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8個月之久的瓊瑤、於正著作權糾紛案,昨天有了結論。市三中院一審判決於正等五被告連帶賠償瓊瑤500萬元、刊登致歉聲明,並停止傳播、發行和復制《宮鎖連城》。
宣判後,瓊瑤激動不已,發微博稱「淚在眼眶」、「只想大喊一句,知識產權勝利了」。於正則對判決結果表示遺憾,並將提起上訴。
看點
1、瓊瑤是否有權告?
庭審中,於正等五被告都就著作權一事質疑瓊瑤方,提出瓊瑤並非《梅花烙》編劇,該電視劇版的編劇署名為林久愉,瓊瑤僅是編劇指導而非作者。對此,瓊瑤方反駁並遞交編劇林久愉的聲明予以證明。
法院審理後認為,電視劇《梅花烙》字幕雖有「編劇林久愉」的署名,但林久愉本人出具的《聲明書》,已明確表示其並不享有劇本《梅花烙》著作權的事實;電視劇《梅花烙》製片者怡人傳播有限公司出具的《著作權確認書》也已明確表述劇本《梅花烙》的作者及著作權人均為瓊瑤。
而林久愉根據瓊瑤口述整理劇本《梅花烙》,是一種記錄性質的執筆操作,並非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整理行為或融入獨創智慧的合作創作活動,所以林久愉並不是劇本《梅花烙》作者。所以《梅花烙》的作者及著作權人均為瓊瑤。
2、於正到底抄沒抄?
於正是否抄襲是庭審中爭論的焦點,也是本次判決中最大的看點。
4月15日,瓊瑤在微博貼出了一封寫給廣電總局領導的舉報信,稱自己作品《梅花烙》被於正編劇的《宮鎖連城》抄襲,並一一列舉其抄襲的幾個部分。12月5日開庭時,瓊瑤方還列舉了21個橋段涉及抄襲,並當庭播放了節選。
相對的,於正曾在微博發文回應,稱這只是「一次巧合和誤傷」。在11月16日的一個討論會上,於正曾表示,瓊瑤指證他抄襲的情節,實際是來自於《紅樓夢》。在12月5日的庭審上,於正方稱《宮鎖連城》和《梅花烙》在人物數量和人物關繫上存在實質性區別。
法院經過審理指出,21個橋段中有3個橋段屬於公知素材,相關情節安排不具有顯著獨創性,因而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有9個橋段屬於公知素材,瓊瑤就這些素材進行了獨創性的藝術加工,以使情節本身具有獨創性,但劇本《宮鎖連城》與這些獨創設置不構成實質相似。剩餘9個橋段,為瓊瑤作品中的獨創情節,劇本《宮鎖連城》中的對應情節安排與這些橋段構成實質性相似關聯。由此,認定於正侵權。
3、到底應該賠多少?
瓊瑤的訴狀中,被告不僅有於正,還包括了湖南經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東陽星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瓊瑤方表示,除電視台予以播出以外,《宮鎖連城》還登陸了國內多家知名網路電視終端,已形成穩定收益,據此索賠2000萬。
但於正方並不認同,認為瓊瑤方面「濫用訴權,漫天要價,且通過個人身份、年齡、媒介片面進行輿論渲染」,並懇請法院駁回瓊瑤訴訟請求。
法院在認定於正存在侵權行為的基礎上指出,推定瓊瑤在庭審中主張的於正編劇酬金標准及《宮鎖連城》劇的發行價格具有可參考性。但瓊瑤關於賠償經濟損失及訴訟合理支出的訴訟請求,缺乏充分的依據。因此,根據涉案作品的性質、類型、影響力、被告侵權使用的情況、侵權作品播出使用的范圍以及被告方獲利情況和瓊瑤為本案支出的律師費、公證費等因素綜合考慮,判令於正及四家公司連帶賠償瓊瑤500萬元。
聲音
瓊瑤方 知識產權勝利了
昨天下午,案件剛剛宣判,瓊瑤就通過「花非花霧非霧官方微博」發聲。
瓊瑤在微博中寫道:「正義終於發出了聲音!謝謝三中院,謝謝宋魚水法官,馮剛法官、張玲玲法官,謝謝內地的法律,讓我對人生恢復了信心!此時此刻,激動不已,這個案子已經不是我和於正的個人爭議,而是『是』與『非』之爭,是『正義』與『非正義』之爭!淚在眼眶,我只想大聲喊一句,知識產權勝利了!」
隨後不久,瓊瑤又借用中國電影文學學會會長王興東的話表示,「瓊瑤訴於正一案,比他們創作一部劇本更具有深遠的影響力」,稱此是這場官司最正確的評價。瓊瑤還預告自己將在下周一發布長微博,「談談我的心情和一切」。
瓊瑤代理律師王軍表示,從5月立案到宣判的8個月時間里,瓊瑤本人經歷了很大的精神煎熬,判決符合瓊瑤的預期,也尊重了事實。
於正方曾談和解,要上訴
於正則通過於正工作室發表了對判決的觀點,稱「於正與其他四方被告的合理訴求沒有得到支持,對此表示遺憾。我們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足,適用法律不當。因此,將依法提起上訴,維護合法權益,並期待法律公平公正的裁決」。
王軍律師透露,於正曾私下向瓊瑤求和解,但並未讓人看到誠意。記者為此向負責處理此次訴訟事宜的公關公司負責人劉先生求證。對方表示,的確有過和解,但是不是與瓊瑤律師談和解。於正和解談的是對瓊瑤的敬意,不是歉意。
開庭時,王軍曾提出,於正擔任編劇的單集稿酬達20萬,《宮鎖連城》播放60多集,於正本人收益超過1000萬。各電視台播放許可費過億。對此,劉先生表示,收益問題不太好回答。
眾編劇版權保護拉開帷幕
瓊瑤訴於正侵權案勝訴後,大陸眾多編劇通過微博發聲,支持瓊瑤。
編劇汪海林發微博稱,「我代表中國電影文學學會,表達對北京市三中院就於正《宮鎖連城》侵權一案的判決的支持和肯定。裁決體現了尊重原創、保護原創的法律精神,這一裁決打擊了抄襲剽竊非法改編的行為,是法制的勝利,體現了陽光下的公正」。
此外,《蝸居》《心術》等電視劇的編劇六六也發微博表示:「終於!中國版權保護拉開帷幕。」
相似橋段
瓊瑤起訴列舉了21個橋段,指證於正《宮鎖連城》侵權,包括偷龍轉鳳、次子告狀親信遭殃、皇上賜婚多日不圓房、面聖陳情、公主求和遭誤解等。最終法院認定其中9個橋段與《梅花烙》構成實質性相似關聯。
被認定實質性相似關聯的橋段舉例:
1.偷龍轉鳳。《梅花烙》中,福晉倩柔為保住地位,用女兒換來一個男孩,取名皓禎,當做自己的兒子。而換出去的女兒被取名白吟霜。《宮鎖連城》中,王琳飾演的福晉無子,為保住地位,用女兒換來一個男孩,取名富察恆泰,被換出去的女兒被取名宋連城。
2.公主下嫁。《梅花烙》中,皓禎被皇帝許配了蘭公主。《宮鎖連城》中,富察恆泰被皇帝許配了醒黛和碩公主。
專家說法
500萬賠償並不算高
昨天晚上,記者就此案采訪了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資深知識產權法律師許紅亮,他曾代理很多知識產權類案件。
據許紅亮分析,知識產權類案件,並無明確統一的賠償標准。確定此類案件的賠償數額,考慮的因素遠比一般民商事案件復雜。以本案為例,一旦認定於正等多方侵權,確定賠償數額時,就要綜合考慮涉案劇的收益、傳播度和影響力等因素。法院的判決里已經提及這些因素,確定500萬的數額也是綜合考慮了這些因素。500萬的賠償數額雖然絕對數字比較大,但在知產類案件里並不大。特別是《宮鎖連城》這部劇,傳播范圍廣泛,收視率高,在觀眾中的影響力大,其收益肯定也遠遠大於500萬元。由於此類案件在具體的法律里沒有統一和明確的補償標准,因此沒法說500萬元是否是頂格判處。
許紅亮說,從判決的意義而言,雖然於正一方已經上訴,判決還沒有生效,但該案也具有標桿性意義,雙方都是家喻戶曉的編劇,其作品也具有極高關注度,該案體現了對著作權這一知識產權的尊重,對抄襲行為進行了打擊和警示,有助於形成尊重原創的良好氛圍。
(來源:京華時報)
㈡ 於正抄襲門的宣判
2014年12月25日14時,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宣判陳喆(瓊瑤)訴余征(於正)、湖南經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東陽星瑞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侵害著作權糾紛一案。
㈢ 於正和郭敬明被一百多名影視從業者聯合抵制了,你有看過他們的作品嗎
他們的作品在年輕群體里特別火,但因為此前有抄襲的事件,所以他們兩個人的口碑一直都不好。近日,於正和郭敬明的抄襲事件再度發酵,多位行業編劇發布聯合性,對外公開表示希望抵制有抄襲行為的郭敬明和於正。聯合信指出,之前有過措辭抄襲劣跡的於正和郭敬明不斷在節目中炒作自身,以此來吸引輿論話題,這種做法引起了不少編劇行業人士的不滿,大家希望所有平台聯合起來,不要給這些人炒作的機會,要抵制有不良劣跡的創作者,尊重原創。
所以這兩人的抄襲行為也一直備受編劇行業的批評,於正也曾經激烈回應過這件事情,他表示,每個人都有過去,自己不會去解釋什麼,也不會去辯解什麼,自己只會用作品來證明。
㈣ 111位影視從業者聯名抵制於正郭敬明,抄襲剽竊該受到什麼懲罰
我個人認為涉及到抄襲剽竊的人,就應該讓他社會性死亡,也許會有人覺得這種懲罰方式太過沉重,太過嚴重,但是我們想一想,你自己辛辛苦苦想出的故事設計的橋段,挖空心思創造出來的人物,就這樣被別人輕而易舉的抄襲到了所謂他自己的作品當中,然後他的這個作品改編成電影改編成電視劇,他又獲得了巨大的成功,獲得了生命,獲得了利益,而我們這些原創作者卻什麼都沒有,而且還要看著別人抄襲剽竊我們的作品之後獲得本不該屬於他的榮譽。
所以如果真的要受懲罰的話,那麼還是在上文中提到的,要讓這些人社會性死亡,還有就是任何公共平台都不能再邀請這些有業績有污點的導演,編劇以及製片人,這樣讓他們無路可走,讓他們無錢可賺,他們也就不敢再越雷池半步。
㈤ 於正的人物爭議
顛覆原型
於正編劇的作品經常因為違背歷史原型或者小說原著而備受爭議。2013年2月,改編自金庸武俠巨作的《笑傲江湖》在湖南衛視和樂視網同步播出。劇中,陳喬恩飾演的東方不敗變成女人身,搶足了風頭,儼然從原著中的配角變身新版中的女主角。(搜狐網評)
在不顧觀眾連番差評之下仍力捧藝人袁姍姍,讓她接連擔綱各劇女主角,定位為「袁姍姍不演配角、不客串」,「袁姍姍會是第二位范冰冰」。(鳳凰網評)
抄襲事件
2014年4月於正的《宮》系列電視劇《宮鎖連城》在湖南衛視熱播,引起網友熱議。
2015年4月8日9:30,北京高院公開審理陳喆訴余征(筆名:於正)等侵害著作權上訴案。
2014年4月15日下午2點許,瓊瑤指正於正《宮鎖連城》大量抄襲《梅花烙》劇情並列舉出多出證據。
2014年5月27日從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獲悉,瓊瑤已於27日上午向該院提交起訴狀,起訴於正及相關影視公司等五被告著作權侵權,並索賠2000萬元。
2014年12月25日台灣作家瓊瑤訴大陸編劇於正及4家影視公司侵害著作權糾紛一案,25日在北京市第三中級法院宣判,法院認定於正創作的《宮鎖連城》構成侵權,被判公開道歉;判令4家公司停止復制、發行、傳播該劇;5被告賠償共計人民幣500萬元。
2014年12月25日,懸疑小說作家周浩暉發表微博宣布自己將要就於正新劇《美人製造》涉嫌抄襲自己的小說《邪惡催眠師》一事將於正告上法庭。周浩暉上傳20多位網友表示《美人製造》的29-30集劇情抄襲《邪惡催眠師》的微博截圖。
2016年3月17日,江蘇省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江蘇揚州作家周浩暉起訴於正一案:在於正擔任編審、製片人的電視劇《美人製造》第29集、第30集抄襲了其小說《邪惡催眠師》,要求該電視相關製作公司及於正賠償83萬余元。
被打事件
2013年3月,一組疑似於正被打實拍圖片在網路傳播。於正工作室就此事發表聲明,承認於正就是圖片中被打的受害者,施暴者是一名演員,二人本來相約在咖啡廳商談工作事宜,不料該名演員借機挑釁並暴力相向。於正工作室譴責暴力行為,並已經報警,希望目擊者也能去警方處作證協助調查。
於正工作室隨後就此事發表聲明,承認於正被打,施暴者是演員沈泰,並怒斥打人者上戲不成訴諸暴力,並指其有惡意炒作之嫌。隨後,沈泰微博承認打了於正,但否認炒作。於正發表微博首度公開回應此事,直指沈泰為戲炒作,並稱幫過不少人,不介意換個形式再幫一次。
疑炮轟林心如
於正與林心如曾因《傾世皇妃》是否抄襲山寨《美人心計》等問題鬧翻。於正還在公開場合稱林心如借他咸魚翻身,引起口水戰。2014年10月,於正又在某綜藝節目中稱「非常討厭一個人,是台灣的,女性,過氣了,又被我做紅了。」疑指林心如。
於正帶著《美人製造》的楊蓉和金世佳做客綜藝節目《偶像萬萬碎》,當被主持人問到「娛樂圈最討厭的人」時,於正表示他最討厭扮演白蓮花、其實是麻辣燙的人,就是表面溫順,骨子裡兩面三刀的人。但其實自己似乎人品差到極致,比之更可恥。
抄襲案後首亮相
2015年3月21日,電視劇《帝國黃昏》在北京恭王府舉辦發布會,這是於正與瓊瑤著作權官司判決後的首度公開露面。發布會中,於正表示希望自己能夠進入一個新的領域,在自己舊領域里故步自封,沒有什麼特別大的進步,想通過跟胡玫導演的合作,改編雪珥老師的原著,本身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抄襲案終審敗訴
2015年12月,於正抄襲案終審敗訴,於正被判公開道歉,並停止傳播《宮鎖連城》,五齣品方被告共計賠償500萬元。
北京市高級法院2015年12月18日就台灣作家瓊瑤起訴大陸編劇於正侵權一案作出終審判決,法院駁回於正等5名被告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北京市高級法院最終認定,大陸熱播劇《宮鎖連城》侵犯《梅花烙》的改編權和攝制權,判令於正等5名被告公開道歉,停止傳播《宮鎖連城》,五齣品方共同賠償原告瓊瑤500萬元人民幣。
㈥ 於正的作品都比較有爭議性,可為何於正捧誰誰紅
於正是著名影視編劇人,製片人。於正自己成立了工作室,並簽約了很多藝人,這里既有很多老戲骨,也有很多准備培養的自家新人,這些年,雖然於正作品一直飽受爭議,但是他捧紅的明星可不少。比如楊冪靠《宮鎖心玉》爆紅,趙麗穎靠《陸貞傳奇》爆紅,最近吳謹言靠《延禧攻略》爆紅,林心如也曾經因《美人心計》翻紅,此外還有王麗坤,許凱,白鹿等等,為什麼於正捧誰誰紅呢?
第一、於正看人眼光比較准。
不得不說於正看人眼光比較准,於正捧紅過的明星基本都是演技很好的,比較有實力,拿現在楊冪和趙麗穎來說,早已躋身女明星一線行列,她們的演技也得到了很多人肯定,而且於正旗下藝人也都是非常努力的,盡管現在楊冪和趙麗穎早已跟於正解約,但是多次被評為業內勞模,全年沒有幾天休息時間,這樣的人怎麼會不紅呢?
雖然於正作品爭議較多,但是他本人有很強的創作能力和領導能力,或許過幾年我們會看到更多爆紅的藝人。
㈦ 於正近日有何重要影視經歷
2010年於正擔任電視劇《美人心計》和《歡喜婆婆俏媳婦》編劇和製片人。擔任《大丫鬟》、《國色天香》編劇。2011年擔任電視劇《宮鎖心玉》《唐宮美人天下》編劇及製片人。同年擔任《被遺棄的秘密》製片人。2011年憑電視劇《宮鎖心玉》獲16屆亞洲電視大獎亞洲最佳編劇獎。2012年擔任電視劇《宮鎖珠簾》和《王的女人》編劇和製片人。同年擔任《賞金獵人》《傾城雪》《山河戀美人無淚》三部劇中製片人。
2016年4月,於正擔任總製片人、藝術總監、總編劇的《美人為餡》開機,作為歡娛影視首部現代懸疑劇,於正憑借該劇強勢轉戰時裝陣地,從製作團隊到演員陣容,無一不是既精良又吸睛的「頂配」,另其成為2016年極具代表性和話題性的作品。於正作為打造過眾多經典古裝之作的國內金牌操手,《美人為餡》被外界譽為「於正轉型成功之作」,從專長做古裝劇到嘗試多類型、不同題材的電視劇和網劇,於正領導下的歡娛影視完成了在影視舞台上又一次的驚鴻轉身。
2016年9月,於正擔任出品人、總製片人、藝術總監、主編劇的電視劇《朝歌》開機,與以往的封神故事截然不同,該劇並非用臉譜化的方式去塑造人物,一改帝辛殘暴、妲己妖媚的舊式看法,還原真實人物的真實生活與情感,展現一代王朝的興衰盛敗史;為最大程度還原歷史上的殷商王朝,片方邀請史學家擔任歷史顧問,全程進行史學指導,力求打造國內最頂尖的具有東方魔幻色彩的中國神話史詩大片。
2017年1月,於正擔任出品人、總策劃、總製片人、藝術總監、總編劇的電視劇《鳳囚凰》開機,該劇改編自曾經受無數人追捧的經典IP,不同於時下熱門的「大女主」戲碼,是一部交織著愛恨情仇的「女強男強」宮廷權謀斗爭大戲。
2017年3月21日,歡娛影視在北京召開了「歡動視界 娛眾不同」為主題的戰略發布會暨新品推介會,公布了2017-2018年片單,包括電視劇《朝歌》《鳳囚凰》《延禧攻略》《皓鑭傳》《老虎不下山》《帝國傳奇》《風雨濃,胭脂亂》《夜行歌》八部作品,並提出了以文化輸出為己任的「新歡娛」概念和「合力共贏」的戰略計劃。過去,《宮》系列、《美人》系列等古裝劇成為「於正風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而近些年已經從編劇逐漸轉型為製片人的於正,正在以全新理念重新定義「於正作品」。
2017年6月,於正擔任總製片人的電視劇《延禧攻略》開機,該劇以清代乾隆朝為背景,講述少女令妃魏瓔珞在後宮經歷各種歷練錘磨最終成為「最強王者」的故事,製作人於正一直都在不遺餘力傳播和弘揚具有東方神韻的傳統文化,此次秉承這種風格繼續將「中國元素」進行到底;崑曲、刺綉、打鐵花、緙絲技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將在這部作品中精妙展現,此番製作相較以往「匠心再升級」。
㈧ 於正披露旗下男演員遭前女友威脅,女方稱要造謠毀了他,這有多病態喔
談起於正,自打《延禧攻略》開播走紅後,於正好像也逐漸變成了魏瓔珞自己,在互聯網上更為活躍性,逐漸隔三差五喜愛新浪微博爆料一下,立即從導演改行變成了演藝圈的「正義使者」。
之前於正立即在自身新浪微博發過一個演員和自身的會話,從會話中能夠 看得出這一演員遭受了來源於前任女友的威協,以後於正還表明自身第一次見到那麼仗勢欺人的人,並感慨變成演員,謠傳就能謀害一個人。
㈨ 於正侵犯版權一事發文道歉,這遲來的道歉是一種炒作嗎
於正侵犯版權一事發文道歉,為什麼要選擇在這個時候發聲呢?我覺得看來抵制是有一定效果了,這倆個人跟商量好了一樣,在事過多年之後,才大模大樣的出來道了一個歉。因為他們感覺,一道歉,被抄襲的當事人就會原諒,而且,這個抵制的熱度,沒幾天也就下去了。現在不痛不癢的道歉,既不耽誤繼續掙大錢,心裡還更加理直氣壯了,因為我道歉了。 其實這事的性質,有點像黑社會老大金盆洗手。
其實拍劇要好編劇、要好劇本、更要好原著。背著以往的污點怎麼能走的長遠呢?搖筆桿子的,賣文為生的那群人,又怎麼能安心的和他們合作呢? 低頭認個錯,拿點錢出來,態度有了,後面就好說話很多了。這事原本就是一邊要態度,現在是一邊給態度的事情。 所以,才有來回,才有後續的。 生意就是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