格式合同
案例19:成路訴無錫輕工大學教學合同糾紛案
案例20:朱全華訴中國平安保險公司營口支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案
第五章 合同的登記
案例21:於存庫訴董成斌. 董成珍房屋買賣
糾紛案
第六章 誠實信用原則
案例22:廣州市滿堂紅置業有限公司訴鄧蕙委託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23:李占斌訴盧良從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24:鍾雲英訴鍾煥斌買賣合同糾紛案
第七章 違反法律的合同
案例25:浙江溫州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清算組訴湖北幸福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債權債務轉讓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26:北京世都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訴中國平安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案例27:香港壯昌發展有限公司訴祥業公司. 祥企公司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案
案例28:天津市國際信託投資公司訴廣州國信物業發展公司. 廣州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借款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29:啟東市農村社會養老保險事業管理處訴中國建設銀行啟東市支行案
第八章 向第三人履行義務的合同,
案例30:中海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訴蓬萊外貿集團公司海上貨物運輸糾紛案
第九章 合同的轉讓
案例31: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海口辦事處訴東方市東聯二輕招待所借款合同糾紛案
案例32:孫順明訴梅明稠等建設工程承包合同糾紛案
案例33:南京海運學校訴大連華興企業 集團 股份有限公司. 大連常榮航運貿易公司光船租賃租金. 修船費糾紛案
案例34:廖瑞珍訴譚兆麟. 劉良銳房屋確權糾紛案
案例35: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南京辦事處訴徐銀力等借款合同糾紛案
案例36:四川成都天一集團公司與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成都辦事處債務糾紛上訴案
案例37:武漢市偉達物資發展有限公司濟源分公司訴呂明傑債權轉讓糾紛案
案例38:上海港口機械製造廠常州起重機分廠與上海港新華港務公司債務轉讓及保證合同案
第十章 不可抗力
案例39:永嘉縣郵政局訴北京康體保齡球設備中心購銷合同糾紛案
案例40:中機通用進出口公司訴天津港第二港埠有限公司港口作業合同糾紛案
案例41:賴某訴紅地毯婚慶服務社非典解除合同案
案例42:張某訴王某酒店租賃合同案
案例43:張林訴南美洲獅飲食有限責任公司酒店租賃合同案
第十一章 違反合同的救濟
第一節 定金
案例44:聞英. 蔣愛玲訴廣州碧桂園物業發展有限公司退還購房定金糾紛案
案例45:上海鑫鼎金屬製品有限公司訴青島鷹伯爾運動器材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
第二節 解除合同
案例46:靖江造船廠加工承攬合同糾紛上訴案
第三節 賠償損失
案例47:青島方中工貿有限公司與韓國刺綉設備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
案例48:上海聖隆紡織製品有限公司與上海東越家庭用品有限公司買賣合同糾紛案
案例49:中油管道京磁新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訴北京耀華稀土有限公司承攬合同糾紛. 買賣合同糾紛案
案例50:金屬硅售貨合同爭議仲裁案
案例51:宏隆實業有限公司與上海鐵路分局何家灣站等鐵路貨物運輸合同逾期貨損索賠糾紛再審案
案例52:蔬菜運輸合同案 違反合同的損害賠償
第四節 繼續履行
案例53:程鵬與泌陽縣泌水糧食管理所聯營合同糾紛案
案例54:庄愛民與利津縣東利油料加工有限責任公司運輸合同糾紛案
第五節 違約金
案例55:北京數碼港科技有限公司訴北京華威大廈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
案例56:程明海訴深圳市大梅沙旅遊發展有限公司承包合同糾紛案
案例57:烏魯木齊太康食品工業有限公司訴北京鑫生科技發展公司技術轉讓合同糾紛案
案例58:張柏芝訴珠海東洋之花化妝品有限公司演出合同糾紛案
第六節 解除合同
案例59:上海中興汽車貿易有限公司與霍依車輛買賣合同糾紛案
案例60:開封市三陽水泥廠. 河南省三陽科技貿易有限公司與開封市新型建築材料廠承包合同糾紛案
案例61:廣州市余泥渣土排放管理處訴廣州三新實業有限公司. 廣州豐偉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 糾紛上訴案
第七節 第三人導致的違約
案例62:廣州新厚德農工商聯合公司. 廣州市農工商集團建設開發公司與張建設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案
第八節 減少損失的義務
案例63: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訴首創網路有限公司技術服務合同糾紛案
第九節 預期違約
案例64:湖州喜盈盈紡織公司訴北京愛麗根, 望族時裝有限公司案
第十二章抗辯權
第一節 先履行抗辯權
案例65:甘肅蘭州紅麗園商貿有限責任公司與甘肅誠信電線電纜有限責任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66:廣州埔麗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訴趙國棟. 鄭鷺萍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
第二節 不安抗辯權
案例67:海南省汽車運輸總公司訴海南儋州新志盛房地產有限公司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案
第三節 抗辯權的喪失
案例68:劉麗訴多達公司委託代理合同糾紛案
第十三章 債權人的代位權
案例69:廣東萬家樂公司訴粵海汽車廠. 粵海汽車公司. 九江實業公司. 九江發展公司及第三人南海信託公司借款糾紛案
案例70:東莞市虎門通達貿易公司訴香港增捷有限公司及第三人宜興市食用油廠侵權要求賠償案
第十四章 債權人撤銷權
案例71:張奕訴戴瑜要求撤銷其無償轉讓房屋糾紛案
案例72:中國銀行五蓮支行訴五蓮縣蔬菜公司要求撤銷其低價轉讓營業房糾紛案
案例73:上海新建倉儲運輸公司訴上海環東建材物資經營部債權債務清理小組. 第三人上海寶耀建材工業工程公司撤銷權案
案例74:農行漳平支行訴漳平農資公司《以房抵債協議 糾紛案
第十五章 合同的解釋
案例75:李惠康. 程志達. 薛允璜與中國福利會兒童教育電視製作中心合同糾紛案
案例76:香港億之傑有限公司與中外合資常熟勝豐銅業有限公司清理小組購銷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77:耿美富訴中國人民保險公司西豐縣支公司保險索賠案
第十六章 合同中免責條款的效力
案例78:墾利縣利達安裝裝飾有限責任公司訴庄守勤案
第十七章 訴訟時效
案例79:北京市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訴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貨款糾紛案
第十八章 合同的附隨義務
案例80:王利毅. 張麗霞訴上海銀河賓館賠償糾紛案
第十九章 合同的擔保
案例81:雲南英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訴雲南天元國際商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案
案例82:中國工商銀行哈爾濱市和平支行訴高延民擔保合同糾紛案
案例83:中國農業銀行利津支行與山東石油集團利津公司保證合同糾紛案
案例84:中國工商銀行陝西省分行營業部訴中國航空工業供銷西北公司等借款擔保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85:中國人民銀行防城港市中心支行訴廣西防城港星港假日酒店等借款合同抵押擔保糾紛上訴案
第二十章 締約過失責任
案例86:中國工商銀行舟山市解放路支行訴舟山市普陀商業物資有限公司. 舟山金三角股份有限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案
第二十一章 顯失公平
案例87:南京日信油脂化工有限公司與京泰實業 集團 有限公司. 青島騰偉經濟發展公司合同糾紛案
案例88:桐柏縣交通局訴於敏富合同糾紛案
第二十二章 重大誤解
案例89:和龍縣水產品開發公司訴哈爾濱四海物資經銷公司購銷舊船合同糾紛案
案例90:張瓊芬訴魯霞案
第二十三章 欺詐
案例91:中國建設銀行番禺支行訴劉劍鋒. 廣州百勝房產有限公司房屋抵押借款合同糾紛上訴案
案例92:石家莊市商業銀行金橋支行訴河北省國際貨運代理公司借款擔保合同糾紛上訴案
Ⅱ 如何界定工程聯營與工程轉包
建設工程領域總是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的現象,有的建設企業很少承攬工程,施工力量大量閑置,使得與其他建設企業或者個人聯營;有的建設企業施工力量不足,無力完成施工任務,對承攬的工程以轉包或分包方式外包。同時,還存在一種現象,就是有的企業不具備施工資質,卻能利用有資質的建設企業承攬工程,其方式就是掛靠建設企業,或與建設企業聯營。因此,工程承包聯營已是目前建設工程領域一個難以界定的承包模式,很難分清其與工程轉包以及掛靠之間的區別。
一、工程承包聯營
1.概念:工程承包聯營是指兩家或兩家以上具有法人資格的承包商以協議方式組成聯營體,共同承接工程。以聯營體名義,共同參加某項工程的投標並共同完成承包合同的一種承包方式。
2.法律特徵:《建築法》對聯營體的規定為,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組成新的經濟實體,獨立承擔民事責任,具備法人條件的,經主管機關核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共同經營不具備法人條件的,由聯營各方按照出資比例或者協議的約定,以各自所有的或者經營管理的財產承擔民事責任,依照法律的規定或者協議的約定負連帶責任的,承擔連帶責任第五十三條企業之間或者企業、事業單位之間聯營,按照合同的約定各自獨立經營的,它的權利和義務由合同約定各自承擔民事責任。
3.風險:工程聯營體承擔的工程具有規模大、復雜程度高、技術難度大等特點,再加上工程所處的外部環境,如政治、法律、經濟、社會、技術及自然等的動態性和不確定程度高,聯營體在經營管理過程中面臨著多種風險。比如,經濟風險、管理風險、技術風險、條款風險等。如果工程聯營體在實施項目時,不注重風險影響,那麼不僅難以實現項目的預期目標,甚至還會導致整個聯營體經營的失敗。
為了規避風險,在簽訂聯營體協議時,採用整體風險最小原則,即在責、權、利清楚的劃分的基礎上,更強調各人員和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和綜合;將聯營體作為一個系統,則整個系統的高效率為主要目標。以減少不確定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參與方的風險控制和履約的積極性。
二、工程轉包
1.概念:工程轉包是指承包單位承包建設工程後,不履行合同約定的責任和義務,將其承包的全部建設工程轉給第三人或者將其承包的全部工程肢解以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給第三人承包的行為。
2.法律特徵:根據轉包的概念並結合建設部體改法規司1996年頒發的(96)建法法字第14號《關於如何界定工程轉包和分包問題的復函》的相關規定,轉包具有下列法律特徵:
(1)轉包人不履行建設工程合同全部義務,不履行施工、管理、技術指導等技術經濟責任。轉包人在承包工程後,並不成立項目經理部,也不委派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對工程建設進行管理和技術指導,往往以收取總包管理費的方式,將全部工程轉讓給轉承包人,轉包人不履行建設工程合同中應由承包人(轉包人)履行的全部義務。
(2)轉包人將合同權利與義務全部轉讓給轉承包人,轉承包人與原合同發包人之間建立了新的事實合同關系(原合同指發包人或總包人與轉包人之間的建設工程合同,下同)。轉包後,轉包人不履行原合同約定的全部建設工程任務,全部的建設工程均由轉承包人完成,這樣在轉承包人與原合同發包人之間建立了新的事實合同關系。
(3)轉包人對轉承包人的履行行為承擔連帶責任。工程轉包後,在轉包人並不退出原合同關系的前提下,轉承包人與原合同發包人建立了新的事實合同關系,轉承包人應就建設工程的質量、工期、安全對原合同發包人承擔責任。同時,轉包人也應按照原合同就建設工程的質量、工期、安全對原合同發包人承擔責任。
3.風險:因轉包產生的合同糾紛,如果發包人起訴,應列轉包人和被轉包人作為共同被告;如因轉包合同產生糾紛,以轉包人和被轉包人為訴訟主體,建設單位列為第三人;多層次轉包的,除訴訟當事人外,應將其它各方列為第三人。對於因無效合同造成的經濟損失,應根據雙方當事人——轉包方和接受轉包方的過錯程度和責任大小,確定應當承擔的賠償數額。因無效合同造成的損失,一般包括誤工費、停工費、保管費、機械設施閑置費、租賃費、臨時設施建造費、利潤、有關費用調整、定額保管費、稅金等直接與該工程有關而獨立發生的費用等。根據雙方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法律禁止建築工程轉包,因為轉包容易使建設單位失去對承包人的控制和監督,造成投機行為,引發建築工程質量與安全事故。但承包方按照承包合同的約定或者經發包方(建設單位)同意,將其承包的部分工程分包給他人的行為是允許的。
三、工程聯營與工程轉包的界定
比較工程聯營與工程轉包的概念及法律特徵,對兩者做如下區分:
建設工程合同簽訂後,區分承包人與第三人簽訂的聯營合作協議是合作還是工程轉包,主要依據是看雙方合同約定的內容;若雙方約定共享利潤、共擔風險,則為合作聯營;若第三方自行承擔工程盈虧結果、稅費及其他一切費用,承包方不承擔任何風險只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用,則為工程轉包。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承包人非法轉包的,轉包合同無效。
在轉包項目中,承包方只成立一個項目部,象徵性地指定項目經理、財務人員,實際施工全部由掛靠方或分包方實施,承包方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不參與工程實際施工和管理,是一種「責權利」分離的管理方式。這種方式因其管理上的缺位而不能保證施工過程的安全以及建築產品的質量,因此被《建築法》所禁止。聯營項目與工程轉包的相似之處在於項目營銷運作的非常規性,也是資質與項目和資金結合的一種形式;兩者的區別則在於:(1)承包聯營中工程承包人並未將承包合同的全部權利義務轉讓給他人,而是與他人共享權利,分擔義務;(2)承包聯營中的工程承包人依然要參與工程施工、管理、技術、經濟工作,並承擔責任;轉包人轉包工程後,則不再參與工程的施工管理、技術、經濟工作,也不再承擔責任,該工作和責任都約定由轉承包人承擔;(3)承包聯營的工程可能是承包人承攬的部分工程,也可能是全部工程;轉包則是承包人將所承包的全部工程轉給他人,而不可能是部分工程;(4)承包聯營除了聯營施工外,還有可能存在其他的聯營形式,轉包則是由轉承包人獨立承擔工程施工,不可能有其他合作方式。
四、分包改為聯營
《建築法》第28條規定:「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轉包給他人,禁止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全部建築工程肢解以後以分包的名義分別轉包給他人。」因此只要不符合法定的分包條件,將會被視為轉包或違法分包,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為了既不違法又能承攬工程,建設企業就該化分包為聯營,以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禁止性規定的方式分解施工任務,達到全面履行合同,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目的。
除總承包合同已有約定外,總承包單位分包專業工程必須得到業主的認可是分包的法定要求,否則即屬違法分包。當總承包單位需要將不是專業工程的施工任務分解施工,或專業工程分包單位又需要把部分施工任務分解施工時,運用分包方式顯然是違法的。這時可以考慮將需要分解施工的部分工程與有資質、能勝任的施工單位進行施工承包聯營。
五、結語
工程聯營雖是從掛靠和轉包模式中衍生出的,但建築法律、行政法規對聯營施工也未加以禁止,逐漸演化成一種新的承包模式。在工程建設領域,工程聯營已成為很普遍的現象。近年來,工程承包項目逐漸變得復雜,規模也越來越浩大,單獨一家建設公司難以獨立完成,因而很多公司通過工程聯營的承包方式來承攬這些工程項目。但工程聯營的管理難度大,對聯營體的組建要求較高。聯營體組建得好,聯營各方的優勢就能發揮出來,這樣也就可以保證承包工程的成功。
Ⅲ 工程中招標者與投標者串通的案例
你還是買本書吧,到建築書店。關於招投標過程的案例分析,我就有一本。裡面有各種情況各種解,各種學。太多了,什麼圍標、招標人與投標人、投標人與投標人之間。借用資質各種不合格等等。你可以拿一個你遇到的情況或知道的情況我給你分析解釋。謝謝採納 !
Ⅳ 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案例分析 案例之二
1,但招標文件對省內的投標人與省外的投標人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也明確了投標保證金的數額。不妥
因為給據招投標法的相關規定,要求平等的對待潛在的投標人。
2,投標文件規定2000年10月30日為提交投標文件的截止時間,2000年月11月13日舉行開標會。不妥
3,E單位在2000年10月30日提交了投標文件,但2000年11月1日才提交投標保證金。不妥
投標保證金是合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延遲支付是對合同的實質變更。
4開標會由該省建委主持。不妥
應有招標委員會主持
5由於述問題久拖不決,導致中標書在開標三個月後一直未能發出。不妥
6,為了能早日開工,該院在獲得了省建委的同意後,更改了中標金額和工程結算方式,確定某省公司為中標單位。不妥
違反了建設程序與相關法律要求,應該招投標的項目,必須招投標。
問題久拖不決後,某醫院可以進行重新招標。因為這是必須進行招投標的項目。上次招標的結果已經導致招投標失效。
這里還有就是隱含的問題,如果採取符合標底的方法,上次標底是有效標底。不應該導致廢標。
Ⅳ 工程招投標的違法案例,分析招投標中的違法行為主要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2012年2月1日)部分
第六十條投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認為招標投標活動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可以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10日內向有關行政監督部門投訴。投訴應當有明確的請求和必要的證明材料。
第二十二條潛在投標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對資格預審文件有異議的,應當在提交資格預審申請文件截止時間2日前提出;對招標文件有異議的,應當在投標截止時間10日前提出。招標人應當自收到異議之日起3日內作出答復;作出答復前,應當暫停招標投標活動。
第五十四條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應當自收到評標報告之日起3日內公示中標候選人,公示期不得少於3日。
第六十六條招標人超過本條例規定的比例收取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或者不按照規定退還投標保證金及銀行同期存款利息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七十條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的招標人不按照規定組建評標委員會,或者確定、更換評標委員會成員違反招標投標法和本條例規定的,由有關行政監督部門責令改正,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違法確定或者更換的評標委員會成員作出的評審結論無效,依法重新進行評審。
國家工作人員以任何方式非法干涉選取評標委員會成員的,依照本條例第八十一條的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Ⅵ 招標人與投標人之間串通招標投標案例
本案例是因招標人泄漏標底、投標人相互串通壓低標價,導致中標無效的案例。需要說明的是招標人泄漏標底和投標人相互串通壓低標價都會導致中標無效。 (一) 基本信息: 一審判決書: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1997)鹽中法經初字第69號。? 二審判決書: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1998)蘇知終字第1號。? 2?案由:建設工程招標投標案。? 3?訴訟雙方? 原告(被上訴人):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叔凡,經理。? 被告(上訴人):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 法定代表人:朱煥華,經理。? 被告: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 法定代表人:李進,經理。? 4?審級:二審。? 5?審判機關和審判組織? 一審法院:江蘇省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吳光友;審判員:彭程、劉恆然。? 二審法院: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 合議庭組成人員:審判長:李飛坤;審判員:劉璦珍;代理審判員:張婷婷。? 6?審結時間? 一審審結時間:1997年10月7日。? 二審審結時間:1998年3月10日。? (二)一審訴辯主張? 1?原告訴稱:1996年12月,我公司與被告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一起參加大豐市中學男生宿舍樓建築工程招標,大豐市建設局向被告泄露標底,二被告串通壓低標價,排擠原告而使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中標。請求法院判決確認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中標無效;原告中標;大豐市建設局和兩被告賠償經濟損失58萬元。? 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此案後,1997年9月8日,原告稱「與大豐市建設局在若干問題上已取得共識」,向法院提出撤訴申請,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審查後,於9月17日作出准許撤回對大豐市建設局起訴的裁定;9月20日,原告又撤回了「確認中標」的訴訟請求。? 2?被告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辯稱:我公司預算員為二建公司編制工程預算書,並不違反有關規定,我公司與二建公司沒有串通投標,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3?被告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辯稱:我公司請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預算員代為編制工程預算書,是業務人員之間的善意協助,沒有串通投標,請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三)一審事實和證據? 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1996年12月,大豐市中學擬建一幢男生宿舍樓,大豐市建設局建設工程招標投標辦公室負責該宿舍樓工程招標工作。12月20日,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均將投標書送至大豐市建設局招標辦封存,投標報價分別為288.8萬元、276.8萬元、277萬元。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為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編制了工程預算書。1997年6月2日,招標辦公布宿舍樓工程標底價為2 920 977元,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得分最高而中標。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未能提供經濟損失的充分證據。? 以上事實有下列證據證明:? 1?原、被告的投標書。? 2?大豐市建設局招標辦建設工程施工招標開標評標定標情況匯總表、中標通知書等。? 3?當事人陳述。? (四)一審判案理由? 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 1?原告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與被告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共同參加建設工程投標,被告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為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編制工程預算書,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五條第一款「投標者不得串通投標抬高標價或壓價標價」和《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辦法》第五十條「投標者和招標者不得實施下列不正當競爭行為……投標者之間就標價之外其他事項進行串通,以排擠其他競爭對手」的規定,其行為構成串通投標、壓低標價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故被告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中標應確認無效。? 2?原告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要求兩被告賠償經濟損失的訴訟請求證據不足,法院不予支持。? (五)一審定案結論? 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五條第一款,《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辦法》第十四條、第二十六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八條的規定,判決如下:? 1?被告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在大豐市中學男生宿舍樓建設工程中中標無效。? 2?駁回原告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要求賠償經濟損失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 810元,財產保全費1 500元,合計12 310元,由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負擔4 103元,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負擔4 104元,大豐市第二建設工程公司負擔4 103元。? (六)二審情況? 1?二審訴辯主張? 一審法院判決後,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不服,向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 上訴人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上訴稱:(1)上訴人沒有中標,根本不存在中標無效;(2)上訴人的預算員為二建公司編制預算純屬個人行為;(3)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投標的鋼筋翻樣預算書也是上訴人的預算員編制的。請求撤銷原判,駁回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的訴訟請求。? 被上訴人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請求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2?二審事實和證據?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除查明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外,另查明:在投標過程中,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為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編制了工程預算書,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的預算價值為2 863529.70元,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預算價值為2 844 847.14元。1996年12月24日,鹽城市工程造價管理處定額科科長張敬標將大豐市中學男生宿舍樓的招標標底送至大豐市建設局招標辦,標底為2 980 955元。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預算員稽鵬遇見張敬標,詢問標底情況。同日,稽鵬即了解標底並了解到其投標報價與招標標底相差較大,原因在計算口徑上不一致。12月25日,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由稽鵬與鹽城市工程造價管理處張敬標聯系,要求就計算口徑問題進行協調。後經大豐市招標辦審標,標底定為2 920 977元。? 3?二審判案理由?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在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與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共同參加大豐市中學男生宿舍樓建設工程招標、投標過程中,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為大豐市第二建設工程公司編制工程預算書的行為屬於串通投標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同時,在開標之前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通過非正當途徑知曉標底情況,屬於泄標行為。原審法院判決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中標無效並無不當。上訴人提出其預算員為二建公司編制預算書屬個人行為,該主張與事實不符;1997年6月2日開標後,經審標確定為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中標是事實,上訴人稱沒有中標也不能成立;上訴人稱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投標的鋼筋翻樣預算書也是其預算員編制的,缺少證據證明,也不能支持。? 4?二審定案結論? 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定,作出如下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一審案件受理費10 810元、財產保全費1 500元。合計12 310元,由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承擔50元,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承擔50元,大豐市豐中建築裝潢公司承擔12 21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10 810元,由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承擔。? (七)解說? 1?兩被告的行為屬於串通投標行為? 本案中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為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編制工程預算書的事實是清楚的,但對這種行為的性質如何認定,當事人雙方各執一詞,原告方認為是串通投標行為,被告方則認為是正常的業務協助。此為本案爭議的焦點。從本案的客觀方面看,大豐市中學宿舍樓工程總價近300萬元,而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和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的工程投標報價也只是相差2 000元。應該說,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在為大豐市第二建築工程公司編制投標預算書時是明知這樣做會產生壓低標價,排擠競爭對手的不良後果,並且是希望或至少是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主觀上具有串通投標的故意。一、二審法院均認定兩被告的行為屬於串通投標,無疑是正確的。《江蘇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辦法》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作了補充,規定串通投標不僅僅是在標價上進行串通,還包括投標者之間就標價之外的其他事項進行串通。結合本案情況,兩被告的投標預算書在工程鋼材、木材、水泥用量、工期、施工方案等方面都十分相似,根據上述規定,兩被告也已經構成了串通投標。? 2?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有泄標行為? 鹽城市工程造價管理處將大豐市中學男生宿舍樓標底定為2 980 955元,並將此標底送大豐市建設局招標辦封存,但大豐市建設局招標辦在審標時將標底定為2 920 977元。二審查明,這是由於招標辦向大豐市建築安裝工程總公司泄露標底造成的。原告起訴時稱第一被告中標無效的理由有兩條:一是泄標,二是串通投標。一審法院因為原告撤回了對大豐市建設局的起訴而對泄標行為未作審查,僅審查了串通投標。人民法院應就原告的訴訟請求進行全面審查。一審法院在這方面有欠缺,二審法院對泄標作了補充調查是正確的,充分保護了當事人的訴權。? 3?關於訴訟收費的負擔? 本案原告有兩個訴訟請求,一是確認中標無效;二是要求兩被告賠償經濟損失58萬元。第一個請求屬非財產性的確認之訴,第二個請求屬財產性的給付之訴,《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第六條規定,原告提出兩個以上訴訟請求,被告提出反訴,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需要合並審理的案件受理費根據不同的訴訟請求,分別計算收取。一審法院在判決駁回了原告的財產之訴後仍將財產之訴的訴訟費判決由原告和兩被告分擔,顯然於法無據、於理不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收費幾個問題的批復》第三條規定,第二審人民法院在審理上訴案件時,發現第一審法院對案件實體部分的處理正確,但收取訴訟費有誤,應當在終審判決中予以糾正。本案二審法院對一審訴訟費的負擔改判,將一審財產之訴的訴訟費用判令由原告負擔是正確的。? 當前,招標、投標機制已經在市場經濟的各個領域被廣泛採用,因招標、投標發生的糾紛也將大量出現,本案的審理對其他類似案件的審理將提供有益的借鑒。?
Ⅶ 工程招投標 案例分析
圖紙 好象不能直接給施工單位吧
這個是肯定錯的: 提出按報價最低原則選擇1家施工承包單位
因為在評標過程中 不是看報價最低 而是 在有效標書中選擇最優方案
希望採納
Ⅷ 工程招投標案例分析
2.因未標明具體開工日期及具體工程進度,因此根據材料顯示工期延誤天數為17+21+8=46天。事由1因為發包人原因造成,應延長17天;事由2因為承包人原因造成延誤21天,因此延長時間不予批准;事由3屬於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延誤8天,應予延長。
3.間接費率12%
4.每平米人工費比原計劃增加0.50元
Ⅸ 看看下面這道工程投標案例分析題,謝謝!!!
一、(1)、(2)、(3)、(5)、(6)、(7)是正確的,(4)(8)不正確。
二、C投標單位的投標報價是:3230(1+14.5%)(1+3.39%)(1+3.51%)
=3957.94萬元
三、ABCDE5家的偏差程度分別為+3%、+2%、-1%、-2.5%、+5%,得分分別為40、60、70、50、40
四、ABCDE5家的工期分別為510、530、520、540、510,得分分別為40、20、30、10、40
五、A的評分為(40+20)×0.5+(40+25+18+7)×0.3+(35+35+17)×0.2=74.4
同理B為(60+28)×0.5+(20+28+18+7)×0.3+(35+32+18)×0.2=82.9
C為(70+25)×0.5+(30+26+16+8)×0.3+(36+37+19)×0.2=89.9
D為(50+20)×0.5+(10+20+15+8)×0.3+(38+35+15)×0.2=68.5
E為(40+25)×0.5+(40+25+15+8)×0.3+(34+37+18)×0.2=76.7
按綜合評分從高到低排列分別為CBEAD,中標單位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