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的老家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梁庄鄉張馬快村,國共內戰時期,祖父為躲避抓壯丁,舉家遷徙至安徽。因為...
你好,我和你是本家血族爺們,我是河南商丘柘城縣邵元鄉木屯村的,我是崇字輩的,和張馬快張姓都是血族爺們,據我知道得字輩是:學克念崇孝友,習本慶息明,可能會有音同字不同的,因為我也沒見過家譜,歡迎你回家尋祖
⑵ 誰給我講講柘城縣郭永志的往事
郭永志,人稱郭大娃,老家商丘寧陵縣人,70年代的時候,他給人開油罐車,80年代任柘城縣物資局局長.後提升為柘城縣交通局局長.在就任交通局局長的時候,他亦黑亦白,為人很殘忍.90年代,在柘城縣提及他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聽人說,如果有人在他面前,叫他郭永志,這個人就得立馬挨打.這個人為人狠毒,他是行為是帶有黑社會性質的.95.96年他因涉黑,貪污被抓,判除15年死緩,去年出獄.!知道的就這些.
⑶ 柘城縣土地確權村中空閑地在確權范圍嗎
承包的土地,發土地承包使用證。房子發宅基地使用證。正在實施中。
⑷ 我是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的一個農民因為我們這里要開發建小區我想請問一個我們的土地多少錢一畝
夏邑縣有幾家無痛人流醫院
⑸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農村拆了舊房蓋新房,有房產證,為啥還要罰款,為什麼。
因為 不允許你私自拆了重新建。
國家有規定
必須重新申請 原址重建手續。
你原來一層 要建2層 就要增加面積。也得申請!
但 。。。。本地10幾年都停止審批這類手續了!
⑹ 柘城縣國土資源局
柘城縣位於商丘市西南部,地處北緯33°55′55″~34°16′35″,東經115°02′18″~115°32′02″之間,轄21個鄉(鎮),496個行政村,人口100萬,土地總面積104145.39公頃。2010年柘城縣榮獲省級園林城、省級衛生城、省級林業生態縣。2010年柘城縣城鎮化率達到32%,被河南省命名為產業集聚區發展「十快縣」;2010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4億斤,再次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
李偉峰 黨組書記、局長
張輝 黨組成員、副局長
郭雨 黨組成員、副局長
陳松梅 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
白海彬 黨組成員、副主任科員
陳傳仲 黨組成員、副主任科員
邢思海 副主任科員
李偉峰簡介:1965年6月出生,漢族,中共黨員,在職研究生。1989~2004年,在柘城縣縣委辦公室任幹事、秘書、秘書科長、副主任;2005年元月,任中共柘城縣委委員、慈聖鎮黨委書記;2009年5月至今,任柘城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柘城縣國土資源局現有幹部職工201人,內設辦公室、用地審批股、土地利用管理股、人事股等9個行政股(室),下設柘城縣土地監察大隊等15個事業單位,其中,2010年,柘城縣土地收購儲備中心升格為正科級單位,柘城縣土地監察大隊、柘城縣土地整理中心分別升格為副科級單位;局下轄城關、伯崗、崗王、安平、皇集、胡襄、陳青集、惠濟、老王集、張橋、梁庄、申橋、大仵、遠襄、慈聖、洪恩、牛城、馬集、邵園、李原、起台、產業集聚區22個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柘城縣土地總面積104145.39公頃,其中,耕地69623.06公頃,園地89.08公頃,林地6690.94公頃,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8879.01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928.65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863.47公頃,基本農田保護率88.14%。
【耕地保護】一是柘城縣政府下發了耕地保護考核辦法,明確了耕地保護的責任,完善了耕地保護的監督機制。縣政府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訂了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書,將商丘市政府下達給該縣的71549.52公頃耕地和63000公頃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層層分解,具體到每個地塊和農戶,明確了保護責任人和保護措施。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眾參與、各界監督,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耕地保護責任體系;二是嚴格落實占補平衡制度,加大耕地補充儲備力度。積極調查摸底,查清耕地後備資源家底,建立台賬,及時製作補充耕地資料並立項上報,認真實施補充耕地項目。2010年在全市率先完成補充耕地101公頃(1515畝),占市國土資源局下達任務的120%。同時,及時組織上報了2011年補充耕地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項目獲得批准並實施後,可補充耕地2130畝。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完成了柘城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修編工作,並獲得商丘市政府批准。
【土地利用管理】一是2010年共依法公開出讓國有土地54宗,土地面積為878.193畝,為城市發展提供3.0051億元資金。年度列入保障性住房用地75.79畝全部供應,供應率100%。完成徵收實施並移交的國有建設用地609畝,供地率達到85%。同時,按照市國土資源局統一部署,對批而未用土地進行了徹底的專項清查,共清查出批而未用土地12宗,面積598畝,全部處置到位,為市局下達全年處置批而未用土地148畝目標任務的404%。二是按照「布局集中、產業集聚、用地集約」的原則,凡工業項目一律向產業集聚區集中,不準在鄉鎮佔用耕地。縣國土資源部門為產業集聚區報批土地4800畝。截至2010年底,縣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投入24億元,建有98萬平方米的標准化廠房。三是以節約集約模範縣創建活動為契機,使節約集約用地活動步入了規范化、制度化、經常化的軌道。柘城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縣節約集約模範縣創建活動領導小組,制訂了《柘城縣節約集約用地模範縣創建活動實施方案》,建立了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的節約集約用地監管格局。以清理工業用地為突破口,建立了閑置土地、低效用地清理處置機制。第一批5個企業(伊陽面業、玉龍超硬、瞳森養殖、泰昆飼料、快活林酒店)因其土地部分閑置或者低效利用,已從產業集聚區被清理出去;原以縣新華書店名義圈佔的土地被收回並重新出讓。同時,在供應土地上,提高進入產業集聚區門檻。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和省廳規定的標准對項目的投資強度、容積率、建設工期等節約集約用地指標進行核查,並對批後土地全程跟蹤監管,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地籍管理】一是完成了503宗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發證,發證率100%;完成了21.8萬宗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登記發證,發證率88%;二是完成了柘城縣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的農村資料庫建設,年底可以完成城鎮資料庫建設;二次調查成果的確認、驗收、匯交工作正在准備。三是做好了測繪市場的管理工作,先後完成了兩家測繪資質的初審、上報工作。
【建設用地管理】在柘城追趕型發展態勢下,用地的壓力特別大。為此,縣國土資源局集中時間、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克服種種困難,抓緊報批土地。2010年共上報土地報件15個批次,面積7134畝,保障了柘城縣產業集聚區和城市建設項目及時落地。
【五項機制提升隊伍素質】柘城縣國土資源局黨組把加強隊伍建設、提升部門形象作為推進各項工作的抓手,形成了「抓班子,帶隊伍,聚人心,昂士氣,樹形象」的良好機制。一是抓班子。堅持周一例會制度,主要內容:匯報上周分管工作進展情況,安排部署本周工作,集中學習傳達上級文件精神和要求,加強政治理論學習,通過交流,增強班子成員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班子成員的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二是帶隊伍。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嚴肅工作紀律,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約束人的良好工作機制;適時組織幹部職工進行業務考試,在幹部隊伍中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三是聚人心。不斷改善辦公條件,豐富幹部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如:在全市國土資源系統率先開展拓展訓練,通過「同舟共濟」、「共度難關」等8個項目的訓練,熔煉了團隊,增強了國土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四是昂士氣。按照縣委統一部署,全局先後扎扎實實開展了「追趕型思路大討論」和「兩樹一爭」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達到了激發全縣國土資源系統幹部職工工作積極性、主動性的目的。五是樹形象。通過在全局開展「廉潔奉公、勤政為民」主題實踐教育活動、「兩整治一改革」專項行動、市級文明單位標兵創建活動,全面提高了全局人員的整體素質,提升了國土資源部門的良好形象。
【農村土地綜合整治】一是採取「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國土搭台,部門配合」的工作機制,較好地推動了項目實施。2010年涉及的3個試點村,新村已經建成,安平鎮史窪舊村拆遷完畢並復耕,申橋鄉的袁西和胡襄鎮的殷窪舊村均拆遷80%,新增耕地面積610畝。二是縣政府要求每個鄉鎮要啟動不少於一個村進行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經過篩選,確定了10個省、市級農村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村,並經省政府、市政府批准。實施後,新增耕地面積198.56公頃,可騰退建設用地指標93.91公頃。
【礦產資源】根據「河南省商丘地區胡襄煤普查」結果,柘城縣賦存煤層厚度0.78~9.82米,埋藏深度800~2050米。煤類主要為中等變質一高變質程度的焦煤、瘦煤和貧煤。通過已施工地震和鑽孔資料,估算柘城縣境內煤炭總資源量為39億噸,其中1500米以淺(以上)23億噸。主要分布在慈聖鎮、胡襄鎮、伯崗、牛城、老王集、大仵、申橋、崗王、邵園、梁庄10個鄉鎮。
【執法監察】2010年,柘城縣國土資源局大力開展土地執法監察工作。一是健全了縣監察大隊、國土所、村協管員三級土地監察網路,明確了工作職責及獎勵措施。二是堅持動態巡查制度,明確了巡查職責、巡查的重點及頻率、巡查的目的以及制止、報告和查處等問題。2010年,縣、鄉國土資源部門共巡查達6000餘次,發現土地違法523起,及時制止了395起,立案查處83起,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83個,並及時依法進行了移交。三是開展了對違法違規行為集中整治活動。根據商丘市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領導組文件精神,柘城縣委、縣政府於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整治違章建築、嚴厲打擊私搭亂建行為的統一行動。成立了由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任政委,縣委常委、紀委書記任指揮長,主管副縣長任副指揮長,國土、公安、住建、規劃、監察、執法大隊及21個鄉鎮的鄉鎮長為成員的領導組,嚴厲打擊違法違規用地和私搭亂建行為。清查期間,所有非農業建設項目(縣重點項目除外)一律停工待查。對於沒有取得合法用地手續的在建建築物、構築物,一律拆除;對於已建成的違法違規用地項目,區分情況,依法處理。全縣共拆除違章建築407處,面積5萬多平方米。
【信訪工作】柘城縣國土資源局,時刻綳緊確保全縣涉土信訪穩定這根弦不放鬆,定期開展不穩定因素排查工作,先後排查不穩定因素43起,及時化解26起,對17起實行局領導分包制度,限期解決。綜合運用法律、民調等手段,認真解決接訪和排查問題,確保大事不出縣、小事不出村,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全年共辦理省廳、市局交辦信訪案件2起,結案率為100%。受理群眾行政確權案件7起,結案率為100%,群眾滿意率達到95%以上。
(吳玉法李麗)
⑺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安平鎮惡意殺人事件
事件的來龍去脈:張明德與張明海系前後鄰居,2010年農歷4月初9上午,因宅基地發生糾紛,張明德手持鐵鍬將張明海之子張守偉致傷,張守偉住院治療,張明海報案,安平鎮派出所將張明德行政拘留5日,但張明德仍拒不支付醫療費用。張明海與2010年農歷4月13日早上7點多鍾,在張金奎(本村村民)房後碰見張明德和張連義,並向張明德說:「你把我兒子打傷,為什麼不給我兒子支付醫療費」。
張明德拒絕,隨後張明海就駕駛摩托車去安平鎮看張守偉(在柘城縣人民醫院第二分院住院治療),當張明海行至安平鎮南李樓村西北角道路拐角時,看見張明德在後面騎一輛摩托車過來,當時張明海還以為張明德來送醫療費,就放慢了車速,但萬萬沒有想到張明德突然加速朝張明海撞去,於是把張明海連人帶車撞到河溝里,導致張明海當場昏死過去。
張連領(本村村民)去安鎮趕集回來,路過此處,將張明海喚醒,問發生了什麼事情,張明海將張明德故意駕駛摩托車撞他的事情告訴了張連領,隨後又告訴了路過的張明山(本村村民),後張明山將張明海的摩托車送到西李樓古傳軍家,張明海把事情經過告訴了古傳軍,隨後乘侯庄侯振的機動三輪車到安平鎮派出所報案。張明海隨後在柘城縣人民醫院第二分院、柘城人民醫院住院治療,經診斷,張明海兩根肋骨骨折,左鎖骨骨折,肺部嚴重挫傷,心臟薄膜破裂,由於傷情嚴重,柘城縣人醫院建議轉往鄭州治療,在去鄭州的途中(縣醫院的醫生、護士陪護),2010年農歷5月初1凌晨三點死亡。現屍體存放在柘城縣殯儀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2條之規定,故意殺人罪是指故意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被控人張明德主觀上具有殺害張明海的故意,客觀上實施了殺張明海的行為,且有證人張連領、張明山、古傳軍等人證明,這些足以證實被控告人張明德因生活鎖事懷恨在心,動機卑鄙,主觀惡性大,手段殘忍,非法剝奪了張明海的生命,已構成故意殺人罪。
另張明海報案後,柘城縣安平鎮派出所對此不立案也不查處,被控告人張明德仍逍遙法外。
⑻ 案件基本情況:1998年2月15日,商丘市柘城縣老王集鄉趙樓村趙振晌的侄子趙作亮到公安機關報案,其叔父趙振
上海靜安大火快速抓捕8名無證電焊工再一次驗證了韓寒所說的,「中國現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智商和官員們不斷下降的道德之間的矛盾。」 農民工干著最苦最累的活,拿著最低的工資,在官員眼裡又多了一項功能「替罪羊」。
電焊工,農民工,臨時工,掙的是賣白菜的錢,頂的是賣白粉的罪。
上海當局用了250個場館、6個月的時間、7300萬人來宣揚「城市讓生活更美好」,而1幢大樓、4個小時、53位亡靈證明了這不過是一個口號。
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不在於能不能辦奧運會,不在於能不能辦世博會,能不能辦亞運會,也不在於能買多少美國垃圾國債,更不在於能去國外幾十億幾百億下訂單,而是在於讓公民坐在家裡不會被燒死、上街擺攤不會被扇耳光,走路不會被李剛家的寶馬車撞,想吃什麼都不用擔心會有毒。
這個世界就是,不吸煙的得肺癌,不工作的做老闆,不愛國的當大官;真正的愛不能要,真正的事不能幹,真正的人不能做;需要書的讀不起,需要房的買不起,需要人的娶不起;有文化的留不了學,有能力的找不到活,有良知的賺不了錢。
三聚氰胺害了那麼多兒童,最後抓了幾個養奶牛的;央視大火燒掉10幾億,抓了幾個運煙火的;上海靜安大火燒死53人,是4個電焊工的責任!跟西遊記一樣,有背景的妖怪都被帶走了,沒背景的妖怪都被亂棍打死
豹子辦了個澡堂子,包給狐狸,狐狸包給松鼠,松鼠雇幾只螞蟻搓澡接客。有一天,獅子去洗澡,掉臉盆里淹死了。。。。虎大王震怒,派警察調查情況,罵了狐狸,打了松鼠,最後,抓了8隻螞蟻。。。。因為他們,竟然沒搓澡證。
到處都是這種事情,逼供趙作海的那些審訊就沒有一點罪嗎?
過了12年豬狗不如的生活、而且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給後代造成巨大影響只賠了區區65萬!
個人覺得現在社會辦事不太公平!!!
⑼ 河南商丘柘城有新農村試點嗎
柘城新農村建設概況 一是「村村通」油路工程。2006年以來,投入農村公路建設資金1.285億元,新修農村公路817.7公里,行政村通油路率100%,自然村通油路率達78%;二是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縣累計投入資金1000萬元,解決了渦河、惠濟河沿岸22個行政村6.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三是沼氣入戶工程。沼氣建設累計投入資金2000萬元,建成沼氣池2萬個;四是勞務輸出工程。全縣每年轉移剩餘勞動力20多萬人以上,成功爭取到了「省外派勞務輸出基地縣」,開辟了海外勞務市場,實現了勞務輸出新突破;五是農業綜合開發工程。全年土地開發治理面積4.8萬畝,今年被確定為全省24個農業綜合開發重點縣和全省財政整合支農資金試點縣;六是農業產業化工程。積極實施種子工程和科技興農工程,糧食產量連創新高,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三櫻椒種植面積常年保持在40萬畝以上,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31家,各類農民專業組織80個,發展農民經紀人隊伍8600個。
柘城縣人民檢察院以「講正氣、樹新風」為主要課題,把服務新農村建設作為檢察機關工作的切入點和落腳點,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主要採取了以下四項措施:一是辦好涉農案件。該院充分發揮檢察職能,加大對侵害農業生產和農民合法權益犯罪的打擊力度,嚴厲打擊故意傷害、兩搶一盜案件。二是建立農村服務聯系點。協助鄉(鎮)黨委調整和充實村支委、村婦聯等群眾組織,幫助完善村黨支部、村委會工作制度和村務公開等一系列制度。三是開展送法下鄉活動。選派具有較強法制宣傳能力的幹警給農民群眾辦學習班、辦黑板報、寫標語及分發法制宣傳資料。選擇典型的案例。以案釋法,現場解答農民提出的問題。四是處理好涉法上訪案件。積極投入「平安柘城」創建活動,認真做好檢察環節中涉農信訪工作,積極化解農村矛盾糾紛。
建立鎮、村、組三級聯動服務網,搭建便民服務「新平台」。該鎮在鎮建立便民服務中心,在村建立便民服務站,在組建立便民服務點,實行鎮村組三級便民服務聯動,受到了廣大農民的一致好評。其次是建立村監督員,架起干群「連心橋」。形成鎮村聯動互動,上下配合的網路,並制定了相關制度。村監督員通過群眾反映的村務財務,強化了對村兩委的監督,向鎮里及時反映各村有些不作為行為,化解了干群之間的矛盾。第三是聘請黨風信息員,形成杜絕幹部違法違紀的「前沿哨所」。該鎮黨組成員,通過向群眾講解有關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有關政策,向鎮村領導和群眾徵求意見,記錄問題發生的時間、起因、涉及人員和處理結果,對信訪苗頭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