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衛生局強制要求醫療機構責任人買醫療責任保險合法嗎
不怕跟監管部門鬧僵的話,可以要求提供依據,那個法律,那個地方性法規,或者紅頭文件規定要求購買的
民法講究法無明文即自由,公權力講究法無明文不可為
從理論上來說,醫療責任險無非是風險分擔的問題,如果自己完全能抵抗,買不買沒有大關系
望採納
㈡ 醫療糾紛
1、嚴格遵守醫療衛生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恪守醫療服務職業道德,內改善服務態度,建容立良好的醫患關系,預防醫療糾紛的發生。醫務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是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個醫務工作者的起碼標准,所以醫院應該教育醫務人員樹立愛崗敬業的精神和「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深入開展「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服務活動,文明就醫。2、醫療機構應加強質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預防醫療糾紛的有效措施。要提高醫療質量、對醫療安全有保障、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就要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對影響醫療質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控。3、提高病歷及各種醫療文書的書寫質量並加強管理。嚴格依據客觀情況如實記載患者的實際情況,補正病歷時依照法律規定進行標注,保存病歷時安全妥當,對待病歷嚴格負責。
㈢ 牧牛保醫師執業責任險與醫療責任險有什麼不同
目前,一些醫療機構購買的均是醫療責任險。與醫師執業責任險不同的是,醫療責任險埋單和理賠的主體都是醫療機構,並非醫師個人。因此,在發生醫療糾紛後,對醫師的個人處罰更多的是以內部追責的形式進行,科室或個人要被罰款或者承擔部分賠償費用。
㈣ 醫療糾紛的責任如何認定
1、法官直接判定
並不是所有醫療糾紛都必須經過醫療鑒定才能明確責任,根據《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應當交由法定鑒定部門鑒定;沒有法定鑒定部門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問題的關鍵在於醫療糾紛案件爭議的事實是不是「專門性問題」,法官是否「認為需要鑒定」。
從前面醫療糾紛概念的分析可以得知,有些醫療糾紛爭議事實並不是專業醫療問題,甚至不涉及醫學知識,法官沒有必要依申請或依職權安排醫療鑒定。
2、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按照《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目前我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分為首次鑒定和再次鑒定,首次鑒定工作由設區的市級和省、自治區、直轄市直接管轄的縣(市)級地方醫學會組織專家鑒定組進行;再次鑒定工作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地方醫學會組織進行;對疑難、復雜並在全國有重大影響的醫療事故爭議,省級衛生行政部門可以商請中華醫學會組織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但一般情況下,再次鑒定就是最終鑒定。
鑒定結論應該包括:醫療行為是否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醫療過失行為與人身損害後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責任程度;醫療事故等級等內容。
鑒定組會綜合分析醫療過失行為在導致醫療事故損害後果中的作用、患者原有疾病狀況等因素,判定醫療過失行為的責任程度,從重到輕分為4級,完全責任、主要責任、次要責任和輕微責任。鑒定結論中的責任認定直接關繫到賠償項目、范圍和數額的最終確定。
醫療事故等級分為四級十二等,分別是一級甲、乙等醫療事故;二級甲、乙、丙、丁等醫療事故;三級甲、乙、丙、丁、戊等醫療事故;四級醫療事故。對於傷殘患者,醫療事故一級乙等至三級戊等對應傷殘等級一至十級。司法實踐中,事故等級與賠償數額之間不存在正比關系。
3、醫療過錯司法鑒定
從2005年10月1日起,全國人大會常委會《關於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正式實施,其中規定「在訴訟中,對本決定第二條所規定的鑒定事項發生爭議,需要鑒定的,應當委託列入鑒定人名冊的鑒定人進行鑒定。鑒定人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由所在的鑒定機構統一接受委託。鑒定人和鑒定機構應當在鑒定人和鑒定機構名冊註明的業務范圍內從事司法鑒定業務」。《決定》也明確了鑒定人依法迴避和出庭作證制度。
國務院司法行政部門(司法部)主管全國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管理工作。省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司法廳或直轄市司法局),負責對鑒定人和鑒定機構的登記、名冊編制和公告。
司法鑒定結論要確定醫療過失參與度,分為ABCDEF六個等級。醫療過失參與度是指在醫療過失與疾病共同存在的案件中,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患者傷殘或死亡的損害後果,鑒定專家定量分析醫療過失在此後果中所起的作用,明確其參與因果關系的程度大小。醫療過失參與度是法院定案的重要依據,所以司法鑒定結論核心部分就是對這項指標的認定。
與醫療事故技術鑒定不同,司法鑒定只能由人民法院委託進行,且一般只能鑒定一次。對於爭議較大的鑒定結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27條規定「當事人對人民法院委託的鑒定部門作出的鑒定結論有異議申請重新鑒定,提出證據證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鑒定機構或者鑒定人員不具備相關的鑒定資格的;鑒定程序嚴重違法的;鑒定結論明顯依據不足的;經過質證認定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其他情形。對有缺陷的鑒定結論,可以通過補充鑒定、重新質證或者補充質證等方法解決的,不予重新鑒定。」
㈤ 請問醫療責任保險是怎麼樣一種形式的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您好!在醫療糾紛事故不斷的今天,提前購買一份針對性強的保險來轉嫁財務風險是必要的。
㈥ 醫療責任險在我國開展情況如何
醫療責任保險作為近幾年新興的一種職業責任保險,由於其市場環境及其自身的風險特點等因素,其發展呈現市場規模較小、發展速度緩慢的特點。為了推動醫療責任險的市場發展和產品創新,進一步挖掘潛力,深圳保險業界認真分析總結深圳醫療責任保險市場的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機遇,並積極研究對策,以促進醫療責任保險市場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深圳市醫療責任保險發展現狀
深圳市醫療責任保險自1999年進行市場調研和開發以來,經過2001年至2004年的業務發展,市場規模仍然較為弱小。目前只有人保、平安財險、太平洋財險三家公司在深圳市場開辦此項業務。截止2004年5月份,醫療責任保險業務累計保費收入124.52萬元,賠款支出52.34萬元,其中平安財險市場份額佔85.53%,太平洋財險佔14.47%。人保雖有相關產品及開辦了此項業務,但至今仍未有簽單保費收入。
深圳市醫療責任保險產品品種匱乏,數量較少。截止2004年5月份為止,共計6個醫療責任保險產品在深圳市銷售,其中人保2個,平安財險2個,太平洋財險2個,但目前仍在銷售的只有3個醫療責任保險產品,三家公司各為1個。
可以看到,深圳醫療責任保險市場規模弱小,公司投入較小,市場開發積極性較低。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深圳市發展醫療責任保險過程中,出現不少新的問題,面臨不少困難。有些問題和困難是發展醫療責任保險所共有的共性問題,如:醫療責任保險專業性強,醫生、患者、保險公司的利益沖突、醫療責任保險歷史數據少,精算技術落後等等;有些問題和困難是深圳保險市場獨有的個性問題,如深圳市醫療行業糾紛頻發、各機構的醫生水平良莠不齊導致逆向選擇風險等。
(一)發展醫療責任保險專業力量不足
醫療責任保險所涉及的專業知識較多,包括醫學、保險學及相關法律的專業知識和技巧,發展醫療責任保險存在較大信息不對稱風險。保險公司由於開辦醫療責任保險的歷史較短,因此沒有相關經驗及人才的積累,在醫療責任保險開發、承保及理賠的過程中,保險公司往往需要藉助醫學會、律師及相關醫療鑒定機構的外部力量來完成。由此造成此險種的開發、承保及理賠的成本增加不少。
(二)醫生、患者、保險公司三者利益沖突
在醫療責任保險涉及醫生、患者及保險公司三方利益,但三方的利益是彼此之間相互沖突的。就保險公司而言,承擔醫療責任事故導致經濟賠償損失;而醫生方面,目前的環境下,最怕承擔醫療責任事故,怕其會影響其所在醫院聲譽、品牌以及醫生的職業前途,從而醫院及醫生一般只願意稱其為醫療糾紛、醫療過錯、醫療缺陷,並採用「消極」服務、不合作、甚至「不作為」的態度,不積極採用醫療責任保險等手段和方法來解決;患者方面,由於醫療事故導致患者死亡、殘疾,其家屬不僅僅希望獲得一定的經濟賠償,更希望追究醫療事故的法律責任,因此,醫療責任險往往不能很好解決醫療糾紛問題。
(三)醫療責任保險歷史數據少,精算技術落後
非壽險產品引進精算技術是國際保險業的通行做法,而且是科學的,有效的。但在深圳市乃至全國,由於醫療責任保險發展歷史簡短,無論從醫療機構角度還是保險公司方面都缺乏詳實的歷史數據資料積累,加上目前保險公司缺乏非壽險精算人才,致使市場上產品的費率釐定還停留在經驗費率階段,基本靠「拍腦袋」釐定出來的,根本無法做到個性化和差異化服務。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醫療責任保險業務的發展。
(四)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
醫療責任保險承擔的是被保險人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因此尚未完善的法律法規無疑是制約責任保險發展的重要因素。雖然在2002年國務院頒布了《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並在醫療機構是否存在過錯方面實行了「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但目前在司法界對於醫療事故的判決是否完成遵循《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尚有不同觀點。就深圳市而言,《深圳市醫療執業責任風險管理辦法》至今尚未出台。對於未構成醫療事故但醫療機構存在一定過錯的事件,醫療機構是否還要承擔賠償責任等問題,缺乏統一的尺度,造成部分醫療機構對於參加醫療責任保險持觀望態度。這種局面增大了保險公司的經營風險,使保險公司進入這一領域的步伐放緩。
隨著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身損害賠償標準的司法解釋出台,醫療機構涉及人身損害的賠償金額將大大增加,保險公司的賠付壓力將會加大。《深圳市醫療執業責任風險管理辦法》至今尚未出台,深圳醫療執業責任風險管理沒有系統性,各個部門將會出台各自的政策,爭奪利益。深圳市保險公司現行醫療責任保險費率偏低,將出現較大的系統性風險。大幅度提高保險費成為必然,這可能會導致醫院方面形成聯盟進行自保,進一步制約此項業務的發展。
(五)醫療糾紛頻發,逆向選擇風險較高
醫療責任險作為一個高風險的險種,即使在發展了幾十年的西方國家,醫療責任險業務仍面臨著巨額賠償壓力。深圳市醫療糾紛頻發,賠償額又高,對保險公司來說,意味著賠付率和賠付額都會很高。深圳市保險公司經營醫療責任保險經濟效益不容樂觀。
另一方面,深圳市現行的醫療責任保險條款費率沒有實行個性化、差異化,未形成有效「獎優罰劣」的經濟杠桿作用。「逆選擇」的風險大,個別醫療機構和醫生將利用醫療責任保險騙取賠款,這樣不利於醫療責任保險的進一步發展。
三、市場發展潛力分析
1、深圳市醫療行業發展較快,醫療責任險的社會需求增大
深圳市共有各級非營利性醫療機構92家、門診部20家以及120多家的營利性醫療機構,在全國位居前列,醫務人員3.2萬多人,每年因醫療事故造成的賠償約1000萬元。而隨著深圳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保健意識進一步增強,消費維權意識日益加強。患者與醫療機構發生糾紛、提起訴訟的事件發生頻繁。如:深圳市近年來發生了刁春晶美容事件和轟動全國的深圳市婦兒醫院產婦集體感染等醫療事故。在醫療行業供需兩方面都大幅增長的客觀形勢下,在醫療糾紛日趨漸多、醫護工作者賠付壓力日益增大的情況下,發展醫療責任險成為一個客觀需求。
另外,發達國家的經驗證明,醫療責任險有助於降低醫療糾紛。在我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出台之後,醫療事故的范圍加大,並明確了醫療事故的過錯原則,這就意味著醫療責任險的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醫療機構對醫療責任險的需求必然增大。
2、大力拓展醫療責任險是保險公司發展的客觀需要
責任保險是市場經濟成熟國家財險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的責任保險保費收入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達到了廣義財險收入的48%以上,歐洲市場則超過30%,日本也達到25%,而深圳市責任保險收入僅達3.8%。醫療責任保險是職業責任保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將成為現代醫療服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保險公司新的經濟增長點。例如,美國醫生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占醫生年收入的4%,若按這一比例預測,深圳醫療責任保險保費收入約0.66億元(據統計,深圳醫務人員3.2萬人,人均年收入為5.12萬元),占目前深圳市財險保費收入(2003年財險收入為36.08億元)的1.8%,由此可見醫療責任保險的發展空間還很巨大,醫療責任保險必將成為財險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大力發展醫療責任險是保險公司自身發展的客觀需要。
四、發展對策及建議
由於醫療責任保險中保險公司的賠款直接保障醫院或醫生的利益,將其數量不可預見的法律賠償責任的風險轉換成支付定額的保險費。因此,醫療責任保險既轉嫁了醫療機構和醫生的醫療執業風險,又實現了醫療機構經營成本的最小化。另一方面,這種賠款支付給受害方,是對患者或其家屬的補償,所以醫療責任保險又為患者間接提供了權益保障機制。
另外,從保險公司角度看,醫療責任保險發展潛力巨大,為保險業做大做強提供新的動力和活力。
為抓住機遇,改革創新,全面加快醫療責任保險的持續發展,並針對深圳市醫療責任保險發展所獨有環境和機遇,特提出以下發展對策和建議:
(一)加大宣傳力度,培育社會風險意識和保險意識
通過各種層次加大醫療責任保險產品宣傳力度,提高相關法律和風險意識,糾正部分醫療機構對醫療職業風險存在的客觀性估計不足以及對保險的保障作用錯誤認識的問題,擴大承保覆蓋面。保險人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進行承保,也對被保險人起到監督和約束作用,如果醫療機構管理混亂、風險過高,保險人可以提高費率,甚至拒保,這種作法會促使被保險人不斷改進存在的不足,達到國家法律、法規或規章制度要求的標准,否則就會降低其在行業內的信譽,這樣就通過保險這種市場手段起到了社會管理作用。
(二)加強非壽險精算人才培養,運用和提高精算技術,針對深圳市場不斷變化的需求,開發適銷對路的產品
我國非壽險精算剛剛起步,非壽險精算人才比較稀缺,但國際上運用非壽險精算技術開發產品是科學的通行做法,因此,加強非壽險精算人才培養,提高精算技術水平,成為產品服務多樣化、個性化的必要條件。深圳保險市場相對比較成熟,產品創新的環境相對比較有利,針對深圳市不同的醫療機構不同層次的需求,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產品,擴大保險廣度和提高保險深度。
另外,保險公司應加強對醫療責任保險產品經營管理水平,從而對該險種的市場開發和經營有一個更合理和清晰的思路,有利於醫療責任保險的理性和健康發展。
(三)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提高解決醫療糾紛的效率
由於醫療機構、患者和保險公司三者之間利益沖突,在醫療責任保險承保和理賠過程中,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機制和溝通渠道,這既有利於減少三者之間的糾紛,也有利於提高解決醫療糾紛的效率。
(四)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形成系統的醫療責任風險管理機制
只有完善的法律法規體系,醫療責任保險才會有充分發展的基礎。由於《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和《民法》在處理醫療糾紛方面的尺度尚不統一,影響了醫療責任保險的開展,保險公司與衛生管理部門進行溝通,積極配合和說服立法機構及相關部門完善相應的法規和部門規章。例如:可以通過制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實施細則》,對於《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適用范圍與《民法》的銜接上予以明確,避免通過選擇法律適用造成保險理賠的標准和結果不一樣;制定區域性的調整醫療過失的地方法規或部門規章—《深圳市醫療過失處理辦法》,對於《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限定的醫療事故之外的醫療過失行為引起醫療糾紛的處理有相關的依據等等。
(五)加快中介市場的發展,充分利用中介的力量來解決保險公司相關技術的瓶頸
中介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但中介市場的成熟非常有利於解決保險公司對專業性很強的產品的承保和理賠的技術瓶頸。在國外成熟的保險市場,通常通過中介機構為每個客戶制定個性化的保障計劃,或者某些中介機構就是專門從事醫療系統保險的經紀咨詢服務。在相對比較成熟的深圳保險市場,利用中介機構助醫療責任保險發展一臂之力是一個行之有效的途徑。
㈦ 醫療責任保險的重要性
2016年4月11日,保監會披露,去年醫療責任保險保費收入23.64億元,為各級醫療機構提供風險保障506.1億元,有效化解了醫療糾紛。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指出,下一步保監會要督促保險公司主動參與醫療糾紛調處的各個階段。
陳文輝指出,下一步將配合有關部門做好《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條例》修訂工作,進一步優化醫療責任保險發展的法律環境;爭取地方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政策保障、搭建平台等形式,共同推動醫療責任保險的發展。同時,保監會將推動保險公司提高醫療責任保險專業化程度,指導保險公司加強產品服務創新,滿足醫、患多方位需求;完善醫療責任保險相關條款設計,持續改善理賠服務,並督促保險公司主動參與醫療糾紛調處的各個階段。
㈧ 如何看待醫師責任險
醫師責任險是以醫療糾紛中的醫師責任為基礎的。對於醫療糾紛的責任認定,我國的《侵權責任法》將醫療損害責任歸結為替代責任,賠償責任一般由醫療機構承擔,而對醫師的處罰則以內部追責的形式進行。考慮到機構與個人在償還能力等方面的差別,法律的初衷無可厚非。
醫師作為投保人,既受益於該保險,緩解了醫患糾紛發生後的經濟壓力,也受其約束和監督。醫師責任險在續保時會對保費進行動態調整,「出險」越多,保費越貴。那麼,保費高低就成了評價一個醫師的直觀標准之一,保費越高,證明該醫師過往所陷醫療糾紛事故越多,那麼其診療水平和名聲威望或多或少會被質疑。
無論是惠及醫師、醫療機構乃至患者,還是以保費的形式監督醫師更好地履行職責,醫師責任險的落地未來可期。但是,其背後的風險分擔機制、權責分配機制甚至第三方定責定損的保障機制仍需要進一步探索。而且,醫師責任險僅在醫患矛盾發生後的調解階段起作用,若要從根本上減少醫患糾紛,還需要醫師和患者的互信。當然,無論如何,推出醫師責任險是有利於整體醫療環境改善的。
㈨ 衛生院如何入醫療糾紛保險
據本人所知,目前我國僅有少部分地區這方面的保險試點。以下是廣東省的相關信息:
粵鼓勵公立醫院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全省統保
發布時間:2011年05月31日 22: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日報
評分 00
排行榜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分享 MSN或QQ好友 貼到博客或論壇 轉發郵件 一鍵轉帖
channelId 1 1 1
更多 央視網評
第96期:李陽「家暴門」:有瘋狂無人性
「天價招待費」不過是新聞腐敗的冰山一角
畸形維穩觀下,每個人都可能被「誤抓」
官員造假,破壞的是政府的公信力
動車事故調查,重樹信任比調查速度更重要
記者被殺為何震驚國人?
中國人比美國人稅負重在哪?
更多 今日話題
【公租】
公租房戶型設計圖
公租過渡還是享受
【生活】
婚不起又生不起<>br城市貧民如何生存
【調查】
你認為家庭暴力
還算家務事嗎?
圖說天下
美麗羊卓雍湖
禮儀小姐特訓
球迷裸奔入場
龍門石窟停開
更多 24小時排行榜國內 國際 網評 1 [新聞1+1]電動車限令,為何陷爭議... 2 [視頻]山東威海:冰雹從天而降 大小... 3 [環球視線]中國成亞洲安全會議「關鍵... 4 [視頻]湖北:暴雨引發洪澇災害 暴雨... 5 [視頻]湖北通城:遭受特大暴雨襲擊 ... 6 [焦點訪談]網路經營:讓文明在線(2... 7 [視頻]中國概念股華爾街遭遇滑鐵盧 ... 8 [視頻]中央氣象台今天發布暴雨藍色預... 9 [視頻]中國外交部:利比亞特使今起訪... 10 [視頻]動畫模擬:嫦娥二號飛離月球探... 1 [今日關注]中東三巨頭命運懸念幾何?... 2 [視頻]哥倫比亞空軍派飛機搜救被綁架... 3 [今日關注]北約亮殺手鐧 利地面戰近... 4 [視頻]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再遭北約密... 5 [環球視線]北約猛烈空襲 卡扎菲誓死... 6 [晨光新視界]女賊盜竊脫褲逃跑 光腚... 7 [視頻]美科學家發現4種新病毒 或與... 8 [視頻]利比亞戰亂持續 記者觀察:俄... 9 [視頻]俄載人飛船與國際空間站對接 10 [視頻]北約再次空襲的黎波里 1 法媒:菲越在南海加強對北京的挑戰 2 舒聖祥:誰給傲慢排污的哈葯總廠「開點... 3 葉檀:中國漲工資 全球低通脹時代終結 4 李千帆:應從葯家鑫之死記取司法公平的... 5 「滾蛋」條幅是一封公開舉報信(圖) 6 新京報:上海大火問責,處分和檢討不是... 7 秦建中:人民日報批評《鄉村愛情》理由... 8 熊丙奇:南科大學生拒絕高考應是「權宜... 9 新京報社論:高考作文題應離現實近一些 10 曾穎:參加高考15年是在自虐?
-
.萬元以上醫療糾紛保險埋單
廣東鼓勵公立醫院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全省統保 醫療糾紛交由第三方調解
廣東省衛生廳近日下文,要求各地衛生行政部門組織推動公立醫療機構參加醫療責任保險全省統保。醫院購買了醫療責任險,賠償金額萬元以上的醫療糾紛交由廣東和諧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最終調解協議由保險公司「埋單」。
承保萬元以上醫療糾紛
廣東省衛生廳今年5月5日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醫療責任保險投保工作的通知》,以往因「私了」不成而鬧得沸沸揚揚的醫療糾紛有了第三方調解處理機制――醫院購買醫療責任險,醫療糾紛不再在院內解決,而交由第三方來調解,調解的結果由保險公司「買單」。假如調解不成,則申請司法程序處理,保險公司按合同理賠。
通知還提到,各公立醫療機構發生賠償金額在人民幣1萬元以上的醫療糾紛時,通過廣東醫調委調解或仲裁、訴訟等法律途徑處理。換言之,賠償金額在萬元以下的糾紛,還是由醫院和患者雙方解決。
保障范圍廣賠付限額高
以往不少醫院自行購買了醫療責任的商業保險,但全省統保保障范圍更廣:除了醫療事故外,還承保醫療過錯、醫療意外等。另外,全省統保提高了對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的賠償限額:一家三級綜合醫院全年累計賠付限額高達500萬元,每位醫務人員累計賠付限額達200萬元,每位醫務人員每次最高限額達50萬元。
公立醫院參加醫療責任險投保由省醫院協會組織,由華泰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保險公司組成共保體,承擔全省醫療機構醫療責任保險承保工作。醫患雙方簽署調解協議後,承保公司一般在15個工作日內賠償給患方。
廣東省醫院協會已完成醫療責任保險的全省統保招標。保險經紀人為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將免費提供全程協助和咨詢服務。年保費5萬到250萬元
至於保費,各醫院根據床位數、醫務人員數、年門診量等指標的不同,保費也有不同。根據測算,如果參加統保醫責險,在2011年度,一家三級醫院的年保費是70萬元到250萬元之間,二級醫院是2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一級醫院是5萬元到30萬元之間。每年的保費也會動態調整,如果沒有達到賠付標准,第二年保費會相應下調20%~30%;反之,若超出賠付標准,則上調至首年保費的1.4倍,不會持續累加。
院長說
買保險賠付更「名正言順」
「這類『醫療責任險』在不少國家已非常成熟,在我國目前剛開展,但肯定是一個趨勢。」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南院副院長陳亞進說,目前相當大比例的醫療糾紛都是靠協調解決或打官司,「扯皮先不說,關鍵是醫院直接付錢給患者及家屬是不對的,因為公立醫院資產屬國家財產,領導隨便決定賠不賠、賠多少,這並不合適,無論是從相關法規還是財務制度來說,通過保險賠付都更加『名正言順』。」
專家說
應如「車險」視情況買高低
中大附屬某醫院一位教授認為,醫院也會評估買保險合不合算,就像買車險一樣,老司機很可能只買交強險,新手則會買全險。「如果保費明顯高於一年賠償費,那當然自行解決算了。」此類保險應非常細致,可以讓醫院決定買不買,買高還是買低。
他還提出,但凡有商業保險參與,就可能出現投保容易理賠難,所以簽訂保單時一定要慎重考核。
廳長說
第三方調解可調節醫患矛盾節省社會成本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認為,第三方調解結合醫療責任險雙管齊下,相信大多數「醫鬧」可以解決。以往患者不願走法律途徑而採取醫鬧形式,無非是對醫學鑒定公正性存疑而打官司成本又太高。第三方調解可以成為醫患矛盾的調節器、減壓閥,社會穩定的過濾器。
廖新波說,第三方調解還能節約社會成本。根據山西經驗,以醫療糾紛一個案子1萬元訴訟成本計,人民調解可節省社會成本1000多萬,加上醫院花錢買平安和患者上訪等,節省的社會成本將會更多。
不過,作為第三方的調解員必須具備高度的社會公信力。據悉,廣東醫調委的人民調解員多為退休醫生、律師。廖新波說,山西則大部分是部隊醫院退休的醫務人員,他下周將帶隊去山西等地取經。
廖新波說:「人民調解是為解決『良性醫鬧』提供一條路,『惡性醫鬧』只能通過法律途徑來制裁。」
來源:廣州日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