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京久銀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久銀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9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非證券業務的投資管理、咨詢等。
法定代表人:李安民
成立時間:2010-09-25
注冊資本:25721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000013255978
企業類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黃寺大街24號院19號樓A651
② 為什麼新東方優秀的老師不斷離職
因為考編實在太難。不是考編的題目有多難,而是指標實在太少,競爭太激烈了。據我校入職5年的地理老師說,全區每年大概也就3個左右的編制,但是考編的人不下200人,實在太難考了。
我來說說臨聘教師和在編教師待遇的差別。一個有編制的中學二級教師,在我市年收入不低於20萬。臨聘教師月收入一般在6000元左右,年收入也就7萬左右。和在編教師干著一樣的工作,收入卻不到在編二級教師的一半,心理如何能平衡。
就算能找到心理平衡,但是,在我市,年收入7萬真地生存得很艱難。買房就別想了,租個單間就得1000元。如果還有家人,要租個兩居室一般得要2500左右。去掉房租費,基本的生活開支,幾乎就沒有了可自由支配的金錢了。
如果臨聘教師大多能考到編制,那麼先忍受這幾年,多數年輕教師是可以做到的。問題是除了個別幸運兒,絕大所數臨聘教師都只能對著編制望洋興嘆。
年輕人遲早要結婚,組建家庭,臨聘教師的待遇無法支撐這一切。考編無望的年輕教師只有辭職,另謀生路。
江海志為此深感憂慮,如果臨聘教師編制問題不解決,等我們這些在編教師漸漸老去,漸漸退出教師隊伍時,還有人來接棒嗎?年輕教師是教師隊伍的未來,如果他們不能安心從教,多數辭職,那麼我們教師隊伍的未來在哪呢?
有時我也非常地困惑。既然學校缺老師,那就證明完全可以給他們編制。為何實際工作崗位不能和編制一一對應呢?為什麼十多年前,江海志工作的時候,人人都是在編在崗呢?為什麼今天,剛入職的青年教師幾乎人人都是臨聘呢?實在搞不懂編制的奧秘!
我渴望中小學沒有「考編」這回事,因為這件事大概也就存在了5年左右。
我明白,留不住青年教師,就留不住教育的未來!
③ 勞動合同 關於退休的年齡規定
人社部因養老金缺口巨大,欲推遲退休年齡,但在2010年,今日話題的調查中就有13.5萬的網友對此表示反對。支持者只有1.5萬。而許多社會保障方面的專家學者則大力支持推遲退休年齡,是資金問題,也說是國際化趨勢。雲雲。
當前階段推遲退休年齡的確有許多不妥之處。
壽命因素:中國男女壽命分別是71.4歲、74.1歲。一旦退休延遲5年,男平均領用養老金為6年多,女性9年多一點。此舉就會造成網民說的:「有命交社保,沒命拿社保。」德國65歲退休,但德國09年的男女壽命分別是77.4歲和82.6歲。日本、香港地區壽命也達到80多歲,退休國際接軌也應該首先是壽命接軌。
身體因素:資料顯示, 我國60歲老年人口的平均帶病期占余壽的比都很高, 城市女性老人的帶病期占余壽的78.48% , 男性老人的帶病期占余壽的75.17%。李春波多年前唱過:「幹了一輩子革命工作,也該歇歇啦。」身體不允許了。
環境不允許:我們的私企越來越多,文化精神還沒達到一定的高度。某省長暗地調研參加招聘會,結果均遭拒絕。要想60歲了在私企找份差事沒有過硬的技術特長的確挺難,不服你就試試。當然國企比較容易貫徹這一規定,但國企正在吸引民資進入,他進入了就會要權力,錄用60歲的職員民資代表是會拒絕的。
科技的進步: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勞動生產率突飛猛進。德國工人一年工作187天,休息178天。勞動強度日益縮小,這就會面臨老年人和年輕人的競爭,失業人口也會增加。未來不允許。
關鍵在於不公平: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參加保險,到頭來養老金由國家財政統一撥付。2010年,全國事業單位和機關單位的參保退休人數占所有參保離退休人員總數量的7.74%,卻占總養老金支出的10.85%。事業單位改革將把沒交養老金的「視為繳納」,在養老金里分羹,的確說不過去。養老金實際是個人賬戶,國家用來增值保值是合理合法的,但挪作他用拆東牆補西牆,合理合法嗎?
養老金缺口太大是實情但不是理由。根據人社部的數據可以看出,除了1998年而外,養老金每年都會有當期結余,而這個雪球也越滾越大,到了2011年年末,這個數字是1.9497萬億。而在2010年年末,養老金的空帳是1.7萬億,當年的結余是1.5365萬億。養老金缺口太大不是是推遲退休年齡的理由,但當今我們有條件讓養老金高枕無憂!
誰沒繳養老金誰補齊:事業單位改革納入養老金體系,原來沒繳現在補。個人與單位各補一部分,根據個人的意願補繳3-10年,以後逐年繳納。現在很多人就是補繳嘛,公務員也要納入養老金體系,養老面前人人平等。但無論城市還是農村,貧困人口應該免繳,有條件後再續繳,這符合符合社會主義分配原則,人人老有所養。
反腐敗除貪官:《經濟周刊》:「1992年至2007年6月底,中國外逃省部級(含副省部級),87人,正地廳級,320人;副地廳級,1920人;處級,8250人;副處級,11340人。共計16000多人。這些人侵吞、攜帶出境的資金就有一萬億元以上。金融是重災區。」這些外逃的貪官幾乎都是「裸官」!跑出去的帶走了一萬億,在家裡尚未跑路的又有多少呢?會不會也有一兩萬億呢?嚴查貪官,剩下大筆工資福利與退休金,空出不少崗位。不但解決了養老金不足的問題增加了就業崗位,最主要的黨群關系有立竿見影的改變。這是一個讓腐敗分子逍遙快活還是讓民眾頤養天年的選擇,痛苦是有的,但為了中華民族與子孫後代的未來,也是必須的。如何讓腐敗者迅速投案自首?點子牛將另文專述。
三公消費節約一部分: 我們的三公消費近萬億,大多都是自己人消費了。有些貧困縣的辦公樓的確脫離實際,既是一種浪費也是失公信的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貪污和浪費都是極大的犯罪。」三公消費節約20—30%應該難度不是太大。「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應該是「過去式」,你說呢?
財政補貼一部分:財政稅收就是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年收入10萬億,拿出5—10%改善民生應該合理合法。歐美國家也對養老金有財政的支持,符合國際潮流。
鼓勵延遲退休者:60歲退休有的人身體心理技術等條件還很好,根據自願原則可以鼓勵他延遲退休,每延遲一年退休金每月加100-200,推遲2年增加200-300,依此類推。這也能減少部分退休者,但我們公務員就不要摻和了。此舉就是給出我們彌補養老金缺口的時間,也是符合民意的。
嚴格控制物價的貨幣政策:貨幣發行與GDP相結合,物價暴增養老金就必須調高,養老金在無形中貶值了,還是平穩的物價讓人心裡踏實,也利於經濟的發展。美國年年搞量化寬松,財政拉動經濟,美國不也是發生金融危機和財政赤字了嗎?要沒有我們給其的低價消費品,美國的佔領運動會更加激烈。美國的經濟政策是有缺陷的,不可照搬。
僅僅靠挖潛節流還不能長久發展,關鍵在於養老金的增收,讓養老金形成良性循環。
成立養老投資銀行:全國的養老金組建養老金銀行,這是一家數萬億的銀行,是金融航母。這不是國企需要民資進入嗎?養老金也是民資。養老金可投入一部分業績良好有遠景的國企或國家項目,而且要年年分紅,根據養老金額比例收益,直接劃入個人賬戶,每個人都對自己的賬戶一清二楚。此消彼長,幾大銀行需要資金來拆借利息也比存款高。
實物養老,投資農業:靠貨幣養老是不可取的,我們存的只是貨幣而不是未來的實物。養老金也要投資於農業,林業、畜牧業等等。如農業代表糧油棉,普京現在首要任務就是振興國民經濟,他外債5600億美元,他也頭疼。外興安嶺、遠東地區有一望無際的荒原。我們可以去投資嘛,搞現代化農業、畜牧業。規模達到了效益也就出來了。中國的西部也可以引青藏高原之水,綠化沙漠搞成棉花之鄉、奶牛基地。養老金換成糧油棉,心中有糧遇事不慌。這關鍵在選人,孔繁森去管理沒問題,但讓張曙光去就不好說了。
文化養老:什麼能控制人?思想文化。居家養老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老人養孩子20多年讓其成家立業,居家養老孝順要提倡,一輩傳一輩。這不僅利於養老金使用更加合理,也節省社會資源與能源礦產,最主要的利於老年人健康長壽。獨生子女多了,也是個問題,是不是考慮適當放開一下二胎制?這需要嚴格准確的數據推理來模擬未來。
分配收入、醫療要改革:把最大的蛋糕分給工人農民,因為是他們在做蛋糕。從歐美來看,公務員的工資普遍低於工人工資,對農民的補貼也是翻倍的,美國對棉花的補貼高達126%。老年人大多身體有病,但我們的醫療改革卻使醫療費、葯費暴漲數倍。建議國家嚴控葯價,還是國企聽話,私企葯廠醫院真敢跟你叫板、搞彎彎繞。老人要有免費葯,大病要提高報銷比例。關鍵在於防疫與食品衛生要重視起來,病從口入嘛。
當前就搞延遲退休5年欠妥,資金是個大問題,但只要我們群策群力,我相信我們在當今還是有辦法解決的。
④ 求解答,久銀基金和久銀控股有什麼區別啊
是同一家公司來的。久銀基金現正積極准備新三板掛牌工作,股改後公司名稱將變更為:北京久銀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