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民更改姓名的相關法律法規
成年人改名有三個條件:
第一是本人要表達改名的意願,
第二是理由要充分,
第三是本人要承諾改名後引起的民事和法律責任均由自己承擔,
且一生只能更改一次。
16 周歲以後,須由本人提出書面申請並持有效證明材料報公安機關審批。
依法被剝奪政治權利和正受刑事處罰和勞動教養者,不得變更姓名。公民依法變更姓名後,
原姓名作為「曾用名」備查。
也就是說你要寫一個改名申請給戶口所在地的派出所,通過蓋章後到所在地公安局戶籍股登記,當然要帶戶口簿。投檔案後大約15或7個工作日後可以正式更改,戶口簿裡面會寫你曾用名是什麼,現名是什麼。 畢業證什麼的需要用到證明你的身份的時候須帶上戶口簿配合。
具體的程序是:
想改名者到戶籍所在地的公安分局戶證窗口,領取申請表格,並提供所需資料,經審批後即可改名。
另外要提醒樓主的是,改名一定要慎重,因為改名後會涉及到自己的銀行卡、社保、醫保以及產權證等等一系列問題,若處理不好,也會產生許多麻煩。
另外補充下有關的法律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七、十八條,由需要更改名字的本人向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請,並把需要改名的理由寫充分,到當地派出所戶籍室辦理,戶口登記機關認為有必要的時候,可以向申請人索取有關變更或者更正的證明。十八周歲以下的人需要變更姓名的時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養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如果是十八周歲以上,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
《民法通則》第99條也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戶口登記條例》第18條,公民變更姓名,依照下列規定辦理:18周歲以上公民需要變更姓名時,由本人向戶口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公民的姓名權受到侵害了,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
所以,申請修改姓名被拒絕,或者限制姓名所引用的文字,從法理上來說,都是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權,公民可以通過民事訴訟或行政訴訟來維護自己合法的姓名權。
對16歲以上公民更改姓名「從嚴掌握」,僅僅是公安機關內部規定,無可操作性的具體標准,且與《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有抵觸之嫌,應無法律約束力。若一味拒絕為公民更改姓名,公民因公安機關行政不作為打起官司時,若公安機關不能舉出公民更改姓名違反法律規定的證據,公安機關就可能承擔敗訴的後果
按照《民法通則》的規定精神,公民申請更改姓名不應附加任何條件。公安機關在制定行政規章時,不能僅考慮公共行政權力,還要考慮整個法律體系的一致性。若認為公民改名對戶籍管理、對公民違法犯罪信息管理可能造成麻煩和不便,從而限制公民行使更改姓名的私權利,這樣做是不對的。公民的姓名更改後,公安機關在各種檔案信息中對公民的曾用名如實加以記載即可,公民以原名字存款、炒股、繳納、領取各種保險費保險金,締結合同後需要以新名字繼續行使權利履行義務,只需到公安機關開具名字變化的證明即可。公民改名字應該不會對戶籍管理和治安管理帶來負面影響。
⑵ 父母公斤貸款合同是兒子的名字可以改為這個名字嗎兒子有經濟糾紛怎麼辦
父母共進貸款合同是兒子名字,可改為這個名字嗎?當然可以改了,代代的交有關部門核實一下
⑶ 本人成人改名字,法院給開了無民商事案件證明。民警調查報告上就是不給寫無經濟糾紛證明,改不了
您好,派復出所的擔憂並無不當,因為現制在人民法院證明您沒有民商事案件,但並不能證明您沒有發生民商事案件的隱患。
就成年人改名而言一般必須具備三個條件:第一是本人要表達改名的意願,第二是理由要充分,第三是本人要承諾改名後引起的民事和法律責任均由自己承擔。就以上三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第十七、十八條的規定,但操作中各個地方均有不同。建議與派出所積極協商。
望採納,謝謝!
⑷ 涉及到民事經濟糾紛、被起訴了,當事人不理會、警察會不會抓人
民事案件,公安機關不予受理,也不會拘留或逮捕對方。既然起訴,等回待法院的判決
法律依據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四十四條被告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經法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決。
⑸ 我牽扯上了經濟糾紛的官司,對方不提供銀行流水和我對賬,我如何能夠查到自己的賬戶上錢都流向哪些人的賬
你自己賬戶的話到銀行櫃台或網上銀行列印賬戶明細即可。
⑹ 我朋友牽涉一起經濟糾紛,法院在沒有通知本人到庭的情況下做出判決並凍結了他的賬戶。請問合法嗎
經濟糾紛,又稱經濟爭議,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經濟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經濟糾紛,又稱經濟爭議,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經濟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民事訴訟中,在證據材料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保全。證據保全是人民法院在調查收集證據前採取的、對證據加以保護的必要措施。需遙全證據的情況有2種:(1)證據有滅失的客觀可能性;(2)證據在將來有難以取得的可能。具體是指:證人生命垂危;具有民事訴訟證據作用的物品極易腐敗變質;易於滅失的痕跡。證據保全可以由當事人申請採取,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主動採取。當事人申請證據保全,一般應在起訴以後、人民法院開庭審理之前提出。如果當事人在起訴前需遙存數據的,一般應向有關的公證機關提出申請,由公證機關採取相應的措施。證據保全措施的對象主要是證人證言、物證、書證和視聽資料等。人民法院採取證據保全的方法主要有三種:(1)向證人進行詢問調查,記錄證人證言;(2)對文書、物品等進行錄像、拍照、抄寫或者用其他方法加以復制;(3)對證據進行鑒定或者勘驗.獲取的證據材料,由人民法院存卷保管。
⑺ 改名時民警的調查報告需要寫無經濟糾紛嗎謝謝
1、經復濟糾紛有兩大類:一是經濟合同制糾紛,如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承攬合同糾紛,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技術合同糾紛等;二是經濟侵權糾紛;如知識產權(如專利權、商標權)侵權糾紛、所有權侵權糾紛、經營權侵權糾紛等。在市場經濟中,合同是平等的市場主體間確立交易關系,共同實施交易行為,追求和實現經濟目的的法定和普遍的形式,因此,合同糾紛是經濟糾紛的主要部分。 2、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⑻ 最高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廢止了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到目前為止,並未廢止。
可以登錄中國法院網:http://www.chinacourt.org/law/detail/1998/04/id/30861.shtml進行查閱。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等有關規定,對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問題中的對同一公民、法人或其他經濟組織因不同的法律事實,分別涉及經濟糾紛和經濟犯罪嫌疑的,經濟糾紛案件和經濟犯罪嫌疑案件應當分開審理等問題作出詳細的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定》於1998年4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74次會議通過,自1998年4月29日起施行。
⑼ 因我所在的公司牽涉到經濟糾紛,今天法院寄來了一個資料,作為員工可以幫忙簽收嗎
你簽收的行為,如果你是接收人或者是公司的前台接收室,傳達人員可以視為公司的簽收,但是跟沒有法律上的關系,今年是為單位牽手,你並不會因此承擔任何的法律責任。
⑽ 原公司發生了經濟糾紛,公司換個法人改個名字是不是就不用償還債務了
原來的公司只要沒有破產或注銷,只是改名或更換法定代表人,原來公司的債權債務,由新更名後的公司承繼。原來的公司只要沒有破產或注銷,只是改名或更換法定代表人,原來公司的債權債務,由新更名後的公司承繼。原來的公司只要沒有破產或注銷,只是改名或更換法定代表人,原來公司的債權債務,由新更名後的公司承繼。原來的公司只要沒有破產或注銷,只是改名或更換法定代表人,原來公司的債權債務,由新更名後的公司承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