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

發布時間:2021-05-13 22:39:17

知識產權上的請求權和侵權損害賠償責任 調查報告

知識產權請求權與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兩種不同的請求權。知識產權請求權救濟的是對知識產權的抽象侵害。所謂抽象的侵害是指對知識產權人就其知識產權的享有或行使構成的侵害,其救濟的目的在於回復知識產權的圓滿狀態。這種抽象的侵害既可能是現實的,也可能是將來的。知識產權損害賠償請求權救濟的是對知識產權人權利在「傳播中」造成的實際損害。事實上,前者救濟的損害可能涵蓋後者,也就是說對知識產權的抽象侵害既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的單純權利狀態的損害,也可能造成知識產權人實際的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失。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成立不要求侵權人具有過錯和具體的經濟損失或精神損失,只需要有侵權事實即可。損害賠償請求權要求侵權人有過錯和對知識產權人造成具體的損失。知識產權請求權與損害賠償請求權既可能並存,也可能只成立知識產權請求權,因為後者責任入口更小些。深入的理論分析發現,知識產權請求權是一個權利束。我們暫且可將其分為兩大類:一、一般的知識產權請求權,包括排除妨害請求權(針對現存的妨害)、不作為請求權(針對將要發生的妨害)。一般知識產權請求權的特點在於它適用於所有的知識產權侵權。二、特殊知識產權請求權。如德國著作權法上的查詢請求權、查閱請求權、銷毀請求權、出讓請求權等。知識產權請求權成立後,如果知識產權人有實際損失,可以請求侵權人予以賠償。如果侵權人有過錯,則應承擔賠償責任,若沒有過錯但受有利益,知識產權人仍可主張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事實上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成立相當於美國法上Infringe的成立,都是無過錯要求,損害賠償請求權的成立則相當於美國法上Tort的成立。

⑵ 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和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的區別

不當得利:所指客體廣泛並非針對一特定對象,適用各種不當的行為,如撿到一個錢包不換;
侵權損害賠償,所指客體是一種權利,合同債權、專利權、商標權。

⑶ 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否一定是債權請求權

個人理解應抄該是這樣的:
損害賠償請求權是物權的保護方式,但是屬於債權請求權。
物權的保護方式分為物權請求權和損害賠償請求權兩種,二者概念不同。物權請求權旨在恢復物權人對其標的物的支配狀態,從而使物權得以實現。損害賠償請求權的目的在於填補損害,它是在不能恢復原狀時,以金錢作為賠償,填補物權人受到的財產損失。損害賠償請求權必須以實際有損害前提,而物權請求權則不以有損害為要件。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損害賠償請求權分為侵權損害賠償和違約損害賠償,應該屬於不同類型的債權。
(對以上內容聲明保留著作權^_^~ 如有錯誤之處歡迎指正)

⑷ 從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區別談賠償請求權的

侵權損害賠償和違約損害賠償都是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其構成要件和歸責原則基本一致。盡管如此,在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競合的時候,究竟選擇侵權賠償請求權,還是選擇違約賠償請求權,這對受害人的利益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該掌握侵權責任和違約責任的區別,以便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賠償請求權。

一看訴訟管轄。

根據《民事訴訟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當事人也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在地人民法院管轄。受害人應該從訴訟是否經濟、收集證據是否方便等方面選擇管轄法院。

二看損害發生前當事人之間有無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

在侵權損害賠償發生前,當事人之間沒有特定的權利義務關系,其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都是對世權,義務人是不特定的。違約損害賠償發生前,當事人之間存在著特定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人的權利是對人權,其債務人就是合同的一方當事人。某些形式上的雙重違法行為,依據侵權法已經構成侵權,但依據合同法卻可能尚未達到違約的程度,如果當事人提起違約之訴,其請求將不會被支持。

三看賠償范圍。

侵犯財產權利後要用相當的實物或者金錢賠償,如果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損失的,加害人也應該賠償;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權的,應當賠償因此造成的財產損失,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的,根據有關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非法侵害自然人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等人格權利,雖未造成經濟損失的,也可以要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在違約損害賠償中,通常依當事人的事先約定,雖然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但是不得超過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對於侵權責任來說,損害賠償不僅包括財產損失的賠償,而且包括精神損害的賠償。侵權責任的賠償范圍不僅包括直接損失,還包括了間接損失。這與違約賠償有明顯的區別。

四看舉證責任。

侵權損害賠償的舉證責任通常在受害人,由受害人舉證證明加害人的過錯,加害人在一般情況下,不負舉證責任。違約損害賠償的舉證責任在於債務人,債務人不履行債務致對方損害,就推定債務人有過錯,因此,債務人負有舉證證明自己無過錯的責任,債權人對合同是否履行不負舉證責任。在這一點上,受害人選擇違約責任較為有利。

五看訴訟時效。

違約責任的時效,一般為3年,但因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技術進出口合同爭議提起的訴訟,其訴訟時效為4年。可見,兩類責任適用的時效期限是有區別的。受害人應當注意這些不同規定,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請求權。

六看責任構成要件和免責條件。

在違約責任中,行為人只要實施了違約行為,且不具有有效的抗辯事由,就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一般來說,違約是否造成損害後果,不影響違約金責任的成立。但是在侵權責任中,損害事實是侵權損害賠償責任成立的前提條件,無損害事實,便無侵權責任的產生。在違約責任中,除了法定的免責條件以外,合同當事人還可以事先約定不承擔責任,但當事人不得預先免除故意或重大過失的責任。即使就不可抗力來說,當事人也可以就可不抗力的范圍事先約定。在侵權責任中,免責條件或原因一般只能是法定的,當事人不能事先約定免責條件,也不能對不可抗力的范圍事先約定。在造成損害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人認為對方可能有法定的抗辯事由能夠對抗侵權責任的構成時,則可以選擇違約責任的請求權,使自己的賠償請求得到實現。

⑸ 侵權行為發生後,哪些主體可以提出侵權賠償請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款規專定:屬「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值得探討者,有反射性精神損害的間接受害人(如直接目睹親人在慘烈的人身損害事件中遭受損害事實的受害人近親屬)——依現代侵權法答案為肯定,但在中國大陸答案不肯定,胎兒在孕育過程中受到損害(如服葯、污染、損傷而使胎兒健康、生命法益受損)的賠償問題——依現代侵權法胎兒為活體的,取得民事權利能力後,自行使賠償請求權,這一點不會有爭議;出生為死體的,可由胎兒的父母親行使該權利,這點在大陸也不肯定。

⑹ 損害賠償請求權的介紹

損害賠償請求權是指因權利人受到侵害而享有的要求加害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的權利。如因侵權行為造成他人的損害,受害人享有損害賠償請求權。是基於侵權之債產生的一種債權請求權,其請求內容是支付一定數額的金錢對權利人予以救濟。

⑺ 侵權損害賠償請求權訴訟時效有多久

不同案件涉及的訴訟時效都是不一樣的,訴訟時效范圍為~20年不等。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身體收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毀損的訴訟時效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第一百三十七條訴訟時效期間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時起計算。但是,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長訴訟時效期間。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六條下列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出售質量不合格的商品未聲明的;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寄存財物被丟失或者損毀的。

閱讀全文

與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請求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