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企業名稱與商標權沖突怎麼辦
商標權與企業名稱的沖突商標權和企業名稱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在我國,商標權是指商標權人依法對自己的注冊商標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而企業名稱權是指經核准登記的企業對其企業名稱在核准登記的區域內享有的專用權利。
企業名稱權與商標權的沖突主要包括:
1.將與他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商標,引起相關公眾對企業名稱所有人與注冊商標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
2、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登記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引起相關公眾對商標注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這就引起注冊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混淆,使國家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和對企業名稱權的保護發生沖突。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發布了《關於解決商標與企業名稱中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規定,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商標與企業名稱產生混淆,損害在先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二)商標已注冊和企業名稱已登記;
(三)自商標注冊之日或者企業名稱登記之日起5年內提出請求(含已提出請求但尚未處理的),但惡意注冊或者惡意登記的不受此限。 符合上述條件的商標注冊人或者企業名稱所有人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書面形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B. 企業名稱權與商標權發生沖突,如何解決
商標權與企業名稱的沖突
商標權和企業名稱權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在我國,商標權是指商標權人依法對自己的注冊商標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利。而企業名稱權是指經核准登記的企業對其企業名稱在核准登記的區域內享有的專用權利。
企業名稱權與商標權的沖突主要包括:1.將與他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商標,引起相關公眾對企業名稱所有人與注冊商標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2、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登記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引起相關公眾對商標注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這就引起注冊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混淆,使國家對商標(專用)權的保護和對企業名稱權的保護發生沖突。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9年發布了《關於解決商標與企業名稱中若干問題的意見》,該《意見》規定,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商標與企業名稱產生混淆,損害在先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二)商標已注冊和企業名稱已登記;
(三)自商標注冊之日或者企業名稱登記之日起5年內提出請求(含已提出請求但尚未處理的),但惡意注冊或者惡意登記的不受此限。
符合上述條件的商標注冊人或者企業名稱所有人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書面形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以此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新《商標法》規定了商標侵權糾紛自行協商解決的程序,其目的一是鑒於有些侵權行為僅僅侵犯了注冊人的利益,並未給他人帶來損害,注冊人自行協商,可化解因此產生的爭議。二是可適當減少商標糾紛當事人為解決糾紛所投入的精力。三是當事人通過協商減少商標案件數量,使執法部門更有效地利用好現有的執法資源。但應當注意,自行協商的商標侵權糾紛首先是未構成刑事犯罪行為的糾紛,對以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為主業且數額達到犯罪立案標準的行為人,必須追究刑事責任。其次,自行協商解決的糾紛案件,其侵權行為一般情節比較輕微,後果不嚴重,可以免予行政處罰,即行政責任可予以免除。第三,對侵權行為的查處主要目的是保護權利人的民事權益不受侵害,協商解決即意味著權利人自己已經認為未對本權利造成危害或者危害後果不嚴重,從而放棄了對侵權人追究民事責任的權利。在執法實踐中可按如下原則掌握: 1、除商標注冊人投訴的案件外,一般情況下,工商機關查辦的商標侵權案件,不主動要求當事人進行協商。如果當事人主動要求協商,可給其一定的期限自行協商,到期未提供已經協商解決的證據,則宜按照商標侵權案件進行行政處理。 2、工商機關接受商標權利人投訴的案件,應當視為權利人已經放棄協商或者已經協商不成了,立案工商部門不再主動進行當事人之間的協商和解工作。 3、就商標糾紛已經立案的工商機關,應涉案當事人請求,在未就該案件做出行政處理決定之前,涉案當事人又經協商同意和解的,若其和解未危害社會公共利益,工商機關可以應其書面請求做出撤案(銷案)處理。
D. 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企業名稱與商標權沖突怎麼辦
不可來能的,口說無憑自,凡事都是需要證據的,而且必須取得他侵犯你的知識產權證據,1、自行取證。2、委託律師調查取證。由於知識產權案件專業性較強,由權利人自行取證,對取證的方向和范圍把握的十分准確會有一定的難度。律師是專門從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為職業。律師不僅具有豐富的法律知識,而且具有豐富的辦案經驗和熟練的訴訟技巧,能在不同的訴訟階段為當事人作出適當的選擇。一般說來,律師調查取證要比當事人調查取證方便得多,收集證據的范圍也更加廣泛、精確。3、通過司法機關調查取證。公證機關的法定業務之一便是「保全證據」,法律對公證證據推定為真。充分運用公證機關收集、保全證據,是訴前准備工作的重要選擇。
E. 如果韓國公司想在中國辦一個商標權
流程有:1、先對商標進行查詢,如果在先沒有相同或近似的,就可以製作申請文件,遞交申請了;
2、申請遞交後的1個月左右,商標局會給你下發一個申請受理通知書(這個期間叫形式審查階段)。3、形式審查完畢後,就進入實質審查階段,這個階段大概需1年。4、如果實質審查合格,就進入公告程序(這個期間是3個月,也叫異議期間);5、公告期滿,無人提異議的。就可以拿注冊證了。
整個商標的申請時間要15個月左右(從申請到拿到注冊證)。
前期要先確定商標,和准備申請人資質證明注冊商標所需資料:
公司注冊,提供公司執照復印件加蓋公章
申請商標需提供資料:
1、公司名義申請: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一份;
個人名義申請:個人身份證復印件一份,個體戶營業執照復印件一份;
2、商標設計好的圖案;
3、指定商標注冊的類別和商品名稱;
4、商標申請書,商標委託書,商標協議書,確定及簽字蓋章
商標注冊注意事項
編輯本段
以自然人名義辦理商標注冊、轉讓等申請事宜,除按照有關規定提交《商標注冊申請書》、商標圖樣等材料外,還應注意以下事項: 一、個體工商戶可以以其《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登記的字型大小作為申請人名義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也可以以執照上登記的負責人名義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以負責人名義提出申請時應提交以下材料的復印件: (一)負責人的身份證; (二)營業執照。 二、個人合夥可以以其《營業執照》登記的字型大小或有關主管機關登記文件登記的字型大小作為申請人名義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也可以以全體合夥人的名義共同提出商標注冊申請。以全體合夥人的名義共同提出申請時應提交以下材料的復印件: (一)合夥人的身份證; (二)營業執照; (三)合夥協議。 三、農村承包經營戶可以以其承包合同簽約人的名義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申請時應提交以下材料的復印件 (一)簽約人身份證; (二)承包合同。 四、其他依法獲准從事經營活動的自然人,可以以其在有關行政主管機關頒發的登記文件中登載的經營者名義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申請時應提交以下材料的復印件: (一)經營者的身份證; (二)有關行政主管機關頒發的登記文件。 五、自然人提出商標注冊申請的商品和服務范圍,應以其在營業執照或有關登記文件核準的經營范圍為限,或者以其自營的農副產品為限。 六、對於不符合《商標法》第四條規定的商標注冊申請,商標局不予受理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申請人提供虛假材料取得商標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 七、普通商標注冊申請時間為18個月,但是按照目前實際情況,商標注冊時間一般為2-3年。 八、商標注冊費用為1000元/個(官費),另加代理費若干,代理費各個地區不一樣,超出額定的10個商品類別後,每增加一個商品增加人民幣100元。目前商標局試行了網上注冊,採用網上注冊的,其注冊費用為800元/個(官費)。 九、辦理轉讓商標申請,受讓人為自然人的,應參照上述事項辦理。
填寫商標注冊申請書的具體要求
編輯本段
1、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商標注冊申請等有關文件,應當打字或印刷。對於手寫的商標申請書件,商標局不予受理; 2、商標注冊申請人的名稱、地址應按照《營業執照》填寫,如果《營業執照》中的地址未冠有企業所在地的省、市、縣名稱的,申請人必須在其地址前加上省、市、縣名稱。申請人的名義公章應與《營業執照》上登記的企業名稱完全一致; 3、商品或服務項目應按照《商品和服務分類表》或《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第九版填寫規范名稱,一份申請書只能填寫一個類別的商品或服務。商品名稱或服務項目未列入分類表的,應當附送商品或服務項目的說明。 4、如申請人是自然人,申請人名稱除填寫姓名外,還須在姓名之後填寫身份證號碼;申請人地址可以填寫自然人的實際地址或通訊地址。 5、如申請注冊的商標不是立體商標和顏色組合商標,申請人應在商標種類一欄的「一般」前的方框中打「√」。 6、遞交申請前請仔細檢查申請書,遞交後不得改動。填寫錯誤需提交《更正商標申請/注冊事項申請書》(書式七)並交納500元規費,申請人、商品或服務項目及商標圖樣不得更換。 六、商標注冊規費的繳納 在一類10個商品名稱或服務項目之內,每件商標注冊申請規費為1000元,10個以上(不含10個),每超過一項,另加收100元。 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的,申請人應向商標代理機構繳納商標注冊規費和代理費,商標局收取的商標注冊規費從該商標代理機構的預付款中扣除。
F. 侵犯商標專用權糾紛案,企業名稱與商標權沖突怎麼辦
一、商標專用權和企業名稱均是經法定程序確認的權利,分別受商標法律、法規和企業名稱登記管理法律、法規保護。
二、商標專用權和企業名稱權的取得,應當遵循《民法通則》和《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不得利用他人商標者企業名稱的信譽進行不正當競爭。
三、商標是區別不同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的標志,由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構成;企業名稱是區別不同市場主體的標志,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構成,其中字型大小是區別不同企業的主要標志。
四、商標中的文字和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使他人對市場主體及其商品或者服務的來源產生混淆(包括混淆的可能性,下同),從而構成不正當競爭的,應當依法予以制止。
五、前條所指混淆主要包括:
(一)將與他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商標,引起相關公眾對企業名稱所有人與商標注冊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
(二)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登記為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引起相關公眾對商標注冊人與企業名稱所有人的誤認或者誤解的。
六、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混淆,應當適用維護公平競爭和保護在先合法權利人利益的原則。
七、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商標與企業名稱產生混淆,損害在先權利人的合法權益;
(二)商標已注冊和企業名稱已登記;
(三)自商標注冊之日或者企業名稱登記之日起五年內提出請求(含已提出請求但尚未處理的),但惡意注冊或者惡意登記的不受此限。
八、商標注冊人或者企業名稱所有人認為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的,可以書面形式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或者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訴,並附送其權益被損害的相關證據材料。
九、商標與企業名稱混淆的案件,發生在同一省級行政區域內的,由省級工商行政管理局處理;跨省級行政區域的,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處理。
對要求保護商標專用權的案件,由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企業登記部門承辦;對應當變更企業名稱的,承辦部門會同商標管理部門根據企業名稱核准機關執行,並報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和企業注冊局備案。
對要求保護企業名稱權的案件,由省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商標管理部門承辦;對應當撤銷注冊商標的,由承辦部門提出意見後報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決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會同企業注冊局根據《商標法》及《商標法實施細則》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十、違反商標管理和企業名稱登記有關規定使用商標或者企業名稱產生混淆的,由有管轄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依法予以查處。
G. 商標權糾紛管轄是哪個,怎麼確定商標侵權管轄法院
一般由被告所在地或者侵權行為發生地人民法院管轄。《民事回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答:「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具體到專利案件,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五條規定:「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H. 商標權糾紛的商標權糾紛-使用許可
商標權糾紛
商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了除商標注冊人可以依法對侵犯商標權行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外,利害關系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一)商標使用許可的種類
商標法第四十條對商標使用許可作了規定,但未具體規定使用許可合同的種類,《若干解釋》第三條解決了這個問題。該條司法解釋的目的,在於規范實踐中的商標許可合同形式,解決訴訟中利害關系人作為原告的主體資格問題,為適用侵權損害賠償應當考慮有關許可合同的要素奠定基礎。該條規定,商標法第四十條規定的商標使用許可包括以下三類:(一)獨占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將該注冊商標僅許可一個被許可人使用,商標注冊人依約定不得使用該注冊商標;(二)排他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將該注冊商標僅許可一個被許可人使用,商標注冊人依約定可以使用該注冊商標但不得另行許可他人使用該注冊商標;(三)普通使用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在約定的期間、地域和以約定的方式,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並可自行使用該注冊商標和許可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
(二)商標權使用許可人的訴訟地位
《若干解釋》第四條規定,「商標法第五十三條規定的利害關系人,包括注冊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注冊商標財產權利的合法繼承人等。」「在發生注冊商標專用權被侵害時,獨占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排他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可以和商標注冊人共同起訴,也可以在商標注冊人不起訴的情況下,自行提起訴訟;普通使用許可合同的被許可人經商標注冊人明確授權,可以提起訴訟。」
(三)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備案與合同的效力
商標法第四十條第三款規定,商標使用許可合同應當報商標局備案。這主要是從便於國家商標局對全國商標使用許可情況管理的目的出發,規范商標使用市場,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解決,更好的維護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四)注冊商標轉讓前有關商標使用許可合同的效力
商標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了注冊商標的轉讓和轉讓的法定手續。這些法定手續主要是:首先,轉讓人和受讓人應當簽訂轉讓協議;其次,當事人雙方共同向商標局提出申請,受讓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再次,轉讓注冊商標要經過商標局核准;最後,對轉讓注冊商標情況進行公告,受讓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標專用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