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經偵大隊立案標准
1、報案人可直接到市(縣、區)公安局(分局)經濟犯罪偵查支隊(大隊)案件受理室報案。為使公安機關能清楚地了解案件基本情況,及時打擊經濟犯罪。
2、經濟偵查大隊,僅對經濟犯罪行為負有法定的偵查與處理義務與權力。如果警方根據當事人的描述,認定為民事糾紛,警方是不會介入的。
3、如果當事人有確切證據或理由,證明警方作出的認定為民事糾紛不予介入的決定是錯誤的,可以將所持有的相關證據,向當地檢方提出,請求檢方依法履行職責,確認警方不予立案的決定是否正確。如果不正確,請求檢方要求當地警方糾正其錯誤的行為。
4、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90條司法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216條、217條:如果當事人欠條所體現的問題,並非詐騙等經濟犯罪,不屬於經偵大隊的管轄范圍,當事人應搜集並整理相關證據,向具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請求發布支付令,或直接提起民事訴訟,維護己方合法權益。
特殊偵查措施
我們在偵辦經濟犯罪案件中,在一般性偵查措施難以達到偵查目的時,應當採取針對性和專門的偵查措施。
(一)技術偵查。在嚴重經濟犯罪案件的偵查中,公安機關進行秘密調查所採用的科學技術手段。
(二)內線偵查。在偵查活動中為掌握犯罪動向,了解犯罪活動情況,及時獲取罪證,運用秘密力量接近重大犯罪嫌疑對象開展的特殊性的偵查措施。主要包括:卧底偵查、貼靠偵查、復線偵查等。
綜合性偵查措施
綜合性偵查措施
根據案情和偵查需要,將各種偵查措施和偵查策略加以綜合運用,實行全方位的偵查活動。綜合性偵查措施具有集中性和協調性的特點,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統一指揮、集中力量、相互彌補、把握時機。
Ⅱ 職務侵佔罪經偵報案,立案標准及材料是怎樣的
職務侵佔罪(刑法第271條),是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行為。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貪污、職務侵佔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幾個問題的解釋》【(2000年6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120次會議通過法釋〔2000〕15號)發布部門: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日期:2000年06月30日實施日期:2000年07月08日】
為依法審理貪污或者職務侵佔犯罪案件,現就這類案件如何認定共同犯罪問題解釋如下:
第一條行為人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利用國家工作人員的職務便利,共同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以貪污罪共犯論處。
第二條行為人與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勾結,利用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人員的職務便利,共同將該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的,以職務侵佔罪共犯論處。
第三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中,不具有國家工作人員身份的人與國家工作人員勾結,分別利用各自的職務便利,共同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的,按照主犯的犯罪性質定罪。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將本單位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數額巨大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並處沒收財產。」
Ⅲ 職務侵佔罪的需要哪些立案條件
1、必須是利用自己的職務上的便利,所謂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職務及與職務有關的便利條件。
2、必須有侵佔的行為。
3、必須達到數額較大(5000元至2萬元以上)的程度。
綜合上述職務侵佔罪刑事立案追訴標准,企業一旦發現符合上述條件的可以去經偵報案查處職務侵佔犯罪行為。
(3)經偵大隊職務侵權立案標准擴展閱讀:
在進行員工職務侵佔罪公安機關報案時,當事人需按照如下方面提供證據材料:
1、提供公司、企業或其他單位和營業執照,上級主管部門的批准文件等能證明單位依法成立的材料。
2、提供能證明涉嫌人是在單位職工的身份證明,如聘任書、聘任合同、任命書、工作證、工資發放材料、職工履歷表、兩金(養老金、公積金)繳納材料等。
3、涉嫌人侵佔單位財產、挪用單位資金的依據及數額認定的依據。如涉案的發票、單據、銀行提款單、轉賬單、財務賬冊中記載相關內容的賬頁等材料的原件及復印件。
Ⅳ 詐騙案件中經偵大隊立案最低金額是多少
經偵大隊立案的標准並沒有一個確切的規定,因為這個其中包括了很多的罪名,所以說要依據不同罪名來確定立案標准。另外,不同省市對部分經濟犯罪的立案標准規定的也是不同。最新的經濟犯罪立案標准如下: 1.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5000元以上的,將被立案追訴。2.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或者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 3.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個人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4.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親友非法牟利,應予立案追訴。5.徇私舞弊低價折股、出售國有資產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三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的通知第十條[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案(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條)]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財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財物,為他人謀取利益,或者在經濟往來中,利用職務上的便利,違反國家規定,收受各種名義的回扣、手續費,歸個人所有,數額在五千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第十一條[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為謀取不正當利益,給予公司、企業或者其他單位的工作人員以財物,個人行賄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單位行賄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應予立案追訴。第十三條 [為親友非法牟利案(刑法第一百六十六條)]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為親友非法牟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一)造成國家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二)使其親友非法獲利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的;(三)造成有關單位破產,停業、停產六個月以上,或者被吊銷許可證和營業執照、責令關閉、撤銷、解散的;(四)其他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情形
Ⅳ 經偵大隊的立案條件
立案條件:
(一)公安機關經偵部門受理報案後,經審查,凡符合立案條件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的批准,予以立案。凡依法不追究刑事責任的,經縣級以上公安機關負責人批准,不予立案。
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公安機關應予立案:
1、認為有犯罪事實;
2、涉嫌犯罪數額、結果或其他情節達到經濟犯罪案件的追訴標准,需要追究刑事責任;
3、屬於該公安機關管轄。
(二)公安機關經審查決定不予立案的,如果有控告人,應當製作《不予立案通知書》,並在七日內送達報案的控告人。控告人對公安機關不立案決定不服的,可向原決定的公安機關申請要求立案的復議,或向同級人民檢察院提出異議。
(5)經偵大隊職務侵權立案標准擴展閱讀:
第一條 有下列情形的立為刑事案件:
(1)殺人案。故意殺人的:「打砸搶」致人死亡的。
(2)傷害案。流氓傷害他人的;行凶報復致人重傷的:「打砸搶」致人傷殘的。
(3)搶劫案。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因「打砸搶」毀壞財物的。
(4)投毒案。投放毒物致人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
(5)放火案。放火燒毀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死亡的。
(6)爆炸案。使用爆炸方法進行破壞,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死亡的。
(7)決水案。故意決開水庫、河流等堤壩,毀壞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傷亡的。
(8)強奸案。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輪奸婦女的、姦淫不滿十四歲幼女的。
Ⅵ 經偵大隊立案標準是什麼
這要看涉嫌的罪名,如果是詐騙案件,立案標準是詐騙三千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