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民事訴訟九民會議紀要可否作為定案依據
不可以,九民會議紀要通知第三點明確應用范圍:紀要不是司法解釋,不能作為裁判依據進行援引。
但是,在裁判案件時,可以在裁判文書中具體分析法律適用的理由時,援引九民會議紀要進行說理,也就是援引紀要的觀點進行裁判。
㈡ 政府辦發會議紀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會議紀要無非是地方黨委、政府與下屬各局、委共同協商地方政策的會議記錄,無法上升到法律、法規、規章的高度,不是規范性文件,沒有法律效應。
㈢ 會議紀要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認定
會議紀要是政府派員參與兩家公司經濟利益的協調,對公司之間的民享行為提出的一種協調意見,並非政府行政命令或決定,亦非當事人之間的民事協議,對當事人不具有強制力。會議參加人如自願接受並履行,則產生相應的法律後果,如不接受,則不會產生法律約束力,這是會議紀要與當事人自願達成的有效民事協議在法律效力上的重要區別。
㈣ 第八次全國法院民事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 是不是司法解釋
不是,只是會議紀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規定》第六條規定
第六條 司法解釋的形式分為「解釋」、「規定」、「批復」和「決定」四種。
㈤ 會議紀要具有法律效力嗎
會議紀要不具有法律效力。
按照《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會議紀要適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如果會議紀要僅僅作為記錄會議情況之用,並在行政機關內部傳閱,則不存在對外發生效力的問題。
簡介:
會議紀要是用於記載、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公文。會議紀要不同於會議記錄。會議紀要對企事業單位、機關團體都適用。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十分明顯。從應用寫作和文字處理的角度來探析,二者截然不同。會議紀要是一種法定的公務文書,其撰寫與製作屬於應用寫作和公文處理的范疇,必須遵循應用寫作的一般規律,嚴格按照公文制發處理程序辦事。
會議紀要適用於一些大中刑的、比較重要的會議。這種會議往往具有方向性、專題性、專業性、形容性、學術性的特點,是為了解決當前工作中的某項實際問題,會議本質精神,用至一些分歧意見等寫出來。
其目的有二:一是向上級匯報會議情況,以獲得上級及時的指導;二是向下級傳達;以便貫徹執行,因此,研究一般性問題的會議,尤其是一些規范較小的事務性會議,一般不寫會議紀要。
㈥ 最高院民商事會議紀要可否在判決書中引用
作為審判的指導,判決書中引用的是法律法規的規定