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二手房交易樓齡糾紛

二手房交易樓齡糾紛

發布時間:2021-05-14 05:41:14

⑴ 二手房交易有糾紛怎麼辦

是現在還沒有過戶嗎?
你和房主去房管局,讓房主拿著離婚證明或者離婚證,都是可以過戶的。

⑵ 二手房貸款對樓齡有要求嗎

隨著近些年來房價的快速上漲,「物美價廉」的二手房逐漸成為了不少年輕剛性購房者的選擇。為此,記者查閱了銀行關於二手房貸款的有關規定。
據了解,為避免自身風險,銀行在為二手房提供貸款時,一般對房屋本身和貸款人都規定了較為嚴格的條件,而房齡則是其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據銀行業人士介紹,二手房的房齡已成為許多銀行發放貸款的一項審核標准,因為房齡越長房屋升值保值的空間越小,一般獲批貸款的成數就越低,甚至可能不予貸款。
其次,房屋所處位置、單價、面積等都是銀行審批貸款的主要因素。位置偏遠、單價低、面積小的房屋,貸款成數一般較低,甚至可能不予貸款。
接下來是考慮貸款人的年齡、個人信用和還款能力。年齡較大、信用較差、還款能力較低的貸款人,貸款的成數越低,甚至可能不予貸款。
之後就要考慮貸款人的貸款房屋套數。如果是貸款買第二套以上的房屋,貸款成數降低,甚至可能不予貸款。
此外,貸款人如果是外地戶口,貸款成數也可能相對較低。
所以,買房人在正式簽約前,應拿著賣方產權證復印件和自身收入證明等材料到銀行信貸部門詳細咨詢,做到心中有數之後再簽約,一面簽訂了買賣合同之後,卻因為貸不貸款而造成違約,損失定金。

⑶ 請教大家覺得二手房十年樓齡算不算舊樓了

不算哦,很多04或者05年修建的房子,現在看著也還是很新的,區別的話:以前基本都是板塔結構,而現在修的房子基本的框架結構,老房子的好處是沒有甲醛,現在很多癌症都是因為住了新裝修的房子才導致的

⑷ 買二手房,樓齡28年的值得買嗎需要注意什麼

房齡時間有點長。
購買二手房需要注意什麼?
1,房地產的風險責任由轉讓人在產權轉讓前承擔,由轉讓人承擔產權轉讓後的責任。也就是說,轉讓後房屋損壞的風險由買方承擔,因此買方需要在轉移前仔細確認房屋是否存在質量問題。目前,房價將上漲。一些業主將以虛假債務為由讓法院查封財產,轉讓期間的房地產交易將被終止。買方可以在合同中加入條款,規定如果財產因轉讓中的所有者原因被扣押,則由於所有者違約,他必須承擔違約責任。
2.如果傢具在房屋交付時損壞甚至拆除,並且無法彌補押金,買方通常會發現難以找到賣方索賠。因此,最好在您同意支付押金時最大化存款金額。戶籍問題也是一個在交出房屋時容易被忽視的地方。因此,在交出房屋之前,最好檢查房主的帳戶是否已經搬遷到房屋所在的公安局。

⑸ 二手房交易時如何避免糾紛糾紛的類型有哪些

常見的糾紛有:
(一)買賣雙方缺乏誠信,隱瞞真實信息導致糾紛。
當事人為了促成交易,往往隱瞞真實信息,如房屋質量問題、居住環境問題,在簽訂合同後另一方發現從而提起訴訟。對此,購房者可以在購房前向物業、鄰居、開發商了解情況,最好到現場看房,並對可能出現的質量問題如何承擔作出約定。
(二)房價變化快。房屋價格上漲了,一方反悔,以種種借口不辦理過戶手續。
房價上漲時,許多糾紛系賣房人在銷售房屋後,辦理過戶手續過程中,發現房屋價格又上漲了,於是導致反悔,以種種借口不辦理過戶手續,另一方起訴至法院。房價下跌時購房人以種種理由要求解除合同退房。對此,購房方不但要與賣房方簽訂合同,還要提前考慮房價上漲、下跌等因素約定好違約賠償責任,並在能夠辦理過戶手續時及時辦理,避免對方反悔。
(三)中介機構的不規范行為導致糾紛。
由於買賣雙方常常通過中介機構建立聯系,進行交易,而中介機構本身的機制和人員素質不一,常常在簽訂合同或辦理手續時出現問題,甚至合同約定內容與三方談判時表達的意思不一致,導致當事人對合同履行內容產生爭議,從而提起訴訟。為避免上述情況發生,買賣雙方在交易時應當選擇正規的中介機構,交易前應當充分了解各種事項,並對雙方談定的內容以書面形式約定好。
(四)二手房交易手續復雜,導致交易過程中雙方當事人產生不信任,交易難以進行。
所以買賣雙方都要在交易時充分了解房屋買賣需要的各種手續,最好選擇專業人士提供法律意見,再慎重簽訂合同。
(五)房屋產權登記制度不合理,導致難以發現房屋共有人情況,引起共有人提起訴訟。
現行的房屋產權登記制度僅登記一名所有權人,在交易過程中,交易的另一方很難發現還有共有人,交易之後常有妻子或其他共有人提起訴訟主張買賣合同無效的情況出現。對此,可以在簽訂合同時讓對方提供確保有權處分的證明或夫妻等其他共有人同意處分的證明。
如何避免糾紛:
1、須確認房主真實身份:對於業主證件的真實性和其與業主身份的一致性是簽訂買賣合同的前提條件,尤其在買賣雙方自己進行交易而沒有第三方作為居間擔保的情況下,該項問題更需引起客戶的注意。
2、必須明確雙方違約責任:因為房產交易復雜且金額較大,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狀況,導致違約行為。為了能避免以後出現扯皮現象,需要在簽署合同時就明確寫清雙方的責任和權利,以及違約金的償付金額和時間,遵循的原則就是雙方責權利對等。
3、必須標明付款過戶時間:在實際操作中買方會將房款分為首付和尾款兩部分在不同時間段打給房主;
4、必須註明費用交接時間。這是買方所應關注的房屋本身附屬問題,屬於「房屋交付」中的重要條款,一定要註明水、電、煤氣、物業、供暖等各項費用的交接年月日。
5、買方必須見房主:要求約見房主當面核實,可以揭穿其不軌行為;

必須學會使用補充協議。買賣雙方在簽訂合同時如果遇到合同條款不明確,或需要進一步約定時,要在合同相關條款後的空白行或在合同後填寫附加條款,將合同中對雙方的意思寫明,會減少後續階段因意思含混而造成的不便與麻煩。

⑹ 二手房交易糾紛

1、協商處理。所抄謂協商處理,就是二手房買賣合同的當事人對合同中有爭議的部分進行協商,從而對原合同中規定的或者沒有規定的內容進行修改、刪除和增加。

2、二手房買賣糾紛的協商處理,可以理解為把先前的二手房合同作廢掉,然後經過協商後再簽訂新的合同。協商處理二手房糾紛的優點在於,減少了當事人的成本。
3、起訴處理,如果二手房買賣的當事人不能通過協商的方式解決二手房合同糾紛,那麼,就只能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來處理二手房買賣糾紛。
以上內容就是關於二手房買賣糾紛以及如何處理二手房糾紛方面的一些問題,買房對於大家來說都是一件高興的事情,誰也不想出現糾紛,所以大家在交易的時候一定小心,無論是買房子還是買房子再找中介的時候也要找有一點知名度的經紀公司,這種公司的風險要小一些。

⑺ 近15年樓齡的二手房,以後能賣掉嗎

可以。二手房過戶注意事項:
二手房過戶容易產生產權、租賃、違約規定等糾紛,購房者在辦理過戶的時候需要謹慎辦理。另外,如果當事人委託他人辦理過戶,同樣需要准備一些必備的資料。以下是五點二手房過戶可能會發生的問題,買賣雙方都應該對相關的注意事項有了解:
1.單位購買私房,需單位提供單位法人資格證明原件(加蓋公章),法定代表人領取委託書,受託人還應提供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2.若要辦理委託過戶辦理。需要由委託人出具委託書或公證書,被委託人攜帶委託書或公證書、個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才能辦理過戶;
3.如果房屋已經出租,購房者辦理過戶必須要求賣方提供房屋承租人出具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證明;
4.如果房屋有共有權人,購房者應該要求賣方出具共有權人同意出售的證明和其所持有的共有權證書,或者共有權人到場簽合同、辦理過戶;
5.如果是購買經法院判決的房屋,購房者在辦理過戶之前要准備好法院判決和協助執行通知書。
二手房過戶時二手房交易的目的,也是二手房交易流程的最後環節。購房者在辦理二手房過戶的時候需要按照過戶流程進行過戶辦理,另外還需要注意二手房過戶可能存在的問題,盡早多好准備,避免二手房糾紛的發生。

⑻ 上海市二手房交易糾紛,請懂行的朋友幫忙,我應該怎麼辦

我大概看懂了你的意思
中介以有客戶購買房子的名義,購買了你的房子,和你簽訂了買賣合同,並且支付了你30%的房款,但是中間你們沒有辦理相關的產權過戶,中介就把房子轉讓給了第三方客戶。
其實說白了,就是從中賺取差價,炒房行為而已

首先要搞明白,你為什麼不賣?是不是別人轉手賣了更高的價格,你眼紅了?第二,付款形式是如何約定的?從法律角度,如果你不想賣了,那你可以單方面終止合同,退還之前支付你的房款,並且賠償給對方合同約定的違約金。其實就這么簡單,就算打官司,你也可以不賣給他
至於裝修費用,你是當然要退還給對方的了。因為合同約定了,在合同簽訂後,你主觀意願是同意對方對房子進行裝修的,這也是履行合同的一部分。另外,至於買方的身份問題,也只能怪你個人沒有調查清楚對方的目的,不能算欺詐。

但是在這個事情的過程中,我是反對炒作行為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合同,無非就是中介為了賺取一買一賣的差價,以及在房屋交易過程中,產權過戶應該繳納的費用以及稅費。中間節省了一次過戶手續,算下來的稅費是非常可觀的。
你可以利用這一點,要求只和你簽訂合同的中介過戶,至於他如何處理,由中介自行解決,即便合同約定了你配合過戶的種種條款,這一部分的內容打起官司也是得不到支持的。因為行為的本身就有偷逃稅費的嚴重嫌疑。

⑼ 買二手房的樓齡怎麼算的

自房屋取得房屋驗收合格證之日起至今的時間即為房齡,也是樓齡。
按照正常情況,一般開發商取得土地所有權後有一個開發建設的時間,短則一兩年,長則三五年,等房屋竣工並取得房屋質量驗收合格證之後,開始計算房齡。一般所謂70年產權,是從開發商取得土地所有權之日開始計算的土地使用年限,而房屋的所有權是永久的(請參閱《物權法》)。

⑽ 二手房買賣糾紛頻現 購房者如何才能不糟心

對於在京打拚的大部分人而言,能購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屋本應是一件開心的事情,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糾紛的發生,很多人沒有感受到購房帶來的喜悅,反而因為購房使其更為糟心。近日,海淀法院總結幾個常見的糾紛案例,以期對購房者帶來一些啟示。

一、戶口問題

劉先生為了女兒能上中關村某重點中學,購買了蔣先生位於該學區內的一套80平米的房屋,價款500萬元,雙方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蔣先生應於房屋過戶後30日內將原有戶口遷出,逾期按日支付總房價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後劉先生支付完所有購房款,並將房屋過戶至自己名下,但蔣先生並未按期將房屋內戶口遷出,而劉先生亦因戶口遲遲未遷入該房屋內耽誤了女兒上該重點中學的時間,多次溝通無果之下,劉先生將蔣先生訴至法院,要求蔣先生將戶口遷出,並要求其按日支付總房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蔣先生辯稱,自己已經積極配合遷戶口,但是新房還沒有下來,沒法按期將戶口遷出,希望法院對違約金予以酌減。法院經審理後認為,蔣先生未按照合同約定將戶口遷出,明顯違反合同約定,理應支付違約金,鑒於雙方對於違約金標准明顯過高,且蔣先生請求法院酌減,法院最終根據案件具體情況依法酌定蔣先生支付15萬元違約金。

【法官提示】:

依據《合同法》第114條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北京市實行學區房政策以來,許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上有名氣的學校,不惜花費巨資購買學區房,但是該類房屋中,大多已有戶口在房屋內,影響買房人的戶口遷入以及實際使用。部分買房人在買賣合同中約定限期遷出戶口,但未約定逾期遷出的違約責任;部分人在合同中約定了限期遷出戶口,亦約定了逾期遷出的違約責任,對於前者而言,因違約責任不明,往往很難得到法院的支持;對於後者,雖然約定了高額的違約金,但是法院在判決的時候,對違約金的數額亦會根據具體情況判定,無論何種形式,買房者訴至法院的目的,均是為了將原有戶口遷出,但是根據我國目前戶籍管理政策,戶籍管轄權是派出所,而非法院,法院亦無權判令強行將戶口遷出,由此,購房者的問題很難得到解決。而購房者往往已經支付完畢房款,甚至已經辦理完房屋過戶手續,該類糾紛愈發增多。在此情況下,法官建議,一方面,買房者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遷出戶口作為支付全部或者購房款的條件,另一方面,提前查詢房屋內現有戶口情況,購房時將戶口作為決定是否買房的因素之一,以對是否購房作出理智的判斷。

二、房款問題

小劉在京打拚多年,終於攢夠了買房的錢,2014年3月,小劉與馬女士簽訂房屋買賣合同,約定小劉以380萬元價格購買馬女士的房屋。後小劉支付了馬女士50萬元預付款,並將剩餘房款分兩次匯款到了一個名為張甲的賬戶,不料,小劉匯完款項後,馬女士拒絕與小劉辦理房屋過戶手續,理由是小劉未付清房款。小劉稱,剩餘的房款是按照馬女士的要求匯到張甲的賬戶的,對此,馬女士予以否認,小劉未提交相關證據證明馬女士指示其將相關錢款匯到張甲的賬戶,雙方在合同中列明的收款賬號亦非張甲。現該案正在進一步的審理中。

【法官提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及時提供證據。《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二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在市場交易中,許多購房者因為是沒有經驗,抑或是粗心大意,抑或是出於對對方的信任,抑或是法律知識的欠缺,沒有養成將重要事項簽訂書面協議進行確認並保留證據的習慣,往往聽信口頭約定,一旦對方反悔,如果提供不出確鑿的證據,便會帶來莫大的損失。尤其是在類似大額的房屋交易中,買賣雙方應對關健事項用書面合同形式明確約定,並由雙方簽字蓋章確認,對於合同履行中有變更事項,亦應當簽訂補充協議予以明確,類似本案中有向他人打款的情形,一定要保留出賣人委託他人收款的書面、錄音錄像、簡訊、電子郵件等相關證據。

三、交房問題

2013年8月,張先生購買了陳先生位於知春路的一套房屋,後張先生按約支付完畢購房款,陳先生亦配合張先生辦理完房屋過戶手續。正當張先生喜滋滋的准備入住新房屋時,卻發現該房屋早已被陳先生租賃給他人使用,且租期至2016年1月屆滿,張先生遂將租戶及陳先生訴至法院,要求租戶限期搬離,陳先生交付房屋。現該案正在進一步的審理中。

【法官提示】:

《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民通意見》第119條規定,私有房屋在租賃期內,因買賣、贈與或者繼承發生房屋產權轉移的,原合同對租賃人和新房主急需有效。上述即買賣不破租賃原則,即在租賃關系存續期間,即使所有權人將租賃物讓與他人,對租賃關系也不產生影響,買受人不能以其已經成為租賃物的所有人為由否認原租賃關系的存在並要求承租人返還租賃物。在二手房買賣中,買房人應對房屋實際使用狀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及時現場勘查;同時,可以在買賣合同中明確條款約定,如果賣房人隱瞞房屋已出租信息或者在履行合同中故意將房屋出租他人的,應支付一定金額的違約金,以加大賣房人的違約成本。

四、「凶宅」問題

張女士訴稱,2013年3月初,在某中介公司的居間服務下,張女士花費300萬元購買劉女士所有的位於本市海淀區四季青的房屋,簽訂合同中,某中介公司和劉女士一致表示房屋之前沒有人居住,更沒有出過事。後張女士全家入住該房屋,不料入住後張女士每夜噩夢連連,在偶然和一位鄰居聊天的過程中,張女士得知劉女士的丈夫曾在該房屋內上吊身亡。張女士遂將劉女士訴至法院,要求撤銷房屋買賣合同,並要求劉女士對裝修進行補償。

法院經審理後認為,房屋買賣的雙方應遵守誠實信用原則,賣房人應如實披露房屋的實際情況。雖然房屋內發生非正常死亡時間客觀上未就房屋的實際使用價值產生影響,但該情況會影響購房者的心理感受包括恐懼、忌諱等,從而造成房屋交易價值降低,構成了房屋的重大瑕疵,是影響房屋買賣合同訂立的重大事項。劉女士故意隱瞞房屋內曾發生過兇案的行為,違背了誠實信用原則,雙方合同的簽訂亦違反了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構成欺詐,法院判決支持了張女士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

《合同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下列合同,當事人一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一)因重大誤解訂立的;(二)在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在實際交易中,大部分的房屋買賣雙方並不認識,部分不誠信的賣房者規避房屋曾發生的問題,對於買房者而言處於信息不對等的狀態,在此情況下,一方面,買房人可以在買賣合同中約定補充條款,就「凶宅」問題約定違約責任;另一方面,簽訂合同之前,應多方面通過居委會、派出所、周圍鄰居、社區論壇等了解房屋情況,以免誤買「凶宅」。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08-10,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閱讀全文

與二手房交易樓齡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