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面料貨物質量糾紛

面料貨物質量糾紛

發布時間:2021-05-11 13:55:12

A. 遇到產品質量糾紛怎麼辦

根據新修訂的《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因產品質量發生民事糾紛時,當事人可以採取以下四種解決方式:

(一)雙方當事人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
所謂「協商」,是指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互諒互讓的基礎上,依據事實、法律、政策解決相互之間的糾紛。在這里應當指出的是,協商不得違背法律、法規和社會公德,雙方所處的地位完全平等,一方不得採取威脅、恐嚇等手段,脅迫另一方作出違背自己意願、不真實的決定,同時也不得損害第三方的合法權益。協商的結果需要靠雙方自覺履行,如果其中一方反悔或者不履行協議,可以尋求其他解決的辦法。

(二)雙方當事人可以採取調解的方式。
「調解」,是指雙方當事人自願將糾紛交予第三人進行調停。調解一般可以分為民間調解和國家行政機關調解兩種。調解也是在雙方當事人平等、自願、互諒互讓的基礎上,依據事實、法律、政策進行的,調解結果並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需要靠雙方自覺履行才能實現,如果其中一方反悔或者不履行協議,另一方只能採取其他方式解決。

(三)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解決不成的,可以根據當事人各方達成的仲裁協議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仲裁」是指,國家仲裁機構根據各方當事人達成的協議,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對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從上述概念可以看出,裁決與協商、調解具有以下的不同:
1、提請仲裁的前提是各方之間必須提前達成提請仲裁的協議;
2、國家仲裁機構必須依照法律規定的仲裁程序進行仲裁;
3、仲裁裁決一經作出就對各方產生法律上的約束力,各方必須完全按照仲裁裁決的規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如果一方不履行規定的義務,另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四)當事人各方沒有達成仲裁協議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因產品質量產生的民事糾紛,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程序提起,人民法院根據各方產生糾紛的事實,適用相關的法律進行判決,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民事訴訟案件採取二審終審制,當事人對法院第一審判決不服,可以向上一級法院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的判決為終審判決,如不執行終審判決,當事人可以提請法院強制執行。

B. 貨物質量瑕疵的合同糾紛 案例

1、這個問題要視合同如何約定,如果合同約定了檢驗期間,則由於甲方沒有回在約定的答檢驗期間內驗貨導致其喪失了質量異議權。如果合同沒有約定檢驗期間,則在甲方收貨後兩年內都有權要求退貨,依據是合同法第157、158條。所以,乙方已履行部分可以要求退貨。

2、未履行部分可以解除。因乙方行為已導致合同目的無法實現,甲方經催告後可解除合同,理由是合同法第94條。

3、定金應雙倍返還給甲方。

4、定金和違約金只能擇其一,給甲方造成損失的,乙方仍應當賠償,包括差旅費500元,已收取的貨款應當退還給甲方。

C. 對方欠貨款,打官司對方說貨質量有問題,法律上怎麼解釋

  1. 這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2. 如果的確是質量問題,對方應當拒收貨物,要求提供質量合格的貨物,沒有收到貨物,當然不能支付貨款。

  3. 如果已經收到貨物,發現存在貨物的質量問題,雙方應當及時解決,首先搞清楚是不是質量問題,如果存在質量問題,供貨方應當及時調整貨物,或者降價,按照協商結果處理。

  4. 如果已經收到貨物,當時也沒有發現問題,供貨方催款的時候,提出質量問題賴賬,很可能是是不誠信的,如果起訴,法院會要求付款的。

D. 不合格產品的質量糾紛的法律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二十六條生產者應當對其生產的產品質量負責。產品質量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

(二)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但是,對產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說明的除外。

(三)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准,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

第三十二條生產者生產產品,不得摻雜、摻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

第四十條售出的產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銷售者應當負責修理、更換、退貨;給購買產品的消費者造成損失的,銷售者應當賠償損失:

(一)不具備產品應當具備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說明的。

(二)不符合在產品或者其包裝上註明採用的產品標準的。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第四十三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財產損害的,受害人可以向產品的生產者要求賠償,也可以向產品的銷售者要求賠償。

屬於產品的生產者的責任,產品的銷售者賠償的,產品的銷售者有權向產品的生產者追償。屬於產品的銷售者的責任,產品的生產者賠償的,產品的生產者有權向產品的銷售者追償。

(4)面料貨物質量糾紛擴展閱讀

法官解析產品質量責任糾紛案教你依法維權:

汽車自燃、食物中毒、熱水器爆炸……近年來,產品質量問題、食品安全問題、葯品合格問題一再引發社會公眾的熱議與關注。在保障產品質量和食品葯品安全的過程中,法律保護的及時、充分與到位,是消費者最熱切期盼,也是最有力的保護屏障。

近日,北京市一中院針對產品責任糾紛的系列問題召開新聞通報會,及時回應社會關切,通過對案件特徵的總結和訴訟維權重難點問題的梳理,引導和提示消費者如何在遭受產品缺陷侵害後合法理性維權。

北京市一中院二庭庭長高萍認為,基於此類案件以上特徵,消費者在藉助法律維權時,相應的要注意以下4個方面:

1、注意合理確定訴訟主體。

在原告資格方面,消費者以產品責任糾紛為案由起訴,原告資格不限於商品買賣合同的當事人,產品的實際使用人、實際受害人均可以起訴。另外,對於明知產品存在質量缺陷仍然購買的,即「知假買假」的當事人,法律亦不禁止。

在被告方面,消費者既可以起訴生產者,也可以起訴銷售者。如果是通過商場、展銷會、交易市場等場所購買的商品,還可以起訴活動開辦者、櫃台的所有者。新消法頒布後,網路購物中的網路交易平台也可能成為被告,在其不能提供生產者或銷售者信息的情況下,需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2、注意正確選擇法律關系和法律依據。

選擇不同的法律規范主張權利,會導致不同的法律適用,最終的處理結果也會有所差異。在法律關系方面,如果以合同法律關系主張,則依據雙方的買賣合同約定,確定違約責任和實際損失的大小進行賠償。

若以侵權法律關系主張,則可能獲得實際損失之外的懲罰性賠償與精神損害賠償。在法律依據方面,消費者以《侵權責任法》起訴,能獲得實際損失的賠償金額。

以新《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起訴,可能獲得除實際損失以外的3倍價款的賠償。選擇不同的法律關系和法律依據主張自身權利,可能導致賠償數額的巨大差異,消費者需理性慎重選擇。

3、注意對核心事實證明的程度與方式。

在產品責任糾紛中,消費者需證明的事項一般包括4個方面:

一是購買物的同一性,即消費者所稱的瑕疵產品為生產者、銷售者所生產出售的產品。

二是產品存在質量缺陷或不符合安全標准。

三是產品的質量缺陷造成了消費者財產和人身損害。

四是損害和產品質量缺陷存在因果關系。

4、注意正確理解損害賠償法律規定的條件和涵義。

產品責任糾紛中,被侵害人可獲賠的范圍包括缺陷產品本身、缺陷產品造成的其他財產損失。造成人身傷害的應賠償醫療費、護理費、誤工費、交通費。殘疾生活自助具費、生活補助費、殘疾賠償金、喪葬費、死亡賠償金。

如果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被侵害人還可以請求精神損害賠償。在賠償數額上可請求多倍賠償,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可以獲得酌定的懲罰性賠償。

E. 我從事紡織行業多年,現在有很多客戶投訴一些產品質量問題,可這些問題在紡織行業來說跟本不影響產品,...

先了解客戶用這些面料幹嘛的?是做服裝還是家紡或者其他?然後你按照客戶的需要做件樣品,看看客戶投訴的質量問題對樣品質量外觀有沒有影響,如果有當然要改進達到客戶的要求,如果沒有就好說了,跟客戶溝通你們輕微質量問題對客戶的成品沒有影響。我也從事過這類工作。希望可以幫到你。

F. 面料的原料質量問題怎樣處理

原料的質量問題包括:原料的紋理條干不均勻,有明顯的胖瘦絲、大肚紗,存在著紗結和異性纖維,網路絲不良,原料的接頭過多,混紡紗混合不均勻,氨綸包覆絲的質量不合格等。這些問題大多是由於匹樣確認和缸樣確認時沒有把成品外觀質量檢驗放在重要位置造成的,同時有些原料的顏色也導致疵點不利於辨認和發現,因此在檢驗過程中,耐心和細致是必要的,同時也要藉助先進的設備儀器,來提高檢驗的效率和完善程度。 新科特種紡織有限公司生產的面料精選每一跟紗線,嚴把紗線質量關,生產的面料具有次水洗之後,保持優質的阻燃性能,採用優質原料,擁有較好的防護性能出色的各項色牢度、較高的強力確保持久耐用對甲醛含量進行嚴格控制,使人身更安全和環保系列的產品認證。

G. 有關服裝面料延誤貨期和質量不合格造成拖欠款的經濟糾紛

他們公司能夠拿到「瑞士紡織品鑒定合格證書」,怎麼會沒有工商記錄?他們沒給你們開具增值稅發票嗎?當地國稅局也沒有檔案嗎?你說的有些亂。
作偽證肯定不要去想。
你們檢測不合格,肯定有書面通知對方吧,就是不付餘款,也要書面通知對方,這些來往函有沒有?

H. 我們和一個廠家購買布料,然後找了另一家代理出口,質量有問題但是貨已近處理,工廠不肯承擔,如何處理

你這個事情我感覺還有很多的細節沒說明白。
客人說東西不好,帶著有瑕疵的布料過來了,你們就認為是這樣的。
而且你們向工廠說這個布料不好的時候,工廠認可嗎?

我們可以交流一下。
請給我的你的QQ或者是MSN

I. 面料開裁後發現質量問題怎麼辦

1.情況: 面料中局部質量問題,可利用換片解決.
處理方案:
成衣加工廠換片解決.
面料質監部門給出保險的換片比例由面料供應商對我司進行貼補。
若面料供應商有異議可在兩個工作日內由我司質檢和面料工廠代表到成衣加工廠現場判定.
面料供應商必須承擔面料開裁後的實際換片率超出預估部分的貼補和由於加工廠增加裁剪工作量的工時補貼(由相關品牌的生產經理提供具體金額).
面料供應商同時還必須承擔由於實際面料的質量降級對我司的折扣貼補.(面料部裁定)
2.情況: 面料的顏色,手感,克重,縮率等其他方面的質量問題.
處理方案:
由相關品牌判定是否繼續生產成衣大貨.
面料供應商必須承擔由於實際面料的質量降級對我司的折扣貼補.例如克重等差異,必須換算成實際的數量進行結算….(面料部裁定)
3.情況: 面料的門幅差異
補差標准:根據實際收貨門幅重新排版,之後以新的單耗折算所需大貨面料總面料數和現實際收貨的差數,來作為供應商需補給的標准。(生產經理裁定)
補差方式:
1 面料商有備用面料可以補足的情況,允許補足,不作扣款。但如果再交有晚交的情況,必須承擔晚進倉費用。
2面料商沒有備用面料可以補足的情況。根據差數摺合成實際金額並承擔輔料的一切費用;如果以實際收貨面料已經做到成衣計劃量,根據差數摺合成實際金額。

4.情況: 色牢度不合格或其他技術數據不合格.
處理方案:
質檢部經理和產品經理判斷商業銷售的可能性,和補救措施.
若判定銷售可能,該面料供應商必須承擔固色水洗等一切補救措施費用,同時必須對成衣銷售過程當中的面料色牢度後果負責並做書面擔保。
該面料的貨款結算必須在季末產品銷售完成後再予以結算。

閱讀全文

與面料貨物質量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