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銷售糾紛案例分析

銷售糾紛案例分析

發布時間:2021-05-10 02:51:12

1. 某一買賣合同糾紛案評析怎樣看待

李明謝貞

案情簡介

原告:杭州××水泥經營有限公司

被告:浙江××水泥有限公司2005年4月22日,原告與被告簽訂購銷合同,約定由原告購買被告生產的散裝水泥,型號32.5的為180元/噸,型號42.5的為205元/噸,數量以實際發貨為准。交貨地點為杭州碼頭。運輸方式和結算標准為船運,被告代辦運輸,運費為20元/噸。結算方式約定為被告憑原告授權委託人簽字的發貨回單向原告結算,被告提供稅務發票,一票結算。貨款滿人民幣50萬元結算一次。若原告確因資金困難,被告同意原告延遲數日付款,被告不停止供貨。

購銷合同簽訂以後,被告通過船隻將水泥運至原告處,原告承擔運費。原告將水泥款和運費一並支付給被告。被告起初開具給原告的發票是將水泥款和運費合並在一起,開一張發票。從2005年5月起,被告將水泥款和運費分開,開兩張發票:一張由原告自己開具,是水泥款;一張由被告向運輸公司開具,是運費。然後被告將兩張發票提供給原告,原告收到上述發票後支付水泥款和運費。

原告在2005年7月至2006年間通過中國農業銀行向被告支付水泥款,同時被告向原告開具增值稅發票5份。被告銷售部業務員周××在2005年4-5月去杭州出差時,經人介紹與一個自稱為「盧繼楠」的人認識,可以5%的價格代開運輸發票。後周××找盧繼楠開具了承運人為杭州××汽車運輸公司的5張運輸發票,拿到發票後周××支付了相應的開票費用。被告銷售部經理喻××用上述發票與原告結算運費。原告對上述發票作了增值稅進項轉出處理。該5張運輸發票經杭州市拱墅區國家稅務局稽查後責令原告對上述5張發票補交增值稅23330.43元,相應滯納金4192.33元,企業所得稅102287.27元。原告分別於2006年9月21日、9月25日分六次補交了上述款項。

原告補交上述款項後,要求被告承擔上述款項。被告不同意,原告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判決:1.被告賠償損失129810.03元;2.被告支付利息6480元(從2006年9月21日起計算8個月,利率萬分之二點一);3.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爭談焦點

一、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否包含水泥款和運費

被告認為原告支付給被告的僅僅是水泥款,不包含運費。原告認為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含水泥款和運費的,理由是:

1.購銷合同第3條約定運費為20元/噸,這說明合同明確約定原告除了要向被告支付水泥款外,還要單獨向被告支付運費。

2.被告公司散裝水泥發貨分戶賬中,將運價和銷售價單獨作為兩欄,2004年8月27日至11月18日的運價為23元/噸,11月21日至2005年3月25日的運價為22元/噸,3月25日至5月31日的運價為20元/噸,5月31日至6月22日的運價為22元/噸,6月26日至12月24日的運價為20元/噸,在計算發出金額時將運價和銷售價相加然後乘以數量(舉例說明:2004年8月27日,數量398.38噸,運價23元/噸,銷售價217元/噸,發出金額95611.2元,計算公式為(23+217)×398.38=95611.2),這說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括水泥款和運費的。

3.被告自己開具給原告的增值稅發票的金額也是包含水泥款和運費的。舉例說明:被告2005年4月28日開具給原告的增值稅發票,號碼為06954052,規格型號42.5,數量2547.52噸,價稅合計573192元,計算公式為573192÷2547.52=225。對照被告公司散裝水泥發貨分戶賬,2005年4月23日,水泥編號42.5的運價是20元/噸,銷售價是205元/噸,兩者相加,正好是225;2005年5月1日,水泥編號42.5的運價是20元/噸,銷售價是205元/噸,兩者相加,也正好是225。這說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括水泥款和運費的。

4.喻××在詢問筆錄(第1頁)中講到「問題:你們公司和杭州××水泥經營有限公司有無業務往來?答:有的,我們公司給『杭州××』供水泥的並負責運輸到杭州,我們公司賣給杭州××的水泥價格是包含運費的,不過水泥發票和其運輸發票是分開的,這些發票都是我拿到『杭州××』去和他們結算的」。這也說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括水泥款和運費的。

5.周××在詢問筆錄(第1頁)中講到「這些運輸發票都是我托杭州一個叫『盧繼楠』的人開來的,開來後我把發票交給我們公司銷售部經理喻××,他拿去向『杭州××』結算水泥運輸費用的。」這也說明原告支付給被告的款項是包括水泥款和運費的。

二、喻××、周××的行為是代理行為還是個人行為。應不應由被告承擔責任

被告認為喻××、周××的行為涉嫌犯罪,是其個人行為,應由其個人承擔責任,與被告無關。原告認為喻××、周××的行為是代理行為,應由被告承擔責任。理由是:

1.原告與喻××、周××之間沒有業務往來,不存在原告要求喻××、周××提供發票的理由。

2.原告與被告之間有業務往來,喻××、周××是被告公司銷售部人員,喻××還是銷售部經理。被告作為收款方,有義務向原告提供發票。

3.喻××在詢問筆錄(第1頁)中講到「問題:你目前的職業?答:我從2003年9月開始就在浙江××水泥有限公司銷售部工作,目前是銷售部經理。問題:你們公司和杭州××水泥有限公司有無業務往來?答:有的,我們公司給杭州××提供水泥的,並負責運輸到杭州,我們公司賣給杭州××的水泥的價格是包含運費的,不過水泥發票和其運輸發票是分開開的,這些發票都是我拿到杭州××和他們結算的」。周××在詢問筆錄(第1頁)中講到「問題:你的職業?答:我從2005年3月底開始在浙江××水泥有限公司銷售部做業務員一直至今。問題:那2005年7月25日發票號碼為00716914金額為15962.98元,號碼為00716915金額為57178.88元,2005年9月6日號碼為00285787金額為66793.2元,2005年9月28日號碼為00285831金額為91840元,2005年9月30日號碼為00285840金額為101516.8元,開票單位均為『杭州××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貨物為水泥,收款單位為『杭州××水泥經營有限公司』的5張『公路、內河貨物運輸業統一發票』你知道嗎?答:我知道的,這些運輸發票都是我托杭州一個叫『盧繼楠』的人開來的,開來後我把發票交給我們公司銷售部經理喻××,他拿去向『杭州××』結算水泥運輸費用。」(第4頁)問題:「你去開這些運輸發票你自己有好處嗎?答:我一分錢好處也沒有的,開票5%的費用都是廠里出的。」上述筆錄清楚地表明,喻××、周××是代表被告去開具上述發票,然後將上述發票提供給原告,到原告公司結算運費。因此,喻××、周××的行為是代表被告的行為,是代理行為,而不是個人行為,應由被告承擔責任。

三、原告補交的款項是否應由被告承擔

被告認為原告有納稅的義務,這些款項本來就是原告應該繳納的稅款,不應由被告承擔。原告認為這些款項原告是可以抵扣的,只是由於被告提供了假發票才致使原告補交稅款,因此,這些款項應由被告承擔。理由是:

《合同法》第107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本案中,原告向被告購買水泥,向被告支付水泥款和運費,被告應向原告提供發票。根據增值稅發票管理的規定,被告提供的增值稅發票,原告是可以進行抵扣的。被告在此之前向原告開具的符合一票結算要求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原告都予以抵扣,未發生稅務部門對這些發票作增值稅進項轉出處理的事情。這說明,只要被告提供符合一票結算的增值稅發票,原告是可以進行抵扣的。

《運輸發票增值稅抵扣管理試行辦法》第3條規定:「運輸單位提供運輸勞務自行開具的運輸發票,運輸單位主管地方稅務局及省級地方稅務局委託的代開發票中介機構為運輸單位和個人代開的運輸發票准予抵扣。」退一步講,即使被告將運費發票單獨開具,只要是真實的發票,原告也是可以抵扣的。

相反,本案所涉及的5張杭州××汽車運輸有限公司的發票,被告與杭州××汽車運輸有限公司之間不具有真實的貨物運輸關系,被告是通過船隻將水泥運送給原告,即使運送的船隻無法提供發票,被告也可以到稅務部門開具。喻××在詢問筆錄(第3頁)講到「到稅務機關要7%的費用,這么開開只要4%~5%的費用,為了節省點錢就這么開了」。被告也就是為了省點錢,而向原告提供了假發票。正是由於被告提供的假發票,致使原告補交了稅款,如果這些發票是真實的話,比如說被告自己開具的或者到稅務部門開具的,原告完全不必補交稅款,這些補交的稅款對原告而言,就是損失,這個損失是由於被告提供的5張假發票引起的,兩者之間有因果關系,因此,這些稅款應由被告承擔。

審理判決

法院經過審理,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的水泥購銷合同合法有效,而對於結算方式及結算標准也有明確的約定(船運,被告代辦運輸,運費20元/噸),被告按照約定開具相關的貨物和運輸發票。但被告提供給原告的發票是被告的銷售部業務員通過支付一定手續費的方式虛開的,並由被告銷售部經理交給原告進行運費結算,一方面在整個開具發票的過程中,被告未能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原告存在過錯,另一方面相對於原告來說,被告的銷售部業務員、銷售部經理的行為足以讓原告相信他們是代表被告公司的,由於他們的不當行為所產生的法律後果,應當由被告對外承擔責任。因此,在被告不能證明原告有過錯的情況下,由於被告的銷售人員提供給原告的發票,導致原告補交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等相應款項的,應當由被告承擔責任,即未能完成合同相應的附隨義務,而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被告在庭審中提出的抗辯理由,無相應證據以及法律法規予以支持,故對其抗辯理由不予採信。據此,依照《合同法》第60條第1款、第107條之規定,判決被告償付原告補交的增值稅23330.43元、企業所得稅102287.27元、相應滯納金4192.33元,合計129810.3元。

一審判決之後,被告不服判決,向二審法院提起上訴,但被告在法定期間未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又未提出減免、緩交訴訟費用的申請,不履行二審訴訟義務,被二審法院裁定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2. 經濟糾紛案例分析

兩人共同承擔,承擔是肯定的。因為離婚時那份借錢早已形成關系;

3. 房屋買賣糾紛 案例分析 虛心求解

1、陳某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權,因為根據物權法不動產所有權的取得以登記專為准。
2、李某將房屋賣給陳屬某屬於無權處分,屬於效力待定的民事行為,張某回來後要求陳某加價10萬說明其沒有對李某行為進行追認,因此可以認定合同無效。
3、該問題在題干中沒有任何信息,無法判斷
4、張某不能還本付息,銀行可以拍賣,該房產。
物權法191條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擔保法解釋第67條
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抵押權存續期間,抵押人轉讓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權人或者未告知受讓人的,如果抵押物已經登記的,抵押權人仍可以行使抵押權;取得抵押物所有權的受讓人,可以代替債務人清償其全部債務,使抵押權消滅。受讓人清償債務後可以向抵押人追償。

如果抵押物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受讓人,因此給抵押權人造成損失的,由抵押人承擔賠償責任。

4. 【買賣合同糾紛】案例分析

1.A公司可以主張免責來。《合同自法》規定了自然災害為法定的免責事由,而山洪暴發屬於自然災害之一。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並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常見的不可抗力有: 1、自然災害如地震、台風、洪水、海嘯等。 2、政府行為
2.A公司不能主張免責。我國《合同法》規定的免責事由只有兩種,分別是約定的免責事由和法定免責事由。約定免責事由是指,當事人通過合同約定來免
除承擔違約責任的事由;法定免責事由是指,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據不可抗力的影響,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責任,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而A公司行為不
屬於兩種免責事由之一,所以不能免責。
3.《擔保法》規定: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的數額由雙方當事人約定,但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 超過部分屬於違法,只能按20%收取,合同約定超過20%的比例的,也按照20%收取,其他部分必須退還另一方。

5. 糾紛案例分析怎麼寫

寫論文之前,一定要寫個大綱,這樣老師,好確定了框架,避免以後論文修改過程中出現大改的情況!!
學校的格式要求、寫作規范要注意,否則很可能發回來重新改,你要還有什麼不明白或不懂可以問我,希望你能夠順利畢業,邁向新的人生。

如何寫畢業論文大綱
畢業論文大綱其實就是我們中學時候寫作文要求的提綱. 寫畢業論文大綱主要是提供我們論文寫作的思路, 列出我們論文的框架結構, 這樣方便我們後續寫論文

(一)指導選題

選題是畢業論文寫作的開端。能否選擇恰當的題目,對於整篇畢業論文寫作是否順利,關系極大。好比走路,這開始的第十步是具有決定意義的,第一步邁向何方,需要慎重考慮。否則,就可能走許多彎路,費許多周折,甚至南轅北轍,難以到達目的地。

指導學員選題,要遵循這樣兩條基本原則:第一條是價值原則,即論文的選題要有價值。論文價值有價值和價值之分,選題時,要把應用價值擺在首位。學員寫的畢業論文不是毫無實際意義的「空對空」的文字游戲,而是來源於現實,並為現實服務的。第二條是可行原則。選題時要充分考慮主客觀條件。客觀條件主要是寫作的時間、地點、環境;主觀條件包括作者的才能、學識和所掌握的材料等。學員在選擇畢業論文題目時,必須考慮自己的主、客觀條件,量力而行。即要選擇那些客觀上需要,主觀上又有能力完成的題目。

(二)指導搜集材料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寫文章不能沒有材料。畢業論文如果缺少翔實的材料,就會像毛澤東同志曾經批評過的黨八股那樣,「空話連篇,言之無物」,「像個癟三,瘦得難看」。

第一來自生活。人民群眾豐富多採的生活實踐是文章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指導教師要引導他們從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從自己的「生活倉庫」中攝取寫作材料。

第二來自書本,包括各種資料、報刊雜志等。書籍是人生最好的老師,寫作者如能經常向書本請教,文章的材料就像「源頭活水」那樣源源不斷。指導教師平時博覽群書,瀏覽各種報刊,發現有用的材料,就可以向學員推薦。

材料靠自己去搜集。指導教師可以指導學員先制定一個搜集材料的目錄,如是調查材料,可按時、地、對象擬定目錄;如是文獻資料,可按書刊名稱和發行年月安排目錄。要著重搜集第一手材料,對第二手材料要查明出處、核對原著。

(三)指導立意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主題。主題在文章中處於核心地位,是文章的「靈魂」和「統帥」。一篇文章質量高低、價值大小,主題是其衡量的主要尺度。

指導學員立意,要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符合現實需要,體現精神。文章是時代的產物、現實的反映,它的主題應體現出那個時代的特徵及方向。因此,畢業論文應牢牢把握時代脈膊,回答時代提出的最尖銳、最迫切、最現實的,以推動社會向前發展。

第二,反映客觀事物本質。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和反映,但並不是像鏡子那樣機械地反照現實,而應當反映客觀事物的某種本質,揭示其內部的性。

第三,要有獨到的見解。只有獨到的見解,才能使人受到啟發,令人感奮,於人有益。

(四)指導謀篇布局

所謂謀篇布局,就是考慮和安排文章的整體結構。結構是文章的骨架。確定了主題,選定了材料,接著就要把文章的框架搭起來。

安排結構的基本要求是:(一)要圍繞主題安排結構;(二)要有明確、清楚的層次;(三)要完整、、嚴密。

指導教師應根據文章所要表現的內容,指導學員合理安排結構,做到有中心,有層次,首尾圓合,重點突出,嚴謹自然,富於變化。

(五)指導起草

起草初稿是寫文章最重要的步驟,是按照設計「藍圖」進行「施工」的階段,是以文字形式實現作者構思的過程。

(六)指導修改

修改是文章定稿前必不可少的步驟。文章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而客觀事物是曲折、復雜的,不大可能一次就反映正確。因此,就需要不斷地修改、完善。

(七)指導答辯

答辯是畢業論文的最後「驗收」階段,旨在了解學員對所選擇課題的深廣程度和真實程度,並引導學員對本課題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對畢業論文作最後的修改和補充,使之更臻完善。

6. 越權代理產生的合同買賣糾紛案例分析

根據本案可知:
乙采購員代表甲食品廠簽訂的采購合同有效。
對於由於乙采購員的越權代理給丙供銷社造成的損失由甲食品廠承擔。在甲食品廠承擔損失之後,有權向乙采購員進行追償,追償甲的越權代理造成的過多的損失。

7. 10個法律案例分析

一、2002年2月,建材公司與建築隊訂立鋼材購銷合同,約定於 5月30日前在建築隊施工工地交貨。三天後建材公司又與軋鋼廠訂立合同,由軋鋼廠向建材公司提供一批鋼材,5月30日前送至建築隊施工工地。5月30日建築隊未收到鋼材,即向建材公司催貨,建材公司立即催促軋鋼廠,軋鋼廠提出因原材料和燃料問題,本廠鋼材產量下降,要求推遲一個月供貨。當時市場上鋼材緊缺,建材公司一時難以組織貨源,建築隊因而停工待料造成經濟損失30萬元。建築隊要求建材公司賠償損失,建材公司認為責任在軋鋼廠,要求建築隊直接向軋鋼廠索賠。 請問:
1、建築隊能否直接向軋鋼廠索賠?為什麼?
2、本案中包含哪幾個合同關系?
二、大名農場向多家果品加工企業寄送了水果品種簡介及價目表。甲企業收到後,立即回電表示希望按照價目表所列價格購買蘋果100噸,並要求一周內運至指定地點。農場收到電報後立即裝車發貨。第五天,大名農場將蘋果運至指定地點。此時,當地水果已經大幅度降價,甲企業遂要求農場按市場價銷售。遭到拒絕後,甲企業拒不收貨,並表示自己不收貨因雙方合同不成立。大名農場則認為合同已經成立,便訴至法院,要求甲企業履行合同。
請問:
1、大名農場向果品加工企業發出價目表的行為是要約還是要約邀請?為什麼?
2、本案中的合同是否成立?為什麼?
三、服裝廠與紡織廠簽訂了一份布料購銷合同,約定紡織廠向服裝廠提供10000m米高檔布料,分兩次在3個月供貨,服裝廠收到全部貨物後向紡織廠支付 100萬元價款。紡織廠在提供了第一批布料後發現,服裝廠資產狀況嚴重惡化,涉及大量訴訟案件,已均系敗訴方,已無能力履行100萬元給付義務。而且,還發現服裝廠在不斷以低價向外轉移財產。紡織廠便決定停止向服裝廠供貨,並要求其提供擔保。服裝廠則認為紡織廠的行為構成違約,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請問:
1、紡織廠是否違約?
2、紡織廠行使的是何種權利,該權利應依照何種程序行使?
四、甲公司欠乙公司貨款50萬元,雙方約定1999年12月31日還清該欠款(甲公司現有資金為20萬)。甲公司還擁有對丙公司的40萬元債權,1999年11月20日到期,但丙公司沒有按約定還款,甲公司也對其提起要求。1999年12月10日甲公司宣布,鑒於丙公司經營狀況惡化,難以還債。故減免其50%的債務。1999年12月31日,甲公司以沒有還款能力為由,未向乙公司還債。乙公司訴至法院,要求對甲公司的財產進行保全。請問:
1、我國合同法規定的債的保全部包括哪些方式?
2、乙公司應當怎樣行使權利以保全自己的債權?
五、紅星小學與甲企業於2001年5月簽訂了一份校服加工合同。合同約定,2個月後甲企業交付1000套校服,紅星小學支付價款。由於甲企業業務量大,未能在約定的交貨期限內交付貨物,致使紅星小學多次臨時租借服裝參加活動,造成較大的損失。紅星小學認為甲企業已經違約,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甲企業則辯稱,自己沒有按期交貨是因訂單太多,工作量過大,並非故意拖延,因而認為主觀上不具有故意,不構成違約,不應承擔違約責任。
請問:
1、簡述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並分析甲企業是否構成違約?
2、如果甲企業違約,則其承擔違約責任的形式有哪些?
六、甲公司與乙公司簽訂一份買賣合同.雙方約定:甲公司向乙公司供應優質大米100噸,甲公司送貨上門;乙公司收貨後3個月內付清貨款。甲公司委託丙公司運輸,丙公司因業務繁忙,僅將其中80噸按期運至指定地點。另20噸逾期運達且因在運輸中遭雨淋而變質。
請問::
1、甲公司是否對乙公司構成違約?為什麼?
2、乙公司能否直接要求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 為什麼?
Ch2 合同法
一、
1、本案中軋鋼廠與建材公司約定在建築對施工工地交貨,是向第三人履行交貨義務,但這並不能使第三人成為合同當事人。債務人未向第三人履行的,應當向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即軋鋼廠只向建材公司承擔責任,而不需向第三人建築隊承擔責任。因此,建築隊無權直接向軋鋼廠索賠。
2、本案中包含兩個合同關系,一個是建材公司和建築隊之間的購銷合同,另一個是軋鋼廠和建材公司之間的購銷合同。
二、
1、大名農場向果品加工企業寄送價目表的行為屬於要約邀請,即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意思表示。
2、本案中,甲企業向大名農場發出的回電,內容清楚、具體,屬於要約,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而大名農場接電後立即裝車發貨。並在約定時間運至指定地點,是以實際履行合同的行為進行了承諾(我合同法規定。承諾應當以通知的形式做出,但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表明可以以通過行為做出承諾的除外)。因此,雙方的合同已經成立,合同自承諾生效時成立。甲企業應承擔違約責任。
三、1、紡織廠只要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服裝廠喪失了履行合同的能力,就可以根據合同法的規定行使不安抗辯權,中止履行合同,其行為不構成違約。
2、紡織廠行使的是不安抗辯權。不安抗辯權的行使必須遵循法律規定的程序要求,即紡織廠應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對方的償債能降低,才能通知對方暫時中止履行;中止合同後,可要求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提供擔保。如果對方仍未恢復履行能力或者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才可以解除合同。
四、1、我國合同法中規定,債的保全有兩種形式,即債權人享有撤銷權和代位權。
2、本案中,甲公司怠於行使其對丙公司的40萬元到期債權,損害了債權人乙公司的利益,對此,乙公司可以向法院請求以自己的名義代位行使該債權。
甲公司在自己只有20萬元的情況下,宣布減免丙公司的債務,致使自己不能向乙公司履行還款義務,屬於不當處分自己財產,損害了乙公司的利益。乙公司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甲公司減免債務的行為。
五、1、違約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一方有違約行為(即沒有適當履行合同義務);沒有法定免責事由。本案中甲企業未履行合同義務,也沒有可免責的事由,構成了違約,應依法承擔違約責任。
2、合同法規定,違約責任的承擔方式有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支付違約金等。本案中,紅星小學可以要求甲企業承擔繼續履行合同、賠償損失等責任。
六、1、甲公司未在約定時間向乙公司履行全部合同義務,對乙公司構成了違約。
2、丙公司與乙公司無合同關系。丙公司逾期運貨僅對甲公司構成違約。丙公司向甲公司承擔責任即可,故乙公司不能直接要求丙公司承擔違約責任,可以要求甲公司承擔違約責任。

8. 5個法律案例分析的


李某,男,16歲 ,漢族,在校學生,住陝西省王光馬崗鄉。向同學余某索要錢物未成,余某告訴無業人員遠某等人,遠某等人得知後警告李某不要再向余某索要錢物,如果再要就用武力。李某為此要「教訓」遠某。09.6.12下午,李某要求社會上的另一幫無業人員張某去教訓遠某。張某又叫了宋某持鋼管至太倉市某鎮新華橋,對遠某及其朋友沈某、房某進行毆打,導致遠某、沈某受輕微傷。
1李某 張某 宋某是否構成犯罪?闡述構成或不構成的理由
2分析該事件發生原因。對社會造成的危害性

1,不構成,故意傷害罪要達到輕傷的標准
2,沖動是魔鬼

王某(男,20歲)李某(男,21歲)社會青年,有前科。結伙在校學生方某(男,18歲)呂某(男,18歲)吳某(女,18歲)於09年4月一天下午到某鎮一游戲房玩。途中王提出身上沒有錢,李說問學生敲,方、呂無反對,吳說夠刺激的,我要去看看。進入游戲房後發現有三個學生正在打游戲。王某叫呂某去將右邊的學生叫出來,呂沒有動。方為逞能,上去把該學生拖拉出遊戲房。拖至旁邊一條弄堂內。其他兩名學生隨後跟上。李上去問被拖學生要錢遭拒絕王拔出事先攜帶的水果刀朝該學生背後肩膀部猛砍三刀造成輕微傷。該學生即從褲袋內拿出五十元給王,其他兩人怕吃虧也拿出一百零六元給呂,贓款均被五人揮霍
1本案誰是主犯誰是從犯,說明理由
2分析犯罪原因及社會危害性
3學生該如何選擇朋友,選擇怎樣的人做朋友?

1,李、方、王、呂是主犯,其他是從犯,李、王有組織和領導,王、呂是實行犯
2,早說了沖動是魔鬼,你就是不聽
3,選擇朋友要看對方是否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
據某,男,16周歲,漢族,初中文化,無業。2008年6月的一天晚上,據某與他人經事先商量,到太倉新雅鹿公司職工宿舍叫了18個河南老鄉到據某等人暫住處,對18個人說:「你們過來都是給我面子,把我當朋友,我也會把你們當朋友,以後有什麼事可以找我,現在我有一批褲子,你們給我面子,一人買一條,每條100元。」據某並說::「以後你們有什麼事情可以找我們,有我們出面擺平」,「你們過來是給我面子,你們在這里經常被安徽人欺負,以後你們的事情就找我們幫忙。」後給每人發了一條褲子,並說待你們發了工資再付錢,7月初18個人付給三個犯罪嫌疑人1500元,因三人離開新雅鹿公司未收到款。
據某是什麼行為?是否構成犯罪?如果是,涉嫌什麼罪?
表達的不是很清楚,理解為據某等三人是太倉新雅路公司的職工,然後賣褲子給老鄉是吧?這其中的言語並沒有構成強買強賣,或者暴力威脅的。而後沒有把貨款給公司,那麼就構成了不當得利,是違法行為而不是犯罪。新雅鹿公司可以自行追索,或者更方便的是報案。如果據某等人拒絕還款並態度惡劣,可以以侵佔罪起訴,注意,這是自訴案件
2006年3樂,家住貴州的女孩小紅(未成年),在網上認識了某市的那守信,幾次網上來往,小紅深深愛上那守信。同年4月9日,小紅隻身一人從家鄉來到某市和那相會。那便與朋友關某通過雷某將小紅一700元的價格,賣給外地的董某,並先收了200元現金。那守信騙小紅先去雷某家暫住,雷某家人發現真相後,馬上領雷某到公安機關自首。後來,那守信、關謀被抓獲。
那某、關謀構成什麼罪?
事實很清楚,拐賣兒童罪既遂。如有疑問可以補充提出。
張某今年1月認識另據王某,看他經常換電動車,摩托車,就脫他幫我弄輛車,後來他賣給我一輛紫色邦妮電動車,我自己再用。以後我買了好多次,一次買了一輛紅黃相間的摩托車(價值6000元)給我父親用,還買過兩輛給我哥哥等人。
張某構成什麼罪?
張某明知王某的車輛來路不明,仍然多次購買,是否以低價沒解釋清楚,如果是即構成購買贓物罪,如果不是的話在法庭上還有的一辯。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條規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贓物而予以窩藏、轉移、收購或者代為銷售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9. 關於房地產糾紛的案例分析

開發商未實現在售樓廣告中的承諾,購房者是否可以要求開發商實現承諾並承擔違約責任? 開發商在售樓廣告中承諾的購房優惠條件未載入購房合同中,購房者入住後發現開發商未實現承諾,購房者是否可以要求開發商實現承諾並承擔違約責任? 案情簡介 2006年3月25日,購房者王春梅收到北京市華天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華天公司」)售樓部給其郵寄的樓盤宣傳資料,該樓盤宣傳資料聲稱,只要購房者在收到上述售樓廣告之日起3個月內,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開發商將會給購房者的大卧室免費安裝落地推拉門及入住後為購房者免費安裝一部電話。王春梅剛好想買一處住房,而且此處樓盤是現房,再加上看到華天公司開發樓盤的優惠售樓條件後,更增添了自己的購房慾望,遂與華天公司售樓部聯系,並與售樓部的工作人員確認上述的售樓優惠條件是否屬實。售樓部的工作人員在電話中明確告訴王春梅,只要在2006年6月20日之前簽訂購房買賣合同,開發商將會給其大卧室免費安裝落地推拉門和入住後為購房者免費安裝一部電話。王春梅證實上述情況後,遂與售樓部約定第二天看房。次日,王春梅看完房屋後深表滿意,遂向開發商簽訂認購書並預交了2萬元定金,預定了該樓盤的4號樓A單元2003房。 2006年4月15日,王春梅與華天公司簽訂了正式的購房買賣合同,並交付了全部購房款。但上述的售樓優惠條件並未寫人雙方簽訂的購房買賣合同條款中。王春梅當場提出異議並詢問開發商售樓處的工作人員,得到的答復是:在優惠期間購買房屋的購房者,開發商肯定將會為購房者大卧室免費安裝落地推拉門及入住後為購房者免費安裝一部電話。王春梅及其他購房者見開發商的工作人員如此肯定,便相信了開發商的口頭承諾,放棄了將上述優惠售樓條件的內容寫人雙方簽訂的購房買賣合同中。 2006年4月25日,王春梅辦理了入住手續後發現,開發商華天公司並沒有在其大卧室給其免費安裝落地推拉門,亦沒有給其免費安裝電話一部。鑒於此,王春梅認為開發商承諾自己的優惠購樓條件並未實現,開發商的行為已經構成違約。於是,王春梅要求開發商華天公司為其大卧室免費安裝落地推拉門以及免費安裝電話一部,但其要求被開發商拒絕。開發商認為,本地產公司已經根據雙方簽訂的《購房買賣合同》的約定履行了全部義務,根本沒有義務履行合同以外的其他義務,王春梅的要求沒有法律依據。 雙方經多次協商未果,王春梅依法向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法院判決開發商為其大卧室免費安裝落地推拉門、免費安裝電話一部以及賠償其經濟損失3000元。 原告王春梅訴稱,該樓盤售樓廣告曾向其宣稱,在售樓優惠期間購買房屋,開發商將會給其大卧室免費安裝推拉門以及入住後免費為其安裝電話一部;而且在辦理入住手續時,銷售人員在其看房時也曾答應定將按售樓廣告上的內容給其免費安裝推拉門和電話一部。但是,在交房後,開發商並未履行售樓廣告承諾。因此,被告的行為已經構成違約,理應承擔違約責任,並應承擔自己的經濟損失。故請求法院判決支持自己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華天公司答辯稱,原告王春梅購買的是現房,在其看房後發現大卧室沒有安裝推拉門亦未提出異議。而且,在雙方簽訂正式購房合同條款中,並無任何條款涉及免費安裝推拉門及電話的約定,原告王春梅在簽訂正式購房合同時亦未提出異議。因此,本公司根據合同條款的約定,沒有義務為其免費安裝推拉門及電話一部;更何況,本公司的售樓廣告宣傳資料屬於要約邀請,不是購房合同內容的構成部分,故原告王春梅的訴訟請求於法無據,請求法院判決駁回原告王春梅的訴訟請求。

10. 近年來中國反傾銷案例,如果可能加上案例分析,說一個即可!解釋其原因!!!!

中國輪胎遭遇反傾銷案例分析
據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及五礦商會消息,印度商工部反傾銷總局應輪胎行業生產N t#會的申請,已經於2 0 0 5年1 2月3 0日對原產於中國汽車輪胎提起反傾銷立案。印度輪胎行業生產商協會是代表
印度最大的輪胎生產企業的組織。目前,該協會的會員包括MRF、Apo l l o、Tyre s、JK Tyre、Cea t和B i r l a公司等印度的輪胎大生產商。
據資料:截至本案,印度已累計對華發起8 7起貿易救濟調查案件,其中反傾銷調查8 4起,保障措施調查2起,特別保障措施調查1起。
2005年以來,印度對中國共發起6起反傾銷調查。印度之所以頻頻向我國出口產品揮舞反傾銷大棒,主要原因就是中國和印度在產品結構上的類似。
我市涉案企業為廣州珠江輪胎有限公司。該公司全年出口印度1 06 8萬美元,佔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一。珠江輪胎的應訴態度、方法與結果將直接影響我國在印度的輪胎市場。近日,該公司負責人已經
趕赴北京,與商務部及商會商討應訴事宜。
2005年中國輪胎大事記:
2005年3月,印度輪胎業生產商協會表示,將在1個月內向政府對原產於中國的汽車輪胎提交反傾銷訴訟申請。該協會董事DRavindran表示,印度汽車輪胎生產商協會已經事先向海關作出通報,並提供了目前輪胎的市場價格。印度輪胎銷售商協會表示,生產商協會此舉是「不公平」的。中國的輪胎價格低是因為中國天然膠的銷售價格比印度要低得多。商務部呼籲我國有關生產/出口企業應密切關注此事動態,積極做好應對准備,保證出口的順利進行。
2 0 05年4月,土耳其政府發布公告,對原產於中國的輪胎作出反傾銷初裁,決定從2 005年3月1 0日起徵收臨時反傾銷稅,稅率為3 3%。這一舉動再次為我國敲響了輪胎出口遭遇反傾銷的「警鍾」。反傾銷行為極易引起仿效。自2 004年以來,土耳其、印度、秘魯等國先後對我國出口輪胎提出反傾銷立案調查,如果此種勢頭發展下去,勢必會對我國輪胎行業造成不利影響。
2 0 05年8月2 0日,土耳其外貿署對原產於中國的輪胎反傾銷案作出終裁,認定中國出口的涉案產品存在傾銷,並對土耳其國內產業造成損害。終裁決定從即日起,對原產於中國的輪胎以CIF價按不同稅號分別徵收6 0%或8 7%的反傾銷稅。案件中,我國應訴企業未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待遇。
2005年1 0月2 8日,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接受南非製造業聯盟代表南非國內的輪胎生產商提交的申請書。對原產於中國的輪胎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認為,原產於中國的。輪胎在南非國內市場上低價傾銷,給南非國內相關產業造成實質性損害。傾銷調查期為2 004年1月1日~2 0 05年3月31日,損害調查期為2 002年1月1日~2 005年3月31日。2 005年初,南非製造業聯盟代表南非國內的輪胎生產商向南非國際貿易管理委員會提交申請書。申請書提供的證據表明原產於中國的輪胎在南非國內以低於正常價值的價格在南非市場銷售,導致南非國內的同類產品生產者不能在市場上參與公平競爭,給南非國內輪胎生產者的經營和發展造成嚴重影響。涉案產品屬於新型充氣輪胎,其中包括海關編碼為4 01 11 0 00,『主要用於摩托車;海關編碼為4 011 2 01 5,主要用於卡車和公共汽車;海關編碼為401 1 2 02 5,主要用於載重指數不超過1 2 1的汽車和載重指數超過1 2 1的汽車。
2005年1 2;月2 3日,墨西哥調查機關決定對原產於中國的旅行小客車和輕型卡車輪胎進行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04年1月1日一2005年3月31日。涉案產品海關編碼為40112003、4011 2005。
2005年1 2月30日印度商工部反傾銷總局對原產於中國的卡車和客車斜紋輪胎提起反傾銷調查,涉案產品的印度海關編碼為4 01 1 2 09 0、4 01 3 1 02 0、4 01 39 04 9。
L 2 0 05年1 2月31日,中國輪胎行業應訴南非反傾銷調查的案件成為中國輪胎企業首次在行業協會一一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分會的組織和領導下進行的大規模集體抗辯。北京小耘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毅作為代表律師表示,「根據我們所了解的情況,在中國,沒有一個行業像輪胎行業這樣遭受過如此高頻率的反傾銷調查,因此本案是中國產品在出口中遇到反傾銷損害最典型的案例。我們要求政府出面同南非政府和相關企業交涉。」在過去5年裡,中國輪胎企業已經經歷了多次打擊。前幾次遭遇反傾銷,中國的輪胎企業由於沒有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再加上出口金額較小,影響不大,基本上沒有進行任何抗辯,因此,中國輪胎也基本上從委內瑞拉和秘魯市場全部退出。
由於我國擁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發達國家橡膠加工企業向我國迅速轉移。目前,世界輪胎十強中已有8家「落戶,,中國,促使我國輪胎產量大幅增長。國內輪胎市場呈現供大於求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輪胎企業紛紛加大了出口的力度。但出口輪胎產品和市場結構不盡合理。出口輪胎中以低檔次輪胎為主,出口價格低;出口國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出口中東、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區的輪胎約占出口總量的7 0%,而北美、歐盟等發達國家所佔比例較小。隨著近年來我國輪胎出口逐年迅速增長,遭遇的反傾銷案件也越來越多。雖然名義上提起反傾銷的是南非、印度等國的輪胎生產商協會,但背後實際操縱該協會的則是世界輪胎巨頭。近幾年來,這些壟斷國際市場近60%份額的跨國公司在中國頻頻建廠,通過各種營銷手段來擠佔中國輪胎企業的國內市場,迫使中國企業只能加大開拓歐美、南美、亞洲和非洲的海外市場來彌補國內的損失。但就在中國企業剛剛大規模進入國際市場的同時,這些世界輪胎巨頭又意識到中國輪胎有可能威脅到其在國際市場的份額,於是通過上述多起反傾銷案件來擠壓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我國輪胎生產企業,為避免重蹈屢遭反傾銷和保障措施之覆轍,要從政策和技術兩個層面積極籌劃反傾銷的應對措施。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加大輪胎生產、出口的宏觀調控力度,力促輪胎出口由數量型向技術型、效益型轉變。行業協會要充分發揮管理協調作用,加強行業自律,避免惡性競爭;對國外出現的反傾銷調查,應及早組織企業應訴,避免造成更大的經濟損失。
出口輪胎企業要實施名牌戰略,加大技改力度,調整出口產品結構;積極開展體系認證和國外產品認證出口;重點企業利用技術優勢到國外投資和合作建廠,防範國外反傾銷風險。

閱讀全文

與銷售糾紛案例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工商局投訴電話 瀏覽:519
湖北省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 瀏覽:393
國家歌曲版許可權制 瀏覽:860
開題預期成果怎麼寫 瀏覽:223
2016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試題答案 瀏覽:741
民事案件申訴的期限 瀏覽:706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許可合同範本 瀏覽:281
馬鞍山市政府王曉焱 瀏覽:176
vn豬年限定 瀏覽:90
馬鞍山金蘋果駕校 瀏覽:324
軟體使用權合作協議 瀏覽:123
七日殺75創造模式 瀏覽:905
濰坊高新區公共行政審批服務中心 瀏覽:455
馬鞍山深藍光電 瀏覽:699
06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總結 瀏覽:137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 瀏覽:24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記錄表 瀏覽:59
電力qc成果發布ppt 瀏覽:407
沙雕發明博主 瀏覽:105
禹城市工商局合名 瀏覽: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