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試分析商標侵權的原因及如何預防商標侵權
可以說,產生商標侵權的原因是復雜的,既有歷史的根源,也有現實的基礎,既有主觀的意識,也有客觀的因素,它是一種經濟現象,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現象。
(一)企業的商標注冊意識和管理水平。戰爭上有一個規律:最有效的防禦就是進攻。這句話運用到企業商標管理上也很恰當。近20年以來,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大部分企業的商標意識都有明顯的提高,但企業在擴大注冊商標數量的同時,商標管理水平和商標保護意識卻沒有相應提高,對如何處理好商標與企業名稱、域名、廣告宣傳、商品名稱等關系方面缺少理論研究和實踐探討,甚至一些企業盲目追求注冊商標數量,不重視注冊商標的質量,對其注冊商標缺乏系統管理和統籌運用,無形中給企圖商標侵權行為者提供了可乘之機;同時,一些企業打假維權的手段和方式方法也已經遠遠適應不了現實的需要。 (二)「借光」意識和「搭便車」心理。從眾心理是中國傳統心理文化特點之一,這種心理運用到商業活動領域,從積極方面來說可以促進生產者和經營者從善如流,從消極方面來說則可能產生兩種不正常心理趨向,一是「借光」意識,二是「搭便車」心理,其表現是投機取巧、損人利己,混淆你我、混水摸魚;其後果是損害了權利人的利益和信譽,敗壞了社會良好風尚和消費理念。
(三)現有知識產權注冊體系和制度。商標、專利、版權、葯品名稱、商號、域名等雖然都屬於民事法律調整和保護的對象,但其又分別屬於不同的知識產權范疇,其注冊登記主管部門依據不同的法律法規,按照各自的注冊體系和制度對本范疇知識產權進行注冊、登記或備案。由於各法律法規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必要的互補和及時的救濟,注冊主管部門之間在日常溝通上也不充分和及時,這就為權利沖突埋下了隱患,也在客觀上給不法分子的侵權行為提供了一定空間。從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和國內社會經濟狀況看,我國亟需制定一部《知識產權法》,以填補現有法律空白,加強現有知識產權法律法規之間的互補和協調。
4、現有管理體制的空間差。我國現有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集注冊和管理於一體,各個主管部門除依據各自的法律法規對其所管轄領域進行注冊登記外,還負責日常管理工作。法律是管理的依據,注冊是管理的基礎,而現有法律法規和注冊體制狀況決定了管理體制存在的弊端和不足,首先表現為各個管理部門執法力度相距甚遠,有的部門執法角度偏差較大;其次是各個管理部門日常管理缺乏必要的銜接和有效的協調機制;再次是側重「部門法」,側輕「非部門法」。另外在實踐中,行政機關不僅承擔繁瑣的日常管理任務,而且還要處理大量的侵權案件,而司法機關由於其復雜的程序、較長的訴訟時間以及專業人員的短缺和機構設置的不到位,因此權利人願意選擇效率較高的行政執法機關而不是司法機關處理侵權案件。
預防商標侵權
第一,企業要把商標權保護列為品牌戰略,盡快審查商標注冊手續是否完備,商標是否到了續展期。在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後,需要盡快申請國際注冊。
第二,注意積累企業商標的基礎資料,評估出商標的價值。商標的價值和知名度與企業產品銷售的地域范圍有密切的關系。此外,廣告宣傳也是商標知名度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企業產品銷售、廣告合同費用等方面的資料和數據都是驗證一個品牌知名程度的重要基礎性資料,在申報著名商標和馳名商標以及可能進行的商標侵權訴訟中,都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盡早申報省市著名商標,並為申報馳名商標作準備。商標權受法律保護的范圍與力度和商標的知名度有較大的關系。商標越知名,受保護的范圍越廣,受保護的力度越大。
第四,對商標侵權行為要盡早採取法律措施解決。如果某一侵權行為不及時消除,侵權商標在長期的使用中可能成為與原商標共存的合法商標,這對商標權人來說非常麻煩。如果對已經存在的侵權行為不盡快消除,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侵權人效仿。
㈡ 在淘寶開店如何避免被告商標侵權
注冊自己的商標或者取得商標權人的授權,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㈢ 商標侵權煩擾多,該怎麼避免
1. 項目未動,商標先行
在決定啟動一個項目之前,就要開始申請商標注冊。
提前注冊商專標不僅可屬以避免被他人搶注的隱患,也給品牌加了一層保障。
2. 多類別注冊,全方位保護
商標一共分為45類,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類別進行注冊,但是一些企業產品可能會涵蓋多個層面,因此一定要注意保護相關的多個類別。
多類別商標注冊,可以避免他人「傍名牌」的現象,比如你在化妝品類(03類)注冊了一個商標,而別人注冊在服裝類別(25類),消費者可能會誤以為你們是一家的。
因此,多注冊幾個類別的商標,可以給你的品牌全方位的保護。
3. 戰略性目光,持續性發展
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會有新的產品推出,或者衍生出新的經營范圍,這個時候,仍要具備戰略性目光,為你的品牌進行商標加持,為企業持續性發展保駕護航。
㈣ 沒有35類商標,如何避免侵權
商標注冊35類是屬於服務商標。具體內容為:廣告,實業經營,實業管理,內辦公事務。
根據我國商容標法及相關司法解釋之規定,具體侵害商標權的行為有以下幾種:
一是未經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行為,又稱使用侵權。
二是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即屬流通領域的商標侵權行為,又稱銷售侵權。
三是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又稱為商標標識侵權。四是未經商標注冊人的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在國外稱為反向假冒行為。
五是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㈤ 商標怎樣擦邊球才能不算侵權
所謂的打「擦邊球」即注冊商標傍名牌現象。對企業來說,注冊商標傍名牌無非是想利用專別人的商標在市場屬上的影響力來吸引消費者,迅速培育自己的品牌,減少廣告投入。但是,由於這種行為極易誤導消費者,所以國家商標局在審查該類商標時,往往給予駁回。而且,由於受理後,申請人對該商標的使用,往往會被認為是侵權行為,從而陷入無休止的商標糾紛當中,得不償失。所以,對於申請人來說,建議創自己的品牌,不要打「擦邊球」,應走商標規范化之路。
有問題可咨詢我。商標專利顧問:施先生
㈥ 商標侵權煩擾多,該如何避免
1. 項目未動,商標先行
在決定啟動一個項目之前,就要開始申請商標注冊。
提前注冊商標不僅可以避免被他人搶注的隱患,也給品牌加了一層保障。
2. 多類別注冊,全方位保護
商標一共分為45類,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類別進行注冊,但是一些企業產品可能會涵蓋多個層面,因此一定要注意保護相關的多個類別。
多類別商標注冊,可以避免他人「傍名牌」的現象,比如你在化妝品類(03類)注冊了一個商標,而別人注冊在服裝類別(25類),消費者可能會誤以為你們是一家的。
因此,多注冊幾個類別的商標,可以給你的品牌全方位的保護。
3. 戰略性目光,持續性發展
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會有新的產品推出,或者衍生出新的經營范圍,這個時候,仍要具備戰略性目光,為你的品牌進行商標加持,為企業持續性發展保駕護航。
㈦ 怎麼避免商標侵權和專利侵權
1、熟悉商標知識
這個很很重要的,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及商標權人,包括標識及包裝的設計人員,應當熟悉運用商標法律並能靈活地運用。一旦發生侵權事件,也不至於不知道。
2、不使用未注冊商標
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未注冊商標的專用權是不確定的,注冊時間也比較長。如果要使用的話淘丁財稅小編還是那句話,建議你先注冊後使用。
3、產品名稱要「專一」
這個就和愛情一樣,不能隨意更改,如果有需要區分自己同一類型的新老產品,可以給自己的新產品起一個名稱並且申請注冊商標。
4、商標圖樣不可隨意更改
這個和產品名稱是一樣的,如果確定要商標圖樣進行改變的,則需將改變後的圖案進行商標申報注冊。
5、設計商標突出重點
設計商標標識和產品包裝的時候,應當盡量突出注冊商標圖形,少一點裝潢圖案。
1. 保密性
企業在開發新產品時,應將項目組的人員減少到最低限度,並要求其承擔保密義務。項目的名稱可採用代號。在申請專利之前不召開任何形式的發布會,不發表論文,也不召開鑒定會。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競爭對手了解本企業的開發動向和意圖,特別是新產品的技術方案,以避免競爭對手槍先申請專利,從而造成本企業的侵權行為。
2.專利調查
發展日新月異,專利文獻也以每年100萬件的速度增長,而且絕大部分的創造發明都屬於改進型發明,所以在申請專利和實施專利之前必須進行查新,避免落入他人專利的保護范圍。那種未經過查新就認為自己的發明屬於率先創新的樂觀態度和不會有相同發明存在的僥幸心理是萬萬要不得的。未經過查新的創造發明即使能夠取得專利權,那麼它的法律穩定性也是不牢固的。有可能得而復失,並因涉嫌侵權而受到法律的追究。
3.搶先申請
專利申請必須先發制人,特別是在採用先申請原則的國家。我國專利法第九條規定: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因此企業在制訂專利申請戰略時,不僅要採取預防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應主動出擊、搶占制高點。這樣就會使相同的發明創造不會再被授予專利權。因此就會大大降低本企業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概率。
㈧ 在電商時代如何避免商標侵權
騰訊安全靈鯤知識產權保護系統提供的線索支持下
全國10餘個省市的市場監管、公安機關協同作戰
成功搗毀某 「互聯網+全國連鎖維修」侵權平台,刑拘犯罪嫌疑人31人
初步調查2017年以來總涉案金額高達3億元
㈨ 商標侵權糾紛不斷,如何規避此類問題,永絕後患
1. 項目未動,商標先行
在決定啟動一個項目之前,就要開始申請商標注冊。這一點說了很多次,但一些企業仍舊沒有這種意識,然後就造成品牌做大了,卻是沒有商標的「裸奔」狀態。
像茶飲品牌「喜茶」就是一個先例,最初,喜茶叫做「皇茶」,品牌做起來了,可是申請商標卻無法注冊,因為「皇茶」中的「皇」字帶有皇室色彩,其含義容易被理解為「皇室專供的茶」,容易使公眾對皇茶的質量等特點產生誤認,有誇大產品特點之嫌。據說,喜茶最後不得已花了70萬購買「喜茶」商標,並給品牌更名。
所以,提前注冊商標不僅可以避免被他人搶注的隱患,也給品牌加了一層保障。
2. 多類別注冊,全方位保護
商標一共分為45類,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產品的類別進行注冊,但是一些企業產品可能會涵蓋多個層面,因此一定要注意保護相關的多個類別。
多類別商標注冊,可以避免他人「傍名牌」的現象,比如你在化妝品類(03類)注冊了一個商標,而別人注冊在服裝類別(25類),消費者可能會誤以為你們是一家的。
因此,多注冊幾個類別的商標,可以給你的品牌全方位的保護。
3. 戰略性目光,持續性發展
企業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會有新的產品推出,或者衍生出新的經營范圍,這個時候,仍要具備戰略性目光,為你的品牌進行商標加持,為企業持續性發展保駕護航。
比如說阿里巴巴、京東、華為等這些業內巨頭,他們名下的商標千千萬,仍舊在不斷的申請注冊,每推出一個新的項目就早早就注冊了商標,讓品牌站穩了腳跟。
商標不僅是品牌的象徵,還是助力行業競爭,企業發展的利器。不管是大公司,還是小企業,互聯網平台,還是傳統行業,商標都是品牌發展的基礎。在這個時代,沒有商標,寸步難行!
㈩ 合同如何避免商標侵權風險
1、合理的商標申請時間,避免商標被搶注
很多企業,為了做好產品上市前的准備,會先期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可能是媒體報道、可能是戶外廣告、也有可能是通過微博等新媒體的形式,將即將上市的產品公之於眾。而這時,我們的商標還沒有提交申請。這就有可能造成商標被搶注的發生。阿里巴巴集團前CEO馬雲,在卸任CEO職位後,又把眼光投入到了物流行業。2013年5月28日發布消息,聯合多家企業共同創辦了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CSN)項目,並將項目命名為「菜鳥」物流。消息一經公布,一家注冊地在香港的公司便於2013年5月29日向商標局提交了一份第39類(物流)的「菜鳥」商標申請。筆者不禁感嘆其商標敏感度之高,搶注時間之快。但是馬雲已經提前一步,在信息發布會之前的2013年5月23日就向商標局提交了此商標申請,躲過了商標被搶注的風險。由此可以看出,企業應該做好產品上市前的商標保密並在產品上市前做好商標申請工作,避免因商標被搶注而帶來的侵權風險。
2、商標申請前做好授權前景評估,降低商標不能授權所帶來的影響
其一,確認是否存在在先相同商標。手機應用軟體「西柚經期助手」,在2013年4月正式上線,據其當年9月發布的數據,其用戶總量已達1000萬,日活躍用戶超100萬,用戶量預計有望在年底突破2000萬。但是其並未申請第9類(軟體)的「西柚」商標,該商標早已在2012年3月14日被另一家公司注冊。由於涉嫌商標侵權,「西柚」軟體被多家軟體下載平台下架,對企業造成了巨大損失,企業最終不得不將產品名稱升級為「美柚」。為了避免此類侵權情況的發生,可以通過查詢在先權利情況,確認商標是否已經被他人注冊。如果相同商標已被他人注冊,企業應盡快考慮策劃新品牌,以避免產品上市後被訴侵權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其二,確認是否存在在先近似商標。通過查詢在先權利情況,排除了在先相同權利沖突之後,企業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在先近似商標。如有存在,商標是否能夠授權。商標申請期間是否有被訴侵權的風險。在2013年11月9日晚恆大亞冠奪冠慶典上,「恆大冰泉」的產品正式亮相,產品定位於高端水市場。其於2013年10月22日向商標局提交了商標申請。此後,廣州恆大集團投入巨資推廣新品牌,使品牌知名度迅速提升。就在此時,廣州恆大被訴商標侵權,江西恆大狀告其侵犯了其已注冊的第32類(礦泉水)「恆大」商標。雖然廣州恆大方面對於侵權予以否認,此案正在審理中。但是從商標上分析,「恆大冰泉」商標顯著部分為「恆大」,「冰泉」屬於通用名稱,顯著性較弱,商標整體較為近似。在商標審查階段,「恆大冰泉」能否通過審查,尚不明了。即使該商標順利注冊,仍有被對方提起異議的可能。「恆大冰泉」商標授權之路,可能會頗為坎坷。企業在產品上市前,如果查詢到有在先近似商標,經過評估可能會影響新品牌授權或在申請階段有侵權風險,企業則需要考慮是否繼續使用該商標,做好利弊上的平衡。
二、商標注冊之後,我們就可以高枕無憂了么?
商標注冊之後,企業即享有了商標專用權。此時很多企業便放鬆了警惕,事情是否真如企業所想,其實不然。商標注冊後仍然存在著一定風險。企業可能因此再度陷入商標侵權的泥潭之中。
1、面對商品分類表的變化,是否及時補充新的商標
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簡稱為商品分類表)是商標申請、商品選擇、近似判斷的重要依據之一。我國現行的是基於尼斯分類第十版分類表。尼斯分類表每五年會有一次重大修訂,每年會有一些小的修訂。因此,面對不斷變化的分類表,企業應及時關注其變化,避免因分類表變化而帶來的商標侵權風險。陌陌科技公司正值IPO之際,不想竟被另一家公司提起訴訟,被訴侵犯其「陌陌」商標專用權。陌陌科技公司第9類(軟體)「陌陌」商標申請於2011年9月8日,2012年11月14日核准注冊。為什麼商標已經注冊,還是被訴了侵權?被訴方第45類(交友服務)「陌陌」商標申請日為2012年8月6日,2014年1月7日核准注冊。被訴方核准注冊的服務為「交友服務等」。「交友服務」與「陌陌」軟體提供的服務相近,因而被訴。
2014年新修訂的分類表中,增加了一項新的服務「在線社交網路服務」,該服務與「陌陌」軟體提供的服務更加相符。如果陌陌科技公司及時補充注冊該商標,很有可能會避免此次訴訟。很可惜的是,該服務已經被另一家企業搶注,如果該商標也順利注冊,陌陌科技公司有可能又一次因為商標侵權,走上被告席。現在訴訟結果尚未知曉,但是很有可能影響「陌陌」的IPO之路。因此,企業在商標獲准注冊之後,也要保持警惕,及時關注分類表變化,及時補充商標注冊,避免因此而產生的商標侵權風險。
2、是否做好了商標監測工作,避免他人搶注
從「陌陌」被訴一案來看,我們除了要注意及時關注分類表變化,補充注冊外,還提示了企業應該做好商標監測工作。如果陌陌科技公司及時在商標公告期監測到了第45類(交友服務)「陌陌」的公告,並及時提起異議申請,則可以避免現在的被動局面。
隨著我國法律保護環境不斷改善,企業知識產權意識也應該隨之提高。企業應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務於企業的商業經營。做好商標防範工作,避免商標侵權訴訟的發生,也是企業商業競爭中重要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